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 b& U9 j, A7 G8 O# B" Y日前,我国申报的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H% P6 S3 `# K0 u近年来,茶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消费市场中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因为一趟茶旅,能让我们在采茶、制茶、泡茶、品茶、论茶等充满仪式感的时刻,体悟自然、感悟人生。
5 t6 P, {3 u! c1 G K+ [) X6 w: I I: O7 } W
! B. d; W3 L; T- q4 x. p$ h! \
# O) Q* [* _1 I# h
福建安溪盛产铁观音 图 / 视觉中国 : P/ t Z/ y6 s& N; U
【新闻背景】) G& _( X2 t& m5 o; K
北京时间 11 月 29 日晚,我国申报的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 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17 届常会上通过评审,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A; a- A/ z5 z
作为中国的第 43 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 涉及 15 个省(区、市)的 44 个国家级项目,堪称我国历次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 " 体量之最 ",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 \9 M: W) l- ]
7 a2 Z5 d+ p# n+ i. P. m1 @) B
, c- n- b5 [, ~. P# H# X1 D3 M6 N: V4 y. E( g
茶乡举行采茶比赛 图 / 新华社 4 E) J) e0 ^9 ?2 u) ~" L+ w
这 44 个国家级项目,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和径山茶宴、赶茶场等相关习俗。其中,传统制茶技艺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主要集中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包括浙江、江苏、江西、湖南、安徽、湖北、河南、陕西、云南、贵州、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市、自治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2 Q% V2 p6 J7 ~1 U
+ U: ]( R$ l9 g4 r
3 g6 i% u: K- |; Z3 ^
$ o# u0 m6 s! W3 b% v/ k! r4 j茶农在展示采摘的首批西湖龙井鲜叶 图 / 新华社
- l' c% r( S; C$ F& ?3 W! O以绿茶制作技艺为例,不少家喻户晓的名茶面孔悉数亮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恩施玉露、信阳毛尖等,也有融入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茶艺(潮州功夫茶艺),还有茶俗(瑶族油茶习俗)等少数民族招待客人的传统民俗。
x% W9 a3 @- [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的三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中,就有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由安溪铁观音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文化系统,也是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和符号。" ~) @' ?9 Z3 `( [ d1 X9 h
近年来,安溪创新 " 现代农业 + 文旅 " 发展模式,在全国率先发展茶庄园业态,建成 22 座各具特色的茶庄园,打造安溪茶文化休闲旅游胜地。" ~: P3 }- v& \% [$ `$ q
' L) O/ q6 r% K! @- n! c+ ?+ h: ?. o) R
% z. \3 Q; r# t; V, J8 g {! [- G茶乡的采茶比赛 图 / 新华社
6 p4 O& e4 ~1 Y% {# v6 D4 I历史追溯1 y( b, p1 V/ z& ^/ [% R
从茶社到茶博物馆- A; X# O/ K( f/ Y/ ]- \+ w. F
中国人爱茶,茶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里,茶文化也被网民称为 " 最有烟火气的中国非遗文化 "。中国人的茶文化之旅,常常从简单的到茶馆茶社等茶文化活动场所饮茶品茶开始,到如今,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消费市场中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在杭州西湖、福建武夷山等茶产业发达的地方应用和发展比较成功。7 r3 m" d3 @1 K' d& S& _
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的结合进程,也在加速。从早期的办茶园观光体验景区,到现在各名茶产地的茶叶博物馆不断落成。其中,位于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于 1991 年对外开放,是我国唯一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2015 年龙井馆区建成开放。
# h! E0 X' k- K6 \3 I8 P$ a双峰馆区系统生动地展示了中国茶以及茶文化,定期举行各类茶事活动。龙井馆区介绍了 " 世界茶 " 的传播和中国茶业。两个馆区实现了从文化展示到把茶带回家的体验过程,是中国与世界茶文化的展示交流中心,也是茶文化主题旅游综合体。
4 Q0 |- Y: d- ~( f6 f- c
