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h1 v ]8 U. Y1 }: u! Z) t) v( s9 m2 B+ R. l0 L4 ]

% y+ Y' \; X7 O% X' p" R2 e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导读
9 i# y7 l" o- r* E8 [" w# f如果美国想在某个领域搞死中国企业,中国公司会抱团找到办法生存,而且会不断增强这种生存能力。同时,中国也愿意和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的世界优秀企业合作,以开放的姿态,在全球企业建立的生态环境中,努力争取市场份额。在将来,中国公司希望能够主导建立下一代更强大高效的软硬件生态系统,让世界各国企业与用户都来参与,让中国的研发能力更好的造福全人类。$ j& h X+ ]0 q1 ?, j2 w0 j) _
0 a) ^9 U& t% |+ W R' [
( A h: G/ v1 f2 t* A注:风云之声内容可以通过语音播放啦!读者们可下载 讯飞有声APP ,听公众号,查找“风云之声”,即可在线收听~
- m9 a% T9 M O
- @9 x0 W/ }* |/ g& u. j先给有些上一次袁老师谈鸿蒙时逃课的同学放一下传送门:华为的“鸿蒙”,能带领中国自主系统走多远?| 科技袁人 - K2 b: O' |! ?6 S% ?
! \7 k' f, y9 V! b
8 o) A" Q3 K) v0 I/ R$ k
那时候华为还并未正式推出鸿蒙系统,所以袁老师做出的都是比较宏观的分析,尤其是还代入了诸如谷歌和美国方面的角度,非常有干货,配合这一期食用,效果更佳。
9 s& R& d# \0 x$ t$ q1 c
, r$ U7 i5 N0 s, I0 L3 r
$ l- i9 }) q }3 y/ d具体到这一期的内容,袁老师帮助大家从较为具体的战术层面进行了分析:比如很多人关心的,为何有了鸿蒙华为手机还是选用安卓系统?又比如已经推出的鸿蒙技术水平到底如何等等。 : y+ Y7 W/ d& v7 g
+ X- j( {: m' ?# U9 G1 N
! y3 {" O/ A0 y+ g5 |4 Z2 }3 N总之小猿看下来最大的感觉是,这和核威慑平衡是异曲同工之妙哇。再回想一下之前袁老师提到的,在知晓华为要推出鸿蒙这个巨大威胁后,谷歌非但没有要美国政府加快打压华为,反而变着法给华为开脱,就完全能体会此中意义了。还是毛主席说得好:“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3 q7 ]9 d4 }4 j. K: A2 O
$ K% F! Y$ z A. B$ o+ {
4 ~$ M! q/ L. M o0 s视频链接:
: _+ j+ ]- g0 R9 B8 O9 u哔哩哔哩:
' m" W f% }. I) Z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3719415
/ f& i G$ {/ u1 F) v4 L) r! G2 ^& C9 h7 D) Q9 [, x
6 p, U# @/ m' ~* t# s
- l; Z* l- o* m k3 c9 w部分评论: + `( a' E- e5 Q
3 W4 y) c1 C2 a# |: T/ `( V* D% v% A& K
老实憨厚的小腿:* [( P: V* c8 z
; t; {& X& ]+ }, A1 }" P7 c l
正是因为有了鸿蒙,谷歌才会替华为说话。华为等中国企业本来就是安卓阵营的成员,如果华为倒了,市场大部被其他国家安卓阵营的企业瓜分,对谷歌的影响微乎其微,毕竟iOS只有苹果一家。但是有了鸿蒙系统情况就变了,被打压的中国企业本就是安卓阵营的成员。现在被美国政府打压,原本在安卓阵营的中国企业会抱在鸿蒙系统下求生存,这样安卓阵营就发生了分裂。如果贸易战继续蔓延到欧洲等地区,可能使得其他国家的企业也被迫加入鸿蒙阵营。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将意味着安卓阵营土崩瓦解,这是谷歌最不想看到的,所以正是因为鸿蒙系统的威慑才使得谷歌不得不替华为说话; U5 _: P+ ~7 s! g& Z" V$ {: q
/ B. H* ~, O; `
) O8 X$ G) o( t( k* ?. ^: e) P& P
! X5 @1 [$ J. i& b; B7 r二零醚酱:
. h# I4 j9 f# m' M$ i% h! p/ r"如果鸿蒙真的那么牛b的话,那为什么华为捏着鸿蒙不直接放出来?"/ x# ^& G2 h6 ~; J+ V& a
"你斗地主开局直接双王四个二?"
