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活产率72%!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问世,专家:每年可多生10万婴儿/ p/ x2 [, `; F
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PIMS来了!它能使试管婴儿技术活产率达到72%,比传统方法提高了一倍多。
6 G: M" l# V1 x5 D4 n: Y# @ 就此,有专家推测,PIMS技术推广可使中国每年多生10万以上婴儿、减少近万出生缺陷、节省临床费用上百亿,会使更多的家庭受益。
% _- l$ M' u9 d* L 据统计,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切入辅助生殖赛道。
- T( ?! ^1 V9 f% x2 x 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问世: Q; f: x0 w0 T& l s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联合中国多家医院和高校,在辅助生殖领域“十年磨一剑”,研发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使用表观遗传信息即DNA甲基化指标来优选胚胎的方法(PIMS),甲基化水平优良的胚胎的临床检验活产率达到72%,远高于当前全球辅助生殖活产率不足30%的指标。相关成果于5月8号在《细胞研究》期刊发表。. A5 _, B; x- F( V3 g; d! S
据报道,“PIMS”是一种全新的、基于表观遗传学进行胚胎植入前筛选的技术,全称为胚胎植入前甲基化筛查技术。相较于市场已有的辅助生殖技术,PIMS技术拥有以下五大优势:% o4 k e; z& ~ r
一是,“PIMS”技术为全球首创的新一代辅助生殖技术。
! x7 C# v. ]) h4 {6 w. k9 w 二是,“PIMS”技术拥有更高的出生率,大幅提升辅助生殖出生效率。
2 G# @. E, S! x/ E 三是,“PIMS”技术覆盖人群更广,更多患者获益。
; e( j& h% p+ N( Q/ h& j6 h0 e: { 四是,“PIMS”技术能够帮助“优生优育”效果更佳。
- p4 k9 f; z C! j: r 五是,“PIMS”技术+人工智能,胚胎筛选更精准。' ]# k) S. l0 r- V7 N
根据实验结果显示,PIMS方法涉及的DNA甲基化是胞嘧啶上的甲基化修饰,其对基因的表达起“开关”作用——DNA甲基化状态的正确与否决定婴儿能否顺利出生以及健康成长。8 F3 n2 ?* G2 p c
合作团队利用PIMS技术方法对182个家庭的800个胚胎进行优良胚胎(DNA甲基化水平在0.25-0.27之间的胚胎)的筛选,活产率达到72%。6 b, C8 Y: P' l2 E+ N' m; {& ^
值得一提的是,唐氏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出生缺陷,PIMS技术可以筛查唐氏综合征等遗传学疾病。
" [6 D1 Z0 M* O! k, g( b- {$ n 其中,印记基因疾病在试管婴儿中出现的比例高,是唐氏综合征的3倍以上,但原来的方法无法检测印记基因疾病,PIMS技术则可以筛查印记基因疾病等表观遗传疾病,因此可以大幅降低出生缺陷比例。* g0 x/ p5 X' u0 V$ n
有业内专家推测,PIMS技术的推广可使中国每年多生10万以上婴儿、减少近万出生缺陷、节省临床费用上百亿元人民币,会让更多家庭受益。
9 A7 g. i0 n+ I4 F4 U" k6 [ 一系列政策支持辅助生殖
- @0 l3 M. C8 G; j1 a4 U# ` 辅助生殖技术是帮助不孕不育群体进行生育的方法之一,主要分为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两种,体外受精俗称试管婴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治疗不育症最有效辅助生殖技术。: O J( S& x6 ^
试管婴儿最早发明于1978年,最初的技术被称为第一代技术;之后使用了单精注射,被称为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20世纪90年代染色体DNA序列的检测被称为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5 O% K* f, K |0 b; w
近年来,为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线粒体置换技术(MRT)、冻融胚胎移植(FET)、细胞疗法等成为生殖专家关注的重点内容。当然,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覆盖率和可及性,相关器械的创新升级也同样值得关注。
8 c- x+ W' x' U/ p) f7 H0 I9 ? 自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至今,全球约有超过1000万婴儿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诞生。选择合适胚胎移植是决定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筛选胚胎主要是依据形态学指标,其活产率仍不能满足医患的期望。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试管婴儿的出生率、降低流产率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问题。
" |* Q* R' J" b6 w. l+ h( m 政策层面,为鼓励生育,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辅助生殖产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纳入社保方面预期较高。
6 ]7 W' O& P% P" s1 Z 2021年8月,国家医保局发布了政策,辅助生殖全周期的降调节药物、促排卵药物、诱发排卵药物及黄体支持药物医保均有覆盖。促排卵等药物纳入医保,意味着接受ART夫妇的经济负担将减轻超过1/3,有助于提升辅助生殖渗透率。6 L6 Y$ O$ @, s; g9 Y) x6 W. i9 n8 m
