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上映的《灌篮高手》堪称档期内现象级电影。尽管是一部动画片,但上映前预售就超过1亿,上映首日票房高达1.16亿,排片占比54.3%,当日总票房占比超过86%,用“一家独大”来形容这部电影都有点不太够。
" g8 k( j0 N5 i* A( r: s$ ~$ e$ L$ x4 y7 r9 ]9 S
+ g* A2 i- x# [) s
2 W- N& s7 G) ?% ^) u# C4 w
而到了4月21日,排片占比再次提升到55.3%,截至发稿,工作日上午还没过完票房就接近5000万了,占比90%。
7 N% j4 A$ i( f, [& S
& ]# |- t" f" |2 m- x* z$ f! i, R& ^+ s- E) C4 t6 y. \+ s3 a- o
& Y+ G5 X$ [# Z# C1 _
这样的势头下去,如果《灌篮高手》不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粉丝电影”,票房难以估量。不过正因为是粉丝电影,所以专业票房软件给出的票房预测并不算太高,从最开始的6亿多,提升到了目前的9.10亿,已经远超今年好莱坞进口大片和国产片的票房表现。
/ c" b% i- ]5 p* u" |
; _1 ?6 i5 D) ~6 w& t7 x. I/ i* y+ K, r" z9 o! U# W
8 I2 r, z6 E3 ^
《灌篮高手》有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
8 u+ b9 |. d( Z4 O+ F一方面,电影吃透了情怀红利。当年《灌篮高手》不但是日本观众最热爱的运动漫画,在国内同样受众很广,七零后、八零后的“孩子们”,一般都是在小学和中学就开始看《灌篮高手》。这部漫画家井上雄彦以高中篮球为题材的少年漫画,1990年连载之后,单行本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中国大陆由长春出版社发行,因此得到了迅速的普及推广。
( e8 N8 [* D7 d: s0 o' C7 d2 b8 |
% R. S7 U, \- \4 P7 Y8 {3 Q. u4 H1 N: P# A. F' K H' ~! R* y+ K
再加上1993年开播的共101集的动画片,让《灌篮高手》以及樱木花道、流川枫等角色形象深入人心,从动画片开播至今,已经过去近30年,这样的情怀和观众追忆往昔的好机会,太难得、也影响力太大了,难怪预售票房就会破亿。
$ j& ?3 K8 ]% G* f, D
) W" f- c/ K& ?. M9 n% E8 w3 Z: R$ j3 l i
{7 t; s2 T# `
另一方面,尽管这次上映的《灌篮高手》并非这个IP的第一部剧场版,之前已经出过四部剧场版,但确实是第一部登陆国内大银幕的剧场版,而且片方也在着力宣传是“最后一部”,对于观众来说有十足的新鲜感,怎能不蜂拥买票?& Q2 q3 t S3 ]. {" ]
E8 J* ?; c# f3 ^. [" q3 [+ R: a$ @- S7 H
* |2 d7 i3 z* |: O9 l+ V, Q. n! K) D4 j9 X
: W! E) Y) Y& M6 j. y. O1 p+ K0 V5 h. Q1 G$ w
然而,和《灌篮高手》票房爆了相反的,是口碑有崩盘的趋势。电影前期正式上映前豆瓣就已经开分,而且评分高达9.2,从评论来看,大部分观众给的都是“情怀分”,观影过程中的回忆和感动非常重要,相比而言,影片品质、细节、剧情的铺排反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9 O2 o* r) q8 W5 m0 x. U
但随着看过的人越来越多、打分的观众越来越多,电影的缺点逐步显现出来,也有越来越多的理性网友开始打低分、指出电影的缺点。正因如此,《灌篮高手》的豆瓣评分从开分的9.2,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回调至9.1,目前看来还有回调的空间。* S x3 ^' @" l8 k2 ~& C
7 F, I( @: c3 y- q
. H/ s* e; @6 @
/ w3 L$ n1 i: T* A7 y( f* M2 d从观众评论来看,《灌篮高手》的槽点从画质、人物、剧情均有涉及。有观众吐槽“这游戏画质,和没内涵的流水账式剧情。何德何能对得起这期待。”这条评价得到了269个“有用”,说明不少观众认可他的吐槽。同时吐槽画风的还有网友表示“太塑料磨皮了,把井上雄彦厉害的排线全都省了,球员就像业余时间都在做医美一样,难怪宫崎骏要坚持手绘风。”
/ I2 {" `, M# ` x6 X" k- j5 K! g, J) ?
/ k9 O1 ]+ h2 V& \) P$ i& a, J# }# \1 t
, Q! M& a1 W1 h+ m# @0 l) E0 y还有观众写了大段文字吐槽人物和剧情,建议电影改名为“我是天降男主宫城”,认为原创剧情不是补足而是毁角色,除了吐槽剧情bug外,最后还愤怒的表示电影是在“故意恶心人。”4 \$ `' l c# M) w% m% F) Y
1 ], m+ m7 L% u/ w3 K1 ?8 X
0 F0 M+ d% u/ ]/ p% n8 c
9 j4 F2 Z& ?, n Q' W+ I% o除了普通观众外,影评人们也有不少提出了批评意见,比如影评人“神奇·花葛格”用超过千字的长文批判了《灌篮高手》,认为电影明显是井上雄彦和出品方东映妥协的产物,东映想要挣钱,用宫城的个人番外篇套上了山王战的壳来吸引票房。电影每一个部分都显得很零碎。. _% s" z! s1 h7 T( Y
$ F7 Z6 I% a: Q9 {; T1 B$ k" w
; \/ T/ z) v+ c
' e0 v% `3 e% Q
此外,他还从专业角度吐槽了《灌篮高手》,认为电影的3D渲染2D,相对于纯粹的二维手绘以及《蜘蛛侠:平行宇宙》那种程度的3D渲染2D成本会低很多。而节省成本的代价就是牺牲画面表现力,比如人物动作僵硬,并且只有人物做了二维渲染,篮筐、观众席包括手上的篮球都没有进行渲染,并且有些地方的运动规律也是有问题的,这在动画电影里是非常大的技术硬伤。因此,最后他给出了电影是用套壳来“圈钱”的结论。& J4 M0 s' r; a4 n3 s) s
5 A$ k4 j) ]2 O T2 I
: \ k6 L: v# J; M7 Z6 u
) G: _+ q; e& ]' W, Z一部电影靠卖情怀确实能收获一批拥趸、挣到一些票房,但情怀不能当饭吃,更不能让电影走得太远,马上五一档就会有一批新片上映,你们觉得最终《灌篮高手》能卖到多少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