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4|回复: 1

AI时代还需要手艺人吗

[复制链接]

1708

主题

694

回帖

681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814
发表于 2023-4-26 11: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我们生活在一个速度至上的实用主义时代,尤其是近年来AI等新技术突飞猛进,许多看上去“慢”的事物正逐渐被替代。
9 H# z  t% v$ h- \" {- Z不禁想问,这个时代还需要手艺人吗?那些并不高效的传统工艺到底还有多少价值?
/ [$ B! S; p8 G# v+ I今年4月,青梅酒品牌梅见联合生活美学媒体“一条”,发布视频短片《一场跨越2000里的美好相见》,从某种意义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 M; B* B6 k0 k; N这是一群手艺人的造物故事。视频上线短短一周时间,全网累计曝光量超2亿,在各大平台的评论区也引发了大量网友对手艺人与传统工艺的讨论。
( C( J* C* f% k2 P0 x有人说,很庆幸这些手艺人依然在坚守本心,没有因为追求快而放弃传统工艺。还有人评价,短片很治愈,有一种“于无声处”的美,处处不讲匠心,却处处体现匠心。
/ s: a; d% m9 ~1 u! \这些年讲述手艺人故事的片子很多,《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大国工匠》《一百年长吗》等作品都非常火。它们既没有过山车般的剧情,主角也不是流量明星,却能频频出圈走红,成为人们热衷讨论的话题。. _8 v- U+ s8 ?! o# O; t
究其原因,这些片子反映了当下的社会情绪与大众心理——世界越是喧闹嘈杂,内心就越追求宁静致远,生活越是复杂善变,就越渴望简单专一。+ z, C. ^0 Y; w8 Z
而手艺人的专注与自律、热爱与坚守,正是浮躁功利的实用主义时代最为珍贵的东西。在他们的故事里,有着我们向往且敬畏的“时间之魂”。% H. ?  s- M% S( O

; \& l+ T' |" g# m" K* R. E时间的力量:一扇屏雕三万刀' a' L/ z0 }" e+ ?
: c8 Y. D- n' i. V) S
! j8 Z( h; U# R- G1 i
生命有长度,人最珍贵之物就是时间。但对于手艺人来说,时间却是他们对作品最庄严的承诺。0 ^3 j- o0 V+ p! n& U
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里的剔红雕漆大师文乾刚,完成一件雕漆艺术品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3 `6 @* f2 t  T# J' N: I* a0 j最耗时的工序叫“髹漆”,必须形成10-15毫米厚的漆才能进行雕刻。而1毫米厚的漆至少要刷20遍,即便天气好的时候,每天最多也只能刷3遍,所以15毫米厚的漆,需要100多天时间。) Z2 s" f& L& h9 K7 v0 N, s
所谓“一毫漆涂二十道,一扇屏雕三万刀。”在文乾刚眼里,剔红雕漆需要耐性,需要等待,忌急忌躁。
: `1 o& [& i; X- h+ \- I( v8 }
3 ]2 m: [' U2 E4 i' Q% J剔红雕漆大师 文乾刚
& v; T3 k% |1 T2 y- n  g( @" U. N$ _1 b* ]9 ~5 X  F4 h+ }
短片《一场跨越2000里的美好相见》同样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时间和等待的故事:+ b2 F; w% i: ?
景德镇瓷器匠人春风要做一只梅花形状的高足青瓷酒杯,为寻找品质最佳的高岭土做泥料,他会在山野间耗费数十日的时光。6 B2 t2 }  @: q
采泥之后,还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得细致拿捏,惟精惟一。最为关键的入窑烧制,少则十小时,多则一两天。
3 }7 i3 K1 w1 p+ @9 T/ |6 C7 Q0 U$ v! o9 a0 a. E3 m
瓷器匠人 春风& t6 z8 G4 K/ @* Z2 W/ L

