|
原标题: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重磅发声* X/ x# o% ^9 x* x+ w, g
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金管局”)总裁余伟文(Eddie YUE)以线上视频方式出席了瑞银大中华研讨会,并参与了以“香港:谱写发展新篇章”为主题的采访讨论。
* b/ _' |+ z/ W- k/ g! d 余伟文在讨论中表示,尽管面临疫情挑战,但香港依然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前景光明。
# Z, |" `9 U* C w# s( z l 余伟文进一步指出,香港拥有完善的生态体系,在内地与全球市场之间发挥了独特的门户作用,在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新潮流中占据先发优势,这些因素不仅帮助香港在过去取得了成功,也还将继续助力香港未来发展。# _# N# t: k* o) s: t6 T
问题1:近期,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受到了质疑,请问香港金管局在哪些方面为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做出了改善?香港又推出了哪些举措使其与区域内其他金融中心(如新加坡、东京)相比更具有优势?: V G- a" d5 O& {5 W" S- e
余伟文:尽管香港在近年经历了诸多挑战,但诸多数字和实例都显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依旧具备很强的竞争力。香港一直是亚洲最大的资产管理中心。事实上,过去三年间,香港财富管理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AUM)增长了近50%,2019年、2020年香港该行业增长都表现十分强劲。
. d) ~- c" A. {/ z7 }: s/ ^ 与此同时,香港的资本市场也保持强劲。股票市场向来是香港的强项,去年,尽管港股市场遭遇了一定挫折,但港交所在2022年的集资额依旧位列世界第三。香港的债券市场则非常具有韧性。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协会数据(ICMA),香港是亚洲区安排国际债券发行最具规模的中心。数字上看,包括私募、对冲基金市场在内,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表现亮眼。
6 S& ^ i8 r7 i$ n1 T# i! e8 l 我认为,以下两点有力推动和稳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4 v7 H* h% E; e
第一,香港拥有完善的金融生态系统(ecosystem)。香港具备完善的法律及与世界接轨的监管制度,成熟的资本巿场及稳健的市场基础设施,并汇聚金融中介机构与人才。最重要的是,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之间门户,其优势无可替代。这一独特优势使香港既能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参与中国的资本流通和改革,又能作为国际金融的一部分,参与到环球资本流动中去。
- W: A6 `- P% U* \* ^/ @+ y 第二,香港能为金融机构和业界才俊提供诸多机会。首先,香港拥有诸多与中国相关的机会——各项“互联互通”机制(股票、债券、财富)仍在扩容和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离岸人民币业务也在稳步发展之中。此外,香港在世界金融发展新潮流,例如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也走在前列。8 R6 U p0 u( ~, n
香港在以下三方面机会显著。4 L# o: n; ^) |+ v
第一,各项“互联互通”机制的交易量上行潜力巨大,特别是互联互通的北向交易。沪深港通、债券通资金流在疫情期间都保持增长,但目前外资仍仅占境内股票和债券比例4%和3%,与中国在环球经济份额不符。北向资金流将随内地经济复苏、国际指数纳入中国资产而持续吸引外资。) h4 m+ R6 {2 _2 G" I4 }4 S
第二,绿色金融相关资本市场前景广阔,如绿色债务、私募股权投资和碳交易。
* L- ?* R' x( R1 O0 u2 T8 x4 @ 第三,香港作为离岸风险管理中心,国际投资者可在此对冲外汇和利率风险。- U4 R) `5 `8 C" K+ L+ P
问题2:你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在出台何种政策以助力香港保持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4 K& M; C6 h0 C0 ^ 余伟文:我认为继续深化金融和资本市场开放是最重要的,香港从中国大陆历次的开放中都获益。互联互通下的股票通与债券通的交易量增长强劲,反映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门户地位稳固。事实上,内地和香港将双向获益(mutually-beneficial)。香港在国家开展对外开放合作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Z& s+ R# m6 K; ?8 K
