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5 m, ]+ V2 m1 w; @) H2 y
当话题的潮水褪去,作品露出真容,“双男主”题材迎来了重新被审视的契机,一些未曾被揭开的部分也展现出来——制作方趋之若鹜的“爆款公式”并不是真正能让观众“上头”的关键,剧情本身、制作水准和人物关系更深层次的刻画显得更为重要。
( Y# T" q3 G% U( v; Z 作者|柯雪葭\编辑|伍成1 F+ }' ~ w( o B
《光·渊》空降了,没有预告没有宣传,开播5天只发了一张海报,官微甚至没有认证。5 I0 Q: L4 V! Q1 a4 D$ v2 ?
低调阻挡不了网友们“审判新剧”的热情。作为一部“双男主”的剧集,该剧从背景设定、演员妆造,到台词表演、角色互动都聚焦了观众的目光。
0 J3 B9 t+ H. @4 L l- m 一时之间,热搜榜上与《光·渊》有关的热梗频出,但评价却差点意思。张新成的刘海和付辛博的抬头纹都成了吐槽的焦点,二人在剧中的互动也被截取出来,成为“双男主”互动的反面教材。
6 L9 v# d9 W2 f" a4 N5 ?4 f- Q ! s8 c# h# N6 b0 u& O( Q0 i
与常驻热搜的热闹相对的是,播放数据也不尽如人意。播出5天后,《光·渊》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仍然在10名开外,占比最高仅有1.69%(数据来自灯塔专业版)。相比剧集本身,大众的注意力更多投射到了环绕在剧集周围的争议话题上。6 `( K0 O9 n2 V$ ?5 [( d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说,“双男主”剧集一直是颇受欢迎的类型,也是最容易打造爆款的类别。但从上述效果看,这个曾经的“财富密码”似乎不再灵验了。
+ G: [8 e! H1 k; q, Q 当话题的潮水褪去,作品露出真容,“双男主”题材迎来了重新被审视的契机,一些未曾被揭开的部分也展现出来——制作方趋之若鹜的“爆款公式”并不是真正能让观众“上头”的关键,剧情本身、制作水准和人物关系更深层次的刻画显得更为重要。8 u5 @5 e/ ~! [1 G7 i/ W
错乱的定位
3 l4 x7 V+ L: k3 D 《光·渊》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时间点是新元文明253年。这里因为一场天灾使一些人有了基因的缺陷,他们没有共情能力,被成为“零度共情者”。
9 F" |2 ^& E) y1 b4 j; u 在此设定之下,社会的热点话题是犯罪率升高是否与零度共情者有关。为此,国际联合调查署成立了特调组,队长就是骆为昭(付辛博饰),实习探员裴溯(张新成饰)也被牵扯其中,而他正是一名零度共情者。1 b) f. n" h$ ~
从上面的情节来看,《光·渊》在一开始有着足够的悬疑感,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好奇心。但真正推动剧情发展的“双男主”,似乎并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7 I& d) f4 i" j3 o8 H9 X 张新成扮演的裴溯,曾经因为一张拍摄路透而颇受认可,同样的妆造在播出后却惨烈翻车,遭到了网友的强烈吐槽。“姨”字作为一种特定的形容词重出江湖,网友们暂时忘记了曾对这种用词里包含的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问题口诛笔伐。0 R& e* u, ?# q1 S! O" h
# t& n8 n7 G6 O& t, C' Y2 T+ Q
付辛博饰演的骆为昭,形象气质更像是普通刑侦剧里的中年糙汉警察。由于演员本身一向以青春阳光的形象示人,为了与角色相匹配,他被安上了胡子和抬头纹,让很从观众以为看到了本山大叔。9 U# F- q7 U" L+ t
