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回复: 0

“星舰”首次试飞爆炸 马斯克:几个月后再战

[复制链接]

1669

主题

670

回帖

704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043
发表于 2023-4-23 08: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原标题:“星舰”首次试飞爆炸 马斯克:几个月后再战% T9 h. x2 w/ D  d' W) @
                          
4 [8 I! n, b, b4 S3 d# G9 M2 k 4月1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以及飞船集成系统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一处发射基地等待升空。3 A( l% P2 K. f  F

) |" ]7 _3 k" |) A1 Z, D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也翻译为“星舟”)以及飞船集成系统20日进行了首次试验发射。火箭升空不久后爆炸,飞船未能进入预定轨道。3 g4 V$ l* e8 y: `7 D  U/ L' v: M
“星舰”是迄今全球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工程师埃隆·马斯克表示,在载人发射之前,“星舰”有许多里程碑需要跨越。3 F) h* F+ ?( ~
官方有解释# k6 t) w% K" H, v! M
因发动机故障和失去高度而被主动自毁  
. v/ w% Z: {- Q% x2 \& ] 美国中部时间20日8时33分(北京时间21时33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确认“星舰”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研发、测试和发射基地升空。几分钟后,火箭爆炸。目前爆炸原因尚未公布。4 L: N- m# c) V) a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社交媒体上说,火箭一、二级分离前,“星舰”经历了“意外快速解体”。任务团队将评估相关数据,为下一次飞行测试继续努力。当天的试验有助于提高“星舰”的可靠性。9 n' ^* e9 T3 Z- e* g  l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工程师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从试验发射中学到了很多,有助于几个月后的下一次尝试。& ?* W3 ]! y0 E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21日报道,“星舰”发射失败原因已公布,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通报称,“星舰”发射后不久,因发动机故障和失去高度而被主动自毁。  
8 y7 m& y1 E5 z  `0 ?" v1 Y 曾推迟试飞) y4 J$ B/ c9 \  G; c7 B& ]: ^
首次试验发射原计划于4月17日进行  / p9 D3 c* u. m: _8 E7 P
“星舰”火箭以及飞船集成系统的首次试验发射原计划于4月17日进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4月14日批准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进行“星舰”火箭试验发射的请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随即宣布,“星舰”最快将于17日进行首次试验发射。但在距离17日的计划发射时间不到10分钟的时候,工程师们发现火箭一级推进器的一个加压阀存在问题,发射被迫取消。
) z, y( x+ l& Q 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网站介绍,“星舰”重型运载火箭总高度约120米,技术上包括两部分:火箭的上面级“星舰”飞船船舱和火箭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星舰”属于可回收火箭,比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现有的“猎鹰9”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更大。其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等。“星舰”可将超过100吨载荷送入地球轨道。
2 z" n. s5 }: @$ i( q9 a3 K8 }' J 聚焦
4 Z6 a0 O' q2 g" j, f1 C5 O# r) O 耗资30亿美元“听了个响”?“星舰”任重道远
$ [; m4 t+ M9 u- q! O7 c1 g “星舰”是迄今全球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此次轨道首飞吸引广泛关注。这艘巨型运载火箭项目离成功还有多远?马斯克表示,在载人发射之前,“星舰”有许多里程碑需要跨越。  
1 s5 q4 \5 `. J' u% ^( Y 可回收、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 
5 i3 n' K# \: P  h 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网站介绍,“星舰”重型运载火箭总高度约120米,直径约9米,由两部分组成:底部的高约69米、配备33台“猛禽”发动机的火箭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以及顶部的高约50米、可重复利用的“星舰”飞船船舱。当天发射前,“星舰”装载了约4536吨火箭推进剂。& D5 W: o; U* q/ j
“星舰”耗资30亿美元(约合200亿元人民币),是可回收、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比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现有的“猎鹰9”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更大。其设计目标是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和火星等。“星舰”可将超过100吨载荷送入地球轨道。0 S: e. E. }3 F: G9 I) ^
马斯克曾表示,开展载人任务前,“星舰”将执行数百次卫星发射任务,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验证“星舰”各系统顺利工作。一旦相关试验成功,马斯克的目标是每年生产100艘“星舰”,在10年内建造1000艘,最终达到可将人类运送至火星的目标。  
4 S- C7 J) p& ^  z0 r& @ 美国新登月计划加速重型火箭研发  
