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冬天的严寒渐渐退去,春天的脚步已悄悄到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与此同时,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了!春季成为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那春季传染性疾病有哪些呢?感染病毒后应该怎么办?怎样科学有效地预防?预防要注意哪些事项?听超级丁医生来为大家解惑!
: g5 y( V ]. o/ p( K 春季预防
/ O- \3 ?6 L; P N& y 春天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眼下正值冬春交替,气候变化反复,加之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在人员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比较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春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腮腺炎、麻疹、风疹等。这些传染病很多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人员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较容易传播,会对大家学习工作带来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 V- F$ r4 ?: V. H4 `
) b5 T3 `1 ^& S3 m
1)诺如病毒感染
1 t: u8 N6 D+ n6 T3 F- S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中造成传播。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
" K3 }( C; e) O( O6 B- Q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以轻症为主,潜伏期很短,通常12—48小时,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其中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多见。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4 O( }# R* d- Z9 _
9 S$ S- ]" P1 d, o& x/ ^
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品或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等都可导致感染。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包括摄入患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者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毒。$ h* Q% I' {% n" | g
发生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9 j8 m& R% Z1 g! d$ {5 y7 n/ ?* p 2)流行性感冒
0 f h% M# z4 C7 c#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区别于普通感冒。: \- S b; A% [! n$ R* B
$ l+ H) E! M# @& I
根据国家流感中心2月23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周报可以看到:+ R& Q3 ~3 R/ v2 U2 d
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也略有上升。目前,我国监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亚型是 A(H1N1)pdm09,也就是「甲流」。/ k4 ?( a/ }" r- v
和其他流感相比,甲型流感病毒的传染率更快,而且甲流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致病性也更强。
$ r& \1 a/ M* X; Q 最近高发的流行病中,很多症状都是比较相似的,接近于俗称的「发烧感冒」。
! O+ K* c& ?4 T d0 c) ] 如果孩子只是打喷嚏、流鼻涕等鼻部症状明显,无发热或发热 38.5℃ 左右,并且精神状态良好,这个时候可能是普通感冒,不是流感,在家好好休息就行了。
4 ^% C: A1 m- d5 W 但如果除了打喷嚏、流鼻涕,还有以下 4 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流感:# m. S& Z. |. Y- w' _, d1 X
孩子发烧快、烧得高,体温 39℃ 以上,吃退烧药都难退烧;
- g& L. q1 L8 V$ T$ P 孩子状态差、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小宝宝表现为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
" s% L9 h* K+ B# q: U, F 孩子可能会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1 y; D7 ]1 O; O0 ]1 S, Z* F& } 其他家庭成员、或幼儿园里有流感疑似患者。* `, }1 M( N4 D
4 F/ z0 J9 \0 Y 其他几种容易混淆的疾病症状,下图供大家参考——
/ X1 L7 o4 S2 r5 [ ! K% _" }4 J2 L7 a" I
2 岁以下的孩子患流感,更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果家长怀疑孩子有流感,应尽早去医院确诊和治疗。& k8 v1 B- }) h
3)急性中耳炎
% n, H$ R3 |8 r! u9 u# N5 y0 R! ^
# m* h$ Z) h* ^/ h( ^: M3 b3 T 01* w3 c, T% ]. _; r0 k
急性中耳炎7 K+ s% \$ [; L' Z. m
急性中耳炎好发于冬春季节,儿童是高发人群,绝大多数与细菌感染有关。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通过咽鼓管途径进入中耳导致感染,尤其小儿的咽鼓管具有短、平、宽、直特点,且儿童免疫力低,病原体更容易入侵。
. k" L6 F$ A: b% E8 p& y$ \+ l: a 027 z! [4 E2 S% P/ u( v
急性中耳炎分类
% ~9 ~$ ?- p4 z5 u# ?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指的是“感冒”后导致细菌或病毒经鼻腔、咽喉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内,从而造成中耳黏膜及鼓膜发炎,早期急性发作耳痛明显,后期鼓膜内积液可有耳闷堵感;
2 L) p# J& E& g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由化脓性细菌经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导致全身发热、耳痛、鼓膜穿孔、耳道流脓等。2 k* U& t8 F! S2 N
03$ l- V' }0 x0 a& i5 [1 x4 t) ^
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会怎么样?