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这也是国家卫健委首次明确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助力辅助生殖领域,众多险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优势,创新产品与服务,针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具体需求、治疗特性等,研究开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X- m) v0 J$ L6 Z/ D* L* x
2023年2月,国家医保局表示,将逐步把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并鼓励中医医院开设优生优育门诊,提供不孕不育诊疗服务。
' k( i) o0 L* r. c/ |" ? 各地对辅助生殖技术出台鼓励政策。例如,今年3月,浙江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制订《丽水市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费用补助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符合条件的丽水市户籍家庭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所需费用自费部分(含个人账户),拟按累计最高1万元给予补助。! ~$ c( ~) e# f2 `1 C% v. d
到2025年我国辅助生殖市场可达854亿元' R% M5 P* q4 P& ~
据统计,2017年以来,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市场规模由22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7%。5 M% h" M X& k
根据沙利文报告,2020年我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为434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54亿元。
, l* i; b/ U# v, P9 _) M- s+ s 西南证券杜向阳表示,我国不孕不育率持续走高,预计2023年将超过18%,达到5000万对不孕不育夫妇患者。对比美国30.2%的辅助生殖市场渗透率,我国渗透率仅为7%,预计到2023年有望提升至9.2%。随着人口相关政策出台,辅助生殖逐步纳入医保,降低患者负担,将极大提升市场渗透率。
3 w$ c0 I! h8 G 上海证券此前表示,随着辅助生殖技术逐步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叠加“三胎”政策背景下,各地配套方案的陆续推出,辅助生殖行业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0 p% b$ q5 e/ ~ 这些上市公司已在布局
: X& A' c1 V5 ^7 k$ }- X( B( r' R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以及智通财经统计,作为政策大力支持的行业,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切入辅助生殖赛道。
2 Y: [- ]$ P& X; |1 s' K" Z9 Y" f 汉商集团:在今年1月公告,拟以7533.53万元收购武汉同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81.34%股权,进而间接对武汉华科生殖专科医院出资份额提升将至76%,并拥有该医院出资人大会100%的表决权。此前,汉商集团还增资入股深圳市茵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探索与辅助生殖相关的干细胞产品研发。5 h& }! p, X$ k! _5 V
达嘉维康:旗下嘉辰医院正在申请三级专科医院评审。嘉辰医院是一家由达嘉维康全资控股的生殖专科医院,已于2019年4月开始试营业。根据相关规定,嘉辰医院完成三级专科医院评审后,即可申请辅助生殖技术执业许可。/ |7 H$ s+ _& R; x+ ~6 t2 `
锦欣生殖:公司是一家主要提供辅助生殖服务的中国公司。该公司通过三个业务部门开展业务。辅助生殖服务部门主要为患者提供两种治疗方案:人工受精(AI)及体外受精(IVF)技术。管理服务部门向锦江生殖中心及锦欣生育中心提供共同管理服务。
" y C; ~# B) k' z* b. B6 W6 i+ y 贝康医疗:公司拥有覆盖全生殖周期的基因检测一体化平台,公司PGT-A试剂盒是唯一获证国产三代试管婴儿基因检测产品,后续管线中产品获证有望不断增厚业绩。
1 R) q. V5 m1 ]' C0 c 固生堂:是一家主要从事中医药(TCM)医疗和健康服务的中国公司。方正证券表示,固生堂有望乘政策春风,打造特色的辅助生殖专病中医门诊部。近年,深圳固生堂园博门诊部推出辅助生殖专科中医门诊服务。公司具备稀缺性与较大发展潜力。
/ M( f d5 H& s& L% O 国际医学:下属西安高新医院于去年10月获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业务,试运行期限一年,是陕西省第六家获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
! s9 a+ k5 i% R) t& {/ g! @; t 麦迪科技:通过收购玛丽医院进入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领域;2021年上半年,麦迪科技完成对玛丽医院剩余49%的股份收购。 Y- |+ a! O- H# [% |
其他涉及辅助生殖相关药物和检测业务的上市公司有丽珠医药、长春高新、贝康医疗、翰宇药业、仙琚制药、贝瑞基因、安图生物、亚辉龙等。/ U+ i% P; y) O. N5 S; J
$ ~* G& |7 K' T" ~7 D
上游新闻综合中国科技报、中新网、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等
2 b) i v- I0 W 编辑:李周芳5 ~' f8 b/ q# h U
责编:张松涛
3 W% }" |- @% b1 l 审核:冯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