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孩子是耐用消费品?粗暴“劝生”只会适得其反! L6 Q$ F/ s, R5 |
! g# Z6 T" K% x O3 U 近日,一条专家“劝生”建议再次引爆热搜。在本届消博会一场线下活动中,某经济学家语出惊人,称子女也是消费品,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给你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
$ b* l; d& ]+ }, W 在消博会上大谈生育问题,还把孩子比作消费品。如此“劝生”,着实给人出戏之感。或许单纯从经济学逻辑上看,这种说法有其自洽之处,但如此简单类比,把孩子物化,还是颇为别扭。正如有网友所言:这是对“人”的不尊重,也是对生育本身的曲解。
1 O9 G2 `0 t8 Y6 V7 ~$ n 人是受情感支配的动物,在生育这件事上更是如此。“生育、养育子女,因为爱,才愿意付出”。就大部分人的朴素情感而言,孩子是爱的结晶,选择生育是因为对家庭美好未来满怀期待,哪会一门心思考虑什么“耐不耐用”“回报如何”?换句话说,现代社会,在生不生孩子这件事上,情感诉求是第一位的,生搬硬套经济理论教大伙儿拨弄人生算盘,确实显得不近人情。9 X2 ?$ [5 \4 o' j) i
今天的中国,正在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着眼现实情况和未来预期,鼓励生育无可厚非。但一些生硬的“催生”“劝生”建议,张口“形势”闭口“担当”,要么不尊重大家的现实生活情况,要么有违大家朴素的情感认知,难免让人感到“刺耳”。加之网络传播青睐“语不惊人死不休”,在淡化前后语境、分析过程后,很多建议往往显得更加简单粗暴,如此这般,不仅起不到正向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 u% w# E" X, g* B& c2 Y! i9 ?( [
破解生育难题,关键是要弄清楚当代年轻人为什么不那么想生孩子。正视矛盾症结和基本诉求,懂尊重、能共情,才能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至于像子女是耐用消费品这样的热搜,专家还是少上为好。
# D& ^8 P! T3 f5 r (原标题:孩子是耐用消费品?粗暴“劝生”只会适得其反)/ w! i- X1 |2 A) s4 K; A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员 晁星
- X# q0 }+ |9 o# _( q8 l 流程编辑:u027' ]! M' U$ g6 @- L2 h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r7 f7 j; y4 I+ a! X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o0 J3 r& z* L! {8 n6 J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1 X2 Y- i+ w4 T3 V6 K. r5 a" P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