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 Y5 o& ?3 ?$ s 以“温暖、漂亮”的气质,取代寒冷、肃杀而成为“新的东北的打开方式”。用幽默、浪漫和生命力,去呼应为有尊严地活着而用尽全力的人们。让在岁月中沉淀过的老年人视角,成为悬疑中的独特感知。这部剧的所谓“爆点”,其实正在于对很多“不一样”的固执追求,更难得的是,这种“不一样”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姿态,而是契合了作品的表达核心。正如导演辛爽所说,“‘新’这件事会有风险,但是也能同时带来热情”。/ v. q5 E! J& ]+ d
作者:宜超
, L8 a3 s* p- R0 ?# f 编辑:蓝二
2 H$ h* M: e6 s5 Z 版式:王威
, Z, B4 M: ^1 q( u! ^
/ F+ H4 m- W1 K. b4 X 辛爽执导、范伟秦昊等主演的《漫长的季节》,无疑将人们对今年国剧的兴奋度带到又一个高点。
* X9 W# |8 B8 ?1 B 10天的时间里,该剧在豆瓣以9分开分,一路走来到5月1日晚剧终时已冲到9.4分新高。这种品质和状态显然太给国产剧、国产犯罪悬疑提气了。) x9 ^0 n+ R% y
“主打一个松弛感”——导演辛爽在个人微博的评论区这样打趣道。让奔着“悬疑”来的观众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一天能以“轻松观影”的方式打开一部犯罪剧情片——从剧集的色调、故事推进节奏,到台词中无处不在的东北式幽默,都给人全然不同的观感。有观众这样总结:“这部剧很不‘隐秘’,但很辛爽。”
! o. D8 n' n7 B. u& ?9 _/ ] 制片人卢静坦言,东北的犯罪故事有很多固有的元素,整个团队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怎么给它做得不一样、让它新鲜”。; N S: z/ y2 T& J- v
卢静曾向黑白文娱谈到:
+ J' q# T T& D. O4 m 一个作品完成之后,留下来让大家去思考的东西是什么,这是我们比较在乎的事。5 ]6 y4 A; e E1 v- h- ^
关于这个故事,第一我们想要聊的是大家如何面对困境,这是很值得拿出来探讨的;向前看、别回头,正是剧里这群人身上所承载的东西。
1 _ {. t% D i" f: y y 这个故事很值得做的另一点,是视角的独特。老年人这个视角很新,他们在影视剧中很少被作为主角来说。其实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也正在变老,我们对老年群体都是有深切情感的,他们也很需要被社会关心、关注。: V8 c, r# ]4 j5 T0 }8 _
我们想要做好这个项目,每个阶段大家都在尽全力投入,用漫长的过程去铺展这件事。
0 u2 ^: r$ k7 c& U% P7 T+ ?/ V$ h 比如这次大量运用了特效化妆,应该说是国内影视剧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了。在前期筹备时我们就花了很长时间在定妆上,像范伟老师的“王响”定妆试了三次,慢慢去找到底是要在哪个年纪最合适,要多老,该是什么样;包括陈明昊老师的“马德胜”的发型,也是试了很多次。到了拍摄时,特效化妆每天要花四五个小时,像秦昊老师在演中年龚彪时,他早上四五点钟就得起来,坐在那化。其他老师也都是如此。但这个过程,其实也正是演员们逐渐深入人物的过程。
! Z! ~! ~/ {3 q& L 我们这次的堪景筹备,也很有意思。为了拍一个不一样的东北犯罪,我们选择了秋天为背景,整个拍摄周期是107天,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去哪里找到一个107天的秋天?
