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扫地机器人问世已久,但在国内家庭的使用率并不算高,原因有二:一是价格因素,大部分消费者认为一周花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的事情还需要买一台售价高昂的扫地机器人,这并不划算。第二个原因是认为扫地机器人没有人工清理得干净,纯粹是花钱买罪受。. o) d3 g# B0 I+ j+ d
不过在精品国货的努力下,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优秀的体验,还带来了更低廉的价格。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带来了两款扫地机器人界的“尖货”—360扫地机器人S7与石头扫地机器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都有何特色吧。
2 T& ^5 A; L! A0 b! [- v/ G* w/ l
. \" F6 y9 p& ^- \" s/ g- c% X$ j产品尺寸:350mm×350mm×100mm6 ?. P/ v" o6 M% p% o
8 r* Q% ~( Q5 K5 R5 |: d电池容量:3200mAh
+ z; B6 Y" _ E K% _8 }1 T$ |# a# f产品重量:3.68kg
, X) w& @# u# h6 s5 D算法:SLAM, V/ v+ S' z5 X" r: a
传感器:LDS激光导航% t( M9 W Y6 s1 j
最大风压:2000Pa8 X& H$ _8 N9 M9 @
边刷:单侧0 b8 {- k- i p4 q! f
滤网:可水洗9 E* W* @6 c# Y% R7 o
尘盒容量:0.57L
r' y% D ~% Z3 B# \拖地功能:有2 a! n5 `* y# p: e) w+ d6 N' k# e4 o
售价:1599元
2 u8 u' u3 G2 E# j+ `) Q1 A产品尺寸:353mm×356mm×96.5mm
; T# X8 i7 o V- s; D1 X6 T. g& |
8 j! H3 ]( b& V' Z+ k电池容量:5200mAh
: y. \# s- w1 V& z; ~- [产品重量:3.5kg
) t0 T. L9 g8 A6 a7 _% Y算法:SLAM- p D$ E6 f7 _) ^* f
传感器:LDS激光导航0 h1 P6 G, w# b
最大风压:2000Pa
; F3 y v$ d' g$ H! {% r边刷:单侧( g$ p7 O( ?, t7 ~
滤网:可水洗/ A7 \- a! I1 c c2 }" G# ?: I
尘盒容量:0.48L0 `. U" d/ b; z# s, I
拖地功能:有
0 m/ I) O# t4 Z( v. a售价:2499元
/ i; b) U! z. ~( O- E/ s美得相似实则不同与大名鼎鼎的360安全软件比起来,360的硬件产品似乎总会被人忽视掉。不过平心而论,360在手机、行车记录仪、儿童手表、路由器等产品线均有出众产品推出,所以当进军扫地机器人领域时我们也丝毫不奇怪。
6 S; X, E/ Z% P- d+ E4 k本次我们收到的产品是360扫地机器人S7(后简称360 S7),也是360旗下最新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其设计风格依旧沿用简单典雅的极简风,整个机身正面除了一个LDS激光测距传感器外只拥有两枚按键,与此前S6不同的是,S7将尘盒隐藏在机身中,虽然打开尘盒比以前多了一步掀起上盖的操作,但视觉上的美感无疑来得更加直接。以往在S6上有些割裂的“上、中、下”布局现在变成了更为简洁的“上、下”布局。
5 h% Q2 K. N. t6 A( F与360扫地机器人同样不够“著名”的还有石头扫地机器人(后简称石头),但如果提到它此前的产品—米家扫地机器人,相信会有不少人认识。米家扫地机器人和石头扫地机器人都由石头科技生产制造,相比米家扫地机器人,石头扫地机器人在清洁能力、覆盖面积上都要强上一筹,并且还搭载了拖地功能,可以看做是米家扫地机器人的升级版。) P% Q8 N1 i3 @7 N! m. e/ Z) L
