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 C/ U( u& q& V K) O) S7 N+ U! _( X4 j4 v* l
位于北京首钢园的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资料图片)
2 U$ ^+ f- ^7 i( L: V近年来,我国科幻产业发展驶入 " 快车道 ",科幻产业总产值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北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针对科幻产业细分领域繁多、行业跨度大、专业性强、壁垒高、技术密集更新换代快、全链条服务平台缺乏等问题,北京市协同市、区、企三方资源,在重点项目群支持下,布局建设科幻一站式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出台专门政策吸引科幻产业人才企业落户,一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8 a' |$ M" f) \8 d快速集聚
1 U$ y7 k5 ~6 H' { c6 A% p$ k$ b4 月 28 日,理想汽车宣布,理想 L7、L8、L9 车型已支持 WANOS 全景声解码,搭建首批喜马拉雅车载全景声有声剧,为车主打造沉浸式智能空间体验。以此为起点,全景声科技这家因曾为《你好李焕英》《长津湖之水门桥》《流浪地球》等多部电影精准渲染调校声音而走红的企业,正式切入智能座舱赛道。
G/ s, m& Y, r* c% l' ^在位于北京首钢园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 8 层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全景声科技创始人兼 CEO 潘兴德。他告诉记者," 随着汽车行业朝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汽车成为娱乐影音体验的绝佳场所。未来,我们将探索更多车内空间的应用场景 "。作为首批签约、首家入驻创新中心的企业," 我们的技术在民用市场有非常大的前景,汽车、消费电子、互联网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6 t- B' ~ F5 `1 i/ E! f8 ^7 t
同在创新中心,五层的瞰瞰智域(石景山)也开始在智能座舱领域大展拳脚。" 汽车上半场是三电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公司创始人、CEO 徐庆告诉记者,他们的团队将从手机的智能化和影像技术转战汽车领域,并基于汽车场景进行升级改善。不久前的上海车展,一家国内新能源领域的头部车企推出的改款车型,就配置了瞰瞰智域独家提供的摄像头。
' M0 A/ x, ?0 H" q2 H; K' Z这家在过去 2 年完成 3 次扩张的企业,去年把 " 家 " 搬到创新中心,与众多科幻企业比邻而居。" 车是除家、办公室之外,人的第三生活空间。我们在科幻元宇宙集聚区打造的智能座舱,也是虚实结合的元宇宙。" 他坦言,很看重这里邻里之间的协同效应。./ o. K! l9 Z U( D {
2022 年 8 月,位于首钢园的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揭牌。不到 1 年,便吸引西克魔迩、悠米互娱等 66 家公司入驻,形成围绕硬科幻创作和硬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和创新策源地。" 我们希望在这里形成孕育未来产业、前沿技术、新兴技术场景,大量交叉前沿的产业和技术会让这个区域充满生机活力。" 创新中心运营方——北京中关村通力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姬鹏飞告诉记者。
1 I7 j' a6 i: p6 l在他眼中,技术没有属性,能多领域应用。" 我们聚焦智能座舱、集群算力、5G 等领域,成立了专门的推进团队,要带着企业去探索蓝海,追逐更高的收益,而非在某个特定产业厮杀。" 无论是布局车辆整体智能化升级的瞰瞰智域,还是将技术嵌入汽车电子的全景声,有服务科幻的属性,更能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U0 W6 I/ u' b5 `$ b
在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首建投公司不仅在物理空间、物业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而且在投融资服务、产业对接合作等增值服务方面精准发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已协同首钢基金、首惠产融等首钢体系内部资源,为全景声、瞰瞰智域、当红齐天等提供各类产业和金融服务。首钢园服正与百度萝卜快跑、尚亦城等研究推进文旅产品和运营合作。
$ A4 O% D0 q( l4 \: u ~$ m2 h握指成拳
8 H$ H& ]& F! p2 s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形成 " 研究院 + 孵化器 + 加速器 + 产业集群 " 的完整科技服务空间载体链条,聚拢大量优质企业,成为北京市引领类标杆型孵化器,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石景山区、首钢集团携手打造科幻产业重点项目群,整合产业全链条,用新的支持方式帮助企业 " 握指成拳 " 的努力密切相关。
& E) V3 d! q( y2 R众所周知,当前科技创新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多主体协同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幻产业迎来了人工智能、元宇宙、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但也面临行业壁垒高、技术迭代快、全链条服务平台缺乏等问题。从 2020 年起,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石景山区及首钢集团针对 " 痛点 ",尝试用打造重点项目群的方式适应科研范式转变。而这一努力,成为创新中心快速发展的密码。+ D& N# P% F) O9 w8 E* }/ B$ |' k
