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古丝绸之路要冲的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古称甘州。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一直流传着诸如“甘州不干水池塘”、“半城芦苇半城庙(塔)”、“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的民间谚语。: W4 H& J3 C3 G- t9 N1 Y
所谓“存在即合理”,不到张掖不知道,到了张掖吓一跳!围绕城中心向外分布扩散,密集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庙宇佛堂道观等数不胜数!据史料记载,甘州城区及周围有确切名称的坛庙寺观、塔阁堂祠共八十多处。闻名遐迩的木塔寺(万寿寺)和大佛寺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经历代修缮得以保存至今,并成为见证这座老城历史的宝贵遗存......6 y9 D$ W t& U- p" O8 v
而如今,木塔寺已经成为张掖市民消夏、避暑、娱乐和活动的中心广场。甚至可以称其为“曲苑杂坛”却一点也不为过。唱流行歌曲的一三五、唱老腔的二四六;这边广场舞,那边少数民族舞蹈。还有遛弯的,举家游逛的......大家和谐相处互不干扰,一片其乐融融!; a0 V* Y. m, k# u
但殊不知沉睡近千年的大佛寺睡佛就在离木塔寺广场附近,仅一街之隔。而今天要说的重点,也就是在大佛寺内仅一墙之隔的山西会馆。其实,这个山西会馆是有独立的大门的,地理位置和路牌标识都说的很清楚:张掖山西会馆位于张掖市小南街......可不知道为什么,我从网上搜索图片,甚至亲身到此地游览,却一直没见过山西会馆的大门是敞开的!
- G. b4 m! x$ E) G' l 即使是这样,也一点也没有影响游客及我们游览张掖山西会馆。从大佛寺西北角处,便可以进入山西会馆,一个很小很不起眼的门洞。但是进去之后,瞬间没有了大佛寺园区内的喧嚣与嘈杂。除了偶尔从头上或树枝上腾空略过的飞鸟及鸟叫的声音,一切仿佛都是静止的......
; V' _' x# g$ c; C 院内的建筑紧凑且疏密有致的沿轴线对称分布,从牌楼开始,两侧为钟楼和鼓楼,中间是大殿,然后是山西会馆内从不曾缺少的戏台及戏台两侧不失精致的看台......时值下午五六点钟,光线柔和的穿透参天大树及越过院墙,柔和的投射到院内建筑及廊檐砖雕和,木刻上,仿佛使人恍惚间穿越回始建之初的近三百年前......
/ Z- T6 J, ^! e 原来这座始建于雍正二年(1724年)的建筑群前身是关帝庙,在仅仅存在了六年之久就被山西商人在雍正八年(1730年)改建成晋商会馆(山西会馆)了。足足比现在红极一时的山西乔家大院还要早上20多年。可就在前几天,山西乔家大院却因管理不善而存在的诸多问题被摘掉了5A级景区的荣誉光环,而远在西北张掖的山西会馆却静静的宾客盈门,叹:造物弄人,尘事戏情啊......5 l. J4 J; u7 Y
话说回来,晋商多富贾、搭帮建会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历史上号称“中国最早的商人”~晋商、就在全国多地开设有山西会馆,且会馆大多由个人或搭帮结伙出资而建的!张掖的这座山西会馆也没有例外,由山西客商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共同出资而建!, ~, x4 i* ]1 y4 @) j( M
张掖是丝绸之路上商贸云集的重镇,有不少来自山陕的客商在张掖开办了大大小小上百家上号、为巩固和扩大经营规模及实力,商会的建立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G& K4 [- {+ O& W% } [
会馆前身关帝庙的一些建筑格局及牌匾供奉依然保持原样。山西商人信奉关公,也不是什么秘密了。“晋人朴拙,犹把精忠贯日月;商路坎坷,亦如千里走单骑。”“诚”、“义”二字作为山西人经商的精神根本,也更是与关公文化的核心相符近而产生崇拜。可有些怪异的是,牌匾上的姿势山西军阀阎锡山所写!?/ j& g5 e4 v) k" _# v6 h
其实,说怪也不怪。阎锡山本是山西人,虽支持蒋的“不抵抗政策”且有亲日嫌疑,但其在政、军事、经济乃至思想和教育方面,还是有些贡献的。尤其在教育方面,阎锡山在山西大力兴办教育,成绩突出,令人关注。阎锡山还命令山西省教育厅将抑制洋货的教育与宣传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 J0 T0 \+ k4 G S; p: n3 r
纵观整个会馆,其实最能吸引人的无外乎是建筑上的廊檐以及每一块砖墙上的雕刻工艺。龙、虎、仙鹤、蝙蝠成了最多用且带有吉祥寓意的物种。兰花、翠竹、水仙、灵芝等配以日月、海水、灵石、祥云共同勾勒出绝美的线条以示美好祥和的画面!
* q. s/ G7 F) N' p: c5 q( R 再说整个建筑结构之完美,以及木雕的精雕细镂等,无不体现了会馆的设计精巧及考究,精工细做之处彰显了斗拱飞檐的气势,彩饰金装等细节无不工艺精湛!威严凝重的殿宇楼阁在庭院花木的搭配下,更显示出了建筑的绚丽多彩与多姿......% h; k( w- H7 W; k, |" Y
张掖就是这样一座古朴与现代相结合且共存的城市。古朴中透露出千百年岁月沧桑与历史厚重;现代中又凸显了张掖极强的人文亲和力、辐射力与影响力!就像这多重元素于一身的山西会馆一样,虽大门不开,却在悄无声息中迎来送往了多少与其不期而遇的游人......0 N: Z, P9 R, K( J; [" h+ {. z
7 M6 K4 @0 ?* G+ V, T+ T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qLCGYI8 r( n, Z% q6 W" k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