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6|回复: 1

群众不愿花钱,背不了中国经济的锅

[复制链接]

1635

主题

718

回帖

707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071
发表于 2023-2-16 20: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 L; t2 ]( e. S$ c8 `6 q
            消费不振也就罢了,经济出现问题已经够糟心了,各路专家和分析人士还非要把锅甩给“国人和年轻人不花钱”。
! M; g/ ^: v  }" J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张明扬
, ?' I; u9 f0 O9 h            最近,有一个新词叫“超额储蓄”。' f" g* I  b# |0 n2 n6 A
            大概的背景就是,2023年1月居民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5 C2 h# z% ^5 n" [9 F
            昨天(2月15日),《证券时报》头版忧心忡忡地发表了一篇题为“多管齐下引导居民从超额储蓄向消费转化”的文章,“超额储蓄”瞬间成为热词。4 i1 w! f6 v! d
                        0 B' o3 ^7 w) [( H
            图/微博用户@凤凰网财经/ R# W* l! g8 t/ Q+ \$ t3 w: N1 a. `
            舆论关注“超额储蓄”的原因无非是:群众怎么又不爱花钱了,再这样下去,中国经济可怎么办啊?
! j3 ?, N" e7 }, O            一时间,不爱花钱的本届中国群众又成为了中国经济的背锅侠。7 W1 O7 v. r3 e1 O2 ?/ O
            01
. N% [7 ^' z2 Z5 c5 @" @            1月存款创下历史新高固然震动了市场,但其实自去年开始,“中国人又爱存钱了”便已露端倪。
; G" {; b) h4 W" Y, Y  b8 Y( l* n& M            根据央行数据,2022年居民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远远高于2021年的9.9万亿元。" a0 l2 h8 y% i) ]' o
            这两天对数据的解读有很多,但大多都是愁肠百结惶惶不安,似乎中国人不消费爱存钱有多么意外似的。) N/ P' J" _$ K" w
            我就想问,少消费爱存钱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么?$ c8 B9 T. h; ]4 s
            2022年是疫情封控最严格的一年,很多人钱当然是少挣了,但出于未来经济前景的晦暗不明,花钱就更谨慎了,再说,去年那么多店都关了大半年,就算想花钱,也花不出去吧;5 L( R8 }: b( O3 V  g2 C* T# _& Q
            2022年10月前后,理财产品处处爆雷,银行理财的保本神话被打破,甚至出现了大幅亏损,对于一个有着正常思维的公众而言,少理财多存款太应该不过了;) M- I2 k8 Q* m; O" ?" y
            2022年,房企也群起爆雷了,大量期房烂尾,这时候群众谨慎点不敢买房也很正常吧;# a" T3 \* {# x4 M% Q6 n* I
            2023年开年,虽然防控开放了,社会步入正常了,但经济究竟怎么样,裁员减薪会不会继续延续,谁都不敢打包票,这时候减少点消费,才是对个人和家庭负责吧。8 D/ F$ \4 F" B* e2 v. d6 H
            也是2023年开年,传来了延迟退休的消息,对于那些惴惴不安的年轻人而言,少花钱是正常的应激反应吧。
; G, P* v3 b) h  d            在既有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中国人做出了最理性最有责任感的财务抉择:多存款少消费。6 d/ U2 p( i4 ?2 U
                        ; Q2 N/ f  c9 B5 p" f
            图/图虫创意
4 e8 w- V3 `7 @+ Q. K            在经济下行期,群众纷纷增加负债,非理性消费,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吧?到时候,负债叠加失业,对每一个家庭都是灭顶之灾。
+ H$ Q* B1 ~8 ^5 g            最近两年,但凡有朋友来问我家庭财务的问题,我的建议无不是:少花钱多存钱,不跳槽不创业。
1 k& n" P4 u: A& r8 k& U            我明白,从整体经济而言,消费低迷当然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有两件事我们得明确:
3 I. _: j9 V; K! e% |# ?( u9 c. l5 x            第一,减少消费是大环境下的正常抉择,需要关注的是经济大环境出了什么问题,而不是盯着民众;第二,宏观经济固然重要,但对于个体家庭而言,他们作出最符合家庭利益的经济决策,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5 B3 I9 L1 M8 J4 D
            022 F! I8 l6 L. n4 r2 E
            经济出了什么问题,舆论将锅甩给群众,甩给群众爱不爱花钱,似乎是一种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选项。( A9 d5 P# F6 P0 H  V3 ?
            平日比较关心经济的朋友们应该有印象,2018年前后,舆论也曾惊呼:中国人为啥不爱存钱了!4 ]4 s" z: k6 Y- w) [' M
            当时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8年,短短十年间,居民存款增速从18%下滑到了7%左右。
