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53|回复: 0

富士康把iPhone生产线迁往印度,留给制造业什么反思?

[复制链接]

24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6-2 2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文/王新喜
9 P7 B7 k  ~2 |0 x, D  ]据彭博社报道,郭台铭在4月中旬表示,富士康将于今年开始在印度量产iPhone,并且已经将自己的生产线迁移到了印度。郭台铭还表示,会把苹果主要生产线转移至印度,并声称这是受印度总理邀请。
; Y) b( |. {% Y0 \' O0 y2 V5 u其实早在去年,富士康就已经计划投资50亿美元在印度建厂,早在2016年,富士康集团就已经和印度地方政府签署了协议,将投资50亿美元建厂,去年12月,消息指出富士康计划在印度孟买附近的加瓦拉尔-尼赫鲁港经济特区(Jawaharlal Nehru Port Trust)投资6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61.54亿元),建设一家200英亩(约合1214.06亩)的工厂。富士康表示,此工厂能够向当地提供约4万个就业岗位。  V, M( g( u. }" n( |3 R* }" Q
转移苹果生产线到印度,其实是富士康抱紧苹果大腿的、迎合苹果降低iPhone制造成本,增加利润的诉求。有数据显示,2018年,印度手机市场全年出货量在1.45亿台,而苹果只有170万台,只占了1.2%的市场份额,而据预测,2019年印度手机市场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到3.02亿台。去印度生产iPhone,一方面,印度的人工成本更低, 这对于苹果与富士康都有好处,另一方面,在印度建厂,本质是帮助苹果开拓印度市场。; K. ^# [2 q7 h0 ?9 w, C
众所周知,苹果善用制衡之术,无论是代工厂商,还是元器件供应商,都采取双供应商策略,不受某一家厂商的掣肘。相对来说,双供应商策略的本质是让两家厂商互相竞争苹果的订单,确保了确保了苹果的主导地位与话语权。早在2017年,苹果就重点钦点纬创在印度代工新一代iPhone。从富士康本身来说,它的竞争对手其实是纬创。因为纬创是苹果在富士康之外,培植的代工厂商,而纬创一直在印度帮苹果代工iPhone,这几年在印度的工厂逐步壮大。因此,基于抱紧苹果大腿的需要,富士康需要在印度为其自身争得一席之地。
# n0 S, s* I5 n+ Z$ l6 Y8 w+ `* ^富士康印度建厂的难题是存在的,因为印度本土化制造的生产效率与产业工人以及制造业总体水平与中国相比仍然差距巨大。苹果对于制造工艺、资本规模、生产效率、品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富士康要仓促要在印度设厂,在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供应链支撑以及熟练的产业工人以及机械化方面都会遭遇一定困境。( A. ]9 n$ D( E  q
早在2014年,印度莫迪政府就在大张旗鼓地提出“印度制造”的口号,打造世界制造中心是印度基于当前国情与未来战略目标。在今天来看,印度制造也在逐渐显露出成效。过去印度手机市场在与国产手机竞争中在技术与产品质量层面败下阵来,也源于印度缺乏本土的供应链代工产业集群,许多印度本土厂商比如Micromax 都是依赖深圳代工厂代工再在印度组装销售,但随着印度本土产业链的发展,印度本土厂商还有机会。
, z! F# v3 g' F9 ?0 z8 K一方面其实从苹果三星到国产手机,都在有计划的在印度布局建厂,三星去年在印度诺伊达建成了新的手机工厂,这也是三星在印度开设的第二家工厂。据说这将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将实现每年最高 1.2 亿台手机的产量。从国产手机厂商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国手机厂商都在印度设立了工厂,vivo、OPPO、小米、金立等,就纷纷在印度投资建厂,更多的建厂与供应链配套的建设均在规划之中。
: }! q7 Y' d# N/ K' g) l% [但客观上,富士康要将生产线迁移到印度,释放了一种信号,印度在未来几年可能将转移中国的部分手机制造产业链至印度,从而使得印度制造的手机生产与组装、研发能力得到强化,这反过来可能会导致中国手机制造业的竞争力被削弱。) n! O" r% F: F, T2 G9 a/ U$ f4 f
而手机制造业产业链的转移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业务与消费需求驱动。也就是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出现了饱和,增量空间不大,换机需求放缓,但印度市场还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在业务与需求层面,无论是富士康等代工厂商,还是苹果以及华米OV等厂商都有调整市场布局的需求。6 ?4 B( i+ E2 `2 ~7 {/ L' k
这会带来哪些影响?其一,带动印度的手机制造业产业链集群。这种手机制造业产业链集群在中国过去是经历过的。因为代工制造商需要依赖庞杂的供应商产业配套来生产,需求、环境、产业生态关联甚密。还有一个趋势是,国内大厂也在往外跑,当然这也是基于开拓国外市场的需要,展开全球竞争的需要。5 l  a! U/ _5 O) S, Q, k; c# K
但需要反思的是,虽然从全球电子品牌整体格局与制造业产业格局来看,中国制造业产业在全球的地位目前无可替代,但在中国市场,正是因为有一个一体化的手机产业关联的制造业集群,提升了中国手机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这种地位在过去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 \" g  O4 j$ C. d& c, P% Z& B但在未来,这种不可替代的地位还会继续存在吗?大厂的转移是否会削弱本土供应链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当苹果供应链出现了外撤的迹象,但是中国本土的供应链能否依托本土的品牌的发展而存活并弥补它的业务线损失与就业市场的空缺?) q, B2 J) M; K* N: Y2 z- @
对于印度而言,尽管目前,也面临着熟练技术工人的难题,但各大手机巨头纷纷将重心转移到印度,印度也有机会吸纳到更尖端的科技人才,加快发展印度手机厂商自行组装、研发、制造智能手机能力。与中国竞争国内外实体的投资资源与就业市场。而印度因为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土地,它如果采取湿度开放与公平的政策,就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 `" E! G  m5 O4 T在制造业向工业4.0时代迈进的时间风口,低端制造业外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需要知道的是,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会逐渐淘汰大量的落后产能和产业,但也需要留住高端制造业技术与人才,但富士康为核心的苹果产业链代工其实已经越过了低端产能的阶段,它代表的其实就是一种高端制造业,根据工业富联2018年年度报告:目前,富士康及其下属企业共拥有超过8万台机器人,超过1600条SMT生产线,超过17万台的模具加工设备,超过5000种测试设备,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精密工具智能制造,在提升效益上,富士康的自动化效率提升15%,加工生产过程85%实现智能补正。
, ?  u( O4 o: Q: r( e0 A7 ^需要思考的是,我国的制造业土壤、成本、氛围和技术水平如何去支撑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并且形成无可取代的地位。如果相对成本更低市场需求更大的国家而言,国内缺乏劳动力成本优势,又缺乏在上游技术层面的主导优势,那么未来或将有更多的优秀制造实体厂商跑向更具红利的国家。; w2 w- M/ y* Y; ?/ }6 ]
这些国家制造业的供应链和产业生态未来可能逐步成型,也就意味着形成了一个适配各大厂的新的“产业公地”,这相对也是在削弱国内的产业链集群的竞争力。国内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制造业如何去应对这种未来的竞争,值得我们反思。
3 k9 l9 {* z1 N( {2 P5 c4 H% u' p1 G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7 j. X0 C5 @4 C9 i. u0 F
. e. l# n% q% p" J0 p$ i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AMnsOA
' X2 f( s0 h$ K0 q, i1 @5 d/ \# |& S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8 19:58 , Processed in 0.04273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