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场,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泽远镇的一处山谷里。而在距离发射塔架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八一村的彝族小村庄,可以说,这是目前已知距离火箭发射最近的村庄了。
: L: e' j1 Z L如今,古朴的大凉山,先进的航天科技,在这片山谷中碰撞在一起,擦出新的火花,八一村村民的日子被 " 照亮 " 了。6 Y) x6 O' x5 w2 A# c( |3 n
正值 " 五一 " 假期,潮新闻记者走进了八一村,沿着一条新修的水泥路在大山中蜿蜒穿行,一棵棵花椒树点缀在成片的茶园梯田里,目之所及皆绿意盎然。村民们正埋头在茶地里浇水灌溉,工人们则忙碌地搬砖运土,一个个精美的民宿小屋呼之欲出——未来,这里将变成一个以民宿、旅游综合体为主的航天文旅村。
9 O% d: L: {4 k! m距离发射塔最近的彝族山村$ ~) m' S; L" S! U2 O& I
" 日子紧随着火箭越飞越高 "
7 E( E& `2 O5 a ?1984 年 4 月 8 日,一枚载有我国实验通信卫星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坐落于该村的西昌发射场腾空而起,扶摇直上万里云天,这是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讯卫星,它的成功发射翻开了我国利用本国通信卫星进行卫星通信的历史。
U$ k* Z2 _6 @2 t* h; S# J5 p这个闭塞的小山村,也是从那一刻起,成了中国离 " 宇宙 " 最近的地方之一。
* c/ w6 ^1 ?7 j+ A% g" a" 我们这地方看火箭发射习惯了,就好比吃顿家常便饭,一点都不稀奇。" 在记者的镜头前,年近七旬的八一村六组村民阿加足哈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现在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好几次发射,火箭发射时连家里的牲口也不乱跳,它们也习惯了 "。, Z' @# S' I# B. ~; i, s+ H5 p
; f% c$ w2 @$ B
6 Y% c1 W8 C5 f7 D
2 s) R' c) W2 L% S
八一村村民阿加足哈满脸洋溢着笑容 潮新闻记者 于诗奇 摄
& z: O# p1 f" i1 Q1 Z# f3 s/ K; r阿加足哈回忆道,1984 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第一颗卫星时,村民们都很害怕,彝族妇女用 " 擦尔瓦 "(彝族传统工艺服饰)捂住身子倒在地上,孩子们被吓得啼哭不止," 一团火球冲天而起,巨大的轰鸣声响彻整个山谷,地动山摇的 "。
" J# }2 G0 r( w4 Z. h; J; h; c& V后来,随着发射任务的逐渐频繁,村民们就不再害怕了。大家围坐,看满天星光中每一发火箭拔地而起冲向星空,照亮黝黑的山谷,齐声发出感叹:" 看啊,我们又成功发射了一颗卫星。"
( N& \) N; ?( j$ s" a. \1 j眼下,八一村村民面对火箭发射升空时,内心是平静的,让他们感到欣喜的,则是生活在一天天变好。
% _, U3 x4 W3 P3 r/ ?5 O) @" 每一次发射后,日子就会变好一点,像是紧随着火箭一样,越飞越高。" 八一村村主任解觉梨坡说,过去,进村的道路全是土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落后小山村。村民们主要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他们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规模化产业结构少之又少。" h# `7 l. @& \/ [2 F% T1 H. Y
而如今,伴随着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不仅西昌有了航天城的美誉,八一村的热度也越来越高,当地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在凉山文旅集团的推动下,村民手里的土地被流转,种植像福鼎白茶、核桃等一类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一个被命名为 " 北斗村 " 的航天文旅项目也在这里初具雏形。9 |" x- N# ^& `' A+ D
" 项目建成后,村中一些闲置的劳动力也将得到释放,一定程度上能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凉山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毛金艳向记者介绍道。
% o' u( ]: l9 c. ^: s* l* J3 C: W( ?6 J) a z6 m
2 @# \' ^' `! ?: s0 U9 u5 o
) l1 a- B! ^9 ]从八一村远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潮新闻记者王嘉楠摄" B, e8 m! E5 |# Z Z( g9 J* P
在航天旅游这片热土上
7 U& \) n+ }" `1 h探寻浩瀚宇宙的诗与远方) ^! Q8 U+ {/ f& c- P* ?) U3 u, j
一个小村落正经历旧貌焕新颜的时刻,从八一村到 " 北斗村 ",这里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名字。+ h- @' E2 }2 w; q3 _
毛金艳说:" 之所以把项目取名‘北斗村’,是因为‘北斗’卫星在西昌发射场发射升空,而这个村又是目前距离发射场最近的村。"" D6 j3 M- B) D$ z. F6 X2 b
站在北斗村向远处眺望,发射塔架一览无余,"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8 个字清晰地映入眼帘。曾经有上百次,火箭发射升空的尾翼,照亮了这个村落。
3 f% b7 J) ?1 S" Q9 P5 l每到 4 月中下旬,西昌满城的蓝花楹迎着春日气息尽情绽放,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赏花。不仅如此,火箭起飞的地方更是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不少游客带着对浩瀚宇宙的好奇心专程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而来。近年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文化品牌驱动作用不断显现,我国西南地区首个航天主题公园在西昌建成,更近一步擦亮了航天城的名片。; d, o7 X L0 i; U2 k" a3 [
从零星的游客到一个个观光团接踵而至,八一村热闹起来了,一段全新的故事也正开始起笔。
r5 b9 i! [) @- J记者来到 " 北斗村 " 项目工地时,大爷阿古正在院子里乘凉,他家的房子已经彻底变了模样,一座全新的彝族风情小屋取代了之前破旧的土木房。一棵苍翠的核桃树矗立在角落,斑斑光影洒满整个院子。
k, g7 Q' r3 }8 b" Q4 @$ E e, d4 M' p+ Q1 x5 h
' f6 A; D- m+ ^2 L, l! N' R: M0 w
八一村正在施工的民宿 潮新闻记者 于诗奇 摄 ! I, r7 y q N
在 " 北斗村 " 项目中,像阿古这样的小屋至少还有 6 座,它们都将从土房改造成民宿。" 航天探秘 " 与 " 休闲度假 " 的巧妙结合,亦成为西昌航天旅游的新打开方式。- z" q5 K6 f. l) \ b2 s
瞄准航天旅游这片热土正当其时—— 2022 年 7 月,穷游网发布的一份关于我国航天旅游市场的报告《会玩的中国人:玩转航天旅游》显示,年龄上看,"90 后 " 及 "00 后 " 是航天旅游的主力,约占整体航天旅游人群的六成以上。很多年轻人表示期待在旅行中观摩火箭发射、探索未知空间、体验航天主题游戏馆。
" s5 ~: `4 w6 V& @( J% _6 O随着西昌 " 国际航天旅游城 " 的加快建设,这里正在变成航天高科技观光与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与国家级爱国主义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诗与远方,也能满足对于浩瀚宇宙的好奇。
- o5 d1 j: x$ g: s; I" 将航天旅游与乡村振兴结合,打造这样一个航天文旅村,未来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卫星发射,学习了解航天知识,也可以体验当地彝族文化和风情。" 毛金艳说。(潮新闻 记者 王晶 金檬 王嘉楠 于诗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