石头扫地机器人标准版同样使用白色的机身,简约的顶部拥有开关键、回充键和区域清扫键。与360 S7相同,由于搭载了LDS激光导航传感器,所以在顶部拥有一个圆圆的凸起,并辅以亮橙色作为点缀,内置的探测头会收集距离信息,然后制定自己的清扫路径。
/ ~6 R# x- ~' @: c : \' [/ J, }: t- W
▲两款扫地机器人都有一个圆柱形的“头盔”,这是他们的LDS激光传感器,用于探测地形和规划清洁路径。
4 S3 o. C* X3 ]8 b可以看到的是,360 S7扫地机器人与石头扫地机器人在外观上极为相似,那么在平常看不见的底部,是否也有着相似之处呢?在设备底部,360 S7和石头均有帮助移动的主轮;进行转向的万向轮;清洁边缘灰尘的启尘刷以及主要进行清理的主刷。* U$ _) l2 Q- x6 J1 [2 `
主轮方面,石头使用锯齿状“越野轮”,360 S7则使用了更为复杂的纹理,不过两者在攀爬和越过障碍时区别并不明显。值得一提的是,360 S7取消S6底部对称的双边毛刷,改用单边毛刷,虽然不知道清洁力是否降低了,但总有点“减配”的感觉。而在石头上,则一直使用的是单边毛刷。
+ z, N/ `! y# T/ W& I6 o& M6 _( n尘盒方面,360 S7将尘盒隐藏在机身中,与石头的开启方式较为相似。在开启之后,两者均有一个Wi-Fi重置和RESET按键,且都拥有一个便捷除尘刷。尘盒方面,两者均采用可清洗滤网尘盒设计,其主要由一枚HEPA滤网、尘盒座和一个尘盒盖构成。在容量方面,石头尘盒的容量为0.48L,360 S7的尘盒容量稍大一些,达到0.57L。
5 z: B2 {1 e* V. L
0 b a/ g/ |/ c7 A* Z% q6 f▲两者的尘盒均隐藏在顶盖下方,不过360的尘盒容积要比石头更大。" Z* P% |8 B8 m& }+ d
长得基本一致,那两者到底有何差别呢?第一是体积,360 S7的半径要比石头稍小一点,但高度却要稍高于石头。这意味着S7可以进入更狭窄的地方,但却不能进入更矮的地方。虽然扫地机器人的理想清理环境是方正无障碍的区域,但显然实际场景难以达到。所以家中狭缝死角较多的用户可以选择半径更小的360 S7,而沙发和柜子较多,需要清理底部的用户选择更矮一点的石头较好。 X" @* F* v" Q' V# T# q+ P$ |, Y
+ i9 |; }. v; E/ Q
▲从体积上来看,360 S7略高于石头,但石头半径略大于360 S7。
4 r! Z4 @: A9 H* G9 c. R
, F2 Y. S. [6 s+ V▲除了自身体积不同外,两款扫地机器人的充电器的体积也稍有不同,360 S7的充电器要略大一些。
4 S2 ^9 c. D6 A" W7 K
2 J1 F6 K9 l, d$ l& I# m孰强孰弱多场景清扫体验 从配置上看,两款扫地机器人均搭载了SLAM算法和LDS激光导航,且最大风压均为2000Pa,但相差无几的参数会带来相同的清扫效果吗?我们分了多个场景进行测试。& Z$ v0 y$ c3 g. { k P
种类测试首先是在清扫种类上,我们既选取了常见的大米和绿豆这种大颗粒来测试扫地机器人的吸力,还选取了纸屑和面粉这类微小粉尘来考验扫地机器人的彻底清洁能力。我们将大米、绿豆、纸屑、面粉依次排开,让360 S7和石头分别进行清扫,并记录清扫结果。
% f0 C! L7 }$ A0 o0 N& i( D; a6 S- E5 `2 a' {, m8 N2 b; b
X! r# \- a# e! P3 @ w0 Q. t4 W
▲我们将大米、绿豆、纸屑、面粉依次排开,让360 S7和石头分别进行清扫。1 H F" B/ r0 p ]+ L
我们将卧室作为目标区域,较少的死角和障碍能更明显地表现扫地机器人的清洁力。在打扫期间,小编坐在床上,不会干预机器人扫除作业,房间内的摆设不会移动,然后记录App清扫效果和打扫时间。
; _% {' b* |7 V/ l+ A+ C( Q $ _) ~1 u/ k }0 c2 G9 J5 |
▲一次基本可以将杂物清扫干净
- [- ~9 B# g0 ^6 F8 [3 b) Z/ y
5 _5 }, E/ i0 Y# H( ?; S▲360 S7清洁床具边角
& j6 W6 z- a g
0 O* q: u. `& X! N- x▲石头清洁床具边角
, {. h; c F( e/ W# L$ b% I( [& Q _7 w% l

4 |% [" Q" P6 D! o% o6 T9 }▲360 S7清洁椅子下方9 v& a' K$ J, Y M7 ^' A5 h- V
: L8 i# D" c8 B# u
