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 o/ f' v6 E4 k/ V
# g E' g8 {9 b4 n: i随着近一周来“996”话题的不断升级,行业大佬也纷纷参与其中,这可能是996.ICU的发起者始料未及的。
, o x9 s1 s5 ]7 k由于所处地位和角色的不同,所谓为自己拼命和为企业拼命,决定了人们对于996不同的态度和解读。但让人不安的是,一些小微、创业企业已经借助996的热潮,从“感恩福报”和“真假兄弟”的角度,开始了对996的深度解锁模式……3 e: Y2 Y. @9 \. Y
有几位创企的研发工程师向懂懂笔记爆料称,996话题备受社会关注,但是非但不能解决他们无节制加班的问题,反倒在公司里掀起了一轮向996工作制度学习的热潮。: H$ \ [& L) X7 q8 K8 L: x
“说是要通过推行996提高工作效率,拒绝散漫态度,但工资、福利却只字不提。”
1 x: c4 C2 l' I6 D) |7 s8 }一位程序员表示,部分创企原先的有偿加班制度,在996话题持续发酵之后成了无偿、本分的借口。他所在的公司更是将加班工时编入正常上班时间,要求每周工作72小时。1 f' H8 X9 L2 Z) k K7 D& H! n1 N
明知996作息有可能让员工走进ICU,为何还有企业大张旗鼓要学习996精神?隐藏背后的变相裁员手段,是否将在这些小微创企里出现?# G2 `: y7 h0 t, ~
创企学习996,只为向巨头看齐?
, P& _/ d: a# K* A( K2 Q
' D" `% j' E( V" ^. |# C “上周大Boss突然宣布,要实行996工作制,说要向互联网巨头看齐。”6 l- G6 k/ d6 T1 c H3 L" J
林伟凯(化名)是深圳南山大冲某互联网创企的研发工程师。他告诉懂懂笔记,公司主营业务是小程序开发,而研发岗位的员工因为经常要根据客户需求修改程序功能,导致频频加班赶进度。' b K: L' f/ C
“一忙起来大家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周六也经常要加班“。林伟凯介绍,公司过去加班是能够得到加班费或补贴的,加班工时也会计入奖金绩效考评。换句话说,加班越多、收入越高。 N; ]$ O) u9 X& i( b
“之前每月能够拿到一万五六吧,但上周开始通知加班费用都取消了。”林伟凯说,周五开例会的时候,创始人、管理层突然指出公司整体工作作风散漫,表示要向互联网行业巨头看齐,实行正常的996工作制。
0 x' m/ [9 q: ?) t4 W) P这样一来,以后加班的工时都将成为正常工作时间。创始人更举例近期网上的一些996新闻,表示行业巨头996工作状态的负面报道,实际上证明了企业之所以“成功”,就是得益于996背后的拼搏精神。
5 A" h$ N* C0 o; t: Y“不知为何,突然开会说有些人缺乏梦想,缺乏激情,很多人整天在公司混日子、混工资。”无独有偶,懂懂笔记在一个研发运维微信群中,询问一些群友是否有类似的现象时,引发不少工程师大吐苦水。1 Q" F @( \1 p5 ?+ T
其中一位昵称为“Jenny”的研发工程师表示,他所在的公司,是南山区一家研发社交电商工具的初创企业。这家50多人规模,经营效益还不错的创企,是在周一突然宣布要实行正常的996工时制度。
- Z+ S9 Y9 Y8 Z# }9 a5 e“原因很简单,说行业内的巨头有赞都实行了996,而大家竞争压力都这么大,号召我们要向巨头看齐。”更让他们哭笑不得的是,公司连有赞将周三定为家庭日的做法也一并学而用之,这让他和不少同事都感到无奈和无语。
- o: S `6 Q1 ?, U8 G$ s" E研发运营群友“槑槑”告诉懂懂笔记,她在科兴科学园一家规模不大的互联网公司担任会计专员,最近公司除了要求研发岗、测试岗的员工实行996工作制以外,更以一视同仁为由,要求财务、行政部门的同事同样实行这一制度。( |" o. c3 @ `
“说是要给研发的同事们保驾护航,但工作量真的没有那么多。”郁闷之余,她只好每天吃完晚餐之后,回到公司“傻坐”三小时再下班回家。
5 X# U& i5 F# b1 M: @行政的同事甚至被要求,在996期间“服务”好研发部门的同事,除了代叫午餐、晚餐之外,晚上甚至还要帮助研发部门的同事“端茶倒水”,这些部门的人员都对“有样学样”地学习996制度颇有微词。
+ j# D6 m. A5 j, U有工程师在群里抱怨,不管有无加班的需求,部分小微企业、互联网创企都趁着996话题的持续发酵,要求员工向行业巨头的工作模式看齐。美其名曰提高工作效率,实际上却是一种道德绑架。5 K9 z6 E4 \5 C* ?
