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0 L$ {' q: l5 b/ C3 E6 K从金立、美图到锤子,越来越多曾在国内市场风光无限的手机品牌,最近半年纷纷退出了舞台。
7 W6 q# a8 c2 C- ^) I& o+ d4 Z9 I如今,名噪一时的Yota手机也成为失败者名单上的一员。
4 q! H" ]- x2 m8 o! O/ ^0 J4月19日,开曼群岛最高法院正式裁定,Yota手机的生产厂商Yota Devices公司破产。而在2014年11月举行的APEC峰会上,一台Yota手机被俄罗斯总统普京作为礼物赠送给了中方领导人。这一举动让这个来自俄罗斯的手机品牌被不少国内媒体冠以“国礼”的称号。
; `) B' j& E8 K, y9 i4 m, c: v也是从那时起,Yota手机开始进入国内消费者的视野之中。
$ N9 J* n! z8 a! h! _; z2016年11月,总部位于上海的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宝力科技出资,与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Rostec一同在国内成立了一家名为宝力优特的合资公司,来进行Yota手机在中国市场的研发、销售和运营。前ivvi手机总裁张光强则出任合资公司宝力优特CEO。
0 D6 H b# M/ W3 w' C3 x2017年9月,Yota的新款手机Yota Phone 3正式在中国市场开售。彼时的中国手机市场,不仅有着像华为、OPPO、vivo等传统造机势力,还有小米这样通过互联网模式发展起来的新贵。$ Z$ {5 Q& a; k/ V* Q' z
Yota无疑需要面对相当惨烈的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手机品牌想要在市场上撕存活下去,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 F0 ~# l4 R) y. S
Yota选择押注“阅读”。此前张光强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曾表示,随着国内移动阅读的覆盖人群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Yota手机希望将电子书阅读器和手机相结合,来提升用户体验。) E& U3 r7 q# U7 k b) S
围绕着这一卖点,Yota在技术和内容上进行了相应布局,例如采用和Kindle类似的墨水屏,同时在技术上做一些改造,更适合手机端的使用习惯;内容上,Yota则与包括阅文集团、掌阅科技、咪咕、京东阅读在内的平台进行合作,获取足量的阅读资源。. R" \- G, d5 p2 o. U+ w
“Yota Phone 3的研发投入比普通的旗舰手机多出了两三倍。”张光强当时表示。但这些投入却没有给团队带来理想的结果。5 {# b" V4 l m3 P* q0 S6 S# m( p
界面新闻记者从接近Yota手机团队的人士处了解到,早在破产消息出现之前,Yota手机团队已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解散。现在,张光强也已离开Yota手机,重新投入到一个移动阅读方面的产品项目。: h7 A1 ~6 v$ [1 P3 @
“产品的思路出了问题,包括定价以及对品牌的预期,都跟市场的反馈有些落差。”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 d6 X5 S+ f# @0 B* `# t- dYota在中国的存在感一直不强。与国内其他手机品牌横向比较,无论是配置和定价都没有明显的优势:这款起售价为3699元的手机,所配置的是高通骁龙625的处理器。在拍摄以及续航能力上,它的性能也不够突出。这足以限制Yota手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7 U+ ` \& s$ f' j4 ?+ {& U1 n# z
至于国内移动阅读的普及程度,目前来看也没有达到Yota手机团队的预期。很少有用户会专门为了获得kindle的阅读体验,而特意购买一台搭载有墨水屏的手机。& t/ A5 X: x: |0 }" b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如果能够先培育好市场的接受度,提升用户粘性,Yota手机的表现也许不会那么差。
% @1 h/ e, \' @0 ~尽管Yota手机希望通过“阅读”特性抓住1%的高端用户,进而逐步打开市场,但白热化的竞争加上自身实力的不足,Yota感受到的只能是一盆冰凉的“冷水”:其产品价格从2018年开始呈现出跳水的趋势,到了2018年中,Yota Phone 3在京东上的售价已经跌到了千元级别。, @9 u' _4 N% H5 r
