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5G建设的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不断成熟,VR/AR再度获得高度关注,VR/AR经历了从热炒,低谷,到复苏的过程。目前VR/AR的瓶颈包括网络带宽和速率的限制,硬件技术不够成熟,以及内容应用的匮乏。1 ^4 W E, h8 |+ l
4 `% `, n( y4 r4 b5 }9 F/ w0 w6 R
2012年,谷歌推出了Google Glass的AR眼镜产品,其后,Oculus被Facebook以20亿美金收购,并推出VR头盔。VR/AR概念进入市场视野,被认为是替代智能手机的下一代终端形态。
% ?* \1 E. S/ T6 m9 V0 k9 Z8 `" }3 c0 R6 P9 Y6 G1 z8 i( n4 q! {
* q }3 B- a; ?
Facebook和微软先后进入VR/AR市场,包括Sony、三星、HTC等多家大厂开始推出相关的硬件产品,2015-2016年VR/AR市场热度达到高点。但到了2016年下半年,由于商业模式,以及网络、硬件和内容上的瓶颈都没有突破,资本输血式的发展模式并不能够持续,行业开始进入寒冬。5 Z% ?& Z( Y" a) B+ m/ M! k
5 \+ G: U) p4 s% \9 g, ]6 z) j: ?2 Z4 L- l
按Gartner的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Cycle),2018年VR从曲线中消失,意味着虚拟现实技术历经热炒、低谷,已逐步成熟,AR仍处于泡沫破灭的低谷期,有待技术的突破和发展。
; {6 ~ d* m3 _7 h* `+ }0 S% R8 t7 H
, O% d! R' P* B; s, X随着5G建设的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不断成熟,VR/AR再度获得高度关注,产业和投融资市场以一种更为理性的角度去看VR/AR产业,并寻找商业模式最先打通的场景,积极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商业共赢和发展壮大。
; I }+ D/ T9 o9 V, J% r( J% i
3 D( U: g9 y: X
9 V0 X' g+ ?3 x j& i" i C7 {随着VR/AR低谷期过去,2019年全球VR/AR迎来了新的发展势头,资本市场也显示出了对该领域的浓厚兴趣。与前几年狂热追逐行业热点不同的是,资本市场在该领域的投资表现得更为理性。$ ]7 O/ ^) s, Y' G" R6 p; A
2 h$ m; v k! H9 p! n
" P3 {4 h9 r0 j# O根据赛迪研究,从全球市场来看,2019 年全年投融资有望创历史新高。2019年1-10月VR/AR投融资规模达到66.1亿美元,远超过2018年全年44.8亿美元的规模,赛迪预测2019年全年投资额涨幅会超过50%。
: B0 J# K" g) m4 ]
; C; p8 _, x9 ?) v! ~ O
" n2 p q8 @, P3 tVR/AR究竟是什么?很多人会对于VR、AR和MR这些概念的界定感到困惑,而不同企业和机构的定义又往往有所不同。简而言之,虚拟现实(VR)是虚拟场景的封闭式体验,而增强现实(AR)体验会将数字元素叠加到现实世界的对象和背景上。混合现实(MR)可以说是升级版的AR,能够实现虚实场景的结合,和AR的区别就是对虚拟图像的真实感做严格的要求,因此是AR的一种类别。, G- T" h. g& X# h8 I7 U
! I# B& c2 c! W
- h$ N1 d" i* i3 A% ^+ h
3 G2 q, R1 h; \( c1 t, h& e. \: r2 O6 x: j& a* Q
4 O- o1 Z* }2 W- {VR/AR两者在关键器件、终端形态上相似性较大,在关键技术上也有重叠之处,而在应用领域上有所差异。9 b8 t3 E# H2 M
2 t8 S& d! P1 d- {; o4 j$ g! H/ [$ }( D
, t4 M9 {# o/ i8 z8 ?5 D# A. L: v
' H( D4 q" H5 A m1 ? h: w0 g: \+ ]& a8 k! ^; N# G
VR/AR均需要用计算机绘制虚拟图像。VR中的图像全部由计算机绘制,往往需要配置高性能的GPU,同时由于VR是隔绝式的音视频沉浸体验,因此对显示画质要求较高。而AR中大部分图像是通过镜片透射或摄像头拍摄的,计算机绘制的图像占比较少,而且是以信息性为主的,对图像逼真度要求较低,因此对GPU要求不高。; V6 I1 }$ H8 M( S" c" ]8 R
7 q1 B, w, y" _5 X5 O# r& `
4 q! R. q$ P$ a; K9 E4 v1 b* j
; v, L, L+ g, N
6 ~- N) `$ }/ ]8 v x4 M- `
5 n8 U' _ y+ ~6 v/ w, R但AR需要对场景进行理解,需要用非常复杂的算法,并且实时运行,这样AR对CPU的运算性能要求非常高。此外,VR侧重于游戏、视频、直播与社交等大众市场,AR 侧重于工业、军事等垂直应用。
5 y& ]. G9 n! u# m' }/ l& z & R; t5 C5 k! N! l
当前VR/AR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处于部分沉浸期,沉浸式的体验感仍然很差。从消费者的诉求角度来看,要想达到沉浸式的体验,必须达到三方面:佩戴舒适,显示清晰,交互自由。主要影响因素有:+ V% S o# x. F( y( E
( z% S& v" ~& c) I& v& @" X# J" `4 l4 t9 O
显示画面的质量,包括清晰度和刷新率,过低的分辨率会产生纱窗感,刷新率不足会引起画面抖动。
) M+ T, `: K6 i I7 }6 k- }. @1 B: g3 d5 ^
% J) T# p9 g- A) X
视场角,视场角不足会带来沉浸感下降,导致用户感觉自己在通过“窗口”观察场景,而非置身其中。
$ e( ?/ q: [' I8 s2 ?3 d" q
& h( z0 v+ P. _, F3 H1 |9 V r7 ~* F0 N N s1 @% V" \4 |1 U
晕动症,和晕车晕船相似,主要是视觉状态与前庭系统的感知不一致引发的症状,当前业界普遍认为,设备时延小于20ms时,可以较好地改善由于画面迟滞所带来的晕动症。
5 F7 p0 Z. T. F* C# T
& Q) K( ~, h- ?
