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中国科协于2018年10月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态调查报告》全景展示了近三年我国科技工作者群体的工作生活状态。中国科协从2003年起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状态调查,每五年一次。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态调查表现,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规模快速扩大,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明显,成为了创新活动的突击队和主力军。但调查也反映出在创新创业环境、科技活动、职业发展、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科技工作者对厚植创新创业沃土、健全科学评价机制、优化成长成才环境、构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公平的职业发展空间、建设充满活力的科研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充满期待。$ s" C% w+ k" X" i# O1 g- `
一、期待厚植创新创业沃土0 o1 p; A7 S$ k6 t' f6 }
/ p, _3 l0 j' ]# v) L7 c: V
一是创新创业主体的政策获得感有待提高。半数科技工作者(51.9%)认为我国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非常好或较好,比进行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态调查的2013年下降了6.4个百分点。其中,已经创业的科技工作者中44.1%认为创新的政策环境非常好或较好,评价低于有创业想法和未考虑创业群体。企业科技工作者对创新政策的好评相对较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好评度均低于五成,同时低于高校和科研院所。
/ D4 C3 v7 o a3 g+ v二是创新创业社会氛围有待提升。与2013年相比,科技工作者对创新创业社会氛围评价有所改善,但仍有近半数科技工作者认为我国挑战权威、学术独立、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一般或不好。其中,博士和科学研究人员对当前氛围评价最差,分别有32.1%和30.8%明白表示挑战权威氛围不好,31.4%和30.9%表示学术独立性不好,24.9%和24.4%认为宽容失败氛围不好。
/ n9 d0 v% @4 H6 O" E$ k三是期待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调查表现,近三年从事过研发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中,38.1%有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活,高于2013年的36.4%和2008年调查的37.2%。但从科技成果转化中获得收益的科技工作者比例较2013年有所下降。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障碍。
! m2 S1 v( l. q \! Z. Y4 K6 ^二、期待健全科学评价体系5 \3 o1 y! N4 l9 T) p( V
/ c7 ?$ J$ W6 d: O7 A一是期待职称评价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把品德放在专业技能人才评价的首位,重点考察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道德”,但调查表现,仅7.9%的科技工作者反映职业道德素质是单位职称评审或职级晋升的重要因素。
2 a2 ~, O3 U2 O; |. t1 s, e" x. Q二是期待科学分类评价政策落地。调查表现,论文(40.0%)仍是科技工作者所在单位职称评审或职级晋升的最主要因素,其中,51.4%的卫生技能人员反映论文是其单位评价的最主要因素。93.7%的科技工作者认同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职称晋升要求,90.4%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要求,科教辅助人员认为为了达到职称晋升要求而发论文的比例达到96.3%。44.0%的科技工作者希望改变简单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机制,科学研究人员、大学教师、卫生技能人员的期盼尤为强烈。; k4 d8 H% x' Z& W, [/ r+ D) M3 @
三是期待发挥同行评议在科技工作者评价中的核心作用。调查表现,37.2%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获得同行认可是评价科技工作者的最重要标准,高于获得政府认可27.8个百分点。其中,博士学历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人员和大学教师对同行评议的认可度较高。
r& `2 Q, s* B1 a 三、期待优化成长成才环境
) b, `" L0 K8 n* N. W
; y9 s- q! J6 u( V& u一是企业科技工作者期待增加学术交流机会。2016年参加过学术会议的科技工作者仅占41.7%,比2012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其中,企业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会议的比例最低,对增加学术交流机会的诉求最强烈,2016年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中参加过学术会议的比例分别为26.6%、25.3%,显著低于卫生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与2012年相比也有所下降。缺乏信息和机会是阻碍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会议的最主要原因,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是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组织的最大诉求。
4 N1 j. _. J# k" u6 w二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期待进修学习。调查表现,80.6%的青年科技工作者(35岁以下)认为自己当前需要进修学习,而单位工作忙和单位没有提供机会是影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进修培训的最主要困难,其中,青年卫生技能人员对工作忙、青年科学研究人员对单位不提供机会反映尤为强烈。, k, o% y7 ~, S
三是科技工作者期待建立适应科研活动规律的工资结构体系。调查表现,经费少、收入低仍是影响科技工作者科研、工作、生活的最主要因素,青年、硕士、科学研究人员对收入的不满意程度相对较高。仅三成科技工作者认为本单位科研人员收入与其创造的价值相匹配、本单位科研人员能够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分享到满意的收益,科学研究人员对激励政策实施情况和效果的认同度最低。
! O4 C5 j0 A$ f5 Z7 R: A; W 四、期待构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x, v0 q4 c! O0 ~) ?
