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11.11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回复: 0

边疆民族村寨的幸福密码

[复制链接]

1676

主题

740

回帖

692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929
发表于 2023-6-4 07: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原标题:边疆民族村寨的幸福密码3 o1 ]4 t' }4 v# U
                          边疆民族村寨的幸福密码! _* {: z4 Y! `' L9 B2 ^2 z
——探求云南保山腾冲市清水镇的乡村振兴之路
% N* I+ G. {0 l2 ] 光明日报调研组
0 d0 v' D  k3 r$ `" A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云南省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他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7 ?$ e1 V0 Q$ Y# ?
# R# ~' g* [; l! U5 f% h; w; U 云南省农科院帮助司莫拉佤族村改造的生态茶园。张勇摄/光明图片2 _# L5 ^: y! U/ F) \9 H2 J/ r
清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杜兴朝驾驶电瓶观光车,从2公里外的游客中心满载游客来到司莫拉村口的停车场,他当导游的女儿身穿佤族服装,笑盈盈地向游客们迎过来,开始为游客们讲解司莫拉神秘多彩的佤族文化。村中央,杜兴朝的妻子罗爱艳打开幸福书吧的大门,准备好煮咖啡的器具,清理好书桌,等候游客的到来;她的家里,还有个装修一新的客栈......
. f# b8 ]4 z; Y. O, Z 这是近日,记者在云南保山腾冲市清水镇司莫拉佤族村看到的一个普通村民家庭。几年前,杜兴朝夫妇的生活是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外出打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司莫拉乃至清水镇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改变了生活,改变着家乡。
1 J' |$ [% [4 n+ f8 l9 Q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云南省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他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 I9 \5 Z; `; B  f 今年5月中旬,光明日报记者与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专家学者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清水镇的各个村寨,探求司莫拉佤族村的幸福密码,探索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 ^/ [) ]2 I  a6 y3 D6 |4 X; ^' p  S