7 [' _7 d z. y1 ^# d
▲石头清洁椅子下方3 V( C9 J. j: M" y" w
" V% V! G$ n4 j4 r3 s
3 S0 X/ j* y& o' A
▲360 S7可以清洁石头没清洁到的椅脚区域
& e) d3 g. `9 e) S
* l8 T4 k* l" T3 f& S: b) T! h6 J从结果上看,两者均可很大程度上将绿豆和瓜子皮清理干净,基本不会有细小纸屑和面粉会遗漏。如果进行两次强力清扫,可以保证所有杂物均被清理干净。所以在平整地板的清洁效果上,两款扫地机器人均不用担心。
* b# q: E4 k$ Y. z4 B死角测试虽然两款扫地机器人在无障碍下的清扫能力都比较出色,但现实生活中复杂场景始终占了大多数。方形墙角、书桌边角、办公椅底部这些场景在普通家庭中相当常见,于是我们使用面粉均匀撒在这些难以清扫的部位,让两款扫地机器人分别进行清扫,并记录清扫结果。
$ b) n& K7 \. S0 `$ W! w
: V4 ]9 L& M; q; X( u首先是床具边角,360 S7和石头都有所残留,但具体留下的面粉痕迹稍有不同。360留下的痕迹是一个尖尖的堆积状,然后在清扫区域偶有小颗粒。石头留下的痕迹也是堆积状,不过面积看上去要稍大一些。两者应该都是在规划路线时没能清扫到,但石头在经过的路面上似乎清洁得更干净一点。; [+ ^& y" d: R/ `
但在常见的椅腿下方,两者的表现则与之前不同。首先是360 S7,它基本可以将椅子下方清理得干干净净,仅在椅腿处留有少许涂抹状痕迹。但石头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边角的堆积状痕迹,另一边还有未被清洁到的颗粒。此时,我们再次打开360 S7对石头没被清理到的地方机型进行清洁,发现它可以将有污物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
; @* K1 y( g5 W" _$ t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测试中我们使用了较为显眼的白色面粉,所以在清洁结束时有相当明显的对比,在实际生活场景中不会有这样明显的感觉。5 k9 e* G5 D. I% t! u
防缠绕测试与死角一样,大部分家庭中都有插线板、充电线等线缆。我们使用粗细不同的三根线缆放置在扫地机器人周围,然后启动机器人进行清扫,查看机器人是否能够脱困成功。' s" R! T6 o% X( I
" |# T) `2 h! C2 J
经过数次尝试,我们发现在两者的脱困能力都较为不错,无论是手机数据线、耳机线还是插座电缆,均能无压力穿过,不过在遇到更粗的线缆例如空调防火线缆时,两款扫地机器人均会选择绕过它。' L1 j4 z2 J c% I2 D
8 K& F2 O2 w8 A( p: f7 f
▲360 S7可以越过大部分线缆
# @% ^( u$ ^ Z- x
) j9 z k; Z E/ c5 D1 T1 p# W. ^▲石头也可以越过大部分线缆,但在进行清洁时最好还是收拾好细小线缆以免被机器人卷入。
5 z& @6 I! o# P: a* D6 Y! K虽然两者的脱困能力都不错,但是在实测中我们还是发现,在经过棉线和耳机线这类较小的线缆时,由于自身体积重量较轻,很容易被卷入其中。
& c" H3 s$ d6 G- ^5 @; J + q' r+ _. S2 K; W/ S+ x3 q
▲两款扫地机器人均不会出现跌落的情况,这对室内有楼梯的家庭来说相当重要。
2 X5 v5 A& E; f2 g2 z; C7 S值得一提的是石头的防缠绕功能极好,即使主刷数次绕上棉线,而移动万向轮和主轮却完全没有被棉线影响,可以继续实现清洁操作。6 D( r8 C4 Q7 Q7 M% g
让小编记忆犹新的是,石头在缠上我的游戏手柄线的同时,还可以拖着游戏手柄继续进行清洁,其防缠绕能力令人侧目。当然,还是建议大家在使用扫地机器人的同时收拾好细小线缆,以避免不必要的损耗。8 R! V/ d! b- K# \" Z0 R
防止跌落测试对于家中是跃层设计或有楼梯时,扫地机器人是否能识别“悬崖”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内置了多个传感器,跌落会使机器人轻则外壳受损,重则无法开机,所以360 S7和石头都在底部装有4个防跌落传感器。我们将两款机器人放在餐桌上模拟清扫,测试它们是否会从餐桌上跌落下来。5 E) W0 G3 O3 a! B4 E7 a" R
