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4月23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2023年上海车展上的仰望U8。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v) a1 b2 W% A
. M, [( ~$ v/ S5 i: H: E
开幕近一周的2023上海车展依旧热度不减,大量国外车企的工作人员们正在逆向涌入自主品牌的展台。
# ]0 l2 g! }& b4 X0 j2023上海车展吸引了多家跨国车企组团出席,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奥迪全球首席执行官马库斯·杜斯曼、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主席奥博穆等传统巨头掌门人悉数到场,企业高管、采购团队、技术人员等也随行到来,他们不再只是为了自家产品站台,也是为了向中国车企“取经”。- e* U9 B( V, C: t
有意思的是,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用海外车型逆向开发,研发部门被网友戏称为“皮尺部”,在2023上海车展期间,外企参观人员到中国车企展台交流、参观,其中甚至有人带着皮尺仔细测量中国品牌车型,令不少网友直呼“外国皮尺部来了”。7 A) P1 h1 B( [* C S6 _) V1 R
“换道超车”已成为全世界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共识,带来这一转变的无疑是中国汽车行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下突飞猛进的技术。在本届车展上,各家企业也是毫不吝啬拿出来了看家本领。# j$ W1 Y, d6 b9 ~& n- X5 b
原地掉头、垂直起跳……国产“黑科技”车展大秀肌肉% ]: Q" a! E8 z" W n. ?9 ~
提到2023上海车展的明星,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仰望无疑是其中之一。' B. x' j; E& Z: J9 _) ~9 m7 J
仰望U8“千匹马力”“横向移动”“原地掉头”“应急浮水”等亮点无一不吊足观众胃口。该车型基于“易四方”四电机技术打造,其中每一个单电机最大功率220-240千瓦,最大扭矩320-420牛·米,整套驱动系统可为车辆提供超1100匹马力。7 W: F. f/ L, |7 r3 s# T+ U* h
“易四方”四电机技术,可以理解为四个电机独立控制四个轮胎,轮胎的转向、前进或后退都可以是独立的,这才为车身的“横向移动”“原地掉头”等黑科技提供了可能。7 Y' v( ~+ U* q/ J! y+ _! L/ [
2023年4月23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2023年上海车展上的仰望U9。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 Q2 j2 u3 l- S9 C0 K" v V% P6 n( P7 U8 a4 C o. `
同样被媒体和观众围得水泄不通的还有会“蹦迪”的仰望U9,在车展之前的发布会上,仰望U9以“蹦迪”方式出场吸尽眼球,作为一辆2吨左右的跑车可以做到四轮离地的原地垂直起跳,U9身上则更多体现出了“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黑科技”。6 L' H* x. D( K3 I) B6 s0 Q( p
云辇是一个在垂直方向系统化解决车身控制问题的车身系统,结合“易四方”四电机技术,云辇系统可以对四轮的独立以及联动控制。尤其是仰望所搭载的最高级别“云辇-P”技术,可以让车身实现四轮联动、多级缓冲蓄能、多级刚度可调、四轮独立举升,最直观的便是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垂直起跳、左右摆动,甚至是掉一个轮子依旧平稳行驶。) a9 M5 E. H O; K. e
智能领衔车展,AR、ChatGPT等技术搭载上车: }; C* _3 w+ e! [1 b+ K
智能化不仅仅体现在史无前例的车身控制上,在汽车内部,AR(增强现实)技术和ChatGPT技术,也让汽车座舱也充满了未来感。3 R1 \# z, C4 _' a- k
今年上海车展前夜亮相的问界M9车型同样是“黑科技”傍身,作为华为深度赋能的拳头产品,问界M9直接亮出了华为深耕多年的“大招”。据介绍,M9将搭载华为百万像素智慧大灯、HUAWEI XSCENE、HUAWEI AR-HUD、AI智慧水晶体等。3 T4 i+ V# K: O; |- w! v
尤其是值得一提的是HUAWEI AR-HUD技术,HUAWEI AR-HUD不仅可以像普通HUD技术那样将仪表盘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上,让驾驶员在不转移视线的情况下看到行车信息等。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与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实现了深度融合。
& _! _8 Y+ {" f7 J, R7 U简单来说,该技术可以让驾驶员在挡风玻璃上看到前方真实景物的基础之上,通过AR技术,在实景上叠加了对应的车道偏离、碰撞预警、转向指示等智能驾驶功能,将智能驾驶信息与真实路况融为一体,同时却不影响视线,提供了更安全、直观、丰富的人机交互。" R6 n0 X9 F8 W
智能汽车被认为是实现AI大模型闭环的理想场景,当下火热的GPT,也成为了不少企业在车展上亮出的杀手锏。
2 {3 _( P0 N- c7 ^7 \车展期间,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展示了其语言大模型“商汤商量SenseChat”在人机交互方面的表现。例如,在行车过程中收到邮件时,商量则会化身“邮件助手”,自动提炼关键信息;它还是位聪明的“会议助理”,可以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大大节省用户行车时处理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M( D( U* l% e% i9 ^ w7 _$ a: v
阿里版ChatGPT“通义千问”大模型搭载上车的功能同样在车展期间亮相。阿里集团副总裁、斑马智行CEO张春晖在发布会上作了演示,他向车机系统说道,“Hello智己,我想在春天的竹林里小憩一下。”智能座舱基于大模型即可自动制作、定向生成符合用户需求的空间场景图片与声音。3 [ f: G6 ]5 u( h9 m+ o3 E
概念车风光不再,行业走向务实
3 X' u, P4 V' k* l' T( j) g0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上述原地掉头、还是ChatGPT上车,这些“黑科技”不再是几年后的技术前瞻,而是已经或即将搭载上车的落地技术。
# k E, _, G8 V相较于过往车展上五花八门的概念车出尽风头,2023上海车展中概念车的曝光度明显下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本届车展展现出汽车行业正越来越务实、更注重产品落地而非噱头。
- I- b( d5 e- p: i [+ d澎湃新闻记者走访各展台发现,本届车展中,仅有宝马DEE、飞凡RC ESSENCE等几款设计较为超前的概念车亮相,在车企展台上,销量主力和新款旗舰车型才是展台的“顶流”。" c/ G% m* _$ c0 z% n
“概念车,第一是没有真实原型的时候,先放一个模型在那里。第二是在资本泡沫的阶段,通过这种东西,融资的成本能够下去,它有它相应的诱因。但是现在这一刻,至少跟两年前相比,它不再是一个相同的环境。”车展期间,瑞银中国汽车研究团队的主管巩旻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如是评价概念车。9 O4 p% z6 `1 @/ T
巩旻表示,在2020年底、2021年初的时候,行业充满概念、幻想、梦想,那一刻也是资本泡沫最大的时刻,人们想象着自动驾驶、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然而到今天可以看到,有些像梦想的东西已经变成了幻想。& q/ U* C- y; N# w/ s9 I$ G) X2 R
他举例说,氢燃料电池跟电池驱动技术路径越来越见分晓,氢燃料越来越少被提及,它能否代表未来已经存疑;自动驾驶同样变得务实,过去一步到位和渐进式两种技术路线并行,现在看来,渐进式越来越受重视;曾经被看作是“不够电”的插电混动,也因其实用性而被越来越多的车企所选择,在理想之后,包括零跑、问界都加入了增程式技术路线阵营。, x. N% d* r+ i J) \' j% h1 P. `
“往往大家特别容易被石破天惊的(技术)给吸引眼球,但是真正推动进步的,更多的是渐变的改进。”巩旻强调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