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h0 a0 I) ~4 `# z7 {0 y& ~/ V
. \1 T. G* e$ G互联网、科技行业越是发达,热门内容就越是更迭得快。比如在 2018 年下半年,中国市场中兴起了一股“Vlog 热潮”。虽然大家都不太懂 Vlog 到底是什么,但大家却都在谈论 Vlog。
5 G- j- E r L$ F$ e4 R9 D. j3 Z- J9 t! Y2 K; k5 d p1 o
商业市场的嗅觉是很灵敏的,每当有一个新的热点萌芽,资本就会马上关注。当 Vlog 的讨论热度渐渐升温的时候,资本也在快速作出反应。例如,短视频平台VUE直截了当地把名字改成了“VUE Vlog”,微博正在向全网用户发出“Vlog 博主召集令”,其他平台还有类似动作等。. m7 B' [: l* X U6 V% c
8 e# U; n- m9 j* A0 Z在大家都搞不懂 Vlog 是什么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身边已经出现了这样那样的 Vlog 内容。正如我们在还没搞懂短视频是什么的时候,科技企业基本已经完成了布局。
! W4 S/ x, H1 @/ x: A _+ w1 Vlog和短视频有何不同?1 x+ w1 u9 a/ s' K7 e
! B/ ^+ @/ |2 X0 I, n- e; l2 s# {# q
# g2 ^! ^" u9 h4 B# ?
Vlog 是什么?通俗地说,那就是视频博客。“博客”作为一种记录心情、态度表达的工具,这么多年来其载体不断变化。比如早年的长文博客,到近年的短文博客(例如微博),再到以图片为表达主体的图博、以视频为表达主体的 Vlog,本质上都是我们宣泄情感、记录生活的工具。 l; ]* I7 ^+ o, \( g+ m( z! `# y
但同样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Vlog 和短视频之间也有很多不同。: x* O. O1 o- b. ~" C5 z
最大的不同,那就是 Vlog 视频,基本是需要博主出镜的,博主需要以旁述、讲解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些东西,或表达一些东西。而短视频内容则更偏向于内容创作,“记录”的意味不浓,更像是一个一个单元剧,一场一场短时间内的“快闪”表演。
9 Q: h7 J# d# q8 Y2 F. ~ " `* _0 F0 H) z( @ _
Vlog 是观众和博主一起体验某件事情,有一定的参与感和临场感,而短视频就只是单纯的旁观者,在观看一场表演而已。
0 f0 T6 m% O" i0 K, X% H4 N! J8 j8 R而在内容上,由于 Vlog 的内容多数是以记录生活为主,我们能够看到比较原生态的录制过程,这些片段虽然是经过剪辑,但显然不是“表演”,不是预先编排的。这一点对新一代年轻人(95 后、00 后)来说更具互动性和真实性,对于渴望“走心交流”的年轻人来说,更具吸引力。 v. b2 _& i4 X
+ h6 [% i* y# s0 Z3 `4 ]
在拍摄手法、剪辑风格方面,Vlog 的自由度更高,因为本质上这是以视频形式表达的“随笔”。Vlog 视频可长可短,可以 60 秒,也可以十分钟,不强调简练,也不强调丰富。Vlog 可以制作成短视频,但短视频无法成为 Vlog。
1 J+ {1 T9 B9 Z3 U2 Vlog的兴起不是偶然 1 Z" B+ C1 ^" J* x* ~, j9 r
7 g& l; q p W+ K5 ]8 `
* _; `. G# z- S7 z. Q9 n2 [Vlog 的兴起是偶然吗?是一次巧合?显然不是。Vlog 这种内容传播形式早在 2012 年就出现在 Youtube 上,到现在为止 Vlog 都是 Youtube 上最受欢迎的内容之一。拥有如此久远历史的 Vlog 为何到今天才在中国开始兴起?这肯定和大环境有一定关系。$ B/ Q( |. ?- A8 H# N
不可否认,部分经常在国外生活、工作的博主将 Vlog 的形式带到国内社交平台之中,这对 Vlog 的本土化作出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 Vlog 之所以有兴起的迹象,主要还是互联网主要群体的变化,和互联网整体的进步。
8 l( o5 h- J, U$ D
5 i1 l7 e; S; |9 L在当下 95/00 后年轻人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之一,他们的崛起意味着对互联网内容传播有着新诉求。被称为 Z 世代的他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互联网所包围,无论是微博还是短视频,他们早已经了如指掌。但无论是微博还是短视频,都有过于强烈的“旁观”感,我们无法参与到内容创作者的创作当中。这时候 Vlog 的出现,就给予了他们一股强烈的新鲜感。