那么,一些小微、创业企业跟风996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企业的员工为何甘愿忍受如此不合理的制度,却敢怒不敢言?
+ Y4 F+ h9 p6 f* J) u. }: S; U不怕员工跳槽,996成“节流”借口
( p: z& n! x, j; ?$ O; m. W
- s& V6 J8 S% M: {: @ “这就像蔬菜要涨价,就要拿暴雨、台风作为理由一样。”
1 l' H5 m1 P1 C+ Y& k5 |8 F8 |6 Y张翔(化名)是广州天河区一家软件公司的创始人。他告诉懂懂笔记,四月一日公司刚刚颁布了996工作制,当时也引发了不少员工的不满。但是,新工时制度并非心血来潮之下制定的,他和高管层早在去年年中就开始计划了,但一直以来缺少实施新工时制度的“借口”或理由。# w3 `: {! N9 {' J9 y0 V, w, R
让他和其他管理团队意想不到的是,3月底这个996ICU的话题在GitHub上一夜之间就火了,让他觉得对此有必要表明一下公司的态度。
* r) O4 u& R# n, {* ?“一些互联网巨头都实行了996工作制,我们一家创企有什么理由落后?”尽管网络上关于996的新闻报道不少都是负面的,但业内举足轻重的互联网巨头都是如此拼命,自己也没有太多心理负担。: ~5 z1 P+ N3 L4 d; P% a$ X
张翔表示,尽管企业的成功与996没有必然联系,但是通过行业巨头的案例可以证明996的必要性。在管理者眼中,这是员工的工作效率、状态、成果的前提保障。! \$ z( t. \2 p( G' M
“本来互联网企业就是加班成风,就没几家不加班的,996并不一定是为了开源。”另一家也决定实施996工作制度的电商创企人事部门负责人杨锴(化名),对此有着另一层面的见解。& A$ [, I4 L- U; Y
他强调,身边熟悉的好几家电商类企业,都在跟风修改作息制度。在他看来,市场竞争本身就是残酷的,他们所处的社区电商领域,业务“吃不饱”的现象已经比比皆是。为了生存,创业团队要么去创造更多收入来源,要么必须“瘦身”裁员。2 H1 u! H4 Y" Z6 c
“我们现在只能抓紧节流,寻求合理过渡,要想不支付额外的辞退补偿,就只能设一些门槛咯。”杨锴无奈表示,尽管手段不太厚道,但目前的举措确实是希望部分难以忍受996、997制度的员工,能主动提出辞职去另谋高就。
, N4 K5 W' r. l* T% E5 b如果有员工明白“天下乌鸦一般黑”而忍受不合理制度,继续留下工作,就成了企业多拉快跑的高性价比劳动力。算上多出来的工时,这些员工每天的工作量大约会是以前的1.5倍。. B t% W5 ^4 t4 X
“公司宣布清明节后实施996,但目前提出辞职的就一个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创企HRD表示,如今换工作、跳槽并不容易,很多从业者还是会保守一些。8 [0 T3 I1 k1 W1 g; x5 R( u% w
但是,这样的企业是否考虑过,不敢裸辞的员工在企业中被要求无偿加班,导致心力交瘁,而这样的心态能让员工全心全意工作?如果留守的员工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混日子,这种996的意义又是什么?
7 x9 d1 F+ n) Z: a6 H+ ]更何况,一些小微或创业公司依托996这一“借口”,实施有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996作息制度,试图“诱迫”部分员工离职,降低企业的开支,这样“趁火打劫”就不怕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信函?