问题3: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是香港金管局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请问目前的进展、应用实例以及未来规划如何?- H1 S4 d# i5 {) u- `
余伟文:央行数字货币应用可分为批发(wholesale)层面和零售(Retail)层面。. \ T. v+ m; h: K/ U4 P2 Y# p
目前金管局着重在批发层面的应用研究,以期让CBDC能解决银行系统存在的“痛点”,例如跨境支付。香港金管局已与泰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及国际结算银行创新枢纽(创新枢纽)辖下香港中心进行“多种央行数码货币跨境网络”(“货币桥”或mBridge)项目,研究央行数码货币于跨境支付的应用。这一项目力求提供以央行数字货币为核心的高效率、低成本、高可扩展性且符合监管要求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9 x. y2 i3 t$ T/ s& O
在最新的一次测试中,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成功完成了基于四种央行数字货币的首次真实交易试点。在六周时间内,来自四个不同司法辖区的20家商业银行通过货币桥平台为其客户完成跨境汇款和外币兑换业务。未来,我们将聚焦这一平台,在治理框架、用户需求和技术规范方面不断探索。 ^4 a2 }. p: W& W9 a
在零售层面央行数码货币方面,香港金管局于2022年9月20日发布了《“数码港元”——迈出新一步》的政策立场文件,文件指出,金管局支持进一步探索在香港推出“数码港元”(e-HKD)的可行性,且将采用“三轨研推”的方式进行。
Q; r. l7 m8 I “第一轨道”是聚焦数码港元技术和法律基础,“第二轨道”则与“第一轨道”并行,金管局将研究用例,以及有关数码港元的应用、执行及设计事项;同时将与包括银行、科技公司、支付商等不同持份者合作,进行连串试验以获取实际经验;“第三轨道”则关乎何时正式推出数码港元。金管局进展将视乎第一及第二轨道工作的实际进度,以及本地及国际市场的相关发展步伐,届时将作出更全面的部署,并订下推出数码港元的时间表。 o% L' a( ?1 q3 D
问题4:香港政府近年来也发行了较具规模的“绿色债券(green-bond)”,请问你对香港绿债市场未来发展怎么看?9 l& P* ^; |' R* I+ V
余伟文:香港绿债市场近年来持续显著增长。2021年在港安排及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融资额再创新高,达570 亿美元,为2020 年的4 倍。而尽管2022年债券市场经历艰难,但仅前三季度度,在港安排及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融资额就已超过了2021年全年总额。0 B7 C8 m ]/ F; X- S" C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及连接内地与世界的门户,与内地在绿色债券及可持续债务融资方面合作也日益紧密。2022年10月24日,深圳市政府宣布将在香港发行不超过50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其中,3、5年期为绿色债券和蓝色债券,募集资金将投向轨道交通、水污染治理等项目。10月28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宣布在香港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募集资金将投向海洋环境保护项目、绿色经济发展和重点领域民生保障项目。
5 U2 f5 l: c/ H5 U 问题5:联系汇率制度有没有改良空间?香港和内地经济相关度更高,是否要考虑与人民币挂钩?% }& u8 g1 m/ t
余伟文:香港不需亦无意更改联汇制度。联汇制度运作近40年,经历不同经济周期,是香港经济稳定的支柱,协助香港渡过不同风浪,运作良好,亦在市场建立了很强的信心。过去两、三年是香港最困难时期,在美国加息前,港元大多数时间处于较强水平,显示即使有个别对冲基金经理唱淡港元,市场对联汇信心依然很强。在近一年美元走高过程中,资金流出港元体系亦是机制一部分,目前这一情况已得到稳定。
) G, G% m: F0 Q M 香港目前有420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做充足缓冲,监察系统也已遍及汇率、掉期、股票、衍生工具等市场,并且时常设有应急方案。香港是细小而开放的经济体,金融服务业规模大,而主流金融产品都是以美元计价。联汇可令金融交易更稳定,降低投资者外汇风险。
: ?; l( B; ?2 n+ A/ A5 @) \. M 来源:中国基金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