5 \/ m5 k! H2 T0 Q. I2 _- S            当时,舆论关注的是“居民存款减少会带来哪些隐患”。“业内人士”也和今天一样忧心如焚:居民储蓄率过快下降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及连锁效应——如果居民储蓄率的下降幅度过于明显,将会加大整个社会的债务偿还压力,使金融体系变得更加难以承受风险。
2 `) D( K% z) j9 z9 b' j4 h2 a+ O            甚至还有经济学家公开表示:“中国居民很快就会成为一个赤字部门,后果很严重。”! X' {7 k' ]( O' U+ X& w* c# j9 o
                          ~. k& [+ B% `! I9 b# U
            图/微博用户@云南网! a4 Q% c' z1 Y% A$ L
            好家伙,群众爱花钱不存钱,国将不国了?
" k8 N$ r1 x. a& E! P/ ]            短短四年过去,风向为之一变。舆论和专家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焦虑和规训:群众爱存钱不花钱,中国经济就会出大问题。& R4 K! D( e  A2 K) }6 r
            按理说,2018年时对于“国人为啥不爱存钱了”的忧虑,今时今日不是得到完美解决了,不是应该如释重负么?2 Z' I( h0 ~+ g' \5 e
            中国经济的一大关键隐忧解决了,中国经济不是应该从此一飞冲天了?
1 h$ T: X9 [# C7 ~. H. y, h6 J! L( y" _            但事实呢?
% ?! {. @# D: S! m7 w            群众花钱也好不花钱也好,只要中国经济仍然存在困难和问题,锅都是群众的。( g% h" ~" j. D+ z- R! y
            039 T! D1 E5 U5 @# j1 {
            2022年时,舆论将中国经济的困难原因尽数推诿给疫情。似乎疫情结束了,中国经济就瞬间转好了。% c/ ~$ d" t6 g
            对此,吴敬琏前一段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再版序言中特别提到:
3 M( N5 ]) {; g3 G8 p6 g+ H( T            中国经济当前遇到的困难,除却某些带有偶然性的突发因素,例如新冠疫情,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大量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9 w: D0 `9 j9 i. V3 x            现在,防疫告一段落,为中国经济承担责任的又成为了“居民不消费”。2 i, D+ f1 D5 y; L* ?
            但中国经济的深层矛盾是什么?
' E3 h4 @; J: ^' r" d4 m6 ~            是民营经济的信心问题,是重新激活市场经济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支出过大累积债务过多的问题。) K* \" O% B8 V; L
            所谓居民爱存钱不爱花钱,不仅远不是什么核心原因,充其量只是经济问题丛生导致的“结果”。
! s1 x, B4 j) o! n( j* c& B' x2 x* Q: c            中国人不爱花钱或许有关传统文化因素,但年轻一代早已走出了这种影响,前些年还因为“过度借贷”备受争议,他们怎么可能不爱消费呢?  m0 h6 P; D3 ?& n
                        4 u# b  m7 z4 b/ D$ E' L0 G
            图/微博用户@合肥兔曹君6 R8 M: P8 p  n
            如果连年轻人都不愿或不敢消费了,问题一定不是出自消费本身,而是与中国经济的深层矛盾高度相关。
+ m- h$ H  W3 u            对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消费不振都是一个大问题,但在中国的语境之下,就消费谈消费,仅仅关注什么“刺激消费”“降低储蓄率”,根本就是言不及义。
/ x. E8 e  K( e3 W7 ^# ~1 U2 \8 O0 _+ I            否则,按理说,现在存款利率那么低,央行的印钞机也重新轰鸣了起来,存钱是多么不划算的一件事啊。! m. [. j, b* x0 L9 W
            更不好的舆论风向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消费不振也就罢了,经济出现问题已经够糟心了,各路专家和分析人士还非要把锅甩给“国人和年轻人不花钱”。
: f( u8 L4 O6 y+ |            背后的潜台词似乎是,不花钱爱存钱国人要对经济出问题要负总责,需要通过花钱“将功折罪”。
( U( Q3 N+ B6 l# d# y- d            所以,如果群众幡然悔悟,大方地花起钱来,中国经济就将百病消散一跃而起,其他的问题都是枝节问题,没那么重要。  d, F9 M. f/ d3 G- B7 B
            背锅侠应该有这个觉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1

主题

740

回帖

666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663
发表于 2023-2-16 21: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过35岁就不好找工作了,百分之九十的年轻人都不是公务员和在国企上班,工资收入都不稳定,怎么去消费?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25 22:32 , Processed in 0.04391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