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到今天的物种名字的时候,会想象出一只五彩斑斓的小鸟呢?但今天的主角,其实是“杜鹃花”而不是“杜鹃鸟”,而且是一种在城市绿化带中常见的灌木杜鹃花。
; Y7 j1 m1 r) i2 v因缺肥水而斑秃8 F8 W. n* ?; e/ N
" y: a8 G* B y: O+ {
锦绣杜鹃(Rhododendron×pulchrum)又叫毛杜鹃,花色一般呈淡粉至玫紫色,呈漏斗形的花冠五深裂。表面上看来,锦绣杜鹃的花有五片“花瓣”,但它的花冠在下端还是相连的。锦绣杜鹃最上方的“花瓣”上,有大量深色的斑点,十分好认。
) }! [8 v1 g6 O' C 锦绣杜鹃的花。注意底部相连的“花瓣”和“花瓣”上的斑点。图片:Lorenzarius / Wikimedia Commons
# q; U8 j7 O I在某搜索引擎上搜索“锦绣杜鹃”的时候,会发现少量混入的羊蹄甲和美丽异木棉的花朵图片,不过,我觉得这锅应该丢给脸盲的发图网友吧。
: l. ?% }- d( T4 c当下,在中国南方的路边,常能看见开放的锦绣杜鹃,四到五月都是它们的花期。养护得好的情况下,锦绣杜鹃的花量很大,单株就能开出“花团锦簇”的效果。不过城市绿化带的水肥不稳定,而且路边风吹日晒大沙尘的环境,对杜鹃也不友好。绿化带里的锦绣杜鹃,一般除了头两年,往后到花期的时候,都是稀稀拉拉、东一块西一片的粉色花,夹在绿色的叶丛里。
2 \0 D# b, v1 b, h0 F! h! T 一簇“斑秃”的锦绣杜鹃花。图片:KENPEI / Wikimedia Commons
* X4 @4 r, }5 t' z2 l' i1 [2 A混出来的高颜值
. s5 V* b7 I! c) a1 k0 v' s4 z* j6 E
除了玫粉色、五片“花瓣”的锦绣杜鹃外,城市绿化带中还经常能见到一些开白色花或重瓣花的杜鹃,这二者大概率是白花杜鹃(R. mucronatum)和西洋杜鹃(R. hybridum)。
5 [4 V: t: L5 E6 l, U白花杜鹃顾名思义,开的是白色花,它的花型和树形都和锦绣杜鹃类似。中国南方各省都有白花杜鹃的自然分布,因为易种且颜色素雅的缘故,中国很多地区都有引种栽培。不过有些学者认为,白花杜鹃不是自然种而是栽培种,是产自日本的R. mucronatumvar.ripense的白化品种,原种应该是粉色的,颜色和锦绣杜鹃很像。
, X0 T& V" l+ w 白花杜鹃。图片:David J. Stang / Wikimedia Commons
5 Y5 S; u8 U; p而西洋杜鹃,学名的种加词hybridum含义为杂交,说明这是一个经过杂交得到的园艺栽培种。常见的西洋杜鹃品种大多是重瓣,比如“小桃红”、“桃雪”等。大部分情况下,西洋杜鹃的花都是各种深浅的粉色,符合人们对“杜鹃花”的一般印象。
- h+ r5 s6 R" l5 P; e( w' S, s9 ]锦绣杜鹃虽然看起来是十分常规的杜鹃花样貌,但其实它是一个杂交种。一般认为它是白花杜鹃作为母本,皋[gāo]月杜鹃(R. indicum)作为父本杂交的结果。也有人认为,锦绣杜鹃的父本是台湾杜鹃(R. formosanum)。过去人们认为锦绣杜鹃是自然杂交产生的结果,但因为一直没有找到自然分布的锦绣杜鹃种群,所以现在倾向于认为,它是园艺杂交产生的。0 i# o3 v- _* Q4 e+ Q) {& J
皋月杜鹃。图片:Kor!An (Андрей Корзун) / Wikimedia Commons4 ?7 Z* t, h) Y& ]7 |2 Z+ o
8 y, x- Q" @2 \ h. e ?) @
不是矮,只是高得不明显
% C& j& j. A4 o+ G" V* e6 c! I' P1 ]
如果放任锦绣杜鹃自然生长,它会长到1.5~2.5米的高度,但城市环境栽培的杜鹃花因为养护需求,经常会被修剪,绿化带中的它们一般只有及膝高。经常被作为盆栽的西洋杜鹃,就被修剪得更矮了。
$ i V! |; \$ i* E杜鹃属是个大属,属内物种有近千个,光中国就有560个左右,形态也十分丰富,从矮小垫状到高大乔木不一而足。& m- d& f; c* G/ c F( p
雅鲁藏布江峡谷生长的乳突紫背杜鹃(R. forrestii),比人工种植的锦绣杜鹃还要低矮。图片:Dong Lei / NPL / Minden Pictures. Y/ Y% W9 G& h2 W8 }
