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p; W+ X2 c4 r% ?: ] 图为12月19日,无人机航拍的大寨村。 杨宗盛 摄
( @) f7 |. Q2 h$ g$ q+ | 中新网桂林12月21日电 题:广西大寨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 j' d2 P7 ~) e* U+ l 作者 赵琳露 蒋丰慧 林延昌
! v9 q+ h1 _5 \6 t 北京时间12月20日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公布2022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成功入选。通过发展旅游,当地村民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3 `7 t" H5 \, ^4 U7 a
大寨村位于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其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650余年历史,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 m' _( M/ S; d9 P" ]
8 P. r+ Y& q5 S, s$ Z
图为12月19日,无人机航拍的大寨村。 杨宗盛 摄
- B4 q, U; ~6 n$ y; n: x( [: q) y 近日,记者驱车沿着盘山公路来到大寨村。从高处眺望,大寨村坐落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之间,依山而建的瑶族风情传统民居错落有致,一条细长的石板路串联起梯田与村寨,三三两两的农户在梯田上劳作。
7 V# h& C6 D0 B7 \8 ]8 ^$ F# S0 o 在旅游开发前,大寨村由于地处崇山峻岭深处,村民生活极度贫困。“半边铁锅半边屋,半边床板半边窝”是当时村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
+ f- Q8 A- A4 ~ s+ R 年近六旬的村民潘广英回忆道,在她小时候,很多村民要借谷子吃饭,过年杀猪才有肉吃,去龙胜县城全靠两条腿翻山越岭,“去的时候天还没亮,回来的时候天都黑了”。潘广英感慨道,她十一二岁时才第一次走出大寨村,去到龙胜县城。+ z0 r/ T2 M; Z
2003年,大寨村修通了公路,金坑·大寨瑶族梯田景观区正式对外开放。农耕梯田、红瑶民居让大寨村“火了”。打造的“西山韶月”“千层天梯”“金佛顶”等梯田特色景观,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A! W+ [8 Z+ E/ _
1 h: _* \1 j) m! T+ M. A( K# ~ 图为12月19日,无人机航拍的大寨村。 杨宗盛 摄3 `8 E3 r4 \. S$ C K* _2 }
“开发旅游后,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全村现在超过230户村民开民宿、农家乐。”大寨村支书余琼通表示,大寨村从旅游开发前的人均年收入不足700元(人民币,下同),到2019年的人均年收入达3.4万元。9 j" v3 R2 o: Y+ ~: G* Q$ k
通过发展旅游业,大寨村走上了“一田生五金”,即梯田流转有租金、梯田入股享股金、梯田务工挣现金、梯田维护得奖金、梯田旅游发薪金的旅游产业振兴之路。曾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在景区内经营农家旅馆、出售手工艺品、表演民族歌舞。据统计,2021年大寨村游客接待量超过60万人,实现旅游营业收入5.28亿元。
, s9 U5 w1 i: n/ y0 s. h+ U2 ? “我们公司和大寨村签订了旅游协议,村民们负责种植水稻和维护梯田景观,公司每年将门票收入按一定比例给村寨分红。”桂林龙脊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芊介绍,公司负责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管理,农户以自家承包梯田入股的形式,用传统的方式维护和耕种梯田,可以获得梯田维护费、种田补贴、金坑索道分红等。 j( {) ^7 g8 q; I% `: F2 z
据悉,2019年,大寨村通过梯田入股、旅游门票、旅游索道收入获得分红达720万元,全村1212人获得分红,户均2.6万元。
/ b4 Z6 {$ U. X6 o9 O 6 I- u5 o. Y" L
图为游客在龙脊梯田观光游览。 潘志祥 摄8 S& _" ?+ }" C
曾经被称为“空壳村”的大寨村,如今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旅游致富村”,先后荣获“中国经典村落景观”“国家生态村”等称号,其减贫经验还走出了国门。2019年,大寨村村民代表到老挝象龙村进行“友好村”互访交流,开展旅游扶贫合作。(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