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仓房升级改造、储粮新技术应用……节粮减损还可以这么做
1 A9 q" R) e. A6 ]- o# N8 M4 C 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来继续关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科学减损成为今年活动周聚焦的主题之一。目前我国农户储粮损失数量大幅下降,国有粮库储粮损耗率控制在正常合理水平,粮食储存环节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效。
0 ~/ s, F; u4 O: x- Q& w; g+ e/ i 我国粮食储存环节节约减损取得显著成效. h7 ~. }0 [! `7 [
6 S1 \6 q. V+ } 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但节约粮食、减少损耗的努力一直没放松。在收购环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排建设了5500多个专业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及时为农民提供粮食烘干和清理等服务。推广使用近1000万套农户科学储粮装具,正确使用装具的农户储粮损失由平均8%降至2%以内。
; |8 Y/ S5 H9 a0 V7 h% ~) o N' E8 K( k9 L7 L, A
在仓房升级改造上,大量储粮新技术的应用,促使目前国有粮食储备企业粮食储藏周期综合损失率已降至1%以内,国内仓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未来将进一步支持建设绿色低温仓储设施,提高仓房的气密性、隔热性,推动分类、分仓储藏。; `' c9 ~ T+ {& r
据了解,2021年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等4家粮食产后领域创新平台纳入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序列管理,与各类粮食创新平台一起,初步构建成涵盖粮食储藏烘干、粮食加工、粮食物流、质量安全、信息化等技术领域的粮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H) N, o' I& G. W- f, Y# V
% Y* A) G' _, T4 p y G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 方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正在全面倡导粮油适度加工,挖掘米糠、豆粕等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潜力,开发和应用增值利用技术。下一步将继续支持开发推广绿色储粮、热泵烘干、粮油副产物循环增值利用等技术成果,有效促进节粮减损。4 D) h6 t# ^/ Z
补齐烘干短板 粮食用上“吹风机”
5 T2 c) C" G4 `0 N! e3 l* c; ~* y6 D * O% J- s7 l4 E
眼下,全国小麦主产区相继开镰收割。各地加快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减少产后损失。# x, x3 n9 G8 h& c9 G1 m4 @5 N# H
麦收时节,在湖北省钟祥市农机发展中心,一张插满旗子的地图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0 f9 \7 e6 p% s5 p3 A4 W / G f* i/ Z$ R8 O
湖北荆门钟祥市农业农村局调研员 万正美:已经建了的烘干点,我们就用红旗插上,在建的就插上绿旗,规划要建的就用黄旗插上,做到全覆盖,推进建设进度。
6 ?; [' G% C; \1 }$ i 湖北粮食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烘干设备能力不足,成为广大农户一直以来的烦心事。
( p8 V2 } t/ r & Y$ x/ T6 ~% y2 C2 l3 V9 u) |4 g* ]
湖北荆门钟祥市杨桥村村委会副主任 董明成:过去收完粮之后都是老百姓找好天气来晾晒,如果遇到梅雨季节,就用编织袋、薄膜纸来盖,如果出现稻谷发霉长芽的情况,粮食的商贩不要。( m1 L9 d# P% |' B' z: l' a+ b5 J
建设烘干设施,迫在眉睫。为此,2022年,湖北启动了粮食烘干能力提升行动。以钟祥为例,当地开展了100个产地粮食烘干点的建设。以一台50吨烘干量的烘干设备的价格来看,购置资金约为六十万元。这样的高成本,让很多合作社“望而却步”。如何提升合作社的积极性?钟祥市借助中央和省里的政策东风,构建了一套补贴体系。
6 Q. k# Q+ H1 G" d9 \0 Q6 h 湖北荆门钟祥市农业农村局调研员 万正美:国家的农机购置补贴实际上有30%的补贴,我们湖北省2022年又出台了新的政策,对粮食烘干实行叠加补贴,按机器烘干能力一吨粮食补助1000块钱,相当于10%左右的补贴,我们钟祥市整合社会化的资金,按照每年烘干粮食数计实行的,每吨平均在15元至25元左右叠加补贴,激发我们建设主体的积极性。3 d! A( ] [6 W4 z
去年以来,湖北统筹落实3133万元,用于新建粮食烘干中心建设补助。截至目前,湖北全省新增粮食烘干中心301个,年减少粮食霉变损失1亿斤。5 X; t. u6 U$ l% d
1 v" q5 q$ ?0 j# v 不久前,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对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华南等6大地区粮食烘干中心点进行差异化布局,在充分满足各地需求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烘干设备利用效能。
$ c6 o- R' b d/ e 如何杜绝隐形浪费?7 a: n3 H3 V1 j. s
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屏障,不仅要在粮食生产端下功夫,也要树立合理的粮食消费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餐饮浪费不只是看得见的浪费,从一粒米到盘中餐,这里都可能存在“隐形浪费”。那么该如何杜绝这些“隐形浪费”呢?5 [' I$ _2 _& I( A2 z# x3 Z
9 J/ N: @" l& G& E9 e7 Y! i1 _5 J
“聚会超量点餐”“购买囤积过多食物导致过期食物被倾倒”,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常见的食品浪费现象。数据显示,每年在我国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环节的粮食损失量约为700亿斤,而城市餐饮每年浪费食物达到了340亿至360亿斤,食品浪费问题不容忽视。
5 T% J3 y# m1 ~5 E, V* e$ A5 y ~
( C8 }5 E0 s5 v% s5 G1 c4 t$ T6 R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吃得健康来减少看不见的浪费,是专家倡导的健康习惯和消费时尚。多点小份餐,选择匹配的餐食,践行光盘行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节约粮食做出贡献。
. _5 b! O( z# s3 i% Z0 e 在浙江湖州,当地把“光盘行动”评价指标纳入文明餐厅、绿色餐厅的考核,在全市大中型酒店中,开展“绿色点餐员”培训,推动“光盘行动”取得实效。- o2 u* I6 { r8 e* J+ |
/ M+ V3 x' ^% @* i2 a! w
除了餐桌上的浪费之外,食品加工企业过度加工粮食造成的浪费也是不容忽视。专家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有的企业加工100斤稻谷只出30多斤米,精加工面粉有的出粉率仅为20%。- k' Z0 |! U( }- t6 N6 U' ?2 @+ W
针对粮食过度加工情况,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正在推动加大适度加工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力度,升级改造加工设备,减少不必要的粮食、油料损失和消耗,同时重点抓好粮食加工标准化建设,引导整个社会节约粮食、减少粮食损失。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