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11.11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1|回复: 0

“我的梦想在深海”

[复制链接]

1708

主题

694

回帖

681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814
发表于 2023-5-3 08: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2 R( n3 K( C+ h$ U
0 @; p4 f. k. u+ t+ H2 n
杨申申在母船上给潜水器系固。
0 }! Z$ I. c3 \; v& H( K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供图
2 W2 P# _9 h0 ?  g7 q" g1.6 米内径的大 " 玻璃球 " 内,坐着 3 名驾驶员,当他们在 1500 米深的水下航行时,就可以 360 度环视整个操作视野——这是新一代的 " 全通透载人潜水器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研究员杨申申在电脑上展示了科技感十足的概念图,预计今年年底前就会制造出模拟球,2025 年将投入使用、搭载着科学家潜入深海。
- J* C4 l4 W$ Z"2020 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我们到了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海洋的深度是有限的,应用领域和技术创新是无限的。下一步,就是将多年来攻克的深潜技术向水利水电类潜水器、观光类潜水器和打捞作业类潜水器等各个应用领域拓展。" 杨申申目前正组织技术团队攻关的 " 全通透载人潜水器 " 关键技术,代表着下一代潜水器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新材料、新方法、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新概念的载人潜水器也应运而生。" 杨申申说。
/ Y2 N/ A9 D5 u( T% y1981 年出生的杨申申,是 " 蛟龙 " 号、" 深海勇士 " 号、" 奋斗者 " 号 3 台大国重器的重要研发成员。从 2005 年大学毕业至今,18 年间,他一直和潜水器打交道,是一名资深的深海科技工作者。2009 年," 蛟龙 " 号开始海试的时候,杨申申还是一名正在逐步熟悉深海装备的年轻人。面对当时较为薄弱的技术基础,他刻苦钻研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关键技术,一次次不断尝试,有时调整方案从头再来。到 2017 年 " 深海勇士 " 号投用时,他已先后攻克了深海锂电池技术、液压技术、照明技术、推进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助力我国深海技术发展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2020 年," 奋斗者 " 号载人潜水器前往试验海区的航行途中,母船遭遇了多个台风。担任海试现场临时党委副书记的杨申申带领临时党委成员,群策群力排除了故障,为下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争取了时间。+ {  N% u) q+ R& d" L) ~2 _
眼下,国内首次运用有机玻璃制作载人球的大深度 " 全通透载人潜水器 ",正面临着总体设计、计算方法、加工工艺等技术难题,成为杨申申和同事们面对的全新挑战。杨申申介绍,目前技术团队正在对技术方案进行讨论和优化。
) n" W1 ]" @+ V: W  J8 J' {$ w  M! n从我国载人潜水器实现零的突破的 " 蛟龙 " 号,到由集成创新迈向自主创新的 " 深海勇士 " 号,再到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过 96.5% 的 " 奋斗者 " 号,以及应用场景更为广阔的下一代 " 全通透载人潜水器 ",一代代载人潜水器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过程,也见证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断成长。
# X. ^) ~  u) [* B" 我的梦想在深海。" 如今已成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机电一体化领域学科带头人的杨申申说,自己的科研方向能够跟国之重器连接在一起,感到非常幸运,也将为之奋斗一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

GMT+8, 2025-2-25 19:44 , Processed in 0.0387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