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董瑞丰)筛选优质农作物、编写植物志、防沙治沙、反盗猎……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针对非洲的一些特点和难点,近年来开展具有科技含量的基础性合作研究,推动了中非共同绿色发展,促进中非友爱向深度发展。: d2 w$ b# n& i" P, X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副主任、中-非中心主任王青锋先容,在农业发展方面,中-非中心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苏丹等国开展了优质农作物试验性莳植,成功筛选出得当肯尼亚莳植条件的杂交水稻品种3个;在肯尼亚建设标准化葡萄栽培示范基地,实现了葡萄的本地化莳植与生产;在肯尼亚、南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完成了甜高粱示范莳植和优良品种筛选,增产30%以上。/ }! J- w$ |) z; V9 p% }$ ?1 x
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可持续使用方面,中-非中心科学家深入田野,挑衅极限,与肯尼亚科学家共同编研首本《肯尼亚植物志》;建设肯尼亚药用植物园,合作研发的部门药用动植物天然产物的开发使用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 `/ }+ d& k/ R3 v7 O2 G( `在生态环境掩护方面,与非方联合建设非洲空间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使用现代化遥感信息技术为肯尼亚土地使用和生态环保规划提供基础科学数据;开展东非水资源环境观察和西非防沙治沙综合防护体系建设,为绿色非洲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7 Q! N7 p$ Z) k$ @5 y% C, U
野生动植物掩护方面,向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提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反盗猎综合装备系统,为犀牛和大象等动物的掩护配备“千里眼,顺风耳”。
; V: ~' X! ~; V1 o+ @据了解,中-非中心是我国援助肯尼亚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人才造就与科学研究机构,于2013年5月正式成立,其建设和发展受到中非两边的高度器重。: @; f" e* `+ m
该中心现已建成以肯尼亚为基地,辐射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埃塞俄比亚的东非合作网络平台,与10多个非洲国家近20家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 P2 H; w) u, \
9 j2 |5 ~1 ]: F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671861233567662596/
/ B3 e B8 A2 Q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