6 A; G$ I; ]' s3 G# x! [
6 t. j7 \* Z$ F' M9 C
" S$ M: m* U* M! K
: b7 J# C8 g9 D% v& V5 ~& V阳光下存在阴影:; \+ B! z8 I0 |2 g& f# @0 ^
袁老师的思想高度真的甩了知乎自称精英那群的人几个维度,受教了! }5 O/ S y8 @2 `$ ~5 ^5 z
7 {# K1 X" Z0 }: i
$ A! i- ?6 b/ }0 D! }( M. c {2 E( U5 Q& u9 X f6 X
y: H; E/ K- R3 z2019年8月9日,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英文称为Harmony。虽然观众和媒体都非常关注,不过报道中的许多名词相当专业,例如“分布式架构”、“跨终端无缝协同”、“确定时延引擎”、“高性能IPC技术”、“微内核架构重塑”、“首个取代安卓虚拟机模式的静态编译器”,因此大多数人是“不明觉厉”,想喝彩却不知从何喝起。0 C- U/ }1 F7 @& K) Z( R7 U
然后,我们的好消息来啦。我的朋友、计算机专家陈经在第二天就写了一篇文章,发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风云之声”上,标题叫做《鸿蒙操作系统:保障手机生存,在IT领域全面发展 | 陈经》,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全面解答了群众的疑问。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大意,也欢迎大家去阅读全文。
/ c4 f0 P3 m' |: m, E第一个要点是,华为操作系统开发阵营初步成形。
0 U. Y. w8 d5 G$ v; s / t) ]. B: W) U& |& z
这次华为开发者大会最重要的一张图,可能是这张:方舟编译器已和45个Top应用开展合作。
) m& X- V& k2 P: f2 p图上有45个图标,都是重要的手机APP。请仔细看看,你能认出多少个呢?) u% c& l- K5 n" m k
我们来公布答案。) O7 L) f; m5 z) x g& T
第一排的15个是:( e( W( X4 M. G6 J: W
. j; M% N8 _) L
$ n" E, ]' B) ^; i* N/ U
微博、优酷、滴滴打车、新浪新闻、淘宝、抖音、百度地图、搜狐、网易、爱奇艺、搜狗、今日头条、支付宝、喜马拉雅、58同城。
+ E+ R0 }% @. S! ]! @第二排的15个是:
5 q. B* s4 H: j( b$ I( J / `8 s* i/ `* Q" M2 K% K4 O
QQ、百度贴吧、陌陌、腾讯新闻、知乎、携程、天猫、凤凰新闻、大众点评、WPS、快手、唯品会、美团、去哪儿、QQ邮箱。4 Z* U# d w; {7 q, H
第三排的15个是:
; T8 g9 t9 b% u1 x: D7 s4 ~
6 j+ K+ a' j4 V3 T饿了么、钉钉、起点读书、腾讯地图、全民K歌、拼多多、苏宁易购、车来了、酷狗音乐、新浪财经、途虎养车、墨迹天气、万年历、UC浏览器、汽车之家。/ |- [# {: d% _6 b
由此可见,几乎所有的中国互联网大企业都来了。就像电影中原本孤军奋战的主角身边站出了许多同盟军,共抗强敌,扭转乾坤,令人热血沸腾!, a( O, l) i3 f
不过,这些APP合作的对象是方舟编译器,这和鸿蒙有什么关系呢?
4 }% j6 b- b9 ~3 f其实对于APP来说,编译器就是通向操作系统的核心。开发APP的公司不需要知道操作系统的细节,但只要有编译器,就能推进开发。
2 \9 U2 l: n$ b: u有一个术语叫做“交叉编译”,就是说嵌入式系统开发时,开发者不需要知道平台的细节,程序代码用特别的编译器编译成机器码,就可以交给合作者在平台上跑起来了。通常情况下,一套代码可以用多种“交叉编译器”,直接编译成多个平台的“库”,非常方便。例如在一个“纯Linux”上,对一套C语言的程序,用arm-Linux-gcc这样的编译器,就可以得到一个“.so”后缀的库文件,这个so文件就能在某种嵌入式Linux平台上完成一些功能,相当于windows操作系统里面的DLL库文件。这些嵌入式平台也是操作系统,通常是特殊剪裁的Linux变种。
' X' G2 k& D+ [ e& C6 |# ~因此,在开发者看来,甚至可以认为操作系统就是编译器。开发者希望编译器可以解决所有平台问题,让自己的代码轻松移植过去。方舟编译器,就是华为对开发者给出的操作系统接触窗口。/ C& z# {: k, z, m. e7 T6 ^% p$ Q
这些企业和华为合作用方舟编译器开发,虽然开发出来的APP仍然运行在安卓上,但其实已经走出了脱离安卓的最关键一步!
