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是我第一次去尼泊尔旅行,那是距地震不久之后。作为是尼泊尔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的加德满都严重受损,不论是城市地标还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成为了回忆,如达拉哈拉塔、玛珠神庙群主体、巴德岗古城等。但那一场地震,尼泊尔失去的不仅仅是建筑和艺术,还有更多。5 t/ E7 d1 a2 w; u
但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在烧尸庙。结束旅行回国后,便写了一篇《尼泊尔烧尸庙:重启生命之门》。烧尸庙,是加德满都非常令游客猎奇的一个地方,但它不是景点。当时因为这篇游记就有人私信我:尼泊尔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为什么幸福指数那么高?究竟是游客臆想出来的,还是被一些有心之士包装宣传的?, F) u, e' e5 h( ~; b' E
什么才是幸福,很难定义。但往往离不开国家发展、社会福利和国民生产总值,好比是北欧的幸福指数来自优越的福利,生活的绝对保障等等。但反观尼泊尔,我们所认为幸福标准却显得“世俗”,幸福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无物质无关,而是源于信仰。在亲历烧尸庙的旅途中,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3 B8 g; D$ o6 b, c 巴格马蒂的河水的污染程度,我想是可以和印度恒河相提并论的。和恒河一样,每天有无数人的骨灰被落入河流之中,但人们丝毫不在意水源污染,依旧会在河边洗衣,取水、甚至是沐浴。它是当地人心目中的圣河,最后汇入印度恒河。
/ T# t0 @4 D8 Q$ Q* N: l' o 在这里,当尸体被燃烧,灵魂随着一道青烟缭绕人世间,最后消失不见,仿佛是对家人、亲属以及世界的最后告别。但这里没有痛苦和哀鸣,没有坟墓灵位,只以简单又神圣的仪式来见证他们的重生之路。而在河对岸,无数人坐在阳光底下聊天、嬉笑、野餐,甚至是约会,似是一种郊外游玩的态度。
7 N$ H2 }& {, G0 _' j 那一刻,我仿佛明白:在这里,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悲伤和痛苦只是这个世间的俗物。就像我走在加德满都,面对那些损坏严重甚至是消失的宗教古迹时,人们的脸上依旧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神色。最难忘的是一位佝偻着身子的老奶奶,不断的捡起地上的碎石,朝一座已经倒塌但依旧高大的古迹上堆去。
! i; V H5 { c, U- t 虽然地震和死亡带来了伤痛,但尼泊尔依旧微笑,这个国家的幸福指数高似乎并不是鼓吹。一次偶尔的机会,《僧侣与哲学家》向我诠释了答案的更加完美性。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大,思考的东西也更多,惊喜的是解决了我在旅途中引发的许多困惑。其中,就包括幸福指数的问题。! t2 Y1 }) {- j: H6 q
不少人对于尼泊尔的幸福指数最高这一说法持有怀疑态度,即便是去了那里,仍有困惑。当人们被贫穷、疾病、失业、社会的落后、残酷的生理苦难等环境所包围时,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只会更明显,急切的心情更为暴露,又怎么会面对这一切,又感到十足的幸福呢?当我们看到加德满都街上肮脏的情况时,又怎么会有好心情呢?
* N2 { P4 p, ?3 x5 Q$ Y5 @- b2 l9 S 不论是住宿环境、吃喝条件、空气质量包括交通问题,都令大多数游客感到“绝望”,这完全不像是一个靠旅游业发展(包括农业、手工业等)的国家啊。难道信仰令当地人无视了这一切?人们就不期望得到更好的生活?: k% `% C$ x4 F1 T# C7 g6 z" K
很遗憾,不仅是尼泊尔人,全世界所有人都期望更好的生活。既然尼泊尔也渴望幸福,为什么不去创造幸福?我们看到的尼泊尔和印度一样,一直很穷,而且令人震惊。震惊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发展与进步。3 A" a2 R, }. K- r) T" ?7 C
在面对外在世界的不可指控性,尼泊尔人一直在改变自己。西藏有这么一句俗语形容的很恰当:“如果你已经有一,然后你还要二,就等于敞开大门请魔鬼进来。”他们的信仰与文明所带来的幸福指数往往是重点在于修行的生活。 6 @ {3 ^, a+ k& s/ h
就像前面提到的,因为尼泊尔和印度太穷,所以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眼睛能看到的东西就是他们的贫穷、懒惰、不思进取等等。但今天的尼泊尔和过去的尼泊尔还是同一个尼泊尔吗?肯定不是。 9 l- O) R" m& V7 m0 _2 Z. q% g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如果心灵价值不再成为社会激励人心的事,那么物质进步就变成一种面具,遮蔽了生命没有方向感的事实。& Y6 b# B8 y5 _0 f" l0 b1 V
任何长久的平和终究只能来自态度上的转变。尼泊尔人的幸福有一种“信仰式温和”,但外界往往认为他们无知,因为物质进步才能决定生活幸福。
0 _) d. g. m: K3 k1 a u& Z* i' u 物质进步确实能有效减轻负担和痛苦,但不健康的是纯粹经营外在的发展,忽略了内在发展,如此长期下去的后果令我们越来越不满足,占有欲越来越强,比起一步一个脚印,太多人开始梦想一步登天。# A Q/ _/ D, ]5 H" c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在尼泊尔旅行时,我会感到有一种久违的触动,那就是内心缺失已久的东西突然显现了,破了洞地方突然被弥补。为什么“流浪大师”沈巍会好火,会被关注?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我们已丢失的东西,令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内心破了洞。2 g+ Z5 l' L$ S# \. Y6 A
杜巴广场难以回到过去,但人们并没有建筑的倒塌,就动摇了他们的信仰的坚定。在现代文明世界里,科技一直在造福人类,但也在破坏或毁灭人类生存的环境,我们想要进步和幸福,就无法阻止这一悲剧,只能再通过科技去挽救这一切,但我们也无法否认科技带来的毁灭性。
5 K8 @7 m3 J2 F% R G) L, ]$ M 如书中所言: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条件改善,所创造出的好处绝对是不可忽视。但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进步只能解决次等问题。你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旅行,你可以看得更远,你可以走得更高,也可以走得更低等等。
: o8 S, ~8 ]! @/ w3 m 但物质进步却没有带来精要东西,因此,“流浪大师”火了。面对尼泊尔的幸福指数高,认为他们是穷和无知。当我们看不到事物真正的本性,会相信它们表面的存在模式。自我和他人、美与丑、舒服与不舒服等等之间的二元对立,会引爆一整串负面的心理因素。- @; R3 T. N" w- K( r: }6 H# a
大多数人相信尼泊尔的幸福指数是在鼓吹,也许是执着于眼睛所看到的,所以被现象捆住。也许是以自身生活环境作为标准而被现象捆住。但是别忘了,太阳一直在照耀着,即使是云所遮蔽。- s0 o3 {# _% y& q$ y" ?" {
他们微笑的眼睛就像是窗外突然投射进来一束阳光,一部分光芒照耀着世界外在,一部分阳光闪耀在人们内心。 “流浪大师”之所以令人们感到正能量,不是因为世界没有正能量,而是我们自己缺少正能量。$ @& K6 O& K- Q; N' B0 N
0 W) m }) E- u6 V8 J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dDGvBd
& {0 r; m* A* T;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