4 d9 o2 p( B2 b' ]/ ]5 V耐心等待泥土在窑火下高温蜕变后,春风终于看到了那只形作五瓣,色如天青的高足青瓷酒杯——它将被盛满饱含东方风味的青梅佳酿。. e  ~" I' z0 ~
酿酒师朱万钧要酿造一坛叫作“梅见”的青梅酒,当他把青梅与黄冰糖、高粱酒一起倒入陶坛,扎上红布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数月甚至一年时间的等待。$ n" B3 I" ^4 D1 h7 \' A6 x
事实上,在朱万钧进行陈酿之前,青梅已经历了残酷的“优胜劣汰”。
4 Z1 U# f4 M" D6 l# d1 Q1 T早在2014年,梅见的酿酒匠人们就开始了中国青梅的溯源研究和风味实验。他们踏遍全国所有青梅产区,对100多种青梅品种进行持续研究,历经1700余次风味测试,才最终选定了10大“灵魂梅种”。  _; G- T' M: {" V  Q
这些青梅从原产地手工采摘后,还要通过6次人工筛选。酿酒匠人们的眼睛就像一把尺,只有颗粒饱满无破损,并且成熟度高于90%的青梅,才能被留到最后,成为老朱酿酒的原料。( E9 W+ Z' r* D4 w6 L, C

