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毒品但有成瘾性 全球第七大流行滥用药物 网上能轻易买到 x$ V, F- {/ x
年轻人滥用笑气该怎么管?
7 k6 C: |. O: V调查动机
7 j0 K/ Y7 _9 |9 z6 E, s; L笑气,学名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有麻醉作用,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如用于发泡奶油,因此又被称作 " 奶油气弹 "。笑气具有成瘾性,吸食会令人脸部肌肉失控,形成一个诡异的痴呆笑容。- s: G' p2 O3 K% Q9 Y) l
大量吸食笑气会产生致幻、视听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副作用,严重会造成瘫痪。近年来,笑气在一些年轻人中悄悄流行,因过量吸食笑气导致死亡的案例也屡有发生。
# U' j% g* ^0 B因为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等原因,笑气未被列入毒品进行管控。那么,年轻人吸食的笑气从哪里来?怎么定性吸食笑气的行为?又如何加大对笑气的监管?带着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4 x3 |/ c+ Z$ N- E! \1 y□ 本报记者 张守坤 孙天骄" z$ l/ R/ ?& J' ?2 H" ]6 v
" 有 N2O ( 笑气 ) 吗?什么规格怎么卖的?"" S; v7 p* l, S% A; E
" ( 发来商品图片 ) 一盒 10 支。"
$ h$ @+ V0 h, }; b1 U% A$ ^! }" 怎么发货,不会被查吧?"
7 p" `9 r) E8 ]! Y" 发快递,不会被查。"
' f0 n O3 ?1 e7 O4 s% R$ a$ o……
7 L/ w0 W" W( y. }上述对话发生在《法治日报》记者与某电商平台商家之间,原本卖奶油发泡器,标注气体为 CO2 ( 二氧化碳 ) 的店铺,在记者询问后表示也可以售卖 N2O 及相应器材。记者于是下了单。
6 o5 n+ F$ I2 M$ v4 B2 s% p; W3 天后,记者收到 5 盒外包装上印着奶油图案的 " 小钢瓶 "。4 月 4 日,记者带着这些 " 小钢瓶 " 来到天津市公安局禁毒总队毒品实验室,实验室正高级工程师、警务技术一级主管马华一眼就认出,记者所带的这些 " 小钢瓶 " 和办案部门先前查获的一批笑气外包装一模一样。" 大概率是笑气,如果要百分百确定,还需要进一步做科学实验。"5 y. A# p# Q3 t! [: x& t& Z
记者的购买经历,印证了笑气非常容易取得,这也是导致一些年轻人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 V, @. a9 Q( c0 a' L8 g' i多位专家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越来越多青少年出于好奇或合群的想法吸食笑气,笑气具有成瘾性,过量吸食对身体损害极大,且因有致幻性易引发寻衅滋事等行为,社会危害性大。目前对滥用笑气的治理尚有难度,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普及笑气危害,严厉打击非法笑气交易行为。. b* p* v1 O' w5 r4 [
已成流行滥用药物
0 {4 r' C7 F7 q% \& c$ F危及健康滋生犯罪
) a0 L8 \5 L5 Z0 W* b屋内不断传来金属撞击地面的声音,音乐声穿门而出,伴随着类似放气的吱吱声。
/ r( m6 a; R9 t( q! ~6 k. @: y近日,山东德州警方在上门处理一起噪声扰民投诉时,发现屋内 4 名青年眼神躲闪、神情紧张,地上有多个气球,阳台角落发现 1 个银白色钢瓶气罐和多个浅色气球。
! u& |9 ]$ `. f/ d. G W民警随即将 4 名年轻人口头传唤至派出所进行调查。原来,4 人当晚聚餐时,一人提议 " 打气 ",于是便一起来到出租屋里吸食笑气。目前,4 人已被行政处罚,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3 x2 r5 k% }2 e! k/ F' p( x
无独有偶,近日,浙江台州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一出租屋里有人疑似吸毒。民警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发现一名眼神迷离的女子。经查,女子姓林,当天在 " 朋友圈 " 里看到有人在卖笑气,出于好奇就萌生了吸食的想法。她购买了 840 瓶笑气,还邀请两个朋友一起吸食,3 人在 8 个小时里吸食了 670 瓶笑气。% F# q9 @. q2 x, @: h8 Z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的《2016 年世界毒品调查报告》显示,笑气已成为全球第七大流行滥用药物。* ]2 z* U8 R* t* t" V" g5 w( I
马华介绍,笑气具备成瘾性和危害性,吸食笑气后,血氧饱和度会迅速下降,导致出现因缺氧而产生的头晕、胸闷、肢体不受控制等一系列症状。由于快感持续时间很短,吸食者经常会反复吸入,进一步增加了缺氧窒息的风险。大量吸入笑气后会产生致幻、神志错乱、视听功能障碍和肌肉收缩能力降低等一系列副作用。6 b3 L- s# S3 @- o. l, a
" 笑气会抑制人体对维生素 B12 的吸收代谢,缺少维生素 B12 则会导致神经鞘的炎症,并引起脊柱炎症、肌肉神经萎缩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躯体瘫痪,甚至会危及生命。" 马华说。