姬鹏飞说:" 市区两级形成合力,各种行业大会、展览、活动的倾斜,区科委搭建了政策服务的承接平台,形成了可落地执行的计划。从资金、政策、人才、产业合作到生态,形成相对完备的产业环境。" 而今,涵盖新型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芯片设计及数字艺术六大领域,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健康的生态体系。- k9 k" ~0 ?3 ~6 T1 i
随着市区支持政策 " 握指成拳 ",科幻产业核心技术发展借到 " 东风 ":针对科幻数字角色制作、虚拟合成制作上真实度与制作效率不足的问题,科研团队突破了复杂场景动态三维重建对于密集视点采集的依赖,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将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光学惯性动作捕捉技术及虚拟拍摄技术的核心突破,则有效支撑了创新中心的聚集效应,带动一批优质科幻企业集中落户。0 D! ^6 {& S! n6 k
目前,以科幻产业为主导的创新中心,推动以 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集成电路等前沿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挥技术与市场对接,学术界与产业界对接,科幻产业关键技术、原创人才、场景建设三大关键要素对接的桥梁作用,全面提升科幻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撑首钢园科幻产业集群式发展。: M9 ^ L* C' ~% ^* Z
" 创新中心是科幻产业创新策源地,企业成长壮大后,慢慢向园区其他空间溢出。" 作为 " 地主 ",负责首钢园运营的首建投公司产业部负责人张凯告诉记者,创新中心之外,依托中国科幻大会,首钢集团还出资参与设立科幻基金、打造北京科幻国际大奖、成立科幻联合体。: _2 d; R. s* I' X
效应初显2 m4 T/ P# _! G4 V& w$ \3 q5 S' k6 h; s5 v
石景山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支持科幻产业发展,区里出台了首个地方级科幻产业扶持政策,吸引科幻产业人才、企业落户,开展科幻场景建设,叠加不同资源,形成 " 人才、技术、企业、平台、空间 " 产业发展要素,连点成片,不断激发经营主体释放创新活力。
. P) h" {! N# p* U4 N- T1 i在首钢园内,市区两级财政围绕技术研发、平台服务、生态营造、集聚发展等方面集中支持了一批重点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 4 亿元。石景山区还设立科幻产业专项资金 5000 万元,与首钢基金共同设立全国首支投向科幻产业的股权投资基金——北京首石科幻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并完成首期 1.8 亿元人民币实缴出资。市、区、企三方联动,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投入,形成 " 市区两级财政 + 企业 + 社会资本 " 的资金体系。6 J1 ]% A* S. X! j% x M: a+ \
此外,为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石景山区还建立 " 数字版权资产平台 ",成立 " 北京市石景山区未来科幻产业发展中心 ",建立具有北京特色的活动品牌、消费品牌和赛事品牌体系,延长科幻产业价值链。( f z7 [4 ~+ V0 k. L& T7 Q
在重点项目群的支持下,石景山首钢园科幻企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园区已建成自持空间出租率 87%,在园企业近 260 家,其中 " 科技 +" 企业占 80%。2022 年,园区 7 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金额超 13 亿元,并有 10 个科幻产业平台和课题落地。" 今年,石景山区启动‘科幻 16 条’原创作品转化、关键技术研发和开办费等政策兑现,帮助解决科幻企业关注的政策、场景、资金、人才等核心诉求。" 石景山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2 }( g4 Y3 T- ? G+ O1 `6 F科幻产业只是北京适应科技范式变化、打造重点项目群的一个缩影。此外,在朝阳区,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项目群汇聚了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等;在昌平区,生物医药重点项目群汇聚了百济神州、诺诚健华、华辉安健等一大批走向世界的创新企业……
* Y0 q' A( `' w9 x, T" 重点项目群是北京市‘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任务组织者作用’的一次有益探索。"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伊彤认为,重点项目群建设能够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3 g6 G+ W8 j- Y6 t8 W$ T7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北京将持续优化重点项目群支持方式,在元宇宙、细胞与基因治疗、液氢重卡、车规级芯片、机器人等方向,谋划布局一批重点项目群,以场景带动企业创新集成,以市场需求拉动技术创新,采用 " 揭榜挂帅 " 形式,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结合重点场景应用,助力北京科技创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杨学聪)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