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6|回复: 0

苹果AirPower的确失败了,但这一次它输得可敬

[复制链接]

11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4-1 21: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不得不说,最近这段时间的苹果的确可称得上是“流年不利”,先是转型内容业务的春季发布会遭人吐槽,紧接着又是在与高通的官司遭遇挫折。而就在前几天,又一则噩耗传来,苹果正式发表声明,承认此前发布的AirPower无线充电板因为“质量无法达标”,将主动放弃。
& g# g5 W5 |7 U( z9 W+ _" r是的,你没有看错,在2017年秋季发布会上伴随着iPhone X、初代AirPods以及Apple Watch Series 3一起诞生的,可能是史上最复杂的无线充电板,在跳票了差不多十八个月之后,最终的结果竟然是以这样略显丢人的方式被放弃。对于当前的苹果而言,这甚至足以让许多人怀疑其产品开发能力、质量控制水平是否已经大幅下滑…………
1 H( b$ W! C- p" C2 a5 ~打住!如果再这样写下去,那我们三易生活也就沦落得和那些成天危言耸听的“xx公众号”没什么区别了。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决定和大家一起来探索一下,到底苹果在AirPower上犯了什么错,它又真正揭示了怎样的问题。" j3 t" x& ?( j0 h/ ]+ \
首先,你需要知道无线充电的基本原理8 s5 n$ A) c, \: }1 n, G1 _
在宣布放弃AirPower的公告中,苹果表示“我们仍然相信未来是无线的,并致力于推动无线体验向前发展。”确实,即便是如今出师未捷身先死的AirPower,在它刚刚登场的那会,也的确引发了业界震动,甚至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无线充电新办法。* g# g/ z4 i7 {0 {$ {
为什么AirPower在它刚诞生的时候被如此看重?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搞明白,2017年当时的业界主流无线充电方案,到底有什么毛病?
* Q' D" j6 M  `' O! siPhone X的无线充电线圈& b4 @3 U1 S0 E6 l
一款简单的圆形无线充电器内部结构! l+ _1 _) z' Y/ e) N# H! M5 ~5 F/ J
无线充电的本质是什么?说白了这是个最基本的初中物理知识:充电器里的线圈将电能转化为磁场,然后与磁场相切的手机内部的线圈再将磁力转化为电力——当然,如果你已经忘记了相关的公式、原理,那么我们可以将它总结为更简单的两句话。第一,无线充电本质上基于电磁互感原理,所以效率必然不高,能源浪费(相对于有线充电)更多;第二,要想达到最高的充电速度(最少的浪费),则充电器内部的线圈必须完全正对手机内部的线圈。
6 J7 N7 t- j+ g3 c2 z" H# A1 _明白了这个道理,让我们重新审视上面两张图,毛病就自浮现出来了:当一个无线充电器本身表面积很小的时候,用户为了把手机放稳在充电器上(不至于滑下来),习惯性地都会将手机置于充电器接近中心的位置。此时,无线充电器的内部线圈位置基本正对手机内部位于中心的充电线圈位置,充电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 Q8 _: {+ ~8 k: Y7 [1 C/ z
然而,如果充电器再变大一点,问题就出现了
. S3 p' Y: y& c3 j2012年,诺基亚发布了旗下第一代Windows Phone 8智能手机Lumia 920,同时为了照顾它的无线充电功能,也带来了一款名为DT900的无线充电板。/ G" @! H/ F+ x! P% O: _; E
和我们刚刚看到的那款圆形的无线充电器不同,诺基亚DT900采用了面积更大的平板造型,这意味着从用户习惯的角度上来说,手机既有可能被“横放”也有可能被“竖放”。看到这里,想必有些聪明的读者已经意识到问题了——是的,这就会存在着手机内部的充电线圈可能并未正对充电器中心的可能性。那么,诺基亚是如何解决这个隐患的呢?
; ~' Z7 {/ b9 q% m: x# @# }6 k2 J诺基亚的办法非常粗暴而有效——他们直接在DT900的内部以上下错开的方式堆叠了多个线圈,这样一来,无论手机是横放还是竖放,无论它放置得靠近中心还是靠近边缘,充电板内总会有一个线圈和手机内部的线圈位置是接近重合的,只要智能地选择使用位置更靠近的那一个线圈进行电-磁-电的能量传输,就能尽可能地提升充电效率,避免无线充电速度太慢甚至是“接触不良”的问题发生。
