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最主要的国际竞争对手,韩国LG新能源透露了公司下一代电池技术的蓄力方向。: _) Q q; |8 e) Z( y! r8 _1 ^8 D
在6月9日于宜宾召开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LG新能源副总裁孙权男表示,LG新能源持续投入研发基于液态电解质的锂硫电池和锂金属电池,以攻克当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限制;开发高度稳定的不含液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以克服电池安全难题。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仍然在致力于被业内认为不过是“中间过渡路线”的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
( C% }& g3 }$ R1 q在演讲中,孙权男也透露了这几大电池路线的研发目标。其表示,“首先,我们计划在2026年前实现‘安全改进型’聚合物基半固态电池商业化。随后,我们将使用更高容量的负极,如硅或金属锂,来提升能量密度。最后,随着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的开发,我们将能够实现电池级别没有火灾和爆炸的绝对安全。”
/ Z3 J# U' B3 J9 K* k, A/ N“此外,计划到2027年和2028年分别开发出基于液态电解质的锂硫电池和锂金属电池,我们将克服能量密度的限制,实现最高的比能量和能量密度。”孙权男说。
+ H; h* ?7 Y1 R2 [孙权男在演讲中表示,30年来,电动汽车电池的性能一直在提升。LG新能源致力于凭借创新的正负极材料,实现能量密度提升和快速充电,通过制造创新降低成本,并通过安全性强化隔膜技术全面提升安全性。) m' @& r, X8 b
“现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已逐步转变为用户主导的市场化驱动。随着电动汽车的商业价值和潜在用户的满意度提升,购买偏好的增加,电动汽车在各个国家的细分市场呈现迅速增长。下一代电动汽车需要什么性能才能超越当前的燃油汽车?”( N; B/ r( b% a! x ? s" C+ W
孙权男认为,首先,每次充电的续航里程将超过600公里。第二,电池将在20分钟内完成80%高效快充,并拥有质保10年和行驶超过30万公里的保障。第三,购买平价而言,成本将与燃油车相当。最后,必须具备无虞的安全问题。4 S8 H+ ]( z" o8 }! J' ]: y
下一代电池应满足的需求: Q5 i" }: k7 x" {: m
4 c1 W" x f8 Z0 O5 p因此,“在下一代电池技术方面,我们需要克服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局限,开发新的电池体系,专注于续航里程和安全性提升。”孙权男说。7 }# _5 u" W$ r* Y1 l3 X* o
首先是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的锂硫电池。由于使用了容量更高、密度更低的硫正极和锂负极活性材料,电池最高比能量超过500Wh/kg。
- V! g6 p; @* z8 p& s2 S, S“由于硫是最便宜的正极活性材料,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我们可以降低30%至40%的材料成本。这种轻型电池将应用于航空,如高空伪卫星和城市空中交通系统,以及重型电卡和电动大巴等商用车。”孙权男说。
9 r* E) `5 R% ~0 T4 ^" j& X1 H- f7 o基于液态电解质的锂硫电池
0 X, A+ a* ]4 |( ]$ \* D+ r1 C: G/ L, D6 m6 j# [4 x6 s/ B) G2 w
与此同时,LG新能源一直在开发高体积能量密度的锂金属电池。电池体积密度能够达到约1000Wh/L,采用薄锂金属负极。“为了提高耐久性和循环寿命,我们一直在通过开发稳定的电解质、保护层和先进的材料来提高锂金属负极的可逆性。这种锂金属电池将适用于高续航里程的电动车和机器人,它们需要在有限的体积内获得更高的能量。”孙权男说。
5 B0 F+ a4 j- N% h* a' j2 V; h基于液态电解质的锂金属电池) o# s7 u7 t! K: o6 m
' L: q8 z! h: @, ^1 ]! _0 F+ g
此外,LG新能源一直在开发高度稳定、不含液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以实现电池的绝对安全,避免电池层面上的起火。/ ?9 ^0 g; m2 i) o2 }! G: Y) V
据孙权男介绍,LG新能源的全固态电池是基于硫化物体系,具有几个优点:与氧化物基全固态电池相比,它无需高温烧结工艺,具有更高的离子导电率和软力学性能。与半固态电池相比,因为零液体系统和100摄氏度以上的卓越耐高温性,全固态电池可谓是最安全的电池。
( w$ R. ?- _# Q" @$ N5 M基于硫化物体系的全固态电池
8 N) l) \1 ]$ r, n+ [ [4 L% U2 m4 a3 @6 w
不过,据孙权男介绍,LG新能源也在开发基于聚合物的半固态电池。在其看来,这种半固态电解质有也优点。第一,可以使界面接触紧密。第二,能够更轻易地实现混合化学体系。第三,在工艺和系统方面,可以使用大多数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设施,与其它全固态电池相比,不需要高压来操作电芯。
% C/ t2 A7 n& p3 ~7 p: ^“为了实现下一代电池并将其商业化,我们不仅进行从材料到制造技术的内部研发,还与许多大学、初创公司和研究人员合作。”孙权男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