更有网友开创性地用“男女老少”来形容裴溯的形象——矛盾感与它的贴切程度成正比。这个不知所云的形容词事实上透露出了这部剧面临的问题——找不到合适的定位。
" W- `9 O t% i$ P- J# S- ? 首先,如果以大众对于双男主的标准来判断的话,这两个主角站在一起,要让观众立刻“上头”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妆造的违和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演员本人的演技也不足撑起更加复杂的情感,这使得他们在共同出镜时的互动都非常流于表面。! _; {# i2 g( |0 t" h, I _
当带着看普通悬疑剧的心态进入这部剧时,主角之间频繁的互动、争执、眼神交流、肢体接触之类情节显得非常没有必要。这些琐碎的部分,让本就并不丰富的人物内在显得更为单薄,且反复地拉扯着观众,让人无法更加专注剧情本身。
4 _) ]7 L N6 D( C( ]- W 3 ]$ X$ y$ D3 M5 q% R2 ?, l4 N( Z
其次,熟悉国产剧的观众都知道,《光·渊》的故事被设在了一个鱼龙混杂、宛如“东方哥谭”的新洲,看似悬浮离奇,但却是主创为了保留故事的奇情与烈度所做的最大努力。 D& V# N4 p# q: J2 z8 r
实际上,架空设定早已有之。早期以架空设定试水的作品,单从制作和剧情来说,都不算太优质。但随着制作水平的成熟,也有成功的案例。像此前热播的《司藤》也是利用架空设定保留了原著中“半妖”的内核,播出后观众也给予了肯定。然而这类做法对于制作水准、服化道的审美以及演员的演技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6 r- o! X- B/ z3 c$ ` 目前看来,《光·渊》在这方面,还是时而有让观众无法代入的情况出现,一边想象着这是纯属虚构,一边又无法避免回到现实。
# N s) x1 [5 w 什么是“双男主”9 R, O5 T% f# X, ?5 ^
不过, 坚持看下去的观众发现,作为一部悬疑剧,《光·渊》的制作水平和叙事逻辑都在及格线以上,案件也颇有社会意义,“好像真的在用心拍。”7 H4 Q6 ^# ]. t5 M0 O+ @" H
不得不承认的是,《光·渊》相比与几年前此类作品的1.0阶段,已经有了相当的进步。比如第4集的追车戏,无论是镜头调度、场景还原还是演员表演都让人眼前一亮,惊险刺激不输经典港片。. \# W1 C. e, N+ ^) E
剧中的案件总体上是合格的,有曲折有逻辑也有社会议题,那句被传阅了无数遍的“你可以教孩子防备陌生人,提高警惕,但是不能让她们怕穿碎花裙子”,在案件的诠释下显得更加振聋发聩。
1 k5 l7 t! }/ f 从一部普通的悬疑刑侦剧的角度来看,《光·渊》算是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剧中主角二人“一个站在光亮处周围鲜花锦簇,一个站在黑暗里身后冥花遍布”的镜头设计显示出主创的诚意和用心。随着最初的争议逐渐平息,舆论场中也不乏“真香”的声音。但整体来说,对于一部“双男主”剧来说,它还差着点火候。1 ]% b) L4 \% \5 F5 x
实际上,广义的“双男主”剧集有着更深刻的延伸,也并非一个近年才有的新鲜类别。. D! g4 a5 _$ A
《日月神剑》
8 q; e# Z5 k8 N7 N 很多80后还记得,小时候看过张卫健和郭晋安演的《日月神剑》,阿日和阿月的日常耍宝也给观众带来许多快乐。而余韵还未散去的开年爆剧《狂飙》,安欣和高启强一正一邪的20年的对抗,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双男主”设定。
