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 2023 年春节的临近、中国有序恢复公民出境旅游,出境游持续升温,多国热情欢迎中国游客。8 f$ P7 \* ` b) ?( L
2 i3 m. E# y" s c+ }( }
6 G) w! R, w* S, N& P
* g. i* e+ l2 c8 t$ V v9 L1 月 8 日,旅客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T3 航站楼准备前往国际、港澳台出发口。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 j8 r$ r8 e& k! V! h2 }+ ~; h( f多国热切期盼中国游客- X$ H3 ?2 L) `
近日,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到机场接机,欢迎新冠病毒感染 " 乙类乙管 " 后首批前往泰国的中国旅客。7 _" J9 `, ~3 P$ h I$ T6 l
泰国民航局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将有约 338 个来自中国的航班飞抵素万那普机场。泰国旅游局表示,中国游客回流将进一步提振泰旅游业,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赴泰中国游客将达到 30 万人次,全年接待中国游客将达到 500 万人次。3 ~* L. K6 t& W. s7 C& D& l: Z
- N( [! u' m; B# j. U) Q+ `
2 O+ \8 Y+ @: ~1 _/ S
- z/ H" Q" I0 [& C5 b" u# v3 B1 月 9 日,泰国曼谷,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前右二)在机场致欢迎词。中新社发 赵婧楠 摄; }; E/ l3 L9 J1 z" O
柬埔寨首相洪森也表示欢迎和期待中国游客来访。他称,对中国而言,柬埔寨一直是一个 " 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今年柬埔寨有望接待 200 万人次的中国游客,这将带动柬埔寨经济快速恢复。
) d% w; j( v1 H. Y3 d2 {马来西亚方面日前预计,2023 年将接待中国游客 150 万至 200 万人次。新加坡相关业者则估计,中国游客的回流将会给新加坡全年带来额外的 20 亿新加坡元的收入。$ w) e7 m# w: }# Z0 I% a
新加坡旅游局表示,中国是疫情前新加坡入境游的第一大客源国,为丰富新加坡旅游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中国逐步优化防疫防控,新加坡旅游业界及民众纷纷表示对前往中国旅游以及重返中国旅游市场的期盼。1 r; G* g( e8 z4 U
印尼等国专门安排说中文的人员进行对接,巴厘岛等旅游胜地因疫情暂停的中餐厅陆续恢复营业,当地旅行社也相继推出春节旅游产品。
; `2 A$ d5 w* I, Z' K0 A, m( W) i+ q Y此外,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等国大使馆、旅游局日前纷纷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欢迎中国游客到访旅游。5 i6 @: x2 i% F1 i
强劲拉动全球旅游业复苏
5 l# W- R5 e I8 f9 @" ?" 中国重新开放国际旅行是全球旅游业复苏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将为相关国家旅游经济的全面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对中新社说。
) ?" ~9 {. z! Y- |! N程超功分析指出,中国旅游业的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是多个国家入境旅游的重要客源国。受疫情影响,2022 年中国的国际航班客运量一直处于非正常状态,月客运量仅相当于 2019 年同期的不到 5%。
. _6 @) \( @1 j- \; X+ d近日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 2022-2023 ) 》指出,当前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意愿变化明显,游客信心正在恢复,有信心前往更远的目的地。
: v4 u3 H% ~# g2 O: \事关出入境,这些事项要注意!
, J1 V: N1 x9 a+ w. {4 s4 a1 月 8 日起,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 " 乙类乙管 "。根据规定:
+ i/ A/ i5 |' H' w7 p来华人员在行前 48 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
# R# o O4 c: E: J, ]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
) n! [* l( X& ]' B取消入境隔离等措施;" G" r! D+ @& r* H
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3 F) w* l6 c! |* U3 c. l有序恢复内地居民赴香港、澳门旅游;$ `9 V/ m9 R% @& n( p- `: k7 P% }( _
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 q, R1 @& M. W0 t少数国家对中国出发人员入境采取限制措施
2 P: e% i/ H/ ?- q& h& g7 \自 1 月 8 日起,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但目前看来去部分国家还无法说走就能走。+ I* f$ W# ]- R# q, H4 f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1 月 10 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发布新冠病毒感染 " 乙类乙管 " 总体方案和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之后,多国表态予以欢迎,但也有少数国家宣布对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以最大的诚意,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有关国家进行了充分沟通,详细介绍了中方优化调整防疫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当前中国国内的疫情形势。但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国家罔顾科学和事实,仍执意针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并将采取对等措施。
a# ^& b: }# M$ d记者梳理了各国最新的入境限制措施,对中国没有入境限制的国家,有望成为这段时间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
. p2 V5 i/ F' ?+ t ]; {7 j, G! k
' I6 O8 T( ^6 F
) S( R+ b; m# J
( R# ]' Y; P2 F9 e* z3 i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I& q- \* H- p/ Y( A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