8 g; U! Y: p# ^
两者的实际表现都让人满意,两款扫地机器人行走时均会使用前方进行试探,在四个防跌落探测器的工作下均不会越过桌面,发生跌落的情况。均会绕着桌面一周,然后确认清扫地图,然后再折返进行清扫。* N" u$ H1 B& a- P' b
噪音测试市面上普通扫地机器人的风压大多在1000Pa左右,而360 S7和石头的最大风压达到了2000Pa。虽然更大的吸力带来了更强大的清洁效果,但随之而来的噪音的确恼人不已。所以两款机器人分别拥有从安静到标准再到Max的清扫模式,但我们依旧对其进行了噪音测试。我们分别在安静模式和MAX模式下开启扫地机器人,然后将噪音计放置在同一位置,在打扫完成后记录最高分贝。
0 R4 {3 K" K1 {+ m% S% A6 \+ q/ f$ ?0 m1 H- e

" U( u- q( V; Q+ Q4 a5 W▲360 S7和石头安静模式下的最大分贝数均在60dB左右
h' q2 c$ `* [! Y9 ] : b4 m& `/ o. p
▲噪音最大的为MAX模式下的360 S7,分贝数达到了77.1dB
+ K% w, C3 `/ t( H; y经统计发现,360 S7与石头在安静模式下运行时噪音均不高,都在60分贝左右,而在MAX模式下360 S7的噪音要稍高一点,达到了77.1分贝,处于这种噪音环境下会干扰到谈话和影响工作效率。所以用户在家时尽量开启安静模式以追求更小噪音的干扰,开启MAX清洁模式的最佳时间应当是用户回家前或离开家后。5 G. x* T+ C) w, o C
回充测试对于扫地机器人来说,回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无论是清洁完成后自动回充,还是在清洁过程中电量不足而回去补充电量,精确的回充功能是一台优秀扫地机器人的必修课。于是我们分别在扫地机器人清洁途中点击回充功能并进行观察。
2 ]( F" F$ b/ f5 V" j0 f
2 P" V: H6 J1 u) a$ N
5 }! K6 S% ~4 y* v7 A6 i( J8 E▲出发前的位置
. e5 Z' P4 x+ V) ?! }: Z+ z% B
8 w: x3 ^3 t3 J3 J- y▲在移动充电器后,可以回到正确的回充位置。) [. z s! W5 F& o, w% T
在不移动充电器的前提下,两款机器人均可以顺利回归充电位,整个过程无需再次进行规划地图。但如果不小心移动了充电器的位置,情况则分两种,一种是已经探测过的地形,两款机器人大多数时间都能找到正确的回充位置。但对于未探测过的地形,两款机器人都有一定概率无法回到正确的位置,这取决于是否有东西遮挡住扫地机器人的红外感应探头,因为红外线没有穿透物体的能力,它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
; N4 A* k/ t' _0 K+ f2 e* r路线规划和清扫时间在各个场景下完成挑战后,我们再来看看两款扫地机器人在路线规划和清扫效率上如何呢?我们在同一个房间让两款扫地机器人进行清扫,该房间两款机器人此前均没有进行过规划。我们从出发开始计时,到回充为止。石头机器人一共花费了13分钟,360 S7一共花费了15分钟。
, Z+ X m: O+ v/ \+ @! R, L4 s0 H" x3 s& T+ D( |+ _
从路线规划图来看,两者均使用了SLAM激光测距导航系统,利用定位导航技术让清扫变得更有规律,与以往的ESLAM航迹推算不同。ESLAM航迹推算是利用内置的陀螺仪和里程计新测量出较小范围内的移动距离和航向角度,再利用较为复杂的算法和公式,计算出障碍物位置及清扫范围。而SLAM激光测距导航系统则是利用LDS激光测算距离配合SLAM人工智能算法来快速构建地图,用以确认障碍物位置。- D0 X" H; k4 @( H! I$ u' o1 ~

2 {+ Y) U5 {" {* V; u- ^▲360 S7清扫地图, N' D2 ]' Y8 p: ]" v
2 x+ i2 w w+ `+ m- Z
▲石头清扫地图5 F" ~+ A6 {. j/ d% C: A8 C
相比ESLAM航迹推算,SLAM激光测距导航系统在定位精度上表现更好,更好的精度带来了更细致的清洁,并且SLAM激光测距导航无需反复围绕障碍物进行确认,所以节省了更多的电量,大大提升了全屋完整的清扫能力。
