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最基本的民生” ——坚定信心,推动中国经济整体好转 )
$ m0 a; v3 j9 h% K3 q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中国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文章,全面、辩证、客观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凝聚推动中国经济整体好转的强大合力。* U4 i$ H. r* l2 C
( i& [" e" b3 t" M/ [: Y ——编 者
0 D" w, I4 o. U0 o4 p- x0 ?, S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为就业长期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6 c: k, v0 M' |, }! R( p2 [- k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不久前宣布,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收官。举办现场招聘会、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劳动力跨省就业……春风行动中,各类企业密集发布岗位需求,招聘市场暖意浓浓。今年前3个月,全国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8万场,发布岗位3800万个。一场场招聘活动、一次次暖心服务,让求职者和用工单位实现有效对接,帮助劳动者稳就业、增收入。9 {7 v* D2 X" c. c4 o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一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明显下降,农民工群体就业加快改善,总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也要看到,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接下来,要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保持稳就业政策总体稳定,有针对性优化调整阶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w# W5 h9 Z% h" a6 j" s
稳就业,经济发展是根本。就业状况很大程度取决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为就业长期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调整优化即将到期的阶段性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借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企业经营来进一步扩岗,有利于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t; {2 Y3 ^. \4 F. ^5 m" `
稳就业,优化服务是关键。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既要通过政策支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也要通过调度督促稳定公共岗位规模,还要有针对性地将招聘会、公共服务送进校园,为毕业生广开就业门路。促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既要畅通信息,增加选择,坚持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将更多岗位送下乡、送进村、送上门,也要健全兜底帮扶体系,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才能促进供需对接。
) w* I* H$ t' O" o/ u9 u稳就业,还需在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上下功夫。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症结,在于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部分劳动者技能不足。因此,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使其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既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引导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也要完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T' p3 q$ S4 f& I& V1 Z9 Y
就业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千家万户。我国有14亿多人口,其中劳动年龄人口超8.7亿。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各项举措,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我们一定能推动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0 y; [3 |3 c( _5 S8 C- u4 i% L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26日05版)
# A$ u7 O) M2 K( Z% i& Z# w, o D
* @5 K5 c- @! B6 a Q( R,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