, t' x4 H: o. i# @- U, U$ i w 但类似于《光·渊》这种剧集的尴尬在于,观众很难以普通剧集的眼光去看待它们。比起高期待带来的高要求,更艰难的情况是,大多数的关注来自于“看戏”的目光。7 M* @# G4 ~/ h
舆论的疾风骤雨在前,《光·渊》还没能撬动更广泛的观众为其遭受的争议“平反”。更何况,在看过《狂飙》这种剧情和演技都在线的高质量剧集之后,观众看剧的标准也更加严苛。
) z/ x" m1 W* w' p 与此同时,2020年播出的《棋魂》和《终极笔记》又被重新提起,这两部剧都由经典IP改编,同样是在不利的舆论环境下凭借剧集质量和“双男主”的魅力实现逆袭的黑马剧。1 _$ k! n; G" M
《狂飙》《棋魂》和《终极笔记》剧照 2 x" c. V3 A1 I k$ s
这样的例子在国产剧中并不罕见,判断一部剧中“双男主”所带来的周边效应有多大,往往依靠观众二创的数量、质量以及传播的广度,在“双男主”还没有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类型时,国产剧对于这类作品的二创已经相当成熟。
z3 g" i5 P* z$ `) E4 S0 R) \ 从早年的经典剧集《逆水寒》《士兵突击》,到开启流量时代的仙侠剧《古剑奇谭》,再到正午阳光打响“国剧门脸”名号的《伪装者》《琅琊榜》,观众对于剧中人物关系的热爱由来已久。
+ z- e0 x5 d. c* \$ t 这些剧集类型迥异,而无论剧集质量如何,在人物塑造上都相当鲜明生动,留下了经典的荧屏形象。) v! C" j. H! E" A: b
对于这些剧集的主创来说,并不会在创作时考虑调整剧中男性角色之间的情感关系来吸引观众,而是专注于剧情本身,当戏剧冲突出现之后,角色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被体会到了。《琅琊榜》的导演孔笙在得知观众将梅长苏和萧景琰组成CP之后,惊讶道:“世上还有这种事?”5 S: z. ?* R* P5 x6 w0 h
; `% Z' R" C$ Y/ m. f/ I 近年来还有《民国奇探》《猎罪图鉴》这类双男主剧集让观众收获了“嗑CP”的乐趣。剧中让观众津津乐道的情节是否是主创有意为之我们不得而知,但抛开“过度解读”,引人入胜的剧情、逻辑自洽的人物关系是吸引观众的基础。$ j* f n6 |# Y( e
美国大众文化研究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认为,粉丝是“过度的读者”,与其他读者相比只是程度不同。粉丝不会停留于文本官方或表面的意义,而会挖掘其中符合心理期待的深层内涵。费斯克的学生约翰·詹金斯将粉丝称为“文本盗猎者”,指粉丝在文化工业中盗猎走对自己有用的符号材料,并根据自己的臆想重新并置。
y! Y. l9 ?3 l2 i8 u1 ~! ^ 比如,作为一部全民热追、老少咸宜的剧集,普通观众并不会在《狂飙》中看出男性之间“过度的感情”,但在另一部分观众眼中,高启强与安欣的“相爱相杀”,高启盛对高启强的“偏执”,安欣与李响的“意难平”,都是在观剧之外绝佳的延伸的素材。# d( p! h- g( Y$ K! h
1 r1 i1 B: ~2 G
无心插柳往往意想不到,有心种花反成了画蛇添足。一番折腾下来,这些“过度的读者”们也在社交媒体上倾吐心声,“主创把剧本逻辑和人物关系做好就够了,我们会自己找糖嗑。”
& ?5 e' @; q6 G7 p- K “爆款神话”不再# n" t+ u- G" L! E% V; B& g3 I
《光·渊》上线后不久,网络上传出了《烽火流金》正在后期配音,可能会更名播出的消息。网友又有了新的关注热点,但这一次对于是否还能造出“顶流”的期待,并没有过去那么乐观。, ~: X# _4 j7 i V9 y
前几年影视行业中对于“双男主造顶流”的热衷,事实上暴露的是国产剧创作的路径依赖。同类IP版权被疯抢,一时之间备受争议的IP成为了制作公司和演员们竞相争取的“香饽饽”。$ {5 D3 X3 c5 U. \6 M, V