- X) G& u1 \ L( w因为这些APP是在安卓系统上用方舟编译器优化性能,直接编译成华为麒麟CPU对应的机器码,而不是安卓平台通用的apk文件。正如我们在以前的文章和视频中解释的,直接编译成机器码在原理上就有更多优化空间。( |6 H# W& w& Z" S
华为2019年4月11日在发布会上演示过,微博极速版用方舟编译器以后,流畅度提升了60%。这可能就是微博这次列在45个合作APP第一位的原因。
7 k2 n' t8 t# T- A: t; X这种开发用的是方舟编译器的IDE(集成开发环境),而不是谷歌提供的Android Studio这样的集成开发工具。这个切换需要相当的学习过程,虽然都是在安卓平台上开发,但是编译原理已经不一样了。
% k! I, o0 {5 ^) ?" e1 k如果华为将方舟编译器生成的机器码变成支持鸿蒙OS了,会怎么样呢?这就是最奇妙的事了:这些APP公司什么都不用做,只是把原代码重新编译一下,把新机器码文件交给华为,就完成了开发!华为拿这些新机器码,往鸿蒙OS手机上一放,一个全新的手机生态就出来了!
( ]# m) ^9 T" Z/ u7 p0 d' ?9 Q如果有的APP开发公司不肯(或者没时间、没人力)和华为合作直接编译成鸿蒙机器码,那鸿蒙OS的手机能用这种APP吗?也能用。这些APP有安卓平台通用的apk文件,鸿蒙OS的手机读这些文件,再翻译成机器码,也能顺利运行。只是这种翻译就没什么优化了,性能和在安卓手机上差不多。
4 w( O5 c2 o& u$ J; j为了让开发者能这样顺利地切换过去,华为要做非常多难度很高的工作。想让开发者更方便地使用,华为就得付出更多努力。不能让开发者去啃文档使劲调试,为什么APP在新系统跑不起来、用得不顺、各种bug;或者刚觉得摸熟了一些,开发平台又升级改玩法了。如果老出这些毛病,开发者就失去信心了,这也是Windows Phone系统失败的直接原因。
, ?! X7 h# I( g8 L# u( s, @事实上,这才是华为真正厉害的地方。推出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并不难,但是能让别人顺利移植过来,性能还能提升,这才是真功夫。# i% B7 j5 ~6 z5 r
本来华为预计2020年秋天发布鸿蒙OS,因为美国的禁令不得不提前了一年。但是既然华为将鸿蒙正式发布,又列出了这么多合作伙伴,可以肯定,这些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w2 c2 J. y0 p
以前说到鸿蒙OS,似乎就是华为一个公司和美国一堆公司较量。现在中国这些互联网公司明确地站出来了,华为不再孤单,而是组成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开发阵营。这么多厉害的公司合作能做出多大的事,非常有想象空间。
+ D4 d) o: Q) X) G- j8 r) M+ }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要点:到底有没有鸿蒙手机? H& w% n1 k. B* e4 ?. q
华为消费者业务负责人余承东表示,华为手机仍然用安卓系统;但是他强调,如果安卓无法使用了,只要一夜之间,现有手机就能升级成鸿蒙系统。这是什么技术背景呢?
