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 {& f t& G2 c 我们判断,事情正在起变化,曙光乍现,未来1个季度左右是关键时期,投资者可以对未来适度乐观些。! {) G1 H+ ?# E4 [' ] I+ U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大力提振市场信心”。2 e% A2 F A$ h0 ` W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召开,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F7 c# t! V Q; J" e8 \. n. c
凡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放在中长期的角度,市场投资者可以对中国经济未来前景边际乐观起来。' Z- M: R* j5 j1 n F' M
过去压制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主要是四大因素:美联储强力加息收紧货币、疫情反复、房地产市场调整、民营经济信心不振。
4 ?5 e" H) I3 M3 _! Q 现在事情正在起变化,这四大因素均在边际改善:+ b# ~+ j |8 |; f9 U3 @6 f# T# C
1、美联储加息放缓,这是重大方向性利好。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加息50个bp,是连续四个月加息75bp后的首次放缓,主因是美国经济和通胀放缓。6 B5 \+ [4 K, e" Z2 f# B
2、防疫措施科学优化,经济活动全面放开,经济逐步恢复正规。四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重大信号,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 a2 z! q. I: x" g, z 3、近期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先后出台政策,稳楼市“三箭齐发”,形成了信贷、债券、股权等三大融资政策支持体系,从保交楼到保房企三好生,房地产迎来了困境反转的政策拐点;
1 e# [5 s8 x$ f) B: O 4、政策明确提出,推动平台经济完成专项整改,推出“绿灯”投资案例,规范和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为创新和就业作出贡献。0 P* z' a% m+ U# c) z6 e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珍惜历史性低谷期的黄金般估值,风物长宜放眼量。: v4 o5 _8 `- s4 N
我们在2020年初倡导“新基建、新能源”,2022年3月提出“从今天起开始乐观”,7月中旬预判“中性震荡市”,11月提出“否极泰来,
1 f% O, v- Z: d4 R: t; v! Y- ]$ i 事情正在起变化
6 e% c5 c" y7 r ”。
2 q: b X V3 ]5 ~7 a% ] 当务之急是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是该全力拼经济了。如果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各种问题和风险就会暴露甚至激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A: I5 q- h6 f4 o( o 只要我们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重启经济,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
/ i8 V0 T6 W# z+ l 底部靠信仰,顶部靠理智。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致富,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和她站在一起。: x3 [/ m* I O
近期发布文章《
, `4 U1 V# {2 p 否极泰来& M) d5 a, d* Q: Z5 e8 l8 Y) o
》《6 R; j- n f/ L4 _; ^) |
当务之急是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是该全力拼经济了
$ z1 m# t5 M7 ^+ k( S- v" d 》《# ?! ?$ W. }" c/ ^; J; e' x- v }
关于放开经济活动的建议/ @4 r5 [$ C) N+ e A y5 F4 A6 X
》,以科学家的精神,建设性的态度,推动社会进步。位卑未敢忘忧国,以不负几千年来读书人的士大夫精神。
* D& E9 x- s' X, f
1 Y# m W: O8 E" \4 P# v0 l 一、美联储主席表示12月份加息步伐将放慢,美国通胀水平高位回落,美联储加息节奏预期放缓,美元强势周期已是强弩之末,这是重大方向性利好
9 u3 A! b3 X) N7 u& G9 y# D 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加息50个bp,将联邦利率区间抬升至4.25%-4.5%,是连续四个月加息75bp后的首次放缓。6 B* D0 [" T3 g% n: y
未来美联储加息节奏或继续放缓,但将维持一定的高利率水平。点阵图显示2023年的加息峰值在5.1%;鲍威尔发言也表示,需要将利率保持在高水平,在对通胀回落至2%有信心之前,美联储不会降息。
, d5 h. i( E8 W; U0 a; j 美国通胀下行趋势已经确立,支撑美联储放缓加息。美国CPI自2022年6月达到同比9.1%的高点后开始回落,近2个月更是超预期回落,11月美国CPI同比7.1%,比10月继续下降0.6个百分点,环比0.1%。美国核心CPI同比6.0%,比10月下降0.3个百分点,环比0.2%。
( V# X! k" e2 b3 L Y: V 9 U5 q e5 A8 Z8 M' T: `/ u