: e9 u- ?" g8 f$ r" n; D1 U$ o 真的是一个费尽脑力打开思路的过程。最终方案其实是美术指导于浩然提出来的,他之前在昆明拍过戏,就说咱们有没有想过就不在东北拍了,就找一个一直都是秋天的地方。 J$ H- U& u3 Q' m: ^" E( [- B
记得当时我们落地昆明的那一刻,首先感受到的是温暖,特别有生气,天很高很蓝,树很绿。我们一下就觉得特别对,它就是《漫长的季节》应该有的样子。! H7 Z e+ L; Z4 L
但它毕竟不是东北,到底怎么能还原成令人信服的样子,肯定是要花巨大的力量去解决的。! w3 S1 f; J6 `, b& q0 l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大困难,它没有我们想要的火车。我们到处去找蒸汽火车,昆明的博物馆里有一个,但我们去一看特别新,已经被刷得很漂亮了,根本没办法用。后来其实是在湖北找到的,也是想了各种办法把火车卸成很多块,然后找了很多相关部门一点一点地把它运到昆明,我记得当时应该是装了三辆19米长的厢车。) I/ `4 H" ]6 P
还有比如关于玉米地,我们前期在东北堪景时,在夕阳西下时看到过一块特别美的玉米地,后来导演就提出希望能在昆明也找到这么一块。导演讲了他脑海中的画面,当然现在已经呈现在剧中让大家亲眼看到了它的美好,所以当时我们就觉得一定要解决这个事情,一定要让观众能看到。
% a/ v1 D* a6 F" u2 B2 Z4 S2 o 于是我们就去找美术老师了,拜托他研究怎么种玉米。一是得知道怎么种,二是我们到底在哪里种,怎么能有这样一片地。最后我们是在西双版纳完成的,因为那里的天气比较适合种植玉米,但是也挺复杂,制片主任先去努力说服村长,村长再带着我们挨家挨户去拜托农户们,用他们的地种玉米,并且还得求他们帮我们一块种。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弄出来,我们是在临开机前种的,一直到整个拍摄期的最后几天,玉米已经茁壮成长了,我们终于能完成那里的拍摄。
) O8 |& d% k3 C C. K% Z$ F! d% a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前前后后花了三年的时间在这个项目上,所有都是细细打磨出来的。前期花11个月做剧本,拍摄一百多天,后期也花了一年时间,辛爽导演从杀青到上线的这一年里,除了过年请了三天假,每天就在机房陪着不同的部门做后期工作,后期的创造能量是巨大的。
5 s# l1 |% e$ S+ X6 h: p 专注,全心全意投入,是我们能为这个作品付出的最大努力。$ K! S: N& ]5 _1 A" b
的确,从目前来看,这部剧不仅做到了让人眼前一亮,而且仍有十足后劲。下面,随着我们一起来再从头完整感受下这部剧的新魅力。) c' I! Q" E& Q% j
东北犯罪故事的新打开方式- \: q, W d- y6 i' K# W
/ 用温暖和明亮,代替寒冷和肃杀 /! t0 D8 c' r. T- v2 g% c& q0 f) x
从第1集开始就展现在观众视野里的,是一个有着干净的蓝天、挂满金色秋叶的行道树的东北小城桦林市,开着鲜绿色出租汽车的主人公、前桦林钢铁第一总厂火车司机王响(范伟 饰)出场于明媚的阳光下。+ {& m% e' J j1 e( L1 _
一切都开始得平和,甚至浪漫。8 S+ X0 V" y6 C0 u j. D
用明亮代替肃杀、温暖代替寒冷,这是剧集主创的有意而为之。& @# F; a% A& d6 n4 X+ @ n* }& J, g
卢静表示,从一开始就已明确大雪、冷峻感等在人们认知中的东北符号“都不能要”,并选择了东北四季中最短的、珍贵的秋季来作为故事主要的环境设定。" B3 B( M1 O1 S8 `! ]7 Y! W! o# `+ R5 d% z
辛爽称这种“温暖、漂亮”的气质是“新的东北的打开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漫长的季节》自然地营造出一种娓娓道来的气氛,它并不想要立刻就绷紧观众的神经,反而想要让人静下心来慢慢发现其中的出其不意。
3 H/ H' M4 d) L2 o; L3 H% H
; ~7 o6 f4 f! x I4 |+ s+ D 更为观众带来松弛感的,是剧集中密度极高的东北式幽默。
) m' |( ~, E4 w0 n" x+ e( ` 王响宽慰安装了心脏支架的老伴:“你没大事,心脏里装着一台桑塔纳呢,整个楼都没你金贵”,又调侃“你这一发火,桑塔纳熄火了,我该上火了”。9 T1 e3 ?) V5 I- O4 e