( b/ s# p. u* W% ^ 清水镇清水社区老寨子村打造出花缘里旅游项目。张勇摄/光明图片
4 F! Z. B" J8 i5 ` 1.乡村旅游让司莫拉更幸福
  \% b, h0 _" v4 k$ e “司莫拉”,佤语“幸福的地方”。& ~0 U; v9 Z0 k
司莫拉村是位于清水镇三家村的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寨,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村298人中有佤族241人。2016年,司莫拉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初见成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司莫拉以来,司莫拉乡亲们牢记“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的殷殷嘱托,努力将司莫拉打造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范本。司莫拉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提升了司莫拉村的旅游热度,改变了司莫拉村民们的生活。
& d+ s6 H- _% ]4 G 每次走进佤族风情浓郁的司莫拉,都感受到越来越炽热的商品潮。
0 X" {" Y( S4 ]4 s* N0 y “来尝尝我们本地的牛干巴!免费尝!”在司莫拉农特产品一条街,村民杨兴艳一早便吆喝起来。杨兴艳家养有三头牛,2019年便摆摊卖牛干巴。杨兴艳笑着对记者说:“之前五天赶一集,村民会把牛肉挑到镇上卖。现在司莫拉热闹了,游客多了,在家门口就能卖特产。”杨兴艳以前在江苏一家电子厂打工,如今靠着牛干巴生意,每天净赚150元,相比外出务工的收益更多,还方便照顾老人孩子。
: @8 \) m# _' y# x, d 司莫拉村民们出售牛干巴、茶叶等十余种土特产,带动了当地牧草、茶叶、肉牛养殖的发展,还丰富了当地乡土文化。
4 g$ i* r  v" e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望过的村民李发顺家,调研组感受到强烈的变化。李发顺夫妇不仅卖着大米粑粑,门口还摆满了茶叶等农特产品、手工艺品。2021年他家还筹资20多万元,拆除了猪圈,建起了二层小木楼,开了个农家乐。每天到李发顺家打卡参观的人很多,他妻子杨彩芹说:“我们每天一大早就起来烧火、蒸米,忙着做当天的大米粑粑。现在每天能卖出100多个,很多游客都会来我家品尝。”
0 j4 S' J- x# {4 l' v. R3 I 罗爱艳之前去过外省打工。3年前,司莫拉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她成了村里的讲解员。罗爱艳和丈夫还拿出所有积蓄,又借了些钱把新房子装修成民宿。如今罗爱艳对于全家的生活很满意:“客栈一个月收入几千元,我在幸福书吧工资2700元,女儿当讲解员工资2700元,老公开电瓶车收入30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6 b- b1 ]8 C0 E" b: ^8 f
在司莫拉,还有很多像杨兴艳、罗爱艳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村民回到家里吃起了“旅游饭”。村里有35户从事农特商品售卖,村民建成了农家乐、民宿,有的在景区做保洁、讲解等工作。村民们依托司莫拉幸福餐厅、司莫拉农特产品一条街,出售云南省农科院帮助设计的司莫拉红茶、司莫拉果酒果酱等产品。2022年,司莫拉幸福佤乡旅游专业合作社实现营收13万元。2023年1月,合作社发放分红资金9.7万元,村民们户均分红1542元。
$ L7 {: _& F8 B4 r 行走司莫拉,从寨门拾级而上,民俗文化陈列馆、寨心桩、司莫拉礼堂、民俗墙绘、木鼓屋、古榕树群、七子泉等,向游客渐次展现佤族文化的典型元素。“我们将设置佤族木鼓传习项目,让游人在体验木鼓敲击技艺的同时,拍摄短视频,线上传播佤族文化,传播司莫拉幸福的声音。”党的二十大代表、清水镇副镇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有节奏地敲响了木鼓,开心地说。
) J/ M8 e1 ], F: W 司莫拉乡村旅游的成功打造为清水镇增添了无穷魅力。7 a$ }9 p+ A- `+ b% |1 V
近年来,清水镇依托“机场、热海、古村、佤寨、茶山”5张精美名片,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82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3670人(占总人口数21.7%),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30元,旅游经济带动农业效益不断提升。
3 q3 l7 _( c; u+ V- A5 A/ Q 据清水镇党委书记徐静丽介绍,清水镇正在以司莫拉村旅游为核心,建设22.8公里的旅游环线,与机场、茶博园、大地茶海、热海形成旅游联动,串联古寨乡旅示范、农旅融合发展、现代农业观光3大片区,打造佤乡风情、古寨乡旅、农旅休闲、民宿示范、温泉休闲、现代农业6种业态。
- T# P# Q8 n. |& {! j “我们正在走一条以旅游开发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以休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道路。”徐静丽对调研组说。
- |0 X" ~  I0 c  ]. ~, S4 D 观光栈道、篝火晚会、骑行绿道……千亩连片的茶山营造出一个天然氧吧,这个位于清水镇驼峰社区虞家营村的大地茶海成为一个集茶叶种植、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山水游”“文化游”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自然闲趣,如今的大地茶海日均客流量达900人左右。* e) s4 b: u) P8 b  O  |& [- C
如今在清水镇,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依托司莫拉,串起了大地茶海花缘里、高黎贡山茶博园、热海等景区,构筑了一道乡村生态旅游环线,司莫拉农特产品、热海大滚锅食府、高黎贡山茶、绮罗茶等特色品牌不断擦亮,实现了村村有景,形成了一张乡村特色旅游名片。5 T  o; C* w0 H% g" o
清水镇的乡村旅游是腾冲市旅游产业的缩影。长期以来,腾冲旅游带动着清水及司莫拉发展,清水及司莫拉的旅游新业态也助推着腾冲旅游产业。
% T+ R& \: @. `  t$ q$ d# u/ w" p 2.耕耘田野带动增收0 r/ Y0 o) D. {6 _9 }0 F1 P+ E
乡村旅游在清水镇红红火火,田野里、山坡上的种植养殖业也在发生变化。
" `: S" b6 e+ i2 Y 清水镇有种茶的传统,茶叶种植面积达8400亩,但由于种植水平低,村民们在茶地里种玉米,茶叶产量少品质差,价格还不如玉米,许多村民都不愿去采茶。