今年美联储采取了40年来最大力度的加息政策,连续6次加息,最近的4次是75BP,大幅收紧金融条件,导致美元指数强势、全球资本流出、股票市场动荡。同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美国的房屋销售、消费者信心指数、制造业PMI等开始回落,现在轮到通胀水平下降。' p! l; v- G' J2 ~' j+ a! ~; p1 @
美国通胀水平高位回落,这为货币政策调整赢得了时间窗口,也为全球资本市场赢得了喘息之机。美股、欧洲等股票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也就不难理解。
; b0 L. M0 z7 f) m. d 我们预计强势美元周期已是强弩之末。好消息是未来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缓解,近期人民币汇率重回“6”时代,坏消息是由于欧美经济放缓,外需和出口收缩。/ p8 D8 c& ^& m" M# W/ a
如果这是美元强势周期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信号,那么这对中国经济、资本市场和黄金市场是方向性利好。这是值得重视的。
5 r5 r& a) x8 `; z 美国在滞胀,欧洲在衰退,中国在筑底,这就是世界经济三大版图的景象。$ U% i, ?; k( d
我们对未来世界经济三大判断:第一大判断,欧洲有可能爆发全面经济金融危机,提防欧债危机重演,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也难逃一劫;第二大判断,全球经济正在开启新一轮深度衰退,美国经济也难以幸免独善其身;第三大判断,如果作出科学应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关键是科学防控、新基建、新能源、民营经济重获信心、平台经济发挥创新作用、稳楼市房地产软着陆等。7 p9 G1 j' `% r! \$ [) u
二、近期国内物价、出口、PMI等数据回落,为新一轮货币宽松和稳增长打开了空间7 Q; H6 C2 G. b( R& Q: N z
出口和外需大幅回落,意味着扩大内需、拼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升。11月出口同比-8.9%,比10月降幅扩大8.7个百分点,增速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主因海外需求回落拖累,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均明显下滑。我们维持做好应对全球经济新一轮衰退周期的判断。出口大幅回落,主要受美欧经济放缓外需收缩影响,12月美、欧、日、韩的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46.2%、47.8%、48.9%和47.1%,全球制造业PMI降至48.6%,连续四个月收缩。在外需持续大幅回落的背景下,稳增长扩大内需的重要性提升,新基建、稳楼市、降息降准等值得期待。8 u4 a! q1 e8 {8 b" n3 R
H8 r3 ]8 N! s% ]) o% N5 e 3 {/ S; N4 i8 P3 }% u2 h
物价大幅回落,通缩风险上升,为货币宽松打开了空间。11月CPI同比上涨1.6%,比10月回落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核心CPI同比0.6%,持续处于低位。PPI同比-1.3%,与10月持平,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反映居民和企业需求均疲软,PPI落入负增长区间,存在通缩风险。通胀对货币政策掣肘大幅减弱,同时由于美元指数回落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压力减轻,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已经打开。! ~, U: E# \. V4 o
0 \- t- t o7 r/ b
11月社融信贷数据放缓,预示着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这进一步为稳增长宽信用提供了契机。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0%,前值10.3%。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9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6109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前值6152亿元。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12.4%,前值11.8%;M1同比增速4.6%,较上月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M2与M1剪刀差持续扩大,反映实体经济活跃度下降。' v1 d# t W) b
; v: ^/ c% ~+ y2 y; ~" K; V, S
12月PMI和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显著收缩,未来全力拼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走向回暖复苏。12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分别为47.0%和41.6%,分别比上月降1.0和5.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新订单、新出口订单下滑;服务业尤其是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收缩明显。稳增长就是稳就业,重点关注解决就业主力的小微企业经营困境。12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3%、46.4%和44.7%,比11月下滑0.8、1.7和0.9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均景气收缩,市场主体仍需政策支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