( Z: Q$ \' a* q' W9 M! K% i: S 其实对用户来说,把安卓手机换成鸿蒙是很简单的事:华为提供一个更新文件,用户下载之后一键更新,重启之后手机就变成鸿蒙OS了。各种APP要么针对性优化了,要么可以解释执行,所以用户甚至可能都没有觉得有太大的区别,可能感觉就是一次正常的优化升级,只是那45个APP的性能提升了。 C) [( e c/ l; t0 Q# k6 J
很多人认为,这是华为吹牛,或者是“空城计”。7月初任正非接受外媒采访时说,鸿蒙不是给手机开发的操作系统,华为手机还是继续用安卓。这让许多群众有些失望,甚至有人认为华为根本没能力开发鸿蒙手机。
& y0 N5 U: d& z3 x4 S
0 J3 \& u4 r* R2 G- e: ?其实从技术角度看,鸿蒙手机开发成功是完全可信的。中美贸易战爆发后,我们和华为的朋友有过一些交流。认为华为唱空城计的,是对华为不了解。余承东在采访中就多次明示了这一点,以下是一些他的原话:
/ W, e' B/ m0 j/ l& j% T3 X“从安卓转到鸿蒙OS,非常快,非常容易,工作量很小。: ~6 w" u( q4 N( f0 A2 Y6 U7 [1 E0 R
我们未来的终端设备都可以只用鸿蒙就行,其他应用迁移过来非常容易,非常安全和可靠。2 j* s9 l* h6 o
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操作系统设计专家,最牛的人。我们有面向下一代的领先的架构师、设计师。( u' c( G; L% l2 o$ _
鸿蒙手机随时可出,如果大家用着安卓,还想鸿蒙的性能,我们会把一部分鸿蒙的性能放在安卓上来。如果贸易战持续时间长,一夜之间就能启用鸿蒙,现有手机能立刻升级。我们always ready。
) B, K( f: o' z1 X0 Y可以一夜之间,所有手机都升级到鸿蒙。”
% a& N! i. G5 j5 N这些话并不是说开发容易,而是说开发基本完成了。搞开发的一看就知道在说什么,是说艰苦的平台开发工作已经完成,后面开发就容易了。如果只是搞了些测试开发,不可能这样说。2 f+ x. h& t7 A
华为投入5000人搞鸿蒙研发,有对操作系统底层原理非常了解的专家,有自主的麒麟芯片,有高效的文件系统,有每一行代码都是自己重新写的数据库系统,本来就对手机系统进行了非常有难度的“魔改”(例如得到市场验证的Emotion UI系统,GPU Turbo技术),技术储备非常雄厚。华为各个环节的技术都具备了,所以完全有能力完成手机操作系统平台的开发。
% w1 K8 c2 W( Z有些人可能会说,没有鸿蒙手机实际演示就不信。这很简单,华为很可能会在市场上推出鸿蒙手机试试水,适当时候会发布出来。在发布之前保密,也是手机公司的常见逻辑。舆论越是说鸿蒙手机是虚的,真拿出来时冲击力越大。
# [ l. J; G1 z) Y6 a7 |5 K, y. P6 R那么,为什么华为手机仍然优先用安卓呢?这其实很合理,是出于市场和生态的原因。
5 t R0 G g' `华为的安卓手机在市场上非常成功,所以,安卓哪怕在技术上不如鸿蒙,也是一种“市场安全”的选择。对于公司来说,技术是为了市场服务的,并不是只要先进就用。+ q( P( M3 K( }( X) ~
而且从技术本身来说,鸿蒙的“先进”是一种理论上的先进,虽然在一些APP上进行了验证,但是时间很短,存在相当多的未知因素。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测试和海量用户的长时间使用,才能建立完全的信心。
$ i$ x# A: b- i0 E4 O. [华为手机有多种机型,如果全都立刻换成鸿蒙上市销售,风险实在太大。如果鸿蒙手机很完美,销量不错,那自然好,要是大面积出bug(这个可能性不低哦),口碑就会出问题。热心群众可能会说,我们支持华为,给机会让华为升级,出bug也愿意用!那是死忠粉的心态,不是市场的玩法。还是应该尽量不出事,用有把握的系统实现有把握的销售目标。) y: p% a4 p( d2 M8 k& @
) z( b; f9 z) m5 z4 ]; ~
所以,即使在中国市场,华为手机也会以安卓系统为主,很可能在Mate 30这样的主力机型仍然用安卓。当然,选择某些中低端机型试水鸿蒙系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 w0 u; F0 y j6 k/ B/ |
; w- K3 u; g% w, @6 m5 g. @
( B' v3 c' P4 I# d3 W3 Z3 l
& Q$ C; Z6 l9 @# j% E在海外市场,就更应该用安卓了。
