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8|回复: 0

DisplayPort 2.0来袭,VirtualLink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6-29 09: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 c2 A8 f' Y: y+ ~! H3 Y; V: ahi188| 编辑
  T0 z: o3 e, w5 C- W2 Z) q% D该来的总会来,就像一年前VirtualLink标准的推出那样。我们并没预料到,由于VR市场新品迭代放缓,导致VirtualLink的应用栽了个大跟头,直到如今市面上的产品依然廖廖无已。+ X* W- z6 N3 H1 Z& A5 l
这两天,VESA协会正式公布了DisplayPort 2.0标准,新标准最大变化是支持80Gbps带宽,可同时传输双路8K/120帧视频,并且依然可以依托USB-C(雷电3)协议去扩展,这样一来VirtualLink就显得更加尴尬了。
3 z7 m: r, b$ _8 z+ k/ q! e' i# ?( [一、DisplayPort 2.0解析: `/ B% F9 h( X2 V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DisplayPort 2.0带来了哪些改变。# v% z8 ?* ]8 V; _
前面提到,DisplayPort 2.0最大带宽是80Gbps,几乎是上一代1.4版标准的3倍,更高的带宽意味着能够支持更大的分辨率的传输。
) E9 w4 O) x3 N! x& e细节方面,DisplayPort 2.0延续四通道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延续相同的物理接口,并将单通道速率提升至20Gbps,虽然带宽大幅提升,但和此前双向全双工链路相比,DisplayPort 2.0改为单向单工链路。& j4 u) r/ t; Y( i$ r
& u+ n$ @& B, H" a3 M& V
很显然,在即将到来的8K时代,DisplayPort 2.0、HDMI 2.1等则能提供良好的标准支撑,尤其是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推动下。甚至东京奥运会将推出8K直播,随着5G网络来临,也将加速超高清显示的应用,无论是电视、PC,还是VR等等。
: u! k/ w) w7 G$ y+ e和此前的方案相比,DisplayPort 2.0采用全新编码方案,效率达到97%,此前的版本仅有80%,有效输出带宽可达77.37Gbps。/ L5 j/ |2 y8 _$ I# b( h
输出规格方面,DisplayPort 2.0最大支持:
% q( f, l9 J$ s" ?单屏:16K(15360×8460)@60z、30 bpp 4:4:4 HDR(DSC);
/ I  K+ j  S- V, E* ^单屏:10K(10240×4320)@60Hz、24 bpp 4:4:4(无压缩);
2 W% s4 H4 m& M: K! M- l- b3 t双屏:8K(7680×4320)@ 120Hz、30 bpp 4:4:4 HDR(DSC);3 j9 e3 }( X7 b  f! s; V
双屏:4K(3840×2160)@ 144Hz、24 bpp 4:4:4(无压缩)。( O! H0 u$ d) t9 W2 X& M
二、基于Intel雷电3,但线缆存疑
0 M* b# |" u9 a! S接口方面,DisplayPort 2.0沿用现有标准和USB C两种,原有DP接口向下兼容以前标准,而USB C则依托为DP备用模式,但由于改动较大,因此DisplayPort 2.0是在雷电3规范上进行修改,当然雷电3向业界开放授权是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
' \. D7 h6 j2 f" D  j) z. O5 _值得注意的是,USB C接口DisplayPort 2.0拥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专有的DisplayPort 2.0视频传输模式,另一种则是两个USB数据通道和两个视频传输通道。2 R  g' ?$ i  z. {+ _
+ ^! w" @; e9 T! I* i9 I' p% `
因此,如果在USB C接口下如果启用USB通道,DisplayPort 2.0最大输出规格为:
2 t7 W1 B6 o! z" X  p/ S单屏:8K(7680×4320)@30Hz、30 bpp 4:4:4 HDR(无压缩);
' L9 Z9 M0 }6 O: F% R; X; J7 z% [; Q双屏:4Kx4K(4096×4096)@120Hz、30 bpp 4:4:4 HDR(DSC)、可用于AR/VR头显。
. V$ {4 A; T$ e) U8 a9 a1 j意味着,单眼4K分辨率/120Hz刷新率的AR/VR设备使用DisplayPort 2.0依然能做到完全支持,并保留两个数据通道用于数据传输,完成Inside-Out等用途。
7 Y) ?; w4 B" i2 r8 S2 u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线缆问题。由于雷电3采用同轴线,其物理特性导致超过0.5米大幅衰减,为此超过0.5米之后就需要主动芯片放大信号,以保证速率,然而目前雷电3主动芯片成本太高,因此超过0.5米的雷电3往往价格太高,或者不能保证40Gbps速率,当然同轴线超过2米也会存在限制,光纤是个解决办法,但现阶端应用到的极少。