喜马拉雅-横断山区作为杜鹃属起源分化中心之一,拥有着中国最丰富的杜鹃花种类资源。若是去藏南、云贵地区旅游时,到山林里看一下,刚好赶上花期的话,常常能发现一些在深山中盛放的高山杜鹃植株。) T, f+ s. a; Q1 B, P$ a8 O1 r/ j
这些杜鹃花的形态,完全超出了平时的认知,不再是花坛、花盆中小小一株柔柔弱弱的样子,而是五米甚至八米的巨大灌木,甚至还有三十米高的树形杜鹃。一簇簇或红或白的漏斗形硕大花朵,聚在杜鹃“树”枝条顶端,或仙气缥缈、或威风凛凛,和城市里那些亲戚,根本不像是同类。
$ V2 ]5 t9 q; ~0 I$ M 丽江老君山的野生杜鹃长得高大壮观。图片:Dong Lei / NPL / Minden Pictures
& C! h4 _' q. U7 F9 H& r1 g9 Y秀色可餐?还是当场去世? W) v7 z% p" P% `9 j- [; G
4 N& T, R& T0 a6 q+ ]杜鹃的果实普通人不常见到,一般是木质的蒴果,无法食用。果子不能吃,本着大吃货国的精神,有人尝试吃杜鹃硕大的花朵。有些杜鹃的花朵确实是可以吃的,最常见的就是映山红(R. simsii),经常被熊孩子直接采来吃,花朵微酸。而云贵、宁夏地区,有些地方的人会将大白杜鹃(R. decorum)的花朵采下来,浸泡后当蔬菜炒食;中国北方有些省份则把迎红杜鹃(R. mucronulatum)做成菜肴。
; Z0 s5 L8 B- _ 大白杜鹃。图片:Eric Hunt / Wikimedia Commons
2 e) U/ o' k' m$ H" r% `不过杜鹃属的植物基本都含有毒素,直接取食某些杜鹃的花,可能面临当场去世的风险。就算是处理过的杜鹃花,如果吃得太多,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昏迷的症状。最有名的“毒”杜鹃花,是一种开黄色花的杜鹃花,名字很怪,叫羊踯[zhí]躅[zhú] (R. molle)。“踯躅”意思是来回地走,羊吃了羊踯躅,神经系统中毒,行走困难,因此民间给它起了这个名字。羊踯躅榨汁,还可以作为杀虫剂使用。
0 @6 v, n9 w5 G) y3 F- X, ]' L/ M c. G如果将讨论的范围扩大一些,在杜鹃花科整个科里,倒是有不少的种类是可以放心食用的。经常用在糕点上的蓝莓(青液果组Cyanococcus)、蔓越莓(红莓苔子亚属Oxycoccus),就是杜鹃花科的成员,不过它们属于越橘属(Vacciniumspp.)。这个属除了能提供美味浆果的物种之外,还有一种吃法十分奇特的植物:南烛(V. bracteatum)。& e4 A$ h- B! a; P. v
南烛的浆果。图片:刘冰 / 中国植物图像库
& q* |6 m9 p9 ^; Q南烛又叫乌饭树,成熟的果实也是酸酸甜甜的可食用浆果,不过它更出名的是叶子的妙用:将叶子采摘洗净后,浸泡在水中揉碎、滤净,浸出液用来泡米,之后将米煮熟,会得到一碗乌黑的米饭,名为“乌饭”,古称“青精饭”。这种烹调方式的历史悠久,杜甫《赠李白》中,就有“岂无青精饭”的诗句。现在江南一些地区,还有寒食节吃乌饭的习俗。
7 d7 k9 A1 T7 A& q' O越橘属不仅有许多“能吃、好吃”的物种,还有不比杜鹃属逊色的颜值。事实上,整个杜鹃花科,花朵的模样都不差,至少算得上“颜值中上”。蓝莓、南烛虽然一般被拿来食用,花朵也有着宛如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的清新外貌。吊钟花属(Enkianthusspp.)、岩须属(Cassiopespp.)的成员更是清新可人的小仙女
* X# z1 q7 ?! O* k V+ \ 岩须(C. lycopodioides)的小花形状十分可爱。图片:Igor Shpilenok / NPL / Minden Pictures
# x" |2 f( L) V- R4 |: v和野外的远亲与近亲比,锦绣杜鹃的样貌处在下风。但我感觉,这是因为它们在绿化带里局促地生长,被人们强行修剪成“小短腿”,看起来才显得畏畏缩缩的。栽一棵锦绣杜鹃在家里,给足空间养分,让它恣意生长,才能欣赏到杜鹃花完整的壮丽风貌(日历娘提示:首先,你家得有……)。
3 X, t$ D9 P9 w' @% c$ E% N9 `1 a( F9 e+ A& i
7 l# E% ]* V* P( @' R' i# S" p
' I* s& C7 X# n \& X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1F6HKo9 d$ t. n8 v; U) K4 v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