) G/ X& E! _$ |* k( q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2019年一二季度全球手机市场份额,我们可以估算出华为手机海外销量受禁令影响的程度。华为手机的总销量,一季度是5910万台,二季度是5670万台,下跌有限。但是二季度华为中国市场份额冲到38%,销量高达3730万台,比起一季度的2990万大幅上涨。
- X( K, y8 D. u, M. I8 {由此可以算出,海外销量一季度是2920万,二季度降为1940万,跌了三分之一。还要注意到,华为被禁运是在5月17日,之前二季度一半以上时间在正常销售,应有大约1500万台的销量。由此可见,被禁运的一个半月海外只卖了440万台。跟正常的预期1500万台相比,下跌了70%,一个多月就少了1000万。受益最大的是三星,一季度同比下跌8%,二季度转为增长7.1%,和华为的季度手机销量差距拉大到2000万台。6 f! X6 G0 y3 h7 ?: Z& t7 k! X
华为董事长梁华7月31日透露,手机海外销售恢复了80%。余承东确认了这一点,还说有的海外市场已完全恢复。但是无论如何,安卓禁令对华为的海外销量影响是很大的。
( ?6 B' V) `0 H% m4 Z6 u3 X华为手机是不是立刻不能用了?其实不是,买了还是能正常使用。销量下降是因为海外用户怕未来受影响,不敢买了。在菲律宾,华为甚至推出了“手机用不了就退款”的服务,来促进销量。1 X7 z( r/ t, F; ~+ l
所以在海外市场,稳定用户预期非常重要。7月华为销量恢复,主要原因是特朗普在G20会议上放话说要解禁华为,一些美国公司提前偷跑恢复对华为供货。这被认为是特朗普的失败,是中国恢复贸易谈判的前提条件。好不容易海外预期好转了,不可能拿鸿蒙手机去卖。海外用户听说有风险就会本能地规避,只会有少数手机发烧友有兴趣。
" N0 }8 |$ O& Y( U. i) i" I+ Z只要对市场稍有常识就能明白,如果能用安卓,华为不可能全面推出鸿蒙系统手机。但是被禁用了安卓,那就只能把鸿蒙拿出来了。而且要高调宣示,华为已经有这种能力了,说换就换,非常容易。鸿蒙不是没有办法才顶上来的次品,而是技术上更先进的系统。
, j7 Q' x- Q/ f* w华为手机有了换成鸿蒙的能力,美国政府会感觉很异样,决策难度急剧上升。如果华为没有这个能力,中美贸易战谈得不好时,华为就会被往死里打,这正是美国本来的如意算盘。3 s, v6 E: m+ k: N+ P6 v$ M' |3 l
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三个要点:鸿蒙的技术先进在哪里?未来前景如何?
; |* x6 w' ?0 P1 Q9 x( y首先要确认一点,鸿蒙不是从Linux改出来的。之前有些人声称中国公司没有能力搞自主操作系统,只会改开源代码,所以搞出来的一定是Linux变种,是宏内核,不是微内核。其实鸿蒙的代码陆续会开源,核心代码只有Linux的千分之一,这无疑是“微内核”。
6 O4 o2 C- {2 t5 r7 T ) }6 J4 G3 `4 Y) E4 v) ^# I
核心代码这么少,会带来很多好处,就是新闻里说的“安全、高效”。做到“跨平台”也容易,因为这些核心代码本来就是所有平台通用的,所以才这么少。但是核心代码少了,支持性的代码就多了。以前“宏内核”的系统,很多功能在系统里就有了,而在鸿蒙系统里就需要开发者自己来写了。比如对某种硬件的支持,以前是核心进程,现在要重新写,当作用户进程加载到鸿蒙操作系统里。这些开发工作还是很麻烦的,非常专业。鸿蒙的微内核架构的确有优势,但要让架构跑起来,还需要按照鸿蒙系统的开发规范,把相关组件都开发出来。
" C& {; g* k5 Y5 N下面,我们来看华为宣传的鸿蒙四大特性:9 X8 b6 `& d1 |! z* c( M; F
“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1 L; v* a1 a( b$ r6 I
这些特性是什么意思呢?$ k3 b! C" }( a7 y# m/ U% ]0 {
“分布式架构、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这是说,华为搞了一个很妙的底层OS(包括“分布式OS架构”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公共通信平台、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能力调度和虚拟外设四大能力),把不同终端的特性都归纳好了,能容纳在统一的架构里。这样对开发者和消费者来说,不同的终端产品能在一个平台里统一开发使用了。为什么能这么做?是因为鸿蒙OS重新设计了整个架构,安卓和iOS办不到。这是从系统架构层面说事。7 Z# Y2 u! v/ G! H; \( L; ^
