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O, t3 ?9 V6 _. k1 G图片来源:Unsplash
. c$ V! n% B& V) L1 r9 q" S9 C7 z0 J9 e- q9 c! ^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兴未艾。2004年北大获批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后,陆续有为数众多的高校相继设立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甚至学院、实验室。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8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则显示,全国共有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不无幽默地说,没有设立人工智能专业,都不好意思自称大学了。( U, _( P: @: W( ?- N9 T8 w
1、人工智能,连师范大学都来凑热闹了
7 Z* O6 y% E* w8 |% j# f2 S s5 A% x9 p
3月29日,教育部公布2018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据统计,新增备案数量最多的本科专业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共有196所高校新增,其次是有101所高校新增的机器人工程,第三到第五分别为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和网络与新媒体。
2 f2 _- C! j$ h9 F; d7 g* B
3 M8 M6 C/ B, E5 U与此同时,新增审批专业中,人工智能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分别有35所和25所,高居前两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人工智能专业代码为080717T,T代表特设专业,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学习年限为四年。0 k0 \, `' k. W. h
& q# w/ c z8 z" {
图解教育发现,人工智能专业获批建设资格的高校,既有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双一流名校,也有安徽工程大学等专业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校,甚至还有华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2所师范类高校。: b/ x# ]" X B0 `4 F0 D0 U! I

( n5 X3 T t: y3 Y E实际上,我国早已有为数众多的高校成立了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成立了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的高校有38所,包括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等。
3 E; F" j. W- Y2 }9 k4 ^ T) w8 ] b3 I9 M- v: U; | k6 s2 |
- 最先成立的前20个人工智能学院0 `* W, Y. x+ P: a

" I- p1 N b& {( {, w; x! V一些顶尖高校还成立了研究人工智能的重点实验室。腾讯研究院《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国内顶尖高校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包括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A" p. ~ I8 d
. C1 V5 C& W; Y
- 国内顶尖高校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 `, f. v1 c& h

6 }/ D& V6 O8 ]% _% Z2、人工智能专业,学什么先看需要什么) r4 t1 r1 U3 e1 t: \
: F- A9 r$ J/ u, I8 y! {;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兴技术领域,人工智能专业的知识体系涉及到计算机科学、数学、神经科学、统计学、仿生学、心理学等学科门类。为数众多的高校纷纷设立后,人工智能专业该学什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的《“智能科学技术”一级学科论证报告》建议,在“智能科学技术”的一级学科下面,进一步提出要设计脑认知、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知识工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五大二级学科,开设“脑认知机理、神经网络、计算认知、交互认知、记忆认知、人工智能导论、机器人学、机器伦理学”等专业课程。
* i k7 q+ g7 Q# Q" P6 F3 C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课程设置
, w. @8 L9 k* k" {8 Q: |/ _, c4 r& ?
- (1)人工智能核心课程群. f% O, h# x6 a& D8 Q, n
具体课程:「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 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 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3 L7 ^6 {, ~9 u* e# m' g$ a7 @ - (2)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群
% Q0 O" f: j& z" u4 Y - (3)数学与统计课程群
, E+ S- h& ?9 W1 D8 e! X - (4)认知与神经科学课程群
' F R( y5 D) g% t6 `具体课程:「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基础」、「人类的记忆与学习」、「语言与思维」、「计算神经工程」……
& {! n7 B' h7 j, N - (5)人工智能平台与工具课程群# h+ {( i/ O, q, F
具体课程:「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 j' g$ a! T. o) u
- (6)人工智能伦理课程群
( [2 T! x L( t. p具体课程:「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 T6 _& V& d; B
- (7)先进机器人学课程群+ Z6 R& I" _% R( N' k
具体课程:「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5 j) V7 L$ b6 X* H- @1 I2 I
- (8)科学和工程课程群
: w S2 N" I5 X/ I! C& @ 学以致用。从就业的角度来说,学校对人工智能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与企业的需求相一致。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应用技术更集中于视觉类(包括生物识别、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语音类(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和自然语言处理类(包括机器翻译、文本挖掘、情感分析等)。
' B7 X- o5 _; p n
9 {/ H6 T# a' ]5 J* p" e7 ~- 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应用技术分布3 U# f% b' G/ \
! E( C* ]* g" X0 ? q
报告还指出,在行业应用上,相比于国外,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更看重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和智能驾驶等终端产品的市场,而国外企业更注重AI在各类垂直行业的应用(AI+)。/ u* `6 `1 a t0 U9 _, a2 S
) s4 o9 [$ a* G3 T1 }% b
- 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行业分布 Z5 M: l+ ~# ~2 K8 T9 o
9 f5 o7 q) D+ g5 }( ?% k- m
领英《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则显示,从AI行业细分领域来看,基础层的人才需求量大,包括软件、算法、机器学习等;从技术层看,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对人才需求较大;而从应用层看,处于风口的机器人行业对于相关领域人才需求量最大。/ X" j7 _/ v) ]' S

$ b% @& p4 Q$ q' q3、结语
( c: p1 X0 n3 Z! K9 W" S- ]3 A0 X4 u& T7 M& ~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编写50本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建设50门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仍将蓬勃发展。
, B7 w( J& Q3 [$ N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腾讯教育”,策划李帅、柏森森,设计阿呆。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 U1 ~1 I) r1 l7 k% I* X
" N/ @% _5 J, }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l7bfZX
0 ~ u$ g, M" t. j0 R*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