- b+ P- B, D& M. Y: w/ `' M 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遗留鼓膜穿孔、中耳粘连症、鼓室硬化或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m$ {8 v/ T, v/ Q1 a \" e, j 颅内并发症包括硬膜外脓肿、硬膜下脓肿、脑膜炎等,颅外并发症包括耳周脓肿或脓液瘘管;
! w6 w1 w$ d! O# d$ f2 ^ 颞骨并发症有迷路炎(可导致头晕、恶心、呕吐)、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
; u: I# @+ D: M% d 04( U" B9 ~: O: v
如何治疗中耳炎?
8 p! N: f1 E, P0 a% J! p 1.增强免疫力,减少着凉感冒;
V, L- `" ^( w 2.药物或手术去除腺样体肥大等阻塞咽鼓管的病因;, k; H6 D1 c* ]" j8 {; z
3.及时治疗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鼻-鼻窦炎等诱因性疾病。
5 C( M: J" J6 ^' L6 Z; X/ K) p 4)流行性腮腺炎
: ~$ t. x' S% D- H! ^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0 ~" K+ v) _6 o" t3 Z+ L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唾液传播。被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最大的危害在于可引发睾丸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并发症。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多为15岁以下年龄段儿童,该年龄段儿童多为学生,免疫空白人群的聚集有可能引起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疫情。! u; }& U5 z, y/ l- l/ D# D
{5 [" y6 y7 p
5)水痘- @! [3 \; O" S& R, O& S3 J7 g" ~" P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潜伏期在10—21天,初期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等症状,1—2天后,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数小时后变为疱疹,1—3天内疱疹便可结痂,随后逐渐脱落,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瘙痒。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 Y. o6 W8 Y( F) m& j4 z
9 u, V) r. c. I! d! B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易在学校等人员密集的机构造成流行传播。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人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水痘病人从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任何年龄群均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虽然成年人患水痘少见,但成人水痘反而病情表现更为严重,皮疹多而密集,可有高热,瘙痒明显,易出现大疱、血疱及继发细菌感染。接种水痘疫苗数最有效最简单的预防方法,避免与水痘患者以及密切解除者接触。) X0 U+ n1 F$ W% v2 v3 j3 {
水痘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 B$ q- b0 \3 _4 c7 U. R 6)肺结核* f0 ]( M0 U" X& v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内脏器官,但主要侵犯肺部,称为肺结核病。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咳痰(无论任何人,一旦出现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就医检查)。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症状。
: q5 { O) ] ^/ h; o 5 ~4 g+ s& b# b! Y% q
肺结核病情隐匿,传染性强,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8 X* J$ Q u: d9 j: {4 r
7)麻疹和风疹" I, S/ Y% G% |$ ]" y3 S
麻疹和风疹是常见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两者的传染源均为感染病毒的患者,通过飞沫传播,且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极易在人群中暴发流行。由于尚无针对两种疾病的特效疗法,麻疹和风疹的预防在于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从而阻断病毒的持续传播。两种疾病症状相似,需注意鉴别诊断。- j% Y4 J5 w4 }: j2 }) c7 U
对于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接触者接种麻疹活疫苗或丙球,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及早给予一定年龄范围易感者的应急接种。( M- x' Z% f" A/ C9 [0 r4 B7 L2 | a
( T U. M+ N" H5 d5 X" }0 O
8)猩红热
, ]! M4 w' W7 E8 n+ l 猩红热主要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H- u% C y* x* _: s- t9 E% F
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 v+ V' r8 B; T$ ?: u
- z0 W5 k0 i. c 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少年多发。