- k( I0 Z# J. d- B+ e8 ^那么,采用USB C的DisplayPort 2.0线缆该如何解决呢?# |6 g3 M! L6 r9 q9 M0 v. O
需要肯定的是,USB C下DisplayPort 2.0线缆采用雷电3相同技术标准。同时,DisplayPort 2.0下采用了三种UHBR(Ultra High Bit Rate,超高比特率)方案,即:UHBR 10、UHBR 13.5、UHBR 20。% `- d" |2 U+ T1 l8 D) b
据了解,在UHBR 10模式下为可以采用无源(备动芯片)同轴线,而在UHBR 13.5和UHBR 20下则只能采用有源(主动芯片)线缆。; W* K) w5 k, n7 T' F' B
因此,尴尬来了,应用到PC桌面扩展来说0.5米线缆或许够用,而对于AR/VR来讲显然是不够的。对此,VESA方面还没有提出对应解决方案。
, C/ |9 G* j% D7 [( ]  ]  h; u) q5 K通过上文,我们对DisplayPort 2.0应该有了初步了解,其升级足够给力,那么这时我的疑问来了,DisplayPort 2.0来了,VirtualLink还的定位又如何呢?  m, K7 i4 ?3 C
三、VirtualLink现状
. Z9 H1 h/ J$ P5 `7 S5 |前面DisplayPort 2.0优势看了是很兴奋,然而由于线缆问题导致应用到AR/VR上则会有很大尴尬。尽管如此,我们先对VirtualLink现状做个简单总结。
; t5 d2 F- z& J- ?' o& P1 g6 Z7 z9 H" g2 a! ~: e
1,行业推进太慢。& E2 {& q& p1 U+ d/ [6 I
初始共有5家公司加入,之后HTC加入,至此共6家公司,其它公司意愿不强烈。甚至,直到今年1月份才通过GRL公司为VirtualLink进行产品认证。" }+ X: c0 D. h. c, q
2,产品推进没动力。
. i% _" I# S8 Y& s; uVR方面,目前几乎看不到采用VirtualLink的VR头显,宣称支持的只有Valve Index一款,其它一律不支持,甚至Oculus RIft S、HTC Vive Pro Eye等今年推出的新品也都不支持。虽然HTC和NVIDIA宣称在VirtualLink上合作,甚至还在注视点渲染上合作,但目前HTC并没有一款设备支持,还在筹划中的Cosmos有可能支持该协议。
) g- t6 x. Z. E5 o7 Y显卡方面,NVIDIA和AMD都在联盟内,目前只有NVIDIA少数几款显卡(RTX 2080系列、RTX 2070系列、部分RTX 2060)配备VirtualLink接口,AMD至今一款都没有。
* c4 U  k  ]2 d( {
* Q+ ?2 s: K; o2 Q而整机方面,目前已知只有华硕ROG GZ700宣称支持,其它并没有。
+ R' v6 |/ h' k当然,这个当前使用生态有关目前大家都是在用HDMI和DP接口连接VR,VirtualLink接口优势自然不大。. [! i0 T5 \0 O) H/ Y4 i4 c
3,雷电3开放授权,定位变尴尬。' x1 z3 u5 ^  u/ u
VirtualLink就是基于DisplayPort 1.4协议演进的,而DisplayPort 2.0的USB C模式则是基于雷电3演进,随着雷电3协议已经开方授权,因此今后各种设备基于雷电3演进则是很正常。+ D! G! j! y  ?" n
综合来看,当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Intel开放了雷电3标准,也影响了DisplayPort 2.0,以及之后的一系列高速接口的应用。即便我认为此前VirtualLink定位也没有那么清晰,但随着雷电3开放,未来主打AR/VR还是有较大市场,尤其是在分体式AR/VR设备越加流行的今天。4 ?: l9 D1 d$ `3 s, C! j
虽然VirtualLink和雷电3相比并没有太多优势,但反过来想,既然雷电3接口开放,未来VirtualLink组织还可以继续打造基于DisplayPort 2.0(此处可以理解为等同雷电3)去演进下一代VirtualLink技术,毕竟VR/AR设备中有一个独立的接口这个趋势还在推进中,只是速度有些慢而已。VirtualLink和雷电3相比并没有太多优势,接下来不妨反过来想,既然雷电3接口开放,未来VirtualLink组织还可以继续打造基于DisplayPort 2.0(此处可以理解为等同雷电3)去演进下一代VirtualLink技术,毕竟VR/AR设备中有一个独立的接口这个趋势还在推进中,只是速度有些慢而已。
9 J1 ]8 V# v3 m推荐阅读 每天五分钟,轻松了解前沿科技。
! m/ j. l3 o! v —— 青亭网
- M* g1 @$ J0 N$ G$ `4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RRVAhg$ @& U: l( w# ^! o$ v) e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8 12:02 , Processed in 0.03612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