0 Z/ ]* x' Y5 ], A3 h; w7 K; m6 P; o; I6 r: t" ]: w; D3 \
9 \8 S- H; d# L/ y* t# U& P5 t
游客在茶园体验采茶 图 / 新华社
5 U- G! O" _, ?# _# \7 D2021 年元旦,在广东潮州市凤凰镇,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正式开馆,在继承与弘扬工夫茶文化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凤凰单丛茶文化。. n1 a) m- Z- ~( W Y
该馆依托省级古村落特有的潮派建筑特色,结合凤凰民俗文化,充分利用原有闲置空间或重新设计,精心打造包含茶文化展览馆、凤凰单丛茶研究院、" 宋茶 1 号 " 标本馆、茶器物陈列馆、潮式工夫茶体验馆、凤凰谷文创艺术品区、单丛茶研学教育基地、茶乐园体验区等八大板块的主题博物馆。馆内展品系民间收集或民间捐赠,是与凤凰单丛茶文化相关的物品、著作及文物等。" W$ o& ` q) I! M g2 X5 V
6 W- f' K$ ?+ |" d
q. J3 B) V3 m2 m1 A
( h! u' E. q2 H" n: z1 o
功夫茶艺 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供图 3 J: U9 J A Z. }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镇馆之宝—— 一株树龄超过 700 年的 " 茶王 "(宋茶 1 号)标本。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有关负责人黄坪林介绍,自开馆以来,接待游客 5 万多人次、研学团队超 1000 多批次、党建活动接近 1000 多批次、开办 100 多场专题文化培训课程,已经由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认定为省级人文社科普及标准基地,2020 年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潮州潮安区茶旅生态游精品线路)重要节点,获评第一批广东省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潮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侨胞之家,以及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师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教学实践基地。# H9 h3 [# i, D6 M7 Z M
9 H# R1 W% M P4 J9 m. t9 L% a: S
4 \! ]. o/ b( i0 M( @% n/ U$ T5 J. x. s b) r
游客在新兴象窝山生态园茶园体验采茶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摄 9 N% ]9 i/ @4 B( K
专家点评1 h7 s. D" Z* k+ ]$ T
茶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2 f/ I! b( T- ?& l! T$ x
数据显示,至 2019 年,全国 18 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茶园面积已达到 4597.9 万亩。为推动茶乡旅游发展,今年上半年,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和中国茶产业联盟面向全国联合征集 " 春季踏青到茶园 "" 夏季避暑到茶乡 " 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60 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脱颖而出,30 条线路入选 " 春季踏青到茶园 " 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30 条线路入选 " 夏季避暑到茶乡 " 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 f' W7 B& X! K1 r/ F其中,广东共 5 条线路入选,分别是 " 春季踏青到茶园 " 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的英德市 " 山环水润 · 茶香英德 ",紫金县 " 蝉茶之乡 · 甜蜜之旅 ";" 夏季避暑到茶乡 " 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的英德市八百秀才茶业 " 不忘初心 · 探茶之旅 ",鹤山市双合镇 " 茶韵飘香鹤山红,越侨风情醉乡村 ",梅州市梅江区 " 诗画西阳美丽茶乡行 "。2 ]! R1 L, q q0 v/ p9 _7 \" L* F- c
" D6 \+ P9 o* |( H$ _
& ?. m) _! |! m7 Z
E% Z6 I( s' ~# n凤凰单丛制茶 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供图 & B9 v( i8 N+ U! k5 Z
据双合镇相关负责人吴进宝介绍,近年来,双合镇大力推动茶叶与文化、休闲、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知名茶乡休闲景区。其中,双好茶韵农耕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于 2020 年被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过万人次。游客来到后可以学习茶叶知识、采茶、炒茶等,深入了解传统茶文化。( p2 [; C8 C* D0 r