' Q4 v% N8 Q; O5 @. j 一是期待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机制。调查表现,40.2%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监督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学术不端的最重要原因,其中,身边的学术不端者极少数受到处罚和没有受到处罚的科技工作者对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反映最为强烈。科技工作者期待通过建立国家失信行为数据库、加强对论文发表第三方机构的管理、学会协会发挥评价约束作用、建立掠夺性期刊黑名单等方式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8 S' ~/ ]: q( K( R2 ]( V
二是期待加大查处力度,规范惩处办法。调查表现,28.4%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处罚不严厉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仅4.7%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身边学术不端者都受到了处罚,9.9%反映有一些受到了处罚,表示身边学术不端者没有受到处罚、极少数受到处罚的占16.8%、15.5%。科技工作者期待落实取消学术不端者科研项目(课题)申请资格、取消学术不端者评奖评优资格的政策,并曝光学术不断者,机构内部也应严厉处理学术不端者。& t4 I; I- [8 ^$ ]9 E8 p
三是期待营造风清气正的科学文化环境。调查表现,社会大环境(30.4%)也是造成学术不端的重要原因,东部科技工作者对社会环境因素的反映略高于西部和中部。近半数科技工作者认为我国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问题非常突出或比较突出,东部科技工作者对问题反映最为强烈(48.4%)。科技工作者期待通过出台《科研活动诚信指南》等制度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等方式遏制学术不端。
0 ~1 b2 ^+ D# }" R五、科研人员期待形成充满活力的科研管理和运行机制
# u5 s. N7 k7 k- \& f7 |- p
0 q# k+ t1 n2 P4 R2 X8 P3 H一是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缺少稳定的经费支持。调查表现,27.2%的科研人员认为缺乏经费支持是研究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作为研究经费的重要泉源,科研项目成为研究人员激烈竞争的资源,48.7%的科研人员认为自己目前主持的项目仍过少。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基础研究对稳定经费支持的需求更高,47.6%的科研人员认为基础研究在申报和承担财政科研项目时不受器重;51.2%的基础研究人员认为自己主持的项目过少,比应用研究人员高4.7个百分点。3 X! c: g5 m9 t
二是科研人员对政府科研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服从性满意度不高。调查表现,分别有32.0%和31.4%的科研人员认为政府的科技资源分配过程和结果是公平的,虽较2013年有所提高,但仍不足科研人员的三分之一。另外,近五成的科研人员认为政府科技资源分配程序复杂、服从不高。
) ~$ ^- |2 l* l9 \- f# ]. q三是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与科研活动不适应问题突出。凌驾六成的科研人员认为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制度过于繁琐和僵化。其中,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对经费管理问题反映最为强烈。1 r9 X& x6 G' L: K! B
六、女性科技工作者期待打造公平的职业发展空间 h; |" S; j6 @7 s! @
2 D% k7 E% _7 ?8 J+ P4 [一是期待保障女性科技工作者平等的入职择业机会。调查表现,三成女性科技工作者反映择业时遭遇性别歧视,女性科技工作者对择业时性别歧视的反映高于一般职业女性(《2017中国女性职场调查报告》)。其中,高学历女科技工作者对问题反映更为强烈,分别有44.9%的硕士和45.3%的博士反映在择业时遭遇过性别歧视,高于本科(28.8%)和大专(21.8%)。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入职时的性别歧视相对严峻,反映该问题的女性分别为42.6%和41.6%。
: E2 t( u; s% r* g二是期待维护女性科技工作者公平的职业晋升权益。调查表现,22.5%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反映在职业晋升中遭遇过性别歧视。其中,职业晋升时硕士学历女性是遭遇性别歧视的主体(27.0%),高于博士5.1个百分点,大型企业职业晋升时的性别歧视最为严峻(36.3%),高于科研院所10.1个百分点。8 w. R3 ^) ~5 v/ ~4 d4 n1 R
三是女性科技工作者自认在发挥作用方面受到限制较多。与男性相比,女性科技工作者承担项目较少,近三年从事过研发活动的女性科技工作者中,57.8%承担(包括主持和参与)过研发项目,低于男性5.2个百分点,平均主持项目1.17项,低于男性(1.33项)。33.3%的女性认为女性科技工作者不受器重问题非常严峻或比较严峻,高于男性8.2个百分点,其中,高校、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对不受器重问题反映最强烈。
3 {$ N0 {" ]* Z; |$ m1 s8 J- _泉源:创新研究 L1 C' t" H; A. c
" y' H: R4 A$ y# O/ I: g+ M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673247623698186763/
( ^# ]" P6 }9 g5 ~* n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