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人才焦虑,不止是创业公司的痛。% n! z* R$ d: s- F9 O9 p
! G1 C) T! H( N, Q7 I
文 / 以撒
3 b. f9 r9 W: a! e% c说游戏背负着 AI 技术的未来发展,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至于原因,我们聊过很多次了——不少 AI 成果,甚至可以说是以游戏为基础 " 生 " 出来的。连 OpenAI 创始人都亲口认证过,他们之所以能研制出 ChatGPT,也恰恰是因为之前走过研究《DOTA2》AI 的 " 弯路 "。! t" I- X/ K$ z3 u6 _6 \
但再讲这些,未免有些老生常谈了。所以今天,我们想聊聊另一个角度:人才焦虑。
1 _* d! O" A2 N" T& H1 Q; Q在每一波技术浪潮来临之后,人才一定是大部分相关公司的痛点。比如在 AIGC 火起来之后,相关的算法、技术岗位需求就有一波大增,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岗位年薪百万都是洒洒水,而且高材生遍地都是——硕士至少就有 40% 以上,不可谓不卷。2 e+ K. c" M# t, z8 b7 V" a
+ |! R4 q/ |2 T+ ?
$ B6 d9 M! B* T. G9 C; M/ K' t* L+ q6 D1 t& b) ~
以上数据来自脉脉高聘发布的
, |- g+ m; }4 K3 n* F0 G《2023 AIGC 人才趋势报告》1 Z6 v' J% _1 ] `) D1 m/ \- j. y
但这就牵扯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才从哪来?公司内部的培养有多费时费力自不必说,我国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成立也没多少年,人才总量就这么多。技术发达归发达,这个高门槛的池子可不会凭空蓄满水。
; r5 b/ p" |7 G- e2 w) U所以一直以来,AI 人才焦虑都不止是创业公司的痛,还牵扯到更深一层的高校教育上。上周葡萄君去成都,参加了腾讯举办的 STAC 科创联合大会,会上专门设置了一个 " 教育论坛 ",请来了多位与 AI 相关的高校师生讨论此事,就让我感触颇深。! H/ j& T, N% ~( |% l' ~4 U5 {8 v
* U# n# X! L# @+ O1 L. ]
! k7 Y9 D" _" I( X/ ~+ w+ ?: V
# _6 n9 B g, p1 q7 u1 O9 o比如在会上,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副院长兰旭光提到,这半年以来,他们的心就一直慌慌的,不知道为什么 AI 突然发展到了这样的时代,有了如此颠覆性的技术。这不仅是对从业者的冲击,也是对教育的挑战。
* E, i2 N. B X0 ?挑战主要在哪里呢?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吕建成讲到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界共同的课题——在 AI 技术发展之后,我们如何结合它去改革教学方法?二是 AI 这门学科本身的课题——现在的教材、课程五花八门,既没有高度统一的教育体系,也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更好地培养 AI 人才?
+ ?. U& X' }7 M# z2 N! N* ~
' z! u- [: ^% x! W# W
) J0 }7 Z2 _/ f0 V) D% o4 T5 U$ m1 u3 |; E1 a
这问题听着简单,实际上影响极其深远。就拿 ChatGPT 来说,如今我们自己通过和 AI 对话都能写出高水准的代码,那么学校的教育到底还能如何进步?会不会反被 AI 甩在后面?兰院长觉得,人类教育者战胜 AI 最大的因素,是创造力。因此,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是 AI 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的巨大难题。2 D/ g2 Z2 z; Y9 h# H2 B
顺着这个最大的问题延伸下去:创造力又要怎么激发呢?听了现场师生的讨论,葡萄君觉得可以总结为两点:真刀真枪、兴趣导向。
% ?$ S* L( X. Q" E首先,真刀真枪指的是不能纸上谈兵、纯学理论,而是一定要在项目中成长。大会上请到了一位老教授,他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原副院长林孝康,今年 76 岁高寿,毕业后教了一辈子书。当年他所在的专业是无线电技术——这个专业为后来国内的 AI 教育奠定了不少基础,而他本人也亲手带出过许多 AI 大牛。' H6 ]# V" u6 B& P+ s* }5 W: K