秦昊饰演的老年龚彪,不仅憨憨的外表让秦昊的“颜粉”们惊呼不敢相认,在剧中自嘲“我就是个傻狍子”的他每次出场都仿佛自带笑点,是个主张“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的典型“东北银”。+ L- f( J. D9 p
卢静曾表示,自己理解的东北人是“非常的积极、乐观,很幽默的”,而将这样的属性放进犯罪悬疑类型的剧集,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尝试——即便处在困境、险境中,也能时不时地显现出刻在骨子里的幽默,这是属于东北人的真实日常。
6 s' H9 J7 j" o! s, c2 y! O6 b* ]7 a
$ e4 [. g0 S. I$ f / 讲案子,更讲人 /) C: t }( q |; r
《漫长的季节》有贯穿始终的案件情节和破案过程,但讲案子并没有成为剧集内容的全部,甚至案件本身成为了一条隐性的线索、一条暗流,在所有的生活场景、人物关系之下静静流淌。, h( z' n0 B0 `' w- E0 W; k% v
辛爽说他更希望把这部作品从讲案件,变成“讲由这个案件引发出来的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8 j7 Q4 U! a# m% z' h( f4 n6 q% |
案件正如那一颗在岁月的磨损下暴露出来的线头,拉扯出一根根扯不断的、丝丝缕缕相连的脉络与真相。这一方面让剧集与生活的连接点更丰富、看点更多,另一方面也在案件之外,去试图追问背后的缘因。
, u" z4 ~% Z6 ~, A 剧集讲了“江湖恩怨”。
9 K& |2 c# J7 y5 R' L' r T 桦钢保卫科长邢建春曾经对“挡了财路”的王响睚眦必报,累及对方家人。多年后,王响意外地发现了邢的窘境、主动放他一马,事后邢又拎着一袋笨鸡蛋找上了王响的门,并让他“以后就叫我三儿吧,听着近呗”。正如弹幕中飘过的感慨,“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时间终究淡化了曾经的恩怨。
- x9 v: I4 A7 ?3 D; C% T
6 A4 z5 L! a# d. L3 y1 K 剧集也讲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j# \, a4 O; a) V5 _
在交代桦钢工人“打破铁饭碗”的困境时,很少用到激烈的描述,而将所有大环境的改变对个人的影响,不声不响地穿插在每个人物的变化之中。比如人们在下岗后流向的五花八门的社会职业,比如龚彪逐渐发福的肚子、刑警队长马德胜(陈明昊 饰)逐渐稀疏的头顶。直到剧集过半,才借王响老伴的话点了题:“我们这代人被安排惯了,身上啊那是有个圈的,我们就按部就班地在圈里那么走着,也没人问为啥,也没人到圈外溜达过。”
, e, ?! c# w# S2 U 家庭则是所有人物关系中最复杂的角落。
# \ I$ s* c* \ 沈墨(李庚希 饰)从未得到过真正的父母之爱,对所有人心存戒备、自卑敏感,养父和身边人的恶扭曲了她的认知。王响和儿子王阳之间的隔阂则在一代家庭中普遍存在,父亲直到失去儿子后才会感慨:“我那时候不知道他想要啥,现在知道了也晚了。”
1 }) m* y0 n9 R7 b2 h0 N
# O; p# H' U( q3 E / 在时间线里忘掉时间 /
3 ~8 l; _5 k! a, ]$ e% x5 [+ {0 V, M 这部剧集中,“漫长”似乎直观地指向一种时间的流淌。* ^7 K4 ?3 ?2 C( |
用辛爽的话说,他最希望呈现给观众的感受是“忘掉时间”,“有一种很短的时间把它拉成一个永恒的感受”,他觉得这个故事终将汇聚为一个“整体”,而非“被时间切割开”。
$ z M; e7 L, B n 1997、1998和2016年是剧中并行的三条时间线,但其间并没有刻意的分割。摄影指导晁明介绍,导演并不想特别明确时间线间的变化,“让观众感受到摄影的存在”;于是他只选择了两种镜头进行拍摄,只是“潜移默化地让观众感受到这一点点的区别”。+ j! V# e8 y E7 G2 L
8 E# `: \" R8 g+ p
辛爽认为这部剧集不是年代戏,反映在摄影和美术上,当《漫长的季节》闪回上个世纪的场景时,并不会呈现出旧的质感,相反,三个时间线都被设计为有阳光贯穿始终、“有一种金色的感觉”——“因为那个时候是王响的此时此刻,一切东西都是朝气蓬勃的,我希望观众看到的也是那个此时此刻”,辛爽这样认为。
4 H7 }2 B. E+ I5 Q) ] 为此,剧集为不同时间线间设计了一些“丝滑”的转场。比如王阳在校门口第一次遇见沈墨,以及王阳在家中卫生间内照镜子的两场转场戏被视为剧集中的经典,网友评价这些场景是该剧悬疑感最强、也最“瘆人”的地方。又如近20年的岁月让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外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观众们从王响的白发或黑发、脸上的皱纹就可以识别出他所处的年代。
