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 5 月 4 日,Apple(苹果)公布了截至 2023 年 4 月 1 日的 2023 财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根据 Apple 的新闻稿件,该公司本季度营收达到 948 亿美元,同比下降 3%。
, C4 v! [3 ^4 L* P对于这一业绩表现,Apple CEO Tim Cook(提姆 · 库克)作出了他的评价「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但我们很高兴地报告,我们的服务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iPhone 在 3 月份的季度也创下了纪录,我们的活跃设备安装基数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9 A. u: i. }# _/ g% q3 R; i. F1 a7 ~/ T
. `1 F& b! y+ c) k7 a
6 {$ C7 i7 B* a6 z图片来源:Apple P( f! z. V! K: q8 m
尽管营收同比下降,但 948 亿美元的营收数字依旧超过了 Apple 内部甚至是大多数金融与行业调研机构的预期。此外根据 Apple 的业绩报告,该季度内 Apple 的营收组成较过去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变化。
" x. `8 j6 T6 z5 J, L$ e2 L首先,从总体收入组成来看,iPhone 依旧是 Apple 收入的主心骨:2023 年 Q2 中 iPhone 为 Apple 贡献了超过 513 亿美元的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 54.1%。在小雷看来,iPhone「突如其来」的销量上升很可能就是 AppleQ2 表现超出大家预期的主要原因。2 M q. p& ~3 G7 x) _3 {; }4 u ]! }
8 m' x6 [. z/ s& t1 y- s9 g% ^8 R
. Q3 `/ \1 f6 s2 V
为什么用「突如其来」来形容 iPhone 的销量提升?这其实和 iPhone 14 系列近几年的表现有关。从 2022 自然年的角度来看,iPhone 14 系列手机发布可以说是外界对 Apple 评价的巨大分水岭。在秋季发布会之前,M1 Ultra、Mac Studio、Apple Watch Ultra 等产品的出现将 Apple 的硬件竞争力推到了全年最高点。再加上当时的 Android 旗舰手机争奇斗艳,大家对 iPhone 14 系列的期待也同样来到顶峰。7 E& W( F& _, v4 x( u/ y
但从 iPhone 14 刚刚发布那一个月内大家对 iPhone 14 系列的评价来看,没有诚意的 iPhone 14 系列显然无法吸引 iPhone 13 系列和 Android 旗舰手机的用户「跳槽」,至少对中国用户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P: R5 x# V% e) B# c2 _7 {
8 k4 H X0 C' u9 q8 Z% ^
) ~& E; F( r8 z
. X$ S- _6 h+ G* Y1 q( A8 \9 k大众消费者对 iPhone 14 系列的失去信心也直接体现在 2022 财年第四季度和 2023 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中。以 2022 年 Q4 的数据为例,iPhone 14 Pro 系列两款手机的确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但对应的 iPhone 14、iPhone 14 Plus 的表现却未达 Apple 预期。
' c( O3 o1 ~+ X" S) c B# X. b为了适应市场变化,Apple 对生产策略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计划缩减甚至裁撤入门机型的生产线,转移用更多的产能满足 iPhone 14 Pro 系列手机的需求,在年底更是传出消息 Apple 很可能直接砍掉 Plus 系列产线等传言,引得人心惶惶。
( ?' k# ^5 L4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 Apple 为 iPhone 14 系列销量发愁,积极调整生产计划甚至是主动降价的同时,欧盟关于强制使用 USB-C 作为移动设备充电接口的规定更是为 iPhone 14 系列的销量带来「致命一击」。欧盟相关机构已经确定了全面迁移至 USB-C 充电接口的具体时间点,而 Apple 也已从多个途径展示了自己「主动」迁移至 USB-C 生态的决心。
