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半导体博弈,又起“狼烟”。6 h! \% v% C8 C
3月31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公告称,对美光公司(Micron)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4 K4 G7 g+ J, c+ Y& z4 n' }! Z/ U: w 美光是美国存储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全球存储芯片三巨头之一,中国市场占据其整体营收的10%以上。因此,审查对美光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A5 O6 [7 _& j y2 f7 r4 q
消息一发布,立刻引发了关注。7 i1 W u/ r2 m6 B6 ~# Q1 `* A/ W, @
' X: `% M) D3 t$ ~
《华尔街日报》(WSJ)在一篇名为《美中芯片战火殃及美光科技》的文章中,将这次安全审查称之为“中国对美国芯片战的第一次重大反击”。) ?$ r1 W5 g( o: l+ `7 R7 X
国内媒体也在热议,不乏“中国存储拐点将至”“反击刚刚开始”“存储市场变天”之类的标题。
0 T3 G/ h& s s0 w2 p; ] g 抛开情绪,为什么是美光?为什么是存储?为何选择在当下审查?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这些或许是很多读者想要了解的。
3 X" Y# a. |8 d w 芯片战,就像其他科技战一样,很多博弈因素发生在过去,影响在当下,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些,才能真正把握住中国存储的未来。
6 X+ V3 q6 ?' M+ ^0 ]' A 时代之选:为什么是存储?
" {7 g- [7 G3 O* [ 为什么“芯片战的第一次重大反击”,会发生在存储领域?
6 H) O1 s8 l4 m4 j, k1 k- D! P1 W 纵观半导体的发展历程,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占据重要一席,存储芯片,往往是扮演着“头雁”的角色,也总会成为区位博弈的焦点。
/ I$ D+ {* h' N$ g7 ~6 m! P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作为集成电路的发源地,以存储器为主要产品,催生了德州仪器、英特尔、IBM、美光等一批厂商,风头无两。
5 R2 @ [( C+ E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日半导体争霸,就源于日本大力扶持半导体,日本存储产品在全球市场与美国企业展开竞争。
9 U# [; L. p7 R1 s5 h9 y0 H3 A 上世纪九十年代,韩国三星超越日本NEC,成为世界第一大DRAM厂商,存储行业成为韩国半导体崛起的跳板。
3 T; I7 S1 Y3 k0 a2 E: w 到本世纪初,全球存储市场95%的份额,由三星(韩国)、SK海力士(韩国)和美光(美国)包揽。
- [% H( W- a& n; P B, B1 |, @7 P
g1 p% C, C8 r3 s( s% W5 h 可以看到,存储芯片市场规模之大,占到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四分之一,新技术带动作用显著,新进者抓住机遇也能后来居上。所以,日韩都曾将存储芯片行业,看作是本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关键机会。国家之间围绕存储芯片的博弈和较量,也是半导体区位转移过程中,所必然会出现的。
( x6 p- }: b0 h8 g f# {6 g' G 具体到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存储市场的“领飞”带动作用,也非常清晰。
" U" j( ]- o& e; E1 r* v+ S 一是成熟度。相比CPU/GPU等高制程芯片,国产存储在技术自主研发、产品良率、生产稳定性等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积累,量产商用的难度相对较低,与国外厂商的差距缩小,更容易打开市场局面。: _6 J: ]& |5 W7 z' d$ Y
二是必要性。中国是存储芯片的需求大国,近年来,在东数西算、新基建等工程的引领下,以存储容量为核心的“存力”,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石,国产存储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产业升级的机遇期。% V+ o. Y+ M$ T* _/ w4 I& e2 W* C5 v
总的来说,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离不开国产存储的发展与自立,与之相关的博弈和角力自然必不可少。
, [) K9 ]. l$ R# c5 A# | 理性之思:国产存储市场现状如何?
