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界,是一场华为给“韭菜”们的技术错觉吗) B `: m5 _9 e9 [
去年的3月5日,AITO问界品牌首款车型——问界M5正式开启交付。如今整整一年过去了,也是时候聊聊它了。2 y# }/ E/ W6 z3 W: T
▋销量高开,正低走
) h* N6 S% B$ E7 c7 }3 C* k, l
( F9 r2 F# `7 R 如上图,问界的交付爬坡很快,不到半年时间,便月销过万,这一成长速度远远高于蔚小理。不过,正如图示,在去年1月份销量,冲高至12018台之后,问界便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即使12月份,各主机厂在购置税减免政策冲刺促销阶段,也仅仅卖了10134台,勉强破万。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2月份,销量已经仅剩下3505台。4 Z) m% {- n9 j# O, _
/ |2 e. U: ]5 K$ F+ N 关于问界销量下滑的原因,业内认为是多方面的:
% J' ^+ c; ~1 i0 D5 y! k 首先,去年初现下滑的11月份,大家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 `' j V/ e* C4 W4 e9 N+ f' A 其次,新势力的发展曲线,大多都会“先扬后抑”,在“扬”的阶段,说白了就是攒了好久的“韭菜”,集中收了一波,尤其是“华为概念”,但慢慢的,拍手叫好的人多,掏出真金白银的却越来越少,于是进入“抑”的阶段;1 D, ?: f ^: D
第三,在年初特斯拉的“倾销式”降价的攻势下,问界哪怕是跟进了,也很难招架;
/ U2 _) U9 @; l6 \7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问界逐渐暴露了产品服务问题,当一个铁粉意识到自己原来是一根韭菜后,事情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 c5 ~3 n% P1 x ▋问界,就很赛力斯: H0 U" H9 T+ y+ s, }1 O3 ?* T
华为的技术强,这是全球公认的,但一定要加上定语,如果轮做饭,它不如新东方烹饪学校,轮开挖掘机,它不如蓝翔……所以,造汽车这事儿,本质上就是赛力斯的车,搞了个“华为”的纹身。
9 g/ ^" X6 B- _, T 某传统主机厂CEO曾经说过:互联网车企讲用户体验,只讲车机体验,妄图用一个长板掩盖所有其他的短板长板效应需要,但不应该有特别多的短板,或者短板也要有一定的基础长度,比如不能断轴、A柱不弯等是基础。6 I0 H, D: v+ M' ^% ?) f: [& w+ E7 ]
而“A柱不弯”指的就是问界M7,在去年中保研官方碰撞测试中,肉眼可见的弯了。而这个碰撞测试结果正是在2022年11月4日公布的,与问界销量下滑时间点吻合,这说明问界的安全性问题,让华为的粉丝们清醒了,原来自己爱上的终究是台赛力斯。
: n/ f7 c2 v- R
3 h0 U% Q6 A8 I# R8 C 抛开“A柱变形”这种重大安全隐患不谈,在其他汽车基础功能和品质上如何呢?
7 O1 }; \% f+ v% J! E1 E! H 车评网的全网投诉大数据报告显示,关于问界M5的投诉着实不少,大多都是些很低级的小问题,如“右后三角窗玻璃表面不平整”、“尾厢做工不齐”、“续航里程不足”、“前电机行驶时严重异响”、“空调存在异响”、“A柱有风声”、“车门异响”、“B柱异响”、“电机异响”、“车内电流声严重”……总之,这可能不是一台车,而是一场“交响乐”,倒是配得上余承东口中“豪车”品味。其实类似的情况,在以往赛力斯品牌的车型上倒是并不鲜见。2 ` |. Q0 D9 `$ m7 q% ^9 x
当然,有一说一,笔者通过比对发现,问界M5的车机相关投诉几乎没有,而赛力斯SF5的车机相关投诉却是非常多,这也侧面印证了,华为对于问界,在车机软、硬件上,确实是做了大量投入。但那有怎样呢?如果车都造不好,只能是锦上添花而已。
2 s' H+ U e$ U( A" ~ Z; ]
' x) V! f" ]5 e k9 x3 A: ^ 这也是华为的无奈,如上汽这种实力雄厚的,根本不考虑把“灵魂”出卖给华为,智能化一定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其他大型主机厂也有同样的顾虑,而且体量过大,根本不受华为控制。反之,赛力斯(小康)的体量,就“乖”得多了,它与华为的合作,属于智选车模式,这种模式下,华为基本占据了主导地位。不过赛力斯这双鞋合不合适,只有华为的脚知道,越来越多的基础造车能力问题,将很可能让华为陷入发展困局,所以双方的合作基础,还是很敏感脆弱的,也就不免会传出“华为研发人员撤离赛力斯”的消息了,虽然后来余承东出面辟谣,不过,赛力斯靠华为活着,这是不争的事实,毕竟不是一家公司,只是各取所需,或者说各怀鬼胎更合适。2 c( k) f: B8 n% w9 L
; h! Z; ?+ n/ _1 A$ b
▋问界,华为的技术错觉
; Y# W! b" l. k& G 有人说,在造车这件事儿上,华为擅长的不是造车。一旦形成这样的意识,难免让人认为,那华为一定是擅长自动辅助驾驶咯。5 d4 N. d( x9 t6 h0 o; K
可惜事实也并非如此,华为的“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虽然理念超前,也一直作为其进入汽车产业的杀手锏。但事实上,至少现阶段被“鼓吹”的成分居多。) m+ }" e( U7 r3 Y5 p) M5 w
% w$ G$ W7 Y/ O0 G9 g 近日某易姓汽车平台做了两组测试,针对宝马X5、沃尔沃XC90和问界M7,分别做了1、AEB紧急制动测试;2、小孩子“鬼探头”测试。
: L) K8 {, M% m' D' r5 w' d 在40公里/小时的跟车状态下,前车突然变道,宝马X5和沃尔沃XC90面对路面突然出现的静止障碍物时,均成功的自主完成紧急制动,而问界M7却撞上了。
# j) |# a# N1 D& n 在同样4公里/小时的速度下,路面出现小孩子“鬼探头”,同样宝马X5和沃尔沃XC90都成功自动,未伤人,而问界M7再一次撞上了小孩。
( ]% A2 u6 Q3 J5 \4 W/ x% J% m 7 I( ^: r8 ?# y8 R; E" W
所以,某种程度上,被吹到天花乱坠的,也可能不是过硬的技术,而是把割韭菜的镰刀,而“华为不是车企,所以自动辅助驾驶技术就很强”,这毫无必然的逻辑推论,只是某些公司和人营造的技术错觉罢了。
# S8 A* [$ u8 L& ^ ]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郭友力,编辑:田淼,关注【车评网】,“好车坏车,一网打尽”。
2 I$ Q6 a5 L9 \0 K0 m/ c 特别声明:本文仅授权与车评网签约联盟媒体转载,其他未经允许不得侵权使用。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