! u9 z5 S% V3 w# B+ ^' m! T' j0 f酿酒师 朱万钧
1 G' I$ x: o( Q" M( o. l6 _7 C) Z, J; ~4 ~
在漫长的陈化过程中,青梅会缓缓干瘪,褪去青涩,溢出饱满酸甜的梅汁。在时间的浸润下,一坛风味绝佳的梅见青梅酒就这样浑然天成。2 h/ H- ?, ?/ d! X& F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是老朱和所有梅见酿酒匠人谨记于心,笃之于行的金科玉律。
! b, m; X9 q! E2 O* f2 X9 v/ [+ q无论是剔红雕漆,还是制陶与酿酒,本质上都是时间的艺术。
8 u: {5 S" W- [在手艺人看来,只有把时间扎扎实实地花下去,一道道工序去打磨,才能看到成果。他们懂得什么叫“欲速则不达”,什么叫“天下武功,唯慢不破”。
  b  u5 s' |; o+ F) O机器一个小时或者几天就能完成的东西,手艺人可能需要数十天甚至一年。但他们最终会用作品告诉世人,美好是值得等待的。( B+ E' c5 r) Z" y  N
那些跋山涉水的找寻,那些心手合一的技艺,那些日升月落的漫长守候,成就了人与物之间的一期一会。, k6 W  J+ E3 B% c* T2 O4 C9 C
. g5 h1 m9 t  ~5 p
“择一事,终一生”,双手力成百年功
" c. O) K6 B5 {0 Z+ {6 o! E; G. h" V5 _# e
+ Q4 b+ w9 q( g; u& H( I
手艺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不仅仅在于造物,更在于生命本身。& o* `/ [4 n" C1 Y
纪录片《一百年很长吗》的主人公之一李云鹤,是中国文物修复界的泰斗,如今80多岁高龄的他,已在敦煌“面壁”60余年。李云鹤每天都重复着简单枯燥的修复工作,用毕生心血一点一点地为4000平方米岌岌可危的国宝壁画续命。
9 E1 M- p& i6 o! j
7 V* P* H; ~# k& w/ i/ |文物修复大师 李云鹤
9 C  e' e' ?) G5 N) S
% y8 O2 P4 e* h: \几十年来,李云鹤还写了一百多本修复笔记,就像是撰写武林秘籍,将一生的经验技术全部用文字留传下来。; n% G" I) W3 \# e
70多岁的琵琶制琴师李兆霖,在苏州做了一辈子的琵琶,他的名字被收录在《中国器乐大典》上。
/ t; f' a, m: S" \( L面板和背板决定着一把琴的好坏,弧度的变化全靠经验和直觉,老李只要用手一摸就知道弧度对不对。他做过无数把琴,对每道工序分寸感和精确度的把握,堪比一台精密仪器。
7 T+ I- {6 l3 C; P4 g, z$ P6 S7 Y) `
+ k9 V+ V7 [1 R& i( Z, Z琵琶制琴师 李兆霖
0 B" G- l3 h6 B& J. {, e# C, ^( D5 V. ?' V, E3 o9 y
《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古书画修复师单嘉玖,从业四十载,经她手修复的古画有近两百件。
7 T( t# D: x4 p$ [& [2 k
5 q) U" S- v+ h* H6 h5 y* L1 c9 _  a( e古书画修复师 单嘉玖
& ?7 J3 a2 Y+ |5 Q% z
' r0 @! ]$ a! C* ?% _6 p9 t% ]古书画修复最难的是“揭”,也就是将最薄的那一层宣纸画心分离出来。“揭”画心的手法是“搓”,手指力道的拿捏十分关键,即便像单嘉玖这般娴熟,也是通过多年训练,上万次的反复练习,才最终练就如今的手感和力道。+ J0 ]: i# F; G  B9 `( `
在《一场跨越2000里的美好相见》片尾,出现了几十位酿酒师的名字和身影。他们都来自梅见位于重庆江津白沙酒厂的“201手工精酿车间”,从事酿酒工作时间最长的有30年之久。- _4 Q7 f  H1 m! y
不同于文乾刚、李云鹤、李兆霖、单嘉玖这些大师工匠,梅见的酿酒师们大多都是普通人,走出酒厂籍籍无名,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一份手艺的专注与执著。4 v9 [$ P" n# h
穿着蓝色工作服的梅见酿酒师们,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围绕着酒坛打转,把每道工序都牢记于心,熟练于行。他们对工序和规范有种近乎洁癖的坚持,容不得任何一点“走样”。对这些酿酒师而言,手艺没有秘诀,所谓绝招就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把一个招式练上一万遍。9 b0 x; x% r) Q, x; x9 D- S1 q
艺,既来自于“手”,也发扬于“守”。一流的手艺人,就是他们所在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与守护者。
! v3 {" ]8 y+ c, m“择一事,终一生”,这正是手艺人最难能可贵之处。在工业化流水线轻松复制的今天,传统手艺之所以仍然生生不息,凭的就是这份坚守与执拗。
9 w) `& I' @/ j  v  V
' ~# l4 p) ~0 B! U, E1 x$ `做就是意义本身
) H& Z( V9 z. m/ A
# m8 c; U/ u- q( L! b- M3 [5 G' ^$ J$ j
在一个高度职业化的社会当中,手艺不只是一件擅长的技术,更是一种丰富的生命体验,承载着人的精神,也饱含着人的情感。
; ^0 k5 ]+ g2 H* h# h4 S+ }$ Y久而久之,造物之人和所造之物,最终会彼此照应,相互生长。
, e/ K& g- S! y9 |琵琶制琴师李兆霖说“我做琴就像在生孩子,要生好养好,就要抱着一种感情进去。”纵横乐器江湖一辈子,临近退隐,老李却在一次家宴上告诉孙女,“爷爷以后给你做一个最好的琵琶。”饭桌上的家人没太留意,但这却是一个手艺人最隆重的承诺。
/ G/ Y" B: k0 M9 p4 \7 M3 r* p跟老李对待做琴的感情一样,酒厂之外的亲友聚会上,脱下工作服的酿酒师总爱拿出自己酿造的梅见青梅酒,邀请大家共饮。以酒载情,以酒抒意,这是一个酿酒人最有成就感的喜悦时刻。
8 `) K% C$ [+ w: w$ h2 l在手艺人看来,面对大自然的馈赠,你得先成就物,物才有可能成就你。某种意义上,所谓的工匠精神,不过是匠人的自我成全。  Y; a; Q0 h7 b) J+ \  _0 O
无论时代如何瞬息万变,科技如何突飞猛进,这世上总有一些东西,是永远不会被机器所取代的。9 y3 F! G5 d! n/ [' n. q
手作之物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承载着人的情感、智慧、理想以及生命的气息。人带着情感与心意做出来的东西,是无法计算性价比的。就像李兆霖给孙女做的琵琶,就像春风与朱万钧之间的“杯酒相逢”。
9 P* K8 f, p7 f2 G
  W2 @. V2 k9 P/ Z, r- s2 O
) y' B' G; d$ u  f: f+ B9 B' Y2 `2 }4 H0 E$ `; n+ b% g# F! ^8 r! \
有人把手艺当作技能,是谋生立业的支点;有人把手艺当作热爱,可以超越平凡庸常;有人把手艺当作修炼,相信付出就有回报。' H* U6 @- w$ c! p& P) t8 v
回到开篇的那个问题,这个时代还需要手艺人吗?传统工艺还要“守”吗?
0 u. G% I2 B/ M' W4 p答案不在他处,也许就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与劳作之中。人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做,就是意义本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9

主题

690

回帖

663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632
发表于 2023-4-26 12: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我也想苦钱做个手艺人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4 14:27 , Processed in 0.0466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