: |0 N% ^2 t6 f0 i, o5 Y3 X. d8 P, A) ^; @( X( t- V( \0 h" ^" B) u" }* |
' o1 g7 C1 Z# Z1 q7 y5 W/ [- p当年的条件,可远不如现在这么优越。林教授提到,过去一个科研项目拿两三万、四五万块钱就很多了,找论文、资料,能找到一篇两篇就已经不得了了。而且那时的 " 电脑 " 一台就要占一间屋子,还只能从国外进口。( _% @3 Z$ M, s3 @9 u# O' ?7 k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天天睡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完成了项目。林教授说,清华大学很早就提出了这样的教学思想——要真刀真枪地干科研项目,从企业、科技界接过来,带着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出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令人信服。' x& D+ x- [( S6 x
当然,这样的思想也延续到了现在。比如深圳大学的学生王翊风,就讲到了他曾经做过的课题:在鹅场研究 AI ——不是腾讯那个鹅厂,是真的养鹅场。他们要研究一套用 AI 识别病鹅的系统,但很快就感受到了传统养殖的难度:一群鹅混杂在一起,怎么判断哪个有病?判断出来后,它马上跑进鹅群,又怎么分辨?这可能只有十年经验的老师傅才能准确做到。
* F# K" O8 U, n8 \( [: w5 s, U" s& I+ |: k8 `8 k
1 \; v( ?5 [6 J9 R8 N0 [
( Y9 ?; B" F) U. L% f2 D图片源自网络) O1 l V# @6 I2 u
不仅如此,鹅场的条件也并不理想,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网络,还得顶着 40 度的高温。后来他们先是拉了几十米网线、安装设备,又是学习养殖知识、研究算法,前前后后花了 100 多天,标注了 30 万只鹅、采集了六千多张鹅的照片,对鹅粪臭味都习以为常了,才做出最终的小程序。# z5 S# L3 B8 E' V$ k' q, S* A
但这样的经历无疑也是宝贵的。他提到自己导师说过的一句话:脚下踩过的鹅粪越多,你写出的代码就越清晰。) N. u# Y n5 X/ S5 ?; W
你可能会疑惑,既然我们有这么多年轻人在真刀真枪地干,为什么还要愁教育?这就还要提到第二个点:兴趣导向。大会上,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李晶晶,说了一句非常好的话:以前我们总说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但是到了现在,我们更需要做的是 " 授人以娱 ",也就是用更加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教学。
0 o) p- P4 d( ^, U+ V对于 AI 教育来说,这一点可能尤为重要。葡萄君以前也学过编程、算法,对此深有体会——你让我想办法做个小游戏,那我可不困了;但你要让我钻研数据结构、学线性代数,搞清楚那些指针、堆栈的原理,我会直接睡死过去。当然,人的体质各异,有的人就是喜欢和擅长研究这些,但这也不代表他们不需要更有趣的教学方式。
. x) i' k u. _: O& c3 @南京大学在 2018 年建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可以说是国内甚至全球最早探索本科 AI 专业的高校。而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副教授赵一铮在大会上讲到,当时他们觉得最大的难处,就是 AI 技术的细分方向又多又杂,很难建立起完善的教学体系。
" T2 O& H+ e1 K) x* n就拿课程安排来说,AI 专业需要一些常规教学中覆盖不到的数理基础,他们就只能安排在大一教学。于是结果就是,那些十八九岁的孩子刚刚进入大学,还满怀着对大学休闲生活的憧憬,结果就被极度抽象、艰深,并且落后一节就跟不上的课程给击垮了。如果不是功力深厚的老师,也很难一直维持他们对课堂的兴趣。9 {8 i5 v* B3 c
以上这两点,基本已经在全国许多高校的 AI 教育中形成了共识。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李文新也提到,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详细探讨如何安排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如何让数理基础和专业课的铺垫、层次最为合理,还设置了一个试验班进行验证。7 V6 e. A& e8 D1 _; K3 ~5 F