9 I8 a) f5 s& b8 Y当然,我们并不知道苹果是否有从诺基亚DT900无线充电板的设计中得到灵感。但当2017年苹果意气风发地发布AirPower时,他们所想要达成的用户体验其实是可以概括为很简单的几点的。  t# U% W8 C2 z1 H3 ?/ h! U* }
首先就是要把无线充电板的面积做得更大,让它能够“放得下”iPhone X、AirPods无线耳机充电盒以及Apple Watch这三件套设备,并同时给它们充电。- `# i9 a8 M0 q3 v
这张流传甚广的图可以很好地说明苹果对于AirPower的使用模式构想' R2 y. |9 w+ ^8 e& r5 \
其次,苹果希望用户能以最自然的方式使用无线充电板——无需考虑是不是需要把设备“放正”,无论放在哪里都能实现一样高的充电效率。
5 x: @! e$ u# _5 q9 h身为新技术开创者,苹果这次“虽败犹荣”* t0 @6 n, C5 ]- A" z6 v  I
是的,相信大家已经猜到结果是怎么一回事了——iPhone X和另外两款外设所使用的无线充电规格并不相同,而苹果又希望能够在一块充电板的任何位置同时兼容三种(线圈)尺寸和功率的无线充电设备。这种偏执狂一样的功能追求,最终体现在AirPower的设计上,就变成了这样:! N  T; r/ T& ~3 U* @
是不是已经晕了?根据设计图显示,苹果在AirPower内部足足交叠了21到24个大小不等的无线充电线圈,为的就是要在大面积的无线充电板上完全消除充电“盲点”,让自家产品可以实现任意姿势、任意位置摆放都能有一样的充电效率的结果。  k6 g- R* L- f$ j
当然,这么一搞,AirPower不仅成本奇高无比,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同线圈之间的工作积热现象非常严重,要准确地识别和分派不同线圈不同的充电位置、功率更是远远超出了现有的行业技术水平,最终无奈放弃,也就毫不奇怪了。
( P9 u; q4 L/ q当然,站在“吃瓜群众”的角度,我们大可以嘲笑苹果“眼高手低”、“毫无商业头脑”,但站在一家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厂商的角度,苹果之所以能够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安卓阵营这么多年,靠的不就是为消费者多考虑一点的风格,靠的不就是宁愿增加大量成本也要改善那么一丢丢用户体验的苹果式产品思维么?' T  q/ b( P" y" M
三星的双顶无线充电设备,放弃任意位置可充电的思路换来大大简化的设计
: u# _" S/ D' t5 P7 S7 `" `# y, g固然,苹果因为错误估计了AirPower在工程实现上的难度,导致自身产品跳票、取消,这的确是个无法回避的错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却也成为了整个业界第一个实践大面积、超多线圈无线充电方案的厂商。想象一下,假使苹果当时没有追求大面积无线充电方案,也没有考虑多设备同时充电,而是主打单设备的无线快充之类更好实现的用户体验,AirPower是不是就能如期面世了呢?又假使数年之后无线充电真的迎来了技术突破,有另外的品牌“致敬”如今AirPower的方案将其实现,难道大家就有理由嘲笑苹果今日的失败了么?& G# i$ g& q" Z! `: E& [3 ~
的确,消费电子市场可以说是“成王败寇”,但如果没有极少数厂商不惜冒着失败的风险也要推进的基础设计与技术创新,那么绝大多数只会“致敬”的市场参与者就完全不会依靠自己的脚步前进。从这一点来说,苹果的AirPower虽然跳票、虽然取消,但它却确实称得上是“虽败犹荣”。0 ^& ]2 o" \/ _+ P  b4 o* V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4 z5 j* Y( s& s7 Y- ~- @% P, b

5 ]5 U) M1 ?2 l( A4 Q& k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dEhGKS, f4 b/ e0 G/ N5 e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8 16:19 , Processed in 0.0396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