与此同时,Yota手机的资本方对于这个品牌的态度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 a" w! G, V0 j4 V0 F7 z2 o8 b. q2016年,宝力科技曾以4622.5万美元收购Yota生产厂商Yota Devices30%已发行股本。到了2018年2月,宝力科技又以1550万美元的价格,向MTH Limited收购了Yota Devices 10%的已发行股本。两桩交易完成后,宝力科技合计持有Yota Devices共40%的股份。通过获得Yota Devices的股权,宝力科技得以在中国市场运作Yota这一手机品牌。
8 r Q: B! c* h, `到了2018年7月,宝力科技更是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收购完成对Yota Devices的控股。根据港交所的文件,当时宝力科技表示,有意出资6000万美元购买Yota Devices 25.1%的股份。" I6 @1 B* m" B
此次收购交易前,Yota Devices公司的另外两大股东分别是持股25.1%的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Rostec和持股34.9%的Telconet Capital基金。如果这笔交易完成,宝力科技将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然而在去年10月,宝力科技却发布公告称这笔交易被港交所叫停。
: W$ [1 _5 L& L+ Y按照公告给出的说法,交易被终止的原因在于,宝力科技主营业务“邮轮管理服务”自2017年中前后以来就处于暂停状态。如果收购完成,宝力科技的主营业务将变成手机相关业务,相关收购事项应被合并计算;宝力科技的相关收购行为未能通过港交所的相关审核,因此未获通过。
* c5 J' z- D7 s3 ]% [( U从宝力科技的业绩来看,手机业务也未能给它们带来足够的发展推动力。
; I8 v) y9 p' I' x9 Z在2017-2018财年之中,这家公司的收入为5348万港元,然而公司的整体亏损却达到了3亿港元。这其中,手机业务的收入为4092万港元,亏损额为1.41亿港元。
$ p$ K& e% ]* B" ?) P6 j在官方公告上,宝力科技公布了Yota手机最终破产的原因:此前Yota Phone的制作合伙人,一家名为Hi-P Electronics的新加坡公司就100万美元的欠款向Yota Devices提出破产清算的请求。截至2018年9月30日,Yota及其附属公司同样拖欠宝力科技超过6亿港元。
! N& Q8 B" L/ c' z多家媒体报道称,Hi-P Electronics公司指责Yota Devices没有履行订购合同的最低要求,并向后者索赔1.26亿美元。尽管Yota Devices已经向Hi-P Electronics公司支付了1700万美元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但当Hi-P Electronics进一步提出100万美元补偿的需求时,Yota Devices已经无力偿还。随着Yota Devices的破产,这部分业务也最终被宝力科技所放弃。, R& ?# Y0 I9 }- a
实际上,宝力科技也并不是一个专门从事手机行业的公司。其官网信息显示,宝力科技的业务领域包括手机技术业务、旅遊及消闲业务、伽玛射线照射服务以及证券买卖及投资。# { S6 L F u2 e
手机行业只是宝力集团所涉足的诸多领域中的一个细分方向。对于它们而言,在公司整体运营不理想的情况下,继续投入成本高昂的手机行业,也未必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z4 v5 `6 X7 Q/ Z# D" P2 a
从过往的手机发展历史来看,跨界投入手机领域的公司,最终的结果都未必理想。
& f8 _' {- n# p) k) I2016年10月,A股上市公司保千里曾推出了带有VR功能的手机,然而随着保千里集团陷入高管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负面漩涡,该系列产品最终归于沉寂。1 `, w5 _1 \$ R+ Q! F; G, S; |* Z
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乃至萎缩,近年入局的企业都难逃败走麦城的命运。在没有全面且强大竞争力作为基础的前提下,仅靠“俄罗斯国礼”这一名头,Yota手机与金立、锤子们走上了同一条下坡路。
, ] q7 H6 v' B4 Y6 H0 D0 V* S# D; a1 e; k5 e) w5 V1 I; F) K u3 N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oGdOXD
) a2 ~4 C5 H+ }4 @( l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