& j- D g! L8 T3 H9 V0 a7 T从大环境来说,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速度整体而言是略微落后于欧美地区的。在整体的网络设施建设上,中国的网络水平也是在近年才逐渐跟得上欧美国家的脚步。当网络条件提升之后,消费者的需求自然会发生变化,这位 Vlog 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 V E% W/ n3 |; N7 }8 j5 c尤其是在 5G 网络即将面世的今天,随着移动网络传输能力的增强,视频的长度、所消耗的数据量已经不在大家的关心范围。简单说,在拥有了受众和客观条件之后,Vlog 获得了快速成长的土壤,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在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一个产物。1 v4 r3 Y0 _" q0 z
3 人人都是Vlogger?不是不行但是太理想化
- W* z4 Q# A: [+ b4 o3 Z1 B8 u P1 r) L
* ^8 w0 _. l* Y, n: L: G* g
尽管各大平台一致看好 Vlog 这种内容传播形式的未来,但想要达到“人人都是 Vlogger”的程度还是不太现实的。和微博、短视频这种低成本创作比起来,Vlog 的创作门槛绝对要高得多。3 [+ A8 d5 F% X8 n4 P
3 i/ D) v, B* ^首先是设备门槛,我们创作微博或短视频,最低要求那就是一台手机就足够了。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手机是否为高端产品、摄像头像素是否足够,都不会成为妨碍我们创作的因素。
4 @ U! @; S: b. }1 h7 q2 X* E但 Vlog 不行,至少想成为出色的 Vlogger 的话,光是靠手机不行。一名知名 Vlog 博主进行内容创作,至少需要一个手持云台或三脚架、一台水准以上的相机、一个收音麦克风才能完成录制。但这么一套设备,最少算下来也得小一万,显然不是任何人都能接受的。
" ^3 i$ P3 R% K( I : r+ R& H( h7 o G6 M
最低成本的 Vlog 组合,也得是一款手持手机云台+手机,但用这类设备创作的内容往往会造成视角不友好、收音效果差等问题,很难让观众满意。8 |2 ? l' ^! L6 H
但未来不排除影像设备厂商会针对 Vlog 的拍摄场景推出一些集成云台和摄像机的二合一产品,但从现阶段来说这类产品数量还太少,不太容易买到。( q. C$ L/ W' n L
在器材之外,Vlogger 本身的摄影、剪辑技能要求也比较高。想成为 Vlogger 不难,但想成为优秀的 Vlogger 却不容易。相比起可以按脚本、构思拍摄的短视频内容,Vlog 更考验博主的镜头语言能力、即兴发挥能力,最后还得看对影片的剪辑能力。但拥有这些能力的博主无一不是在影像领域有一定实力的人士,也就说他们本来就是“专业的”。
5 N6 ^4 J# e! N- f9 e就像哼歌曲谁都行,但登场唱歌就不是人人都可以那样,Vlog 行业最终可能会演变成一个“达人秀”,并不是微博那样全民参与的内容创作形式。虽然平台还是会为大家提供上传、展示 Vlog 的渠道,但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都是会选择“围观”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关注他们的作品。, ?9 V' q9 V; H! m% |* G! \
" v- w- Y" _- q/ f+ o% ~9 x( t
7 L4 ` j4 @" T, H7 m
毫无疑问,已经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的 Vlog 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爆炸式的全新内容传播形式,而目前的消费者需求、技术条件,都给予了 Vlog 发展足够的支持。到时候国内科技巨头很可能会爆发新一轮的优秀创作者抢人大战,正如此前的直播行业、近期的短视频行业一样,有好戏看了。
& s2 l( ]% m) a- B独家技能朋友圈评论能发图片了!在“小雷搞机”公众号回复【评论带图】即可获取软件链接和教程。& r3 k3 \3 S2 j5 R! @2 @
; W5 e0 s- f* t! A8 H6 [
本文编辑:Wallace9 Q8 u1 f+ ]' _4 Y- |9 Z1 F
END 科玩所商城好物推荐▼1 x! g* |0 V7 c) P# E `
* h: e& N' R' B: i K

" q# q2 e& b+ @ ; |0 s' i2 x H1 ~1 S
) j) H# `7 c" t! o5 Q看完别白嫖3 S% c4 e2 o' t
“在看”点一点
r) z5 @ F( I5 l/ ]' V/ q
, [% x0 M; B. B( l, \& T& L4 _2 ?" d9 }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et7fIU
" Y( z% f2 G4 t' d' z' J;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