6 e: l6 @, }0 o! L& n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禁毒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文君告诉记者,滥用笑气危害巨大,不仅会损害吸食者的身心健康,更会破坏社会风气、滋生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2 u: q8 O% e9 u% X% D她进一步介绍说,笑气一旦吸食成瘾,就会产生与其他麻醉品相似的成瘾症状,如吸食者会疲惫嗜睡、感情麻木、沉默寡言,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常常毫无表情地望天呆坐,沉浸在半麻醉状态中;也能产生戒断症状。笑气还具有一定程度的致幻效果,尤其是对于长期吸食者而言,一旦吸食过量,潜在危害性将倍增。9 B8 j! R! y9 g- q) y% Y3 A
" 笑气滥用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比较棘手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我国的笑气滥用问题亦呈现出愈发严重的态势,吸食笑气致幻而产生的斗殴、纠纷类警情呈上升趋势,由于滥用笑气出现致幻、成瘾、损伤神经的个体精神问题,极易引发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危险驾驶等事件,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李文君说。" |; l- X- f' T7 _. S, f& a
无需出示任何资质
' T: ~5 l# N" M, V7 }网上轻易买到笑气
- }: \5 y, A% ]; W4 c. V& B笑气本身已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 ( 2015 版 ) 》,但并非全面禁用,其仍可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如用于发泡奶油,因此又被称作 " 奶油气弹 ";同时是一种医用麻醉剂,有轻微麻醉作用。这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0 q' g# |' b+ \6 M2 |( G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以 " 笑气 " 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要么不会显示任何结果,要么页面会转到 " 绿网计划 ",上面有和毒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危害等宣传科普资料。但当记者更换关键词,以 " 奶油枪气泡弹 "" 奶油打发器 " 等进行搜索时,画风突变,一个个以 " 小钢瓶 " 为宣传图片的店铺赫然在列。
1 W0 R) V0 T& C5 f% f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商品的图片和名称大多显示为 " 二氧化碳 "。记者向其中一家店铺客服留言称,自己想做蛋糕,CO2 打发效果不好,有没有 N2O 卖?对方在没有向记者要任何证明资质的情况下表示会做好备注,只要拍下 CO2 商品链接就会发货 N2O。- ~9 P0 U# u9 J7 I* f( D
另一家店铺客服称," 这事不方便在平台上说,可以加社交软件聊 "。经沟通,对方称拍下来等这边改好价格后再付款," 不用担心运输问题,我们和快递公司都签有协议,保证正常送到 "。后续收到货后,记者询问如何退货,对方同样让记者联系指定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并表示 " 你自己寄不了,得通过我们的途径 "。
& S# L8 w& r, ?5 f& i. r$ B4 y记者随机咨询了 6 家店铺,其中 4 家明确表示有笑气售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店铺均为小微企业或未上传营业执照,无法证明其是否有合法生产销售笑气的资质。而每次发送商品链接时,平台都会弹出 "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经营笑气。平台禁止出售及推荐出售相关危险化学品,一经发现从严处置 " 的风险提示。( E' w7 e3 `- g! o. k
在一些境外社交平台,同样有人向国内兜售笑气,宣称付完钱后当天就可以通过快递送达。记者发现,国内电商平台售卖的笑气价格一般为一盒 10 支,8g 一支,一盒 35 元,5 盒 150 元,买得越多价格越便宜;境外社交平台的笑气价格一般为 8g 一支,一盒 240 支 500 元。7 _, S% o! s& J8 g. i3 K; ^5 A; B
记者随即向电商平台举报有店铺违规售卖笑气,但收效甚微。客服人员表示会严厉处罚商家,并将相关产品下架。但两天后记者查询发现,该店铺依然正常经营,且只有记者购买并投诉的那款商品下架,店铺内其他所谓 CO2 气泡弹的商品链接仍然存在。记者用相关关键词在平台进行搜索,发现之前明确表示有笑气售卖的店铺也同样正常经营。% ~# n! c1 |1 o# O! X" O& E8 N0 c
针对网络上隐蔽的笑气销售链,李文君认为,要加大对笑气有害信息的线上巡查力度,密切关注网络动态,重点打击利用网络诱导消费者购买笑气的行为,为青少年营造清朗文明的网络空间。
* X2 b9 i# B9 @2 P* f# o是危化品并非毒品. `2 p, X1 x8 Q
吸食违法性难认定% f) V+ f1 @, W/ U5 r, P6 c
虽然吸食危害严重,但笑气并不是毒品。
