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h1 s( u1 |) Q" m0 K9 r
% ?! i* \4 U4 R/ k, u
" 八点见 " 项目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夏晓伦摄, B7 W- y2 l- s2 W0 O/ e
人民网南京 4 月 21 日电 (记者夏晓伦、王绍绍)4 月 21 日晚,2023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打造的创新活动—— " 八点见 " 项目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举行,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等 11 家机构发布了重点项目。 G+ q# G; C1 e6 i; |5 y% b1 I) M
记者了解到,本次发布会上,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带来媒体与技术融合的前沿探索。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展示的深度合成内容检测平台 AIGC-X 项目,能够对 AI 生成文本、图形、视频内容进行精准识别,防范伪造风险,促进健康安全的人工智能生态构建;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 " 新华融易 " 下一代融媒体生产云服务 / 云平台项目,围绕 " 零低代码、协同管理、AI 赋能提效 " 三个重点,通过技术赋能,解决非媒体机构的融媒互动内容生产和发布问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会上展示的 XR 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技术研究项目,依托 XR 虚实融合制作、VR 三维影像绘制等新型媒体技术,构建起超清、移动,具有沉浸感和交互性的 XR 虚拟制作智能生产平台。
$ L+ S' J6 n! n+ ]; O+ ]此外,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展示的 " 中华礼赞:中华传统文化服饰 VR 城市巡展 " 项目,采用 VR 技术,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美学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呈现出雄厚的大国文化底蕴。
& s0 h* ^" k" B$ b发布会上,多家机构还进一步聚焦技术赋能媒体的实际路径。由中国联通国际云转播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 5G+ 超高清云转播智慧融媒体平台项目,打造出可提供全流程的云融媒方案、轻资产广电专业级的 5G+ 超高清云直播 / 转播产品与服务平台;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华为云 MetaStudio 项目,可提供 3D 模型制作、资产管理、内容编辑、云渲染等平台能力,帮助千行百业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无缝融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的讯飞智作—— AIGC 内容创作平台项目,为内容创作者提供的智能内容创作基地,用户可通过简单地输入文本、选择发音人或虚拟形象,一键完成音、视频的输出。/ b2 G3 C& i' p) S% R( g1 `2 } |
中央网信办网络管理技术局局长于永河在发布会上点评表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媒体融合领域展示出了深厚技术实力,展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新技术新业态的主动性、前瞻性。同时,AIGC 等新技术与网络媒体的深度融合,体现在三个方面:高质量助力创新应用、高性能蓄势数字生产、高效率赋能内容创作。% n2 K+ P& ?. K2 q0 I) s# [6 w
此外,本次发布会也展示了媒体融合的创新使用场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荔枝新闻展示的大道之行 筑梦丝路 " 一带一路 " 十周年大型融媒体项目;腾讯公司带来的文化遗产数字交互技术体系,基于敦煌学百年研究成果和 " 数字敦煌 " 多年积淀,开创了新一代 " 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 ",为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化与大众化普及提供新可能;中国移动咪咕公司研发的数智竞技项目,基于算力网络、分布式云渲染等新技术,打造出的科技体育应用新场景;杭州气味王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 Telescent 数字气味远程传输技术,着眼于气味在网络传播中的技术突破,实现另一维度的感官沟通。 D) j! y# |. T8 U o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胡正荣在发布会上点评表示,数字场景、元宇宙等新技术的到来,有望把人类带回多维的、全感的、全息的世界中,而且这个世界已经完成了螺旋式上升、迭代升级的过程,期待发布会介绍的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新业态加速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c8 Z# q' ?8 Y" b& G- M1 A1 z: r6 r
( 责编:鲁婧、高雷 ) 0 |) q& C- J/ a! _. b* q3 f- J$ O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