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阳春三月,万物萌动,春耕备耕自南向北也陆续开始。广东是最早春耕的省份之一,最近,记者在当地发现了一些新鲜事:水稻田里居然养起了虫子、不插秧直接种水稻、万亩水稻可以进托管班、闲置多年的土地变高标准农田……新技术、新模式正在为传统农业不断注入新动能。
8 N6 u6 y# K0 A7 E/ k- Z 立春过后,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的种植户林家如再一次将家里的耕地深翻了一遍,确保不长杂草。
* B5 ~3 L+ x; Z
( E' V" v' x u7 s* [1 M- g 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种植户 林家如:种养模式这一块不能用除草剂,农药、化肥都不能用,我们必须保持禾田里面至少五个月内不能长草,所以人工投入这一块比较高一点。
& z& v/ Z; m8 Z0 D2 T" ]( h* m- } 0 m" l! D# i# e- M, e# E1 v1 t
投入高,是因为林家如今年打算在这片地里种水稻、养禾虫。禾虫,学名疣吻沙蚕,形似蜈蚣,多生长在咸淡水交界的稻田表土层里,以腐烂的禾根为食,繁殖的时候会钻出泥土。因为富含蛋白质,被当地人称做“水中的冬虫夏草”。
N( A) a/ I! V- a0 C , E' e0 g: Q; F5 I6 L
由于禾虫对农药、化肥异常敏感,所以在水稻种植期间不能用化肥农药,更不能打除草剂。为了养好禾虫,田埂盖上了黑色的塑料薄膜。
; ?3 A: T' f$ T3 k, A+ a
4 g# W z/ L$ C3 M 林家如去年试验了6亩地,收成不错。今年两百亩地要全部投进高端丝苗米香稻加禾虫养殖。林家如告诉记者,根据不同的试验地块,一亩水稻田可以出产禾虫200斤到500斤,按照市场价一斤180元计算,一亩地至少收入36000元,除了虫苗、人工等成本,每亩能收入2万多元。
% ~; j4 @. w, M* g+ V/ Q. U0 \2 k. G
7 `: j% A" H1 `# T/ H& P3 H 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林家如今年两会准备了一份建议,希望推广“高端香稻+禾虫”绿色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在她看来,这种种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能够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促进传统农业向绿色转型。% P1 e% _5 m6 V9 ?; f
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种植户 林家如:这个虫子可以松土,也可以吸收水稻下面的有机质,没有施化肥农药的农田,也会慢慢变回以前那种有机质比较高的松土。 L7 X' B- p5 I& e, N
& e1 F* j% ], L7 E- ?- w 禾虫稻田米,由于不施用化肥、农药,产量要低一些,每亩收成在500斤到600斤,可以生产净大米3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20元一斤计算,每亩收入可以达到6000元,加上禾虫的产出,一亩田的收入将近30000元。
' m& Z( A8 r; @1 P) H8 {
8 e. K- Q5 T2 \5 k+ L" D “优质水稻+禾虫”的绿色高效种养模式是广东省农业主推的种植技术,目前已经在广东省的多个地方进行推广。同样一块地,“优质水稻+禾虫”的绿色方式不仅可以成倍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有效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绿色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
0 r6 W; i$ `8 A0 Z$ l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