5 v9 K3 @3 H7 |9 }& C( S李文君介绍,目前,联合国禁毒公约和任何国家均未将笑气列为毒品进行管控,在我国,笑气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 ( 2015 版 ) 》,但尚未被列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笑气在医疗卫生、食品、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应用广泛,如果直接列为毒品管控,将严重影响其药品以外的合法需求和相关工业领域生产经营活动。二是笑气作为被滥用的成瘾性物质,其药理、毒理、成瘾性、依赖性、危害性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全面,尤其是人体吸食笑气后的现场初查、实验室检验鉴定技术及设备也是难点。
, J! D8 c( o: b( M8 ]% T" S( d+ p在李文君看来,这给当前笑气的监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例如,笑气源头、销售、分装、使用等流通环节可能涉及不同的违法犯罪或越轨行为,需要依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不同法律规范予以处理。再如,因笑气未纳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范围,各地公安机关对滥用个体多以提醒、教育为主,无法按照吸毒行为进行认定和查处。6 `, i! \: T7 M% o/ ~2 X
一位长期工作在禁毒一线的公安民警告诉记者,根据刑法规定,目前司法机关对于没有经营许可,非法买卖笑气的行为可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非法持有、吸食笑气的,因 " 非法使用危险物质 " 给予行政处罚。- F% Y7 k, @* I- V$ a$ l
" 但实践中,对笑气的查处过程可能面临各种问题。" 该禁毒民警说,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个人或单位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 5 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 1 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 50 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 10 万元以上的,才达到追诉标准。这个经营数额在实践中很难确认。
8 u6 W* m3 o! w6 O, A/ k禁毒民警告诉记者,不同于吸毒者可以通过尿液、血液、毛发等检测出来,笑气很难从人体中检测出来,要想确定吸食只能通过抓现行或者其他方式侧面证明。5 F% j+ m. i, ^7 `2 a% K
" 真的很难发现和认定。比如一家蛋糕店进了 10 罐笑气,自己 4 罐就够用,剩下的 6 罐全拿出去卖了。有些企业针对笑气没有建立完善的购销管理制度和长期台账,少一些根本发现不了,即便找到店家也可以用正常损耗、管理不当等理由搪塞过去。而且很多笑气瓶身上没有电子标签、二维码等信息,无法实现笑气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全环节管理。" 该禁毒民警说。# ]2 {" G6 a) ]* j( Z
李文君介绍,公安机关在打击笑气滥用问题过程中,面对一系列难题——- O. I' W/ T9 }' C% ?( ?0 `
办案经验缺乏。一些地方司法机关对涉笑气案件打击处理标准认识不一致,争议较大,办案人员在面对笑气案件时,缺乏相关的经验参照,对证据规格、处罚标准等拿捏不准,容易产生畏难心理。
4 @# \' I, ~. o u证据难以固定。笑气不同于常见毒品,吸食后体内存留时间极短,难以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检测。公安机关在办理该类案件时往往缺乏实质性证据进行佐证。若无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录音录像等相关证据进行印证,则无法形成完整证据链,难以对吸食人员实施有效打击。4 R1 T7 j4 W9 N' u2 v, x9 D
案件来源狭窄。与毒品犯罪类似,笑气滥用的受害者属于 " 隐性受害者 ",为了获取笑气,他们往往不愿与公安机关合作。群众举报的线索往往时效性较差,等民警赶到现场时,吸食者早已不见踪影。
. c; G( k" @ ], ^' c, _3 d" 笑气滥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共同发力,才能打通笑气监管的堵点和痛点,切实筑牢笑气滥用问题治理的防线。" 李文君说。
5 h x3 V6 I h( j" K为此,她建议,通过预防教育减少对笑气的非法需求,对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滥用笑气防范宣传和教育,引导他们科学认知滥用笑气的危害性、切实筑牢抵制滥用笑气的心理防线;通过打击犯罪减少笑气的非法供应,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继续按照 " 非法经营类案件 " 加大对非法贩卖笑气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通过治疗康复降低笑气的社会危害,从身心两方面对滥用笑气成瘾的人进行康复治疗,帮助他们成功摆脱笑气的纠缠,顺利回归正常生活,有效遏制因滥用笑气引发的社会危害的扩散蔓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