“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这是说,鸿蒙搞了很妙的进程调度算法,进程通信机制天然就好。进程就是不同程序的任务,一个手机上面几个APP同时跑,需要调度算法来分配系统时间轮换着运行。“确定时延”就是调度算法能保证,进程不会因CPU被其它进程占据而卡死,总能在规定时间内轮到自己顺利执行。因为架构是新的,所以应用响应时间能降低四分之一,安卓和iOS因为架构的原因办不到。IPC就是进程间通信(Inter 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之间非常需要通信传递消息和数据来协同运作。因为微内核架构好,鸿蒙的IPC效率能提升5倍,安卓和iOS受系统架构限制办不到。这是对关心性能的用户的宣传。
1 Y4 D5 r C* h% I“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这是说,鸿蒙系统更安全,因为内核代码少,出现漏洞的机会也就更少,不像安卓和iOS那样代码一堆容易出漏洞。苹果悬赏找到一个漏洞100万美元,是让人来攻击。鸿蒙对整个系统设计了一套安全机制,只要按照这套机制做,安全性能就能极大提升。这套安全机制不是基于攻击测试的,而是基于数学模型算法的,能形式化证明在理论上就是安全的,比传统安全验证方式要高一个档次。这对关心系统安全的用户很有吸引力。
& R' \- i3 x. K/ w“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这是说开发工具也准备好了。这个以方舟编译器为核心的工具包非常牛,可视化编程,以后还几种语言混着开发都能统一编译,直接出高效机器码。总之就是开发高效方便了,比现在安卓和iOS的开发工具效率更高。这是对程序员开发者的喊话。( n9 D1 a; g& z9 r& f* |
从这些特性可以看出,鸿蒙真的是面向未来的下一代操作系统,有非常多的优势。鸿蒙不是安卓或者iOS在手机上的替代品,而是跨平台的新系统。在立意上,鸿蒙对标的不是安卓或者iOS,而是谷歌的新操作系统Fuchsia。通过鸿蒙的四大特性,也可以了解为什么谷歌要搞Fuchsia,因为安卓架构的技术潜力有限,想搞下一代操作系统只能重新搞全新系统。
# h1 I4 ~" E+ j3 B既然鸿蒙这么厉害,那么还需要什么?答案是:生态。
7 n/ W& J3 [, j9 m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华为的多种硬件平台都会用鸿蒙。例如智慧屏、手表等门类会大力推广鸿蒙,一些专用的服务器也会用,还有智能安防等平台。华为作为系统开发者,同时自己也是使用者,能在多个领域推出海量的机器,这比谷歌要强,谷歌面向消费者的硬件不太成功。
+ M$ g' M* M% @. F0 M( Q, t, j只靠华为自己,不可能实现鸿蒙的巨大潜力,需要广大开发者都来积极参与。不要只盯着手机,鸿蒙可以在整个IT领域全面发展。IT业可以和几乎所有行业联系起来,软硬件平台多种多样,嵌入式设备远比手机数量多得多,以后物联网设备数量更多。
?7 u: R& Z1 ]: f: Q+ O8 O这说的是下一代IT应用的事,华为搞着搞着,就深入到整个IT业的根基了。所谋者大,电视、PC服务器等领域都可能发生大的变革。在这些变革的领域,更适合让鸿蒙发挥作用,取得大发展。
: O: r8 d' V6 ~- Z最后,我们来讨论鸿蒙系统对中国手机开发的意义。8 }; v2 C/ i1 S4 t" f: O, {) z! d; j9 E
如果鸿蒙手机上市了,相信很多人会积极试用。但是手机领域有自己独特的逻辑,我们必须指出这一点,不能因为爱国热情或者对美国打压的愤怒影响了判断。
$ h! e7 O# v8 L8 g+ z如果要求鸿蒙在手机上替代安卓和iOS,那么这并非鸿蒙的优势所在。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要超过苹果、三星,这才是正确的目标。对于这个目标,华为用安卓系统实现是更合理的。+ K4 Z. F# o2 u) p! U+ m
