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特写:荔枝树下话振兴 )
# M: k/ @3 t- I 4月,广东茂名春意盎然。荔枝花期刚过,一粒粒青色小果实点缀在枝头,正是红荔丰收可期的好气象。
( O) v: e8 B. D# d
5 t. H' `; ?( q$ e& `1 k- I% a, K6 Q郁郁葱葱的荔枝树下,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的荔农们同新华社记者畅谈起“荔枝之乡”发展荔枝龙眼等特色种植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历程。小小荔枝果,变身“致富果”,让乡亲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 l1 p" z& r8 T3 w. F9 E/ }
茂名是全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荔枝种植面积约139万亩,年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3 ?; Z+ z/ g( {/ E' ^9 k/ L! \
/ A) h) \6 y" U7 b- C/ z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打造的荔枝林景观(2021年11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瑞平 摄
) G# u$ T0 }3 P0 d- }# M在高州市根子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空气里洋溢着荔枝干的阵阵香甜,柏桥农创园园长林常珍热情地介绍着荔枝干、荔枝米酿、荔枝花蜂蜜等加工产品。“目前我们村农产品加工的产值一年有一个亿,带动就业3000多人。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
8 T& S/ A2 a; D( F- x林常珍的两个儿子都在村里从事电商贸易工作。每逢荔枝即将上市的季节,订单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荔枝产业越做越大,很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现在不少本地的荔枝产品品牌、Logo都是我们村年轻人自己设计的。”林常珍骄傲地说。# Z, r: R: w/ Z$ z" [! o- r% m
如今,村里的公路从4米变到8米宽,泥路变成了沥青路,开进村里拉货的大货车变多了。“沥青路好似我们的‘发财路’,让我们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常珍说。
1 |% \8 f5 M5 K, i/ H过去,因销售渠道不畅、基础设施落后等,果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霞动情讲述,后来,柏桥村积极拓展电商、直播带货等销售渠道,荔农们的收入越来越好。4 W* ?1 }5 ?3 ~ q' _
1 E' _7 ~9 v$ \/ D! {/ D% g2022年5月,茂名电商主播在电商直播节上开播带货,为当地荔枝开拓销路。(茂名市委宣传部供图)
$ [ g3 {' p/ i除了销售渠道不畅,荔枝保鲜技术也是制约荔枝“卖”往更远地方的“短板”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柏桥村和物流企业合作,创新冷链物流技术,建立了“田头小站”。荔枝在采摘后3小时内,通过预冷锁鲜技术去除“田头热”,有效延长了保鲜期。“目前,我们能够保证卖到国内的荔枝都是新鲜的。”何霞说。+ e8 K9 ^! B' d1 v, S: M
近两年,柏桥村的荔枝在国内供不应求。2021年12月,RCEP广东高州荔枝龙眼国际采购交易中心在根子镇揭牌成立,柏桥村里的荔枝又走出了国门,销往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
% j. [) I7 S0 w! F$ C9 D6 o* ]“如果荔枝的保鲜技术更好,将来销路还会拓宽。我们的目标是把荔枝卖往全世界。”何霞言语间流露着自信。3 k, N- u+ B( [: i
走在种植园里,高州市农业科技事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吕华强仔细查看着荔枝的长势,对荔枝产业发展满怀信心:“我们会在农业科技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进一步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 v0 F" i* ?$ p: C6 b% a
如今,柏桥村已建成一批仓储物流冷链,建设柏桥农创园,整村发展鲜果加工、电商、文旅等业态,荔枝成为富民增收的大产业。8 m( i; s9 U: O2 T) R- s5 Q
火红的荔枝,为柏桥村村民带来了好日子。荔枝树下,村民何金明和农技人员交流着种植技术。何金明高兴地说,如今荔枝销售渠道好,质量也提高了,村民年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乡村振兴带动农村发展更快更好,我们农民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就像荔枝那么红。”
0 G2 D& f6 x( s9 Y
' N' u( b# {3 R$ w. r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