& V! `6 P' z. {& T! Z “以前,农户家里的老人采茶回来自己加工,晒得干一点的就自己再揉一道,有的就不揉了。农户把茶叶拿到集市上去卖,春茶能卖到15~18元一斤,夏茶七八元一斤。”赵家清说,“现在不一样了!农科院科技指导,合作社统一加工,每斤茶叶能卖到180元,在原来价格基础上翻了12倍!”
! F5 v% I$ }: i' _" w1 b; c  i 在司莫拉村后山坡上,调研组看到一片整齐规范、郁郁葱葱的茶园。云南省农科院农业加工研究所博士田浩介绍说:“2020年,我院茶叶所专家来司莫拉改造茶园,帮助合作社流转30亩茶地,改造成有机示范茶园,当年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打造了茶叶品牌——司莫拉绿茶、司莫拉红茶。”
: J0 w$ Y1 a# c/ s( X- k! [ 中药材种植,是颇受清水镇乡亲们欢迎的种植产业,目前全镇农民自发种植石斛、重楼等中药材2672亩。
  ^. W& `  I# ?! p  i9 [$ F8 M9 l( W 在三家村何家寨村民小组,调研组见到33岁的村民徐永茂。“前两年去广东转了一转,开了眼界。后来看到腾冲市鼓励青年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就决定回来,顺便还可以照顾父母。”徐永茂指着纱网下的重楼青苗介绍说,“重楼一般七八年才有产出,但我育苗卖,周期短,收益快,别看只有这几亩地,每年的纯利也有六七万元。”* \) h" Z7 @9 A1 [/ P! y0 R+ ?
三家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家免告诉调研组:“针对村里土地零碎、人均耕地占有量少的情况,我们动员多数村民加入‘草上飞’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农超对接的方式售卖这些土鸡。”依托于“草上飞”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目前,三家村成立了四个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们发展旅游和种植养殖业。
6 {8 E8 K/ l+ _2 ?, X2 @3 X, ^/ D 实现家门口就业,离不开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末,清水镇巩固种植百香果1200亩、中药材2672亩、蔬菜5700亩等,带动增收2494.96万元。同时,清水镇有生猪存栏8200头,养殖肉牛1700头,鸡鸭鹅等禽类52000羽,带动增收1.02亿元。良好的种养殖产业发展,成为助力清水镇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 Z+ V, g8 q/ z6 m  n( ^' ` 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腾冲着力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确定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7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个,园区建设覆盖15个乡镇,涉及中药材、蔬菜、茶叶、银杏、畜牧等重点产业,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 r0 b7 p9 z& M" P( L" ]' E$ ] 调研组发现,无论是乡村旅游,还是特色产业,都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发展,而是要有可操作的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目前清水镇种植的500亩万寿菊虽然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但仍存在许多难题。“由于万寿菊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较高,加上万寿菊的收购价格低,每公斤仅为1元,因此农户种植意愿较低。”赵家清说。. q! d# R3 y5 ^! y
规模化养殖同样有风险,三家村曾建成了可以容纳1000头牛的养牛场,但由于后期租赁牛场的老板资金链出现问题,牛场目前没有发展运营。! \1 L) ?: D$ h  w+ P1 u$ g
“清水镇将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巩固好包括水稻、玉米在内的粮油产业,拓展草莓、百香果采摘产业,发挥好司莫拉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乡村振兴。”赵家清说。
8 Q' i# R; O; S 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Y+ s1 g$ n7 ?# [# G
司莫拉村乃至清水镇,兼具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的特点,是巩固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地区。7 o) R; j$ O: [& w3 [7 y- y$ ~5 u
司莫拉村民冯保艳的农家乐刚刚装修好,多年来她第一次在家门口实现自己创业的梦想。看到司莫拉的游客越来越多,夫妻俩动了心思,租了邻居的院子准备大干一场。“装修、家具和租金前后花了快二十万元。”冯保艳说,“第一次开餐馆,一点经验没有,想请个会做传统佤菜的厨师都请不到。”
# i2 X5 i, L1 |  a' t5 R “村里面也在想办法,准备先介绍她去市里餐馆学学管理经验,一边学一边帮她找大厨。”三家村监委会主任李家达说。
4 E, e1 n) ]$ B% w 重大疾病等突发事件是导致群众返贫的重要原因。只有把脱贫人口的帮扶政策落实到位,才能有效巩固脱贫成果。( |# V% q* P6 t3 o- o0 @! ?
三家村团结村民小组的赵林跃家是监测户,年初做完心脏手术后,他一直在恢复当中,儿子赵家文带着上小学的孩子跟老两口一起生活。“老伴得了甲亢身体不好,原来家里的地都是我自己种,现在啥活都干不了,还要天天吃药,三天两头去打针,身边离不开人。”赵林跃说。: Y+ ^( ~! o- p" _0 [7 D" U# \
调研组在赵林跃家和他们一起算了笔账,赵林跃的医疗费前后花了几万元钱,医疗保险报销后自费八千多元,但是到城里看病吃住的三万多元报不了,“四万多块差不多是我家一年的收入了,父母吃药打针、孩子读书都要花钱,压力很大。”赵家文说。
$ j( I- c  i) K8 N/ a+ Y “保山市从2020年起在全市实施‘防贫保险’,覆盖范围包括疾病、意外和自然灾害,收费标准18元/人,市县两级财政各补贴4元,农户个人只需缴10元。赵林跃就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疾病和意外伤害执行14754元的起付标准,超出部分报销70%。他作为退伍军人,相关部门还有专门的医疗救助,再给他报销一部分医疗费。遇到有特殊困难的家庭,信用社还提供三年期贴息贷款,只要村里开个证明就能申请。”李家免对医保政策如数家珍。