仅就手机应用而言,安卓和iOS已经基本够了。安卓和iOS的问题,是不容易扩散到其它硬件系统上去,在这方面不如鸿蒙。手机改用鸿蒙,就算有性能优势,用户也不会太关注。手机发展到现在,生态比系统性能更为重要。
' [1 m- C" V9 K安卓和iOS的生态,因为历史因素,是非常强大的。中国公司如果不能用安卓了,那么有能力用鸿蒙建立生态。这是一种生存型的生态,目标就是生存,现在可以说有把握了,这种保障能力就是鸿蒙系统对中国手机最重要的意义。这是中国由华为领头的许多公司集体达成的重大战略成就,值得大力鼓吹、高调宣传。这个成就可以震慑美国,让它放弃对中国手机的极端打压。" l. h5 N/ q( B; ]- {
如果生存没有问题,那么中国公司并不需要去挑战安卓的生态。正常的逻辑是与全球公司一起,丰富完善安卓生态,中国公司也能从中收获巨大的利益。这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必须坚持,不能说用别人的就不行。应该把安卓生态理解成业界共有的成果,不是谷歌独立发展出来的。1 v5 { K; h Z& \
不应该执着于将鸿蒙手机系统推向世界,只要中国手机与APP占据的世界市场份额越来越高,就是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如果坚持推鸿蒙手机反而有损这个目标。这次开发者大会,华为就宣布自己去做全球地图应用,也呼吁中国互联网公司想办法去海外开拓。* M* O% V0 B. u8 s, o7 O
鸿蒙手机肯定会出来试水,热心群众一定能等到。但是心态上要放平,自己用鸿蒙手机,如何自豪开心都行,配合华为调试找bug也很好。但不能说,不用鸿蒙手机就一定是错的。如果更多人选择鸿蒙手机,那它自然会发展起来。如果鸿蒙手机在海外发展不顺,在中国份额也不高,也不需要失望,鸿蒙能起到生存保障的作用已经很了不起了。0 s7 g) r8 t2 Z7 _ t, W
中国公司们团结一致组成了开发阵营,这本身是个大好事。这应该是中国公司面对中美贸易战的重大冲击,通过慎重思考实践形成的姿态:
$ d: x4 Q! O& j6 @如果美国想在某个领域搞死中国企业,中国公司会抱团找到办法生存,而且会不断增强这种生存能力。同时,中国也愿意和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的世界优秀企业合作,以开放的姿态,在全球企业建立的生态环境中,努力争取市场份额。在将来,中国公司希望能够主导建立下一代更强大高效的软硬件生态系统,让世界各国企业与用户都来参与,让中国的研发能力更好的造福全人类。7 g1 d- X. ^4 |1 H4 Z# v. x
) U/ E0 L( J$ L扩展阅读:, |9 n. r2 T# u
华为鸿蒙系统前景如何?从原理上看,大有可为 | 袁岚峰
" D" r% j8 s( E3 M9 S硬碰硬比拼内力,美国后退一步:中国测出美国实力的上限 | 袁岚峰9 O2 B2 h8 z, T% g( H& r U
$ A D5 a( P( i; G# X! W3 T6 V0 `
快评:特朗普同意对华为解禁了吗?| 陈经' N6 N/ q- g: `
9 C/ @2 V6 ]/ z# {
中国公司带头反击:安卓阵营面临崩溃解体危机 | 陈经
8 J5 `6 X: m( s" l0 h鸿蒙操作系统:保障手机生存,在IT领域全面发展 | 陈经# p& V# N4 ?. A6 C* m$ P
: d7 P0 G4 x x1 w) D2 P
, n3 A/ B5 u1 q6 |( T背景简介: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 K+ e& ~$ f, _责任编辑:项启瑞* M8 y+ n, R6 _
: b& A$ f2 t, J, A3 k1 i; s/ J
Z t+ {; w. f X# o
2 A6 a, O7 ?& H, D& e3 F$ A2 p% i B( e: D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65911803&ver=1793&signature=G7jpJgEBs0OOX3JqOeqh0NgtjPieYBHfJ3PHqA*ABSyvYeCgTHVU-IFEsO*b63BYFkcb9Jn*vFXVyj4RFRtyojdZ7zv60O5pQTZ2fDzzmUJera6BaEeDP0wU54pKF-KE&new=1( a3 I9 T5 S8 {8 n4 {5 U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