1 C& m" R5 t7 S4 o! z0 w 卢静的一句话点明了将故事在时间线中融为整体的意义:“我们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它一定是从过去来的,最后一定是回到现在的落点。”关注过去,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当下。
; q8 V* }) I2 _. n1 p0 q" q# S# k
+ ^3 _9 S) C w' { 老年人的视角,在“写实”中“写诗”( x0 k$ V& u9 c$ ~
/ 在“写实”的场景中“写诗” /6 o+ Q1 Q0 ?, d, v' N/ @) p
《漫长的季节》主要的故事发生背景设定在东北的老钢铁厂,但那种固有的冰冷感却不是这部剧集的主基调,钢铁厂和它周围的那些努力生活的人才是故事的前景。! F2 G" M/ ~+ G( ]" g9 d
最终呈现出的“桦钢厂”很接近辛爽脑海里想象的“王响会喜欢的工厂的样子”,它“没有很破败,很辉煌、很新”,五颜六色的小花、金黄的玉米地也出现在了镜头中,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呼应了戏里所有为有尊严地活着而用尽全力的人们。. \/ g' c2 q2 h- o. M$ l: c" `
“我们尽量让它有浪漫的东西出现”,辛爽用镜头语言去创造诗意。# M! B* H+ c; V9 i
! V% W# R& N: V+ C2 S- }( S) K “打个响指吧/他说/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这首诗,响起在剧中王阳与沈墨约会的铁道边,在阳光中跳跃而鲜活;夜幕下,钢厂燃烧的气体所产生的五颜六色的烟,是王阳特意带沈墨来看的“烟花”。
2 ~6 n5 ^0 S& a G! S" @ 就连性格大条的龚彪,也要在看电影时对心仪女孩黄丽茹谈弗洛伊德的理论“梦是对现实的一种映射”。剧中在写实场景下的这些诗意,是一种对文学性的影像化,让剧集在悬疑犯罪类型中轻易凸显出一种独特的风格,更在这种诗意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之下,让观众有如坐过山车一般进入梦境、又回到现实的感受。4 j/ {0 }/ \4 e& D
剧中有一幕设置在录像厅后的游泳池,这在一般的生活逻辑里是有些奇怪的,而辛爽希望实现的,恰恰是在一些写实的场景下“找到一个能跳脱开这个场景的、新鲜的元素”,这种碰撞在他看来可能不那么真实,“但能给你一种更不一样的、更新鲜的感受”。
1 M Z4 Y1 S3 A: \* J. Q
+ e! q( k' [/ q / 老年人视角,隐忍在岁月中沉淀 /
# J! a: V/ e/ l% a 剧集的又一个独特的叙事方式,是将讲述的视点放在了一群老人身上:“他们经历过物质没有那么丰富的年代,大家或者在机关里,或者在工厂里,有一个很统一的规划,然后突然有一天这个世界变了、开始加速了,他们又得跟上这个加速的世界,在后边追着跑。”
* ^. ]2 {- o% b% Q& a5 f 主创们认为在这个关于时间的故事里,只有老年阶段的人,才足以负担起生活的厚度、才有资格去总结和回顾。老一辈人身上那股执着、认真的劲儿,是曾经那个时代为他们留下的惯性,也是他们在漫长岁月中的不甘。
) g; {+ f6 h! [7 ^
0 I% W& [, a% I! C$ @ 当王响、龚彪、马德胜三个年龄加起来快二百岁的“老兄弟”凑在一起,用老花镜看模糊的监控画面时,被弹幕中的观众评价为“老年技术流”。蹲点三人组“熬鹰”式的蹲守,终究熬不过老年人亚健康的身体;当民间查案组终于将邢建春人赃俱获地抓住时,“邢三儿”那身从年轻时就开始穿的黑色风衣下不再是威风,而是一个让他耻于示人的尿袋。
( a/ c# Z1 E! H, }. b 老年人大多数时候是隐忍的:龚彪淡定熟练地应对妻子闹出医疗纠纷、需要赔钱的局面,当头顶的一粒鸽子粪“屋漏偏逢连夜雨”地掉在手机上时,他默默地自言自语“苞谷喂多了”。老年人的爆发也是在一瞬间的:王响在酒桌上面对马德胜“谁家不死个人”的质问,终于第一次正面谈及王阳的死,大声地喊出多年来解不开的心结。* D" T8 T& ^1 ]; h
2 n/ v, {# W2 M! F( } / 特效化妆,让演员和观众都“相信” /