" D7 ^9 z" N- Z/ t4 y1 P/ J 美国最新登月计划加速了重型火箭研发。去年11月16日,美国航天局研发的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完成不载人首飞,成功将“猎户座”飞船送往月球轨道。“星舰”比“太空发射系统”体形更大、推力更强,具有较大潜力。
0 Q. H5 u4 J5 q5 H# y 2021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从美国航天局获得近30亿美元大单,建造商业载人月球着陆器,将美国宇航员送至月球表面。* l2 A& U8 g8 ~* F* s
美国航天局局长比尔·纳尔逊表示,期待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从这次测试中所学到的内容以及进行下一次飞行测试。但根据美国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物理学家的说法,“星舰”火箭在任务失败前的飞行最大高度仅为39公里,距离国际公认的太空边界100公里还差得很远。  
, C$ Y) ]5 _; O 发射事关马斯克的“火星梦”  + A  n2 j" z9 _* F5 e
为何这次发射关注度如此之高?那是因为,众所周知,马斯克有个“火星梦”。% i( E" U! j, N5 D0 E8 h
马斯克在2001年提出了火星绿洲计划,并在之后多年的数个场合里,坚定不移地宣扬这一理念,声称自己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火星定居——承载这份梦想的,就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他的大火箭。) ]  d0 `# X" n$ z9 t
更重要的是,“星舰”是可重复使用的。如果它真能像马斯克所设想的那样,将船员和货物运送到地球轨道,帮人们前往月球、火星以及更远的地方,那么火箭在返回陆地后,还能翻新并进行另一次飞行。. q- f9 j3 w# h2 m& l
在17日发射当天,就有几位美国的天文学家发推表示,天体物理学任务的构建方式一直受到发射器能力的严格掣肘,在20年里都没发生过实质性变化。因此,一旦这次星舰发射成功,将从本质上改变天体物理学任务的构建方式,极大增强人类的太空能力。
" j5 \$ U9 l- E1 |7 {. b+ O 追问; L1 ]$ t$ Z: K, y6 ?( j
爆炸还是“快速的计划外拆卸”?
1 L' O, Y: b# U “星舰”是多级火箭,也就是会以堆叠分节的方式将一节装载在数节之上,在发射中会逐渐抛弃烧完推进剂的分节,进而使得剩余分节的推力能更轻易地加速火箭至最终速度与高度。2 @) @. F" r  ^: W, f
而很显然,这是一次由于阶段分离错误所导致的爆炸。对此,很快就有眼尖的网友发现了盲点:爆炸的原因,是不是火箭貌似有6个引擎坏了?
/ n; ?9 e' I0 M" U6 T7 `4 l 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则表示,“星舰”在多级分离前进行了一次“快速的计划外拆卸”,团队将继续审查数据并努力进行下一次飞行测试。而这次测试也将帮助学到更多东西。
# z( s; m2 E& y! R 在最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留言:祝贺整个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团队完成了激动人心的“星舰”首次综合飞行测试!
; s. L/ M  _- j4 t" N. O 事实上,“星舰”的第一次试飞就出了不少岔子。17日当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开了官方直播,当距离点火还有40秒左右时,倒计时却突然暂停了。对此,马斯克表示,工程师们尝试排除助推器内的压力问题,其中一个阀门似乎遭到冻结。最终,由于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发射便遭到了推迟。
# i4 a  e! B7 p1 D8 a5 C 马斯克在发射前就预测,这次发射成功的概率只有50%,还幽默地表示,鉴于这是第一次发射,所以只要没把发射台炸了,就算是成功。* R$ a+ Q+ c3 S+ k7 w
为什么马斯克的火箭经常爆炸?) j! U: U8 w2 u  R
其实,爆炸也是马斯克的火箭“老传统”了。
& V; p0 G. c# L" Z" K+ @- k) J 2002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间仓库中诞生。2006年,公司的第一枚火箭“猎鹰1”首次发射,在25秒后失火坠机;2007年,“猎鹰1”在升空5分钟后失控解体,最后爆炸;2008年,“猎鹰1”升空后在箭体分离时相撞,火箭最终在进入轨道之前就发生坠落;2015年,马斯克前4次发射“猎鹰9”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2月,“猎鹰9”才首次成功着陆回收……
9 R8 M/ F2 B% Z" ]' h0 O 可以说,最初三次火箭爆炸差点导致新生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破产,而随后而来的各种原因百出的失败经历,甚至一度让大众将马斯克家火箭发射的焦点集中在了“这次还会不会爆炸”上。就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自己都曾在2017年用各种火箭失败爆炸的瞬间做了个集锦视频,并取名“如何失败发射着陆轨道火箭助推器”——
& `2 p+ Q# A+ S3 G 当然,也有与失败交错的成功案例。比如,在经历过2006、2007、2008年的前三次发射失败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2008年9月28日又进行了第四次发射并顺利回收,而这不仅达成了“史上第一个由私人公司开发并实现入轨的液体燃料火箭”的成就,也因此在当年年底得到了一份来自NASA的价值16亿美元的商业合同。2 a+ e3 h2 L: g% d) D& f
总之,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梦虽然一路坎坷,但在途中,也逐渐拥有了首次商业载人、全球最大卫星运营商等名头,成为了当前业内唯一能做到火箭回收与复用的公司,直到今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经成为业内公认最强的商业航天公司。* q5 `6 K" b/ @$ P
然而“星舰”首飞爆炸最终还是没能让马斯克的“火星梦”更进一步。
. J0 f, L2 C# j8 [! W3 x; E8 K2 H* O 整合:史明磊
. G& F- d8 N. G/ i% q' K 采写:南都记者 杨博雯 综合新华社 中新闻 环球网( y8 ?1 r8 y. P* }
图源:新华社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网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5 04:36 , Processed in 0.0382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