6 y4 w8 }# t: b; l5 G2 f 我们的关注点不能只放在 “反攻”的爽感,而要理性思考,中国存储市场的现状如何?我们又该对国产存储产品和厂商,抱有怎样的合理期待?8 \1 ?! ]& [3 { d
首先,中国存储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变化。
1 V2 B9 }" j D3 C1 }, F6 E 存储市场的特点是竞争激烈,有较强的周期性,新兴应用领域的出现会刺激需求,从而推动供给端的格局变动。
& S5 F' F) ~& H$ d 历史上的典型例子,就是日本存储行业抓住DRAM的新市场、新需求,抢占先机,平衡了以往的产业劣势,完成了对美国的超越。
6 W4 {' P' W c6 S 今天,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高速发展,海量数据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东数西算、新基建等工程持续推进,要求算力和存力“两条腿走路”,存储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
4 [, u" j; T" h9 D 这些市场动向,共同带动了国产存储芯片的市场需求激增,所以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国产存储厂商加速发展,并有望改变存储行业的现有竞争格局。 w% O7 P: Q3 b$ D" k
' g2 O9 F- j( Z- |0 I/ {9 X* z1 G
其次,存储技术亟待升级。
+ ]1 r, k+ u8 v 智能化数据业务和计算需求的爆发,也给存储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比如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数据多样化的统一存放、混合负载基础上的高效调用、绿色低碳节能等,这就要求国产存储厂商与时俱进,通过介质创新、全面闪存化、提高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绿色节能技术等一系列方式,满足新兴产业的存储需求。
$ c8 y2 ]" d8 I8 \$ p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国产存储要抢占新市场,还是得靠实打实的技术突破来证明自己,这会有利于一部分有实质性技术突破、自研高阶产品的国产存储厂商。9 {, x& f7 L4 L3 d7 V- ~4 k
所以,中国存储市场,接下来会出现整体水涨船高,“龙头”先行启动的局面。
- N+ {) @5 V D: m1 h$ T# m4 v 东风乍起:国产存储如何向前一步?
6 `9 E$ c1 j7 Z* P 可以肯定,国产存储产业的东风已经来了,国产厂商选对方向,与新技术、新市场、新需求的步调一致,就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 c! F) }8 Q- T, y 接下来,国产存储厂商还要完成三项任务:
/ ?2 ~' i4 e9 Z0 G 1、技术突破。日本以举国之力推动VLSI新技术的工艺突破,抓住DRAM的技术机遇一飞冲天。说明走出新路,才能走出困境。AI、大模型、云计算等新技术,也成为曙光、华为等拥有自研技术能力的国产存储厂商的重要机会,通过前瞻的技术预判,推动存储产业走向升级。! V9 L0 \: e$ N I; C- l$ J& x
2、紧贴市场。存储技术周期性强,前期研发投入大,产能增加又容易引发价格战,存储企业要随时紧贴市场,基于市场和技术变化,完成供给侧的调整优化,及时调整产品和产能,这一点,国产存储厂商具有本土优势。
/ j8 c7 ^8 M* u2 H3 W, \ 3、产业协作。日本半导体的黄金十年,成就了NEC、日立、东芝等诸多公司,韩国在全球存储市场的优势来自于韩国厂商一起扩张产能……这说明存储行业的兴起,不是某一家企业的机会或责任,需要聚合产业能量,共同协作,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以集群形态完成跃迁式发展。
7 f G9 m# L1 L, r" Q 围绕存储领域的角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中美博弈的集火点。( `( X( B; r+ T7 c, f1 s) D# d
面对美光被审查这样的事件,国产存储可以不浮躁,踏踏实实做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等待,抓住机会拥抱市场,或许突围就在旦夕之间。
4 }( o9 V6 V; H2 H; f <li style=";" id="PIC" class="clearfix">
2 P& p4 M$ f' g0 L n9 n _什么页游能3分钟就1000级?
! i; a. w8 I1 J5 W! C7 ^# d" A. n" }: D' Q
高爆打金服广告* D; D3 V3 ^. D. \& D i8 S
了解详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