事实上,被大众熟知的“爆款神话”只是冰山一角,很少有人再提起,2018年播出《S.C.I.迷案集》,2019年播出的《少年江湖物语》,其实都是与爆款同期播出的“双男主”剧集。
8 `: Z1 T0 `0 Y! N- {# R1 U, E# W/ t
1 Y& }6 ~, Q* b 而《光·渊》的主演之一张新成此前还演过一部《最强男神》,在2018年无声无息地播出了。如今深耕电影圈的易烊千玺,早年也和黄子韬演过漫画《艳势番》改编的《热血同行》。
4 L1 O, A$ |! h; P1 [% d 这些剧集由于题材小众、圈层属性明显,大多数剧集播出时很难触达大众,因此爆款就显得尤为突出,成为市场上的“幸存都偏差”。在舆论场中,似乎只有具备足够的争议的作品,才有资格被作为典型来讨论。' j. c% Y' I9 d* \# \3 T
然而,对影视作品来说,高关注度是一把双刃剑,热度与审视相辅相成,被关注的越多,所遭遇的评判也更加尖锐。
8 S+ ]; W) F& n. ^% \6 C 小众题材一定要靠“过度的读者”和“上头的CP”才能跻身大众视野吗?也不尽然。2020年的《鬓边不是海棠红》播出时也曾面临观众戴着“有色眼镜”的“审判”,“CP不好嗑”几乎成为了共识,但这部剧创造性地获得了奖项加持,主演黄晓明和尹正也凭借这部剧让观众认可了他们的演技。
" @$ G3 f. Y0 X5 }" Z! a. x ' V: @8 ?/ f0 A: _3 q( N
彻底的主流化还是迎合圈层受众的期待,一直是摆在影视创作者面前难题。但随着观众的审美逐年变化,当下的剧集市场,流量和质量已经不是零和博弈。
- x* P# Z0 ^' G5 R) |. ]2 B' E 大多数情况下,热衷于“双男主”的观众女性占比更高,女性观众将男性角色之间的情感羁绊解读为亲密关系,一定程度上是对于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反抗。她们通过想象与再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势均力敌、平等自由、灵魂共振的情感的需要,构建理想相处方式。5 y) r2 b) {7 O& z y
但吸引观众的从来不是被强行设定的关系和互动,而是剧作本身独立鲜明的人物形象与足够的情感张力,在此基础上,提供丰富的创作空间投射观众自己的想象。8 l* O' f# L4 b' t# t( L! X1 E' t; x
而对于一部足够优质的剧集来说,无论是“双男主”还是“双女主“,或是多人群像剧,其观众都会是更多元的。如前文提到的《士兵突击》《琅琊榜》等剧集,虽然是“二创素材库”,但仍然有众多男性观众将其视为经典。- V* X4 v4 N6 I' @$ c5 u: J
9 u% R6 g. I9 y' E$ ~. ?& A
在长时间的等待之后,《光·渊》空降播出,正是让舆论与市场冷静下来的契机。当最初的争议热潮散去之后,“当作一部普通类型剧看”成为大部分观众的共识。一次性放出8集之后,《光·渊》没有再更新,随着时间推移,“催更”的声音逐渐超过了“审判”的声音。: Y: ?8 q* z( H5 G; m: E
虽然《光·渊》的摇摆不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集的效果,但之后的剧情,如案件质量过关,偶有精彩桥段出现的话,仍然有口碑翻盘的可能。
- V3 |. c: N( t/ ` | 如同网友所说,消除狂热的最好办法不是封禁,而是把作品都“抬上来”。在祛魅之后,让剧作回归剧作本身。
* ~5 D: Q) `5 `: H2 W 毕竟,CP感是玄学,但演技不是;爆款可遇而不可求,但好作品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