' r5 G" {5 j! k# H7 ]1 o2 P 调研组正感慨着,村民小组长何崇跃迎了过来。因为有木匠手艺,他成为腾冲市的“科技示范户”。“这些年生活好了,乡亲们赚到钱就想着盖新房,就是前两年疫情的时候,凭着这身手艺,一年也能挣五六万元,今年收入八九万元不成问题。”何崇跃说。5 K% D" e& `4 V6 y" a0 A
如何通过制度保障,让乡村振兴路上每一个群众都不掉队?如何帮助脱贫群众开阔视野增强本领,提高内生发展动力?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在清水镇和腾冲市寻找答案。% {$ ^# q- t* x+ K
据清水镇副镇长尚中良介绍,全镇共有脱贫户375户1460人,监测户94户296人,其中消除风险28户96人。清水镇对有产业发展条件、能力和意愿的脱贫人口,优先纳入产业帮扶对象,优先安排经营主体带动,已帮助全部375户脱贫户同5家企业、6个合作社“双绑”。对于失能、弱能、有突发性困难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通过资产收益、防贫基金、防贫保险等方式,提高脱贫群众抵御致贫返贫风险的能力。去年,清水镇拨付给15户防贫基金共4万元;全镇脱贫人口防贫保险参保率达99.6%。, ]% k. b6 t9 y. a  X6 c. b
调研组了解到,腾冲市现有脱贫户13112户51950人,有监测户3305户10844人。腾冲市坚持完善“三挂三包三同责”工作机制,市级34名干部分别挂钩69个脱贫村、4个抵边社区,每一个脱贫村还安排一家企业结对帮扶;130个帮扶单位挂钩212个村;6675名干部对接14638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通过民政救助、防贫保险、小额信贷、防返贫基金等方式有效守住返贫底线。目前全市已消除风险监测户1220户4426人,风险消除率40.8%。截至今年2月,全市脱贫户和监测户人均纯收入16277.29元,7000元以下户实现动态清零。
( h( [, ?$ P$ p 调研组在感受腾冲市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也看到部分脱贫群众还缺乏持续增收的途径、部分群众的土木结构住房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R* R6 L# Q* z; r7 {6 p) E  Y* [
4.启示与建议
3 `6 V7 {+ e; \, M( q 通过对腾冲市清水镇及司莫拉村的深入调研,调研组认为,清水镇及司莫拉村认真践行“两山理论”,积极探索建设绿美乡村之路,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六个探索”的经验启示:6 |# \! a; Y9 q
——在实践中探索“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文化共融、基层治理”的乡村振兴模式,走出产业发展、文化共融的致富之路。4 }( ?3 a& A2 h' q. K
——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共识,探索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的路径。) U+ j" J! W% l+ X; P6 S
——因地制宜探索主导产业,探索推进产业链条式发展。抓旅游新兴产业,巩固传统农业,打造观光农业,构建差异化、特色化产业体系。
0 N3 _4 |8 K7 }1 z ——农文旅康融合,探索乡村多元发展模式。以建设和美乡村为引导,实现田园增色、村庄增美、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双赢,走出一条农文旅康共兴的特色之路。
; ?( S% ~7 B0 v1 B ——多方助力探索多部门多企业帮扶带动,齐心协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0 p7 N( k9 t# f* b" l& I" Z" G0 a ——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与利用,探索打造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之路。* U$ W8 Z  l1 y7 [
在积累相应经验基础上,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调研组提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七让”的建议:! X# I2 k: G7 v- Y+ A
——充分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应顾及村民的真正需求和意愿,让村民在乡村建设中产生身份认同、职业认同、区域认同、文化认同以及个人价值认同,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 ~- a2 G0 f- }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让产业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抓手。大力发展吸引村民返乡发展的农旅文商业态,最大限度留住村民就近就业,突破“空巢村”困局。, L% p+ Q; v4 l6 r3 ^: q( F
——将特色资源变为资本,让单一产业变为产业链。促进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变资本优势、资金优势,致力于打造“山里村落”产业链。# V: X: U5 F0 C0 U0 [
——将乡村振兴作为一个系统,让乡村成为宜业宜居之地。通过乡村振兴增收遏贫、留业留人,让“空心村”变“活力村”,使民族村寨成为安居乐业之地。5 Z- s+ N0 v- l) d# c* e( |* P1 z
——加强基层建设,让乡村振兴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让懂农业、爱农村、爱村民的干部充实到乡村振兴“一线作战队”,推广“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乡村持续发力。
2 U4 g6 g  [4 S; ]; P ——引智引资引人多措并举,让乡村振兴有人力保障。采取“引、培、派”结合方式,培养一大批“土专家”和“田秀才”,切实为边疆民族村寨产业、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支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

GMT+8, 2025-2-23 04:21 , Processed in 0.04442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