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渊洁 视觉中国 资料图
" G: y2 J! k' p- a: ^& k6 Z' }* i6 g8 h2 |
临近“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一件与商标有关的事儿登上微博热搜。0 w* ^( j9 B8 J% z" f" ]
国内知名作家郑渊洁发布“告别书”,称其原创的知名文学角色被恶意注册了710件侵权商标,21年来只维权成功了37件。因维权艰难,将告别维权,不再发表作品。9 w2 j$ o4 v, P% x, u* P) i r2 E( q
郑渊洁老师商标维权的事情,已经很多年了,对知识产权业界人士来说并不新鲜。但是这一次的“告别”,还真不是商标的锅。& [& q& A& u% a: P% K
“告别书”内容如上。一些知识产权人士还在说,郑渊洁为什么不找律师啊?专业的事儿需要专业的人来干啊!# v1 |- j7 n3 Z/ g1 ] n, `6 S
如果请你去当律师,梳理一下“逼停”郑渊洁创作的673件商标,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呢?童话大王、舒克、贝塔,皮皮鲁、鲁西西,以及其他被抢注的作品名称、人物名称怎么维“权”,维护是哪一种“权利”呢?4 |, }2 u. P4 {7 ?* f
其实对于这些问题,商标局的裁定书、法院的判决书都说得很清楚了。这些年来也有不少知识产权专业人士分析过。应该说,这里面的法律问题本身,非常清楚。正如某位网友评论所说:“到底有没有侵权,要去翻诉状,而不能偏听偏信,只看郑渊洁自己的讲述。”8 w# q" Z( o9 `0 h# M
虽然有人说网友是只讲情绪不讲事实的,但是从这次微博众多网友对此事的反应来看,懂知识产权的人越来越多了,不盲目跟着情绪走的也越来越多了。
f2 X( e0 H9 o% {- {0 A郑渊洁在告别书里写:“商标局于2021年约谈我,对我进行训诫,指责我在自媒体发表的商标维权的言论侵犯了商标局的名誉权。”1 h9 J2 W+ R( h+ u& S$ X
有网友评论就说了:“确定是训诫而不是谈话沟通么?”
6 |6 C8 r4 E9 y' B [! k& }在郑渊洁自己的微博下面,他的粉丝也弱弱地发表着不同看法。
+ k, A6 J6 _9 |' Q# C l还有网友认为郑渊洁在滥用自己的影响力,并认为“说不好听的这就是典型的碰瓷儿”“跨行业碰瓷儿”。也有网友认为“有些起诉纯属无理取闹”,尤其是一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图木舒克市的企业也被告了(最终胜诉了),更引起了网友的不解。" c. X# J( v1 c# j: @
* F% _2 x6 X+ f' [ 8 I! K& N& ^- F) d
还有网友认为,郑渊洁不如“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再写,反而让我觉得郑渊洁真实,而不是打着维权失败的幌子搞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
' o2 ^! V9 q4 m7 D! ~
5 ^) P$ n2 w; i: U% v. R* z! ^! ~据了解,郑渊洁也曾联系一些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要求撤销一些字号中含有“舒克”等字样的企业名称。但是绝大部分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并未获得支持。
" u, m, [" z8 Z实际上,国家知识产权局打击恶意注册的决心和举措,近年来有目共睹。对于恶意抢注的申请人或者代理机构,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也毫不客气地开出罚单,严重的还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O: T* x1 X6 {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郑渊洁老师的“告别书”引发的这场讨论,也算是一堂生动的商标普法课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