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论坛】
! J# G3 y2 l5 I' a4 u作者:虞海波(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 r8 Y3 K9 o9 @& y6 m+ H0 A& W: F4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建设思政课的主力军。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的供给方,其专业能力直接决定着思政课的质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强起来的关键。
# y+ R5 L: z w8 u3 |' Q加强政治引导,让课程 " 有棱有角 "。当前,面对 " 两个大局 " 交织激荡的时代背景,价值观日益多元多样多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激烈,这要求思政课教师自觉承担起信仰教育、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的职责,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增强引导塑造学生价值观并帮助其实现价值认同的能力。该能力需要 " 破立并举 ",要 " 有棱有角 ",即思政课教师要善于通过价值辨析实现价值引领,有原则、讲政治,敢于、善于旗帜鲜明地直面各种社会思潮和现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 Y* i$ [6 d: q- z& r夯实理论根基,让课程 " 有理有据 "。思政课教学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思政课不能离开理论谈信仰,否则信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用学理支撑政治、以知识承载价值,思政课才能有效实现价值供给。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框架解释现实世界,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大学生思想困惑。思政课不是简单的政治宣传,不能通过喊口号的方式展开,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因此,要成为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成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夯实理论基础,让课程 " 有理有据 "。
% y& i2 E$ C) U4 T增强共情能力,让课程 " 有情有意 "。思政课要讲好道理不仅要有理性的深度,也要有情感的温度。学生的价值认同需要经历 " 认知—情感—行为 " 三大认同阶段,其中 " 情 " 是价值深度提升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不仅要提高 " 理 " 的深度,追求理论透彻,也要善于在 " 情 " 上下功夫,提升 " 情 " 的温度。思政课教师要以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为基础,善于挖掘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情感要素和情感内容,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进而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把课程讲得 " 有情有义 ",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 M; M: B+ G- ?- J7 q# w讲求方法创新,让课程 " 有滋有味 "。思政课教师有了道理后还得讲好道理。因此,做好教学除了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学技艺的支撑。教学不是 " 天马行空 " 的自由创作,而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性活动。好的思政课教师除了钻研好理论,还得琢磨怎么把道理讲好,思考究竟用什么方法将道理传递给学生,能够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认同进而践行,这就要讲求授课方法的创新。它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表达能力三大层面,具体而言可分为分析教学任务、研究教学对象、明晰教学目标、研究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实施、开展教学评价、进行教学反思等。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不断优化课程的 " 打开方式 ",以优美的语言表达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让学生愿意听、喜欢听。0 ], M, V6 W, F' ]9 ~# } s4 X
《光明日报》( 2023 年 05 月 17 日 02 版)
( v0 m9 R! K* M. \" e. u4 y [ 责编:张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