茶旅融合对弘扬茶文化,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进而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 ) 》就提出依托茶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加强对茶叶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深入挖掘茶叶多种功能与多重价值;促进各地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的信息对接与要素融合,推进茶区茶企在茶叶生产流通环节中融入文化旅游元素,鼓励扶持开发茶叶技艺非遗工场、茶主题旅游演艺、非遗体验、团建康疗、健康餐饮、茶浴茶疗等综合功能服务产品。) Z/ O; ^" l$ B) w9 Q/ D1 c( |, b
2 w$ p: U ~" a9 e( @% H3 k( |: c: q' X" ?9 h0 C9 E$ }) X
* c4 }( _) K6 j' y8 r& P现代茶艺 许志伟 摄
$ ]" m( I: R( V- B4 S达人教路8 S! m! {/ W! S% D \9 ?' |( X/ v
茶旅进阶攻略2 V- s; r- a8 J, x
受访人:游丽媛(评茶师、茶艺技师、茶艺课程专业教师)1 _: P& G, d' G, r
游丽媛近年来多次深入名茶产地进行调研,对于茶文化主题旅游颇有见解。她介绍,对于普通游客来说,以前的茶旅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去茶农那简单尝尝茶,买点茶礼手信,并没深入文化与生活层面。4 x9 V: s% S+ V( ]( |# N
随着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 成为世界级非遗,大家对深入了解茶文化有了更多动力,茶文化和旅游结合的线路就需要进一步深化体验感。对于一般的茶文化爱好者来说,她建议可以去杭州、武夷山和潮州等地,感受当地浓郁的茶文化氛围。游丽媛介绍,西湖龙井常年位居名茶榜首,我们去杭州的西湖龙井核心产区,可以了解到它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它与当地的风土、制作工艺的关系。9 K H0 F: d% @
) h) e( Z" _/ x ?1 x2 f
& f4 m6 l0 ?" T+ l- w$ M! i
4 A1 F) g* P! B& g中国茶叶博物馆 游丽媛 摄
9 @6 C5 C: v- f/ F% w& M! K( R- B游丽媛介绍,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能让我们详细了解到茶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龙井馆区则开设有多种茶互动体验项目:茶树认养、茶叶采制、 普洱压制、乌龙茶 DIY 拼配、调饮世界茶、英式下午茶等,还向社会大众提供中国名茶体验式培训、个性化茶专业课程设计、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项目。这对于爱好者来说是很不错的进阶体验。1 m- h' t' L7 v$ [2 r+ ^- X
3 Q0 {- ?0 {4 ]$ S/ R
3 J6 f1 q4 `5 q: l
" r, {3 N! G$ X
西湖龙井狮峰山茶园 游丽媛 摄 , R$ s! w, r! V1 S
游丽媛提醒,龙井茶旅要注意选择时机,清明前后尤为适合,可以看到龙井的采摘加工制作的一系列过程。除了到龙井村看乾隆御茶,去十里琅珰、梅家坞住民宿,和茶农聊天,观看茶艺表演、品尝茶菜肴和创新茶饮,深入体验当地文化生活则是近年西湖龙井茶旅不可错过的。在非采茶旺季,游客可以到茶农家报名上山体验采茶和制茶。6 Z9 a) _2 i+ O$ x" j' ~7 _
此外,像福建武夷山大红袍,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景区周边的天心、星村一带,家家户户种茶、做茶,茶叶加工小作坊遍布村里,茶作坊隔间便是茶室,茶工也会 " 手把手教学 ",茶文化氛围浓。武夷山是 " 万里茶道 " 起点,下梅村是不可错过的一条历史文化村,每年茶期,茶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3 S3 E) n8 H& K7 R+ v7 E9 ]
5 M$ {( l$ D) p; X- {, P8 f" o% n- ]! H
" H0 T% f! K" C \3 H/ H0 [武夷山采茶基地 游丽媛 摄 # [# [% H; y: W( _
武夷山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利用《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展示武夷 " 山水茶 " 文化。而在岩骨花香漫游道,漫步在这条道上的除了游客,还有勤劳的茶农,游客们可以跟着他们的步伐一起去到茶园,去切身感受岩茶的茶之韵味和茶叶特有的口感。: s* j% R& F+ s& I
游丽媛提醒,武夷山茶旅最好的时间节点是五月中旬左右,那时采茶旺季进入尾声,茶农可以提供更好的接待。至于广东省的潮州市,我们走在古城街头巷尾,就会发现喝工夫茶是潮州人一项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这样的茶文化氛围是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 r+ S, S! U. p! Y2 k' p1 x
2 m" i# J6 v. E/ m+ u' A% H
! K, a$ F" q3 o8 z6 i- C g# K- q' y1 ~+ h! ~- o/ c {7 L$ p) e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 游丽媛 摄 4 w4 n7 p6 b) F9 s/ b# M3 V- L
游丽媛建议游客可以去了解潮州工夫茶器四宝、工夫茶泡法 21 道程序等知识和技巧。现在天气寒冷,网上比较火的 " 围炉煮茶 " 话题,也是从潮州功夫茶延伸而来的。近年大受年轻人欢迎的 " 鸭屎香 ",就是潮州单丛茶的一个品种,它的核心产区潮州市潮安区的凤凰镇,旅游产业发展也很快,成了旅游胜地。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 A4 |; W$ R$ m7 |9 g9 ~! P( ~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1 a. v# @8 M* Y责编 | 李力
8 V/ c& q" P. D校对 | 马曼婷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