3 B% g% U+ ?3 l( ]2 [6 H “我们在做一个特别吃螃蟹的一个事。”
8 ?& |/ ?# G" P( o8 l 辛爽谈及这次为了呈现足够有说服力的老年形象而广泛使用到的“特效化妆”时,认为这种尝试纵使有诸多顾虑,但对整个团队来说其实带来了创作的兴奋感。9 h8 c6 a% t" [# i4 I
据介绍,剧组直接使用了感官效果更好的“物理特效化妆”,能够改变演员的面部结构,让皮肤的松弛、衰老肉眼可见;同时,特效妆还会根据演员的表演方式调整造型,让演员在不同时期也有一种自然衰老的延续感。" `4 w4 c) J7 T$ `- n3 q
) m0 } h- D- k* ? 饰演黄丽茹的王佳佳感慨这种真实衰老的感觉让人“觉得哪变了,但是又说不出来它哪儿变了”,饰演李巧云的刘琳也表示“完全能够相信自己真的彻底地老了”;饰演邢建春的演员杨一威则坦言,“演员如果要是没有一些化妆上的帮助,他只能是说去找这样的感觉”。就像陈明昊总结的:特效化妆让演员找到了一种特别的、“从外往内找的劲儿”,演员们在模拟变老的过程中增强了表演的信念感。
& M( o% n# f/ g: A) M 18年的时光,在这群人的身上留下了什么?成功的妆效、演员的表演让观众相信:经过了时间的洗礼,无数点滴的经历一定会在每个人身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 b9 B9 K* m, U$ c
“固执”的创作者,闯出不一样的可能性' y8 D, z0 }2 o8 S3 R
以《隐秘的角落》等作品为观众熟知的导演辛爽,一直在创作时葆有足够的个人识别度。
3 a9 x& L4 n. {' Y3 q3 Z 这一次腾讯视频的观众会发现,这部剧集是无法选择“跳过片头片尾”的。作为音乐人的辛爽更加得心应手地将音乐纳为剧集创作的一部分,甚至让音乐也成为演员之一、推进了剧集的情感节奏。
1 f6 p- x+ S; |2 Y. F8 p2 k8 F 除了剧中的背景音乐,每集都不一样的片尾曲被观众们昵称为“彩蛋”;甚至当片尾名单全部播放完毕、黑屏之后,时间较长的片尾曲仍没有结束,观众们也都说不愿错过最后的音符,它已然成为剧集的一部分,是情节的续曲和余音。6 ^* X% a! T) n
比如在第7集的末尾,当王响在儿子王阳房间的床下发现带血的防护服时,后朋风格的音乐适时地响起(固体李逵乐队的《Detached》),恰如其分地承接了此时此刻故事情节的进度,成为影像氛围的一种精准的听觉外化。4 s% V2 c- ]( }- i; G) Y, i
6 x5 J: [& W/ {& p3 q 在演员方面,除了让观众非常熟悉的演员,如秦昊做出了突破性的表演,辛爽也以适合角色为标准、不拘一格地挑选了一些监制张娜口中“不按套路出牌、观众并不熟悉的、甚至有点冷门的”演员。比如,话剧演员蒋奇明在剧中饰演了聋哑人傅卫军——没有一句台词,在不多的戏份中表演亮眼到位、出场即高光,是这部剧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黑马”。7 G( k6 f7 g: I) W
张娜这样评价辛爽:“他一直在创新,还是想不要重复自己,做一点不一样的。”从目前观众们的口碑来看,这部剧的所谓“爆点”,正是在于很多方面都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更难得的是,这种“不一样”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姿态,而是契合了作品的表达需要,如辛爽所说:这种表达是为了沟通,“你接收到了我的沟通,创作者和观众之间能形成一个共鸣,我特别希望在每个作品里边都和观众有这样一种关系”。
2 n; S0 p/ D+ }5 @+ n 《漫长的季节》给悬疑剧开年的2023带来的最大价值,也在于所有“不一样”的可能性。“‘新’这件事会有风险,但是也能同时带来创作的热情。”辛爽肯定地说。; M |1 W7 a: y$ @
( x) L8 D1 a5 ^9 n
参考资料:《漫长的季节》官方“制作特辑”、“一起变老特辑”
. v y5 m6 ^, X; G5 }5 q THE END
2 j: t$ D+ n/ a2 s- U- _ <li style=";" id="PIC" class="clearfix">. q( `' v8 z& X* B' u
玩回合制来《释厄英雄》,轻松畅玩,自由交易,还有机会勤劳致富: S3 d% H9 F+ d" u+ L" E* U! M6 }
* k/ A& Q1 d2 g7 ~释厄英雄广告2 }4 O! H5 O& f. f; {7 i7 G
了解详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