( p5 `3 T. H* Q: Z$ U' Z0 c回到石头和360 S7全屋清扫这边,从软件截图上来看,两者同样清理面积7平方米的卧室,石头需要13分钟时间,而360 S7需要15分钟时间。从运行轨迹上来看,虽然两者构建的边界相同,但石头只使用了Z型清扫,360 S7则在此基础上多了纵向清扫。从清洁速度上来看石头要略胜一筹,但从清洁结果上来看360 S7的表现或许要更好一些。- i. l( B" V/ |; d
不过在电量方面,由于360 S7的电池容量稍小且清洁时间更长,所以在单次清扫面积上要逊色于石头,一般来说在100平方米以下的室内,两款扫地机器人均可以在满电情况下单次完成清扫,如果面积更大一点的话,360 S7则需要回充后再进行继续清洁。
s4 V1 W6 q2 y) [3 d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家中面积更大一点,特别是跃层设计的话,两款扫地机器人均要回充才能完成整屋清洁的时候,360 S7会更适合一点,我们稍后会提到具体原因。1 m B& J* i/ c; L" a- R
特色功能与传统的扫地机器人相比,360 S7和石头加入了扫拖一体功能,简而言之就是在机身底部加入了一个水箱和一片毛巾,随着扫地机器人的移动,湿润的毛巾充当了拖把的功能。不过在实际使用时,拖地功能还是有点“鸡肋”的。因为在清洁时不一会就需要换下来清洗,打扫一次下来需要清洗3、4次毛巾。另外,在经过地毯的时候,水箱不会自动关闭,只有设置禁区才可以起到保护地毯的目的。' B* @* s: r* ?/ }8 ^; J/ H
' c, c: [4 | Q- c- J. R另外,在设置清扫禁区时,360智能App上线要稍早一些,可以直接在App中进行禁区设置和区域命名,方便用户区分和管理(禁区是指用户不想用扫地机器人打扫的区域,例如线缆较多或者有跌落风险的区域)。而在此前的石头机器人上,还需要用户额外购买物理虚拟墙,不仅花费更多,并且贴着影响美感。好在去年10月更新固件版本,添加了禁区功能(不过当前还是测试版)。
/ h" R0 l8 Z5 i' V3 C9 Z& Z
% e0 j" A+ U) t" w7 `. p* W, U+ i▲石头在去年加入了禁区和虚拟墙设置
7 t" [3 Y" P! ?) I- H- P
! a. F% d2 t- S▲360拥有方便的地图切换功能: {0 i E+ C6 E! P6 ]1 u
最后则是我们此前提到的跃层用户为何更推荐360 S7进行清洁,这是因为其内置了地图规划记录。一般来讲,当扫地机器人初次清洁楼层A时会先环绕房间探测,进行地图构建。问题在于,当扫地机器人处于一个新的环境再回到旧环境时还会重新探测地形,有点浪费时间和电量。而对于360 S7来说则不必如此,它包含了地图还原功能,当它探测过1、2层的地形后,用户只需切换两张地图,360 S7便会自动判断自己再地图上的位置,并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 J: [* h4 I$ t写在最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繁琐的家庭日常清洁工作中解脱出来,而扫地机器人恰恰迎合了这个市场痛点。从我们本次测评的两款扫地机器人来看,360 S7和石头均能不错地帮助用户实现清洁家中地板的功能。石头拥有大电量和较短的清扫时间,并且在防缠绕上表现得较为突出。( j- ?) u" Y' P$ t: L
后起之秀360 S7则在死角、个性化设置和性价比方面做得更好。要知道,出生在2017年的石头标准售价为2499元,现在售价也未曾低于2299元。360 S7的标准售价为2199元,首发价格却低至1499元,八百元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看完我们的测评,如果要为家庭添置一台扫地机器人,谁会是你的选择呢?& s1 g- G0 c' e/ x% ` G! Y. u
: N9 T* i/ W2 f9 H0 p9 K1 K
2 T* W& h& X5 E4 V* E# o
5 J6 y: d3 G; O( O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cOdda4$ b1 _ h: j7 U1 b1 |/ Q& P1 p- y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