( Q+ T8 g4 H+ x! l7 t那么在明知下一代 iPhone 15 以及其他移动设备都要改用 USB-C 的情况下,又有多少消费者会在这个「L-C 交接」的时间点花近千美元购买一台即将被抛弃的手机呢?而 iPhone 一直以来都是 Apple 的销售「台柱」,相信这也是外界普遍不看好 23 年 Q2 Apple 营收表现原因。; y; s: b. e. ]' e6 Y7 p7 d$ Y
但从 Apple 的回应来看,Apple 似乎已经找到了新 iPhone 在北美、欧洲与中国市场竞争力下滑问题的解决方案——新兴市场。在接受美国电视频道 CNBC 采访中,Tim Cook 表示超出行业预期的业绩表现离不开印度市场的换季需求。这一点在 Apple 的 23Q2 业绩报告中其实也有所体现:
- v ~/ F0 M& U# l截止至 23 年 4 月 1 日,Apple 三个月营收 948 亿美元,其中美洲、中国和日本市场营收均有所下滑,欧洲市场有 6.58 亿美元的提升。但除中国和日本市场之外的其余亚太市场却有着极为显著的营收增长,从去年同期的 70 亿美元提升至 81 亿美元,增幅超过 15%。
8 O: f7 L# n/ R' I8 x, _# u
: R- H4 p/ t# W1 V$ L# E
: A! i( x( A" B; y' ?4 e7 I' A
1 [$ g- ^& C: m% {5 f3 Y) Y而这个「Rest of Asia Pacific」中除了增长已经饱和的澳新市场外,自然就是以印度为首的新兴亚洲市场了。
. b8 h% _' [1 z) T [, b近年 Apple 在印度动作频频,不仅 23 年连开两家 Apple Store,在 23 年 4 月的电话会议上 Tim Cook 还表示印度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让印度处于「转折点」,同时印度市场的活力「令人难以置信」。4 f A/ L* q! K2 o7 f$ ^. t: b
尽管从良品率和市场反应来看,Apple 至少短期内还无法用 MII(Made in India)彻底取代 Apple 与富士康、鸿海等制造商共同建立的 MIC(Made in China)产业帝国。但从 Apple 与印度越来越紧密的合作来看,随着印度市场重要性的提升,Apple 很可能会继续加速相关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尽量降低单一地区供应链对整体生态的影响。& [1 M; F$ M- r$ J% P4 T4 O" x
换句话说,印度很有可能会成为 Apple 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的发展重心。6 D/ X4 o. n3 a, Q; l
当然了,考虑到印度制造商的表现,我们暂时也不用担心失去 Apple 这个大客户。再说了,在 Apple 造车这个「公开的秘密」中,我们也完全能用技术证明自己的实力。2022 年底,KB 证券公司分析师 Kim Dong-Wo 表示,随着 Apple 的造车项目提上日程,LG 集团或许能成为 Apple 很好的合作伙伴。据悉,此前 LG 集团就传出与 Apple 展开合作,将成立一个内部团队来负责合作事宜。
3 K7 b. Q" N( b/ H c9 Z7 V事实上,市场一直猜测 Apple 是否会和 LG 集团建立合作关系,毕竟两者在智能手机市场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像 LG Innotek 和 LG Display 就是 AppleiPhone 产品的供应商。如果双方能进行合作,无疑是弊大于利的,因为 LG 集团不仅拥有完整的电动汽车零部件生产线,还能为 Apple 汽车提供动力电池,而 LG 集团也能借着 Apple 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7 w5 M' g9 ]: k. z3 H5 C
' M o; b# ]. l* T% P! K/ E* B0 B5 E/ J+ y+ j
8 T6 Q- a$ A- }! x
只不过 LG 并不是 Apple 造车的唯一可能:尽管 LG 在 22 年底宣布斥资 200 亿元扩充韩国工厂的产能,但考虑到 LG 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远远低于宁德时代,LG 能否拿下来自「Apple Car」的电池订单也同样是个问题。
# O; Q" B7 w+ S2 E* F4 l$ H从长远来看,「Apple Car」市场一定是北美市场,这意味着 Apple 没有可能采用中国制造再出口美国的生产方案,但和中国电池制造商合作进行电池与电控的研发,很有可能是 Apple 作为美国造车「新势力」抢占不成熟的北美市场,并与传统车企正面比拼技术实力的最佳方案。: V* x/ x T6 @4 M4 Z d& T
而当 Apple Car 上市后,印度市场等新兴市场的 iPhone 营收,其实就不再重要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