x; y5 Z! a6 P2 D5 w8 w
" S) P" @' s) D
! a# b) c% h8 w2 {
尽管我们的教学队伍如此努力,有些痛点依然很难完全解决。腾讯开悟平台技术负责人邓民文告诉葡萄君,在 AI 教育方面,高校其实需要和企业之间形成一些纽带。比如学生想研究围棋 AI,但学校的条件往往是不允许的——它需要很多机器并行计算、训练模型,也需要一套成体系的工具,而这种工具就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另外,企业也可以在真刀真枪做项目这方面,提供一些独特的经验指导。7 E! R6 C; s, h* i& i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我写得有点跑题了?明明是讲游戏的重要性,结果大聊了半天高校教育……不,其实说到这儿,铺垫刚刚好完成。因为把上面的这些挑战、痛点串联起来,你就会发现,游戏其实是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一块拼图。
- E) }+ m2 A: n' {8 _首先,游戏能不能提供真刀真枪的实践经验?能。邓民文告诉我,开悟平台此前就已经和四所顶尖高校合作过,并且还在今年把合作数量扩大到了 19 所高校——有的读者可能还不了解,他们是腾讯旗下研究 AI 的平台之一,是 " 绝艺 "" 王者绝悟 " 等知名游戏 AI 的孵化器,整合了腾讯 AI Lab、《王者荣耀》的多年游戏 AI 研究经验和庞大研究资源,还举办过高校赛事,我们以往也曾做过相关报道。
* i U( }( E: _; R9 l" I& G2 ?, f5 L0 {% X8 [% {
9 U' w, p; b: |7 t' P% i8 L6 p: \- T; K) S
邓民文觉得,我们的 AI 教育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就不能一味照搬模式。他们目前有一些想法:一是用真实的项目来教学,并且向高校提供企业人员的支持,避免纸上谈兵;二是希望设计阶梯式课程,做到循序渐进的教学;三是他们在与高校的合作中,不止提供研究平台,还沉淀出了不少成体系的教学资料,包括老师的教案、上机指导书,学生的教学视频、课件和作业等等。
: s1 n2 ~3 ]* O% u4 J这些资料,如果能推广到全国高校的 AI 专业,也会是一件非常棒的事。因为大家都明白,教育资源的不平均是一个客观事实,且很难一下子就颠覆过来。但当这些顶尖高校亲手磨出来的资料,被用在普通本科甚至专科的教学中,这种局面多少会有所改变。
4 Y7 T+ j. E& z. l. f, D其次,游戏能不能 " 授人以娱 "?那更是毫无争议地能。大会现场就有一位博士现身说法——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赵鉴,虽然现在已经是别人眼中的 " 人生赢家 ",但他提到,上大学的时候他也特别特别迷茫。因为他自己是资深游戏玩家,当时也是冲着游戏 AI 报的专业,但进了学校才发现,像阿尔法 GO 那样的科研,学校的算力根本没办法承担,他也因此天天睡不着觉。2 Q) _' \& m$ D
结果到了 2019 年,转机出现了——腾讯开悟平台的赛事邀请高校参加,他一看到是《王者荣耀》游戏 AI 的研究,马上来了劲,天天沉浸其中。因为开悟平台提供了训练资源、开放环境、API 接口,以及完整的开发文档和 QA 系统,再加上他们自身对游戏的兴趣,他们的研究很顺利,在第一届比赛上就获得了冠军,拿了不少奖金。而且在那之后,还有包括腾讯在内的不少公司向他抛出 Offer。7 G+ v- `. f8 W0 D5 E8 }
3 o% _8 x3 L6 s3 W* k4 }% {1 x' E x- g, E' i7 L( I! `/ A% B
% O8 t. B; Z: ^$ Y1 N& G9 R0 W& P看到这些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要说中国 AI 技术的未来,有一半都在游戏身上——至少抛开生成式 AI 不谈,在决策式 AI 这半壁江山的层面是这样的。天下苦 AI 教育久矣,甚至不止是 AI 专业,对所有专业来说,想让学生既能有学习的兴趣、动力,又能在实践中获得经验,这根本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了。而这时,游戏之于 AI 专业恰好就有这样的作用。
: O0 {1 E3 b+ ^# `当然,这需要企业更加开放、更加贴近高校和产学研合作,这并不容易。但只要能做好,我们的 AI 教育,简直就相当于开了 " 金手指 " 一样。
0 y& b& K% W2 x8 _5 U: h6 X游戏葡萄招聘内容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