, Y& {( y/ J# ^9 \$ Y+ B根据信通院的分类,虚拟现实按照沉浸体验分为初级、部分、深度、完全沉浸等四个主要层次。不同层次对应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处于部分沉浸期,沉浸式的体验感仍然很差。目前VR/AR的瓶颈包括网络带宽和速率的限制,硬件技术不够成熟,以及内容应用的匮乏。" E: W: N- G" M, \% k+ D
$ Q. n# t' C6 |8 ~
5 l- ^* R+ k+ s9 d3 u( j
3 z. P4 L% M/ i/ `8 h% I' D" P! z7 t# i2 C2 x" Q- S
' [% W; Z, Z! Z' p' L; w
5 S5 _9 _5 n8 p$ C随着5G建设的进展,VR被认为是5G落地的第一波应用而给予厚望。事实上,产业更多是在讲“双G”+VR的概念。双G是指5G和千兆带宽,5G主要是室外移动场景,也就是无线基站到移动终端一侧,而千兆带宽+ Wi-Fi6为室内固定场景,在包括接入网和承载网解决带宽和时延问题。二者共同为VR/AR提供更优的管道。/ V' O4 n% p4 K7 |$ w' z0 L
# P& `1 x6 H- Y! _( G
0 o7 d1 n8 H& g6 u2 H2 {7 ?- H很多人认为5G会淘汰Wi-Fi,这种说法不够准确,两者应用的场景不同,Wi-Fi是室内固定场景,5G则是户外移动场景。在5G时代,千兆带宽+Wi-Fi仍将承担室内场景下大流量应用和下载的重要作用。
$ M4 r# ? I9 C; A- K
8 |' W. X* ^' s' f+ ~2 q0 m& y4 u% H: \
在网络侧,双G是指5G和千兆带宽,5G主要是室外移动场景,也就是无线基站到移动终端一侧,而千兆带宽+ Wi-Fi6为室内固定场景。二者共同为VR/AR提供更优的管道。本地VR受到用户体验与终端成本的制约,Cloud VR能够解决主要痛点,实现设备轻量化和低成本。
: B! v# q+ [- a& B3 m- u' Y/ _8 ~/ R- ~7 X* I
, _% W6 W2 i: d$ V5 b2 U
在硬件侧,VR/AR的硬件上仍面临的较大的技术实现难度,远高于手机等传统智能终端,很多技术需要面临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包括近眼显示技术,超高ppi显示屏是VR眼镜的主要技术突破点,光波导将成为AR眼镜未来的主流方案。
* B; I `1 K0 s) Z5 @( O; ~: A. C& q) i
; C* @7 `* T, h3 a4 f+ w5 ]7 O
在应用侧,在技术的日趋成熟、“双G”部署加速的背景下,我们认为VR将首先在以游戏、直播为主的C端娱乐应用领域落地,并在以教育培训、营销为主的B端垂直应用领域得到发展。其中,游戏、直播存在较强的“粉丝属性”,面向用户群体较大,且适合沉浸式的场景;而VR/AR在B端的教育、培训等领域则有望在高成本、高危险、传统方式无法有效呈现具体知识领域率先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 X! E) y1 z* l3 p& s
! ~" ?. n! v7 }5 ` |7 ?
( l7 H" K! t7 ?8 r/ E) b/ I, ^* J参考韩国经验,在运营商的推动下,VR有望成为最先落地的5G应用场景。在3G/4G时代,运营商主要扮演管道角色,提供网络;5G时代,我们认为三大运营商将逐步在以VR/AR为主的内容领域加深布局。
3 z o% u! c0 b( M$ I" u: I, Q( Z, C/ J3 k% G% c
x7 `" M: c. _) V' h) s3 H
在中国市场,VR/AR应用同样能够撬动运营商ARPU值的提升,无论是消费者市场或是B2B/B2G市场,围绕VR/AR的内容有望为运营商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因此运营商也会积极的推动VR/AR应用的发展,以吸引用户。
. p* a% e# P$ m7 W( m6 h
9 |! P1 b/ D) j9 V8 A) D# q
1 I! A) Q5 P- g2 ?! |' ?6 A从市场规模来看,预计到2023年,全球VR设备年出货量超过3500万,AR进展将慢于VR,到2023年全球出货量也将超过3000万。从终端形态来看,一体机VR将逐步超过PC VR成为最大的市场。
% [: j* V& N1 W# f! p
! @5 Z0 `- r# S% E; d3 {. q6 V- N
e/ G _8 [7 x4 |5 ^4 S$ E) x# a( f" K# c- S3 E
! J) N9 S- P7 p# x3 N
% A0 u! b! p$ |9 f( L$ ] Y3 t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76715405&ver=2043&signature=u7eKmxqemgGaW9O44SbZW8AlYjC-ay5A89OKZ1aBAhrlf8RZX-tNNv6cMkxdfuMeWLt20XhLVfj1n1A*FNb7GgsGJedJUry-C2wP9uhvtUN7nOBIOg7X5GLhtH2ZYi*W&new=1( r; D0 \, i3 e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