5 }0 o/ r3 S7 n' y- i 9)手足口病
/ X0 D. i+ |2 o- ]1 g* C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病原体有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手足口病多数为自限性疾病,未经治疗7-10天可自愈。
, V$ b. [$ P C! t/ o 患者通常以发热、食欲不振、精神差和咽痛起病,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手掌、脚掌以及臀部出现红色皮疹。部分患者可仅出现皮疹,而无发热。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病例,极少数也可出现死亡。
0 t! B, I. ^ S9 ?/ y1 ~ - {& D- R0 y1 w' B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进行传播。* z) u3 W6 V8 }! V9 c. @8 }! R
1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S- Y. q# ^6 \) g$ W1 P/ s 新冠肺炎也是春季易发传染性疾病之一,由于传染性极强,因而要加强防护、倍加小心。该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的可能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还有少数无症状感染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 }3 m, U# _3 d7 B + E0 F' q3 t- R; ^1 o& X
新冠病毒感染已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也进入了新阶段。目前我国疫情形势平稳,但随着开学、务工活动增多,人员流动性增加,公众仍需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
( X8 f4 G$ O8 B+ O" w% N+ ^! v 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控?8 S6 I8 }/ G H1 ]
1、预防接种
& J2 r4 A* I; _( [, h) E$ t; Z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 F% u: y4 P6 G3 \6 ]9 P0 V' G 上述7种疾病中,除了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无针对性疫苗外,其余均有疫苗可以接种预防!
) R4 n% I3 S/ d' K
2 i0 a1 Z8 x" }/ I; ? 2、科学穿衣
2 i, a+ g3 g9 O( Y+ u 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5 E. e3 a& i7 ^; ` % v+ G- N5 H. u) c
3、开窗通风
4 w8 B' ], T' t9 k2 D, y& X# J 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以减少患病的机会。2 t: A) {& F3 v/ A9 c6 }" M
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6 Z0 c0 s; U8 ]+ O! ^ l7 R( L
& z5 F; u+ h; n+ @' X8 ] 4、勤洗手、戴口罩( _! T* T/ s- @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5 r8 _, a0 Y7 Y: e
" T- m5 h7 t; [, o. P* I 在空气流通不好地方,比如封闭的交通工具飞机、高铁、地铁、公交车等,封闭的公共场所如乘坐电梯这样通风条件不太好的地方,要戴口罩。+ v1 M" M* X& s% g* [2 c
到医院就诊或者陪同亲友看病,在医院环境中一定要戴口罩。
1 K: q. j1 h" t! O 此外,在公共服务窗口,像超市的收银、银行的柜台这些地方要戴口罩。0 k6 Z3 w' m% |' l) a3 r! @$ T( T
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
& E; s8 r! y6 r& `0 L, O
' `4 B; Q, U: H K) N 5、咳嗽礼仪
! [8 ~1 Y" a9 m, K 用纸巾捂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接触过口鼻的纸巾要丢到垃圾桶里;痰液需要用纸巾妥善包裹后,丢到垃圾桶里;如果没有纸巾,可用手肘处的衣物遮掩住口鼻;如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 v$ {; h! v1 p8 P
, a; w2 u5 T0 A7 d4 | 6、勤清洁
0 ~" M' k; e0 s9 F, d. g3 v 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儿童玩具也要做到勤清、勤晒、勤消毒。- {+ Z# y6 z# y" c5 S
3 L( N: m- b, Y* ~6 l6 B( ? 7、加强锻炼 V8 ?; \3 g& \ K0 [* [5 g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7 i! k/ k- V7 J8 C+ @ 8、平衡营养
' o: g- q. G, [0 d4 f2 O0 E 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6 C A/ x2 L0 k+ o1 H ?! s
9、吃熟食% |7 g% B8 p: g- W& }: p
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食变质的食物,尽量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 M# k9 g3 I# F% C
10、保证睡眠
& m1 g# q9 b" _( L- r5 M 晚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疾病。
( F- ] p; e5 k( t
) b+ W, D) J- r% r" `% o* q 春季传染性疾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疾病的流行与传播,获得最终的胜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