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经历,并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反复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他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改变 " 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 " 现象,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5 l1 B H O& L$ N3 `+ {
央视网《天天学习》与您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擅用书所引述用典,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观,积极参加全民阅读活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让智慧之光照亮我们每个人前行之路!, C) Z, d, r: n1 k, Q( z: j' {
" C, U6 f2 ~ f
j# D$ W* ]" |' V* p# O" A2 i. ]; L% S3 n
【释义】
5 E6 o: f1 i6 M+ Z"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阐释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罔:同 " 惘 ",迷惑。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终究一无所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孔子在此提倡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认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知。
# R8 @1 h. s# s7 b. H; U8 m关于学与思,孔子还说过:"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认为,不学习而冥思苦想,花费再多工夫也不管用。这里并没有否定思的重要性,而是说一个人不能不学习而终日耽于幻想,同样强调了学和思不可偏废。" 孔门十哲 " 之一的子夏也承其师志说:"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的嫡孙子思将学与思纳入治学的五阶段中:"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主张学思互补:"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3 N& S6 `) M7 p5 h- W+ R
【解读】
0 l. T, o% }- H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善读书,做到阅读与思考的统一。他要求领导干部 " 要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开动脑筋,对现实中的疑惑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要敢于拿起批判的武器,在思考中发现新的问题,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认识 "。* Y5 A. N8 V& Y& V1 `
阅读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读书而不思考,如同囫囵吞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 同时,读书是思考之源。总书记强调:" 思考的基础是阅读。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只有通过阅读获得新知识、了解新思想、树立新观念,才能提高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深刻性、敏捷性、创造性。" 他提醒领导干部要同时防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现象。
5 \9 |! `( w# s+ C" p* ?, L5 A9 k因此,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习近平曾在《浙江日报》" 之江新语 " 专栏发表《求知善读,贵耳重目》一文,文中写道:" 一方面,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书呆子,不让有害信息填充我们的头脑;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读书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抓不住实质,把握不住精髓。"3 R6 }: |& M- N5 r7 Q" ^! {9 v# ?
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有的领导干部时常陷入手足无措的局面,出现 " 本领恐慌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