; c% o' v e) U6 h4 c. E真正有智慧、有眼光的创业者,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去对待一起打拼的成员,因为搞这种把戏,只是让自己在行业淘汰的大潮中败得更没有节操、更彻底一些而已。真正的聪明人都能算好这笔账,强制996是否真能节省成本开支,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0 X2 E7 }+ H9 h! O2 n4 e
强制996没效率,诱迫离职打错算盘
0 s1 B( m b6 t! { h
' o4 u+ c* W, a “跳槽确实不容易,裸辞也有风险,但却可以消极怠工。”& d; O# c3 Q2 [# ~! ]) ^* v/ e
从事研发工作近十年的刘栋(化名),在深圳南山一家游戏公司任研发工程师。由于效益减退,公司一周提高了加班餐费报销水平,但是要求采取正常每周六天的工作时长,这让不少研发岗同事感到非常苦恼。
: h. |( H* O, t+ {' j刘栋琢磨,在公司的角度而言,管理层显然是希望“逼”走部分员工,节省开支,同时能够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通过多出来的工时,完成更多工作任务。+ I5 j1 g9 j3 Z
“我倒是发现,这种状态下大家工作效率反而更低,而且出错率极高。”刘栋告诉懂懂笔记,公司位于深圳南山深大附近,但不少同事都住在龙华、龙岗,每天上下班通勤的时间都在一个半小时以上。通常晚上九点下班,到家已经将近十一点,因此不少同事都是凌晨才能洗漱完毕休息。而第二天早上,他们六点又要起床吃早饭,确保八点前能够赶到公司。. E7 U7 ?& _& J. D4 e, U
“包括我,每天睡眠时间都不足六小时,周六日还常常要加班。”因此,研发部门的同事经常是精神状态不佳,刘栋笑称,有时他甚至上班时都坐着睡着。9 N7 y- e5 j9 a* P# e
这样的状态,员工在编写程序代码、测试运行项目时,很难集中精神,容易导致出错率高。这就需要专人查缺补漏,不断验证修改,实际上反而影响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加上以后平时晚间和周六加班没有补贴了,大家心里肯定都很不爽,效率反而更低。”# v( {3 a" k: u
对于这种现象,在广州一家从事VR/AR研发的公司担任产品经理的高宏(化名),有着类似的发现。
9 j, E! X" k' a' L- R9 e因为公司取消了加班费制度,周六也开始要求正常上班,近日同事们上班时都颇有微词,甚至开始消极怠工:每天准时到公司打卡,然后就是在电脑前磨洋工了,尤其在周六上班时更是如此。5 |+ d% }! `! ]/ M6 h
“如果管理层不在,大家还会聚在一起聊天、讲笑话。”高宏告诉懂懂笔记,他和不少同事的心态一样,都不会去主动辞职,就盼着被公司“炒鱿鱼”了。他表示,取消加班费和周六正常上班后,同事们的下班时间仍会拖到晚上九点十点,但真正用在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只有过去的2/3。! f3 u, E- Z8 I+ m% s9 x
懂懂笔记近一周来在一些运维群、程序员交流群中,随机询问了40多位工程师和程序员,其中表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72小时的,超过了86%;加班后能拿到加班补贴的仅占30%左右,而其余70%没有加班补贴,或正式开始执行996正常作息制度的人员中,有近90%的人就职于初创企业,或者是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小微公司。! ~7 [( c1 z. m `& B9 j% y4 Q
对于这些没有互联网巨头平台的资源,或是没有大公司待遇、奖励制度的员工来说,他们对强制996的厌恶和无奈更为明显。
" G' q4 a% V+ H2 U【结束语】
& N3 p* P$ J) A4 y9 M* h) d6 ] J% n/ ~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成长,不是依靠正常化996来实现的。让员工束缚于996制度,无异于扼杀了他们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和宽阔视野的可能,这样的状态企业和个人都无法创造新的价值。
9 [9 m4 I. r+ N对于职场人员而言,他们不可能去站在创始人的角度看待工作的意义,他们需要有自己的业余生活,需要有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不是所有人活着都是为了“冲刺”纳斯达克。: i! y* Q, f7 x" K
作为过来人,我们特别理解生活对于每个普通人的重要意义。5 n: F5 [4 H+ P. Z G, t( {) B. d
{% o" M7 Q! o s# X; ?4 N; L( ]+ K/ F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1 i' m" L3 v9 f9 z, Z/ R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 t- B2 z+ E3 H9 [- X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4 }& \" f* Y5 g8 `5 t( v0 [$ d《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 F' |# ?. i8 c- i# ~$ m
/ P8 @* A9 V/ n2 Y) c8 v, R. j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kq5jl7
% F* _2 [5 C% o7 h# O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