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亚洲日报》2 月援引汽车行业数据,现代汽车 2016 年在华销量达 180 万辆,市场份额稳定在 10% 左右。但此后销量节节下滑,2017 年 " 腰斩 " 至 78.5 万辆,到了 2021 年和 2022 年仅分别为 35.2 万辆和 25.4 万辆,市场份额萎缩至 1%。8 p; \# j' |" [2 O1 j2 ?, O) c
在化妆品领域,《日经亚洲评论》去年 3 月报道称,韩妆品牌爱茉莉太平洋正缩减其重要中档品牌悦诗风吟在中国的门店网络规模,另一家韩妆公司 LG 生活健康试图转向美国市场 " 突围 "。! r' L" f: L4 g {) }; o5 u
韩国元大证券的数据显示,2021 年第三季度,这两家公司美妆产品在华销售额分别下降 8% 和 2%。
- X% K( F( n0 H" t+ i/ z. t) Z+ C, C肉眼可见的是,韩国产品在中国市场需求越来越少了。有专家剖析市场表示,中国国产品牌的崛起确实对进口品牌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因为中国制造的部分产品在质量和价格方面毫不逊色国际品牌,拓宽了国内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 E( l% U3 d+ ]' h和韩国商品一起失意中国市场的,还有一些日本品牌。" 十年前还感觉日本货自带高端的标签,但不知不觉间,如今添置家电或汽车时很难首先想到日本品牌了。"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这样说道。3 E* `' s3 z/ P2 W% t0 B
从产品类型技术实力来看,日本和韩国在某些领域存在重叠和竞争,也各有特色。韩国以消费电子、半导体、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实力著称;日本的出口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如汽车、电子产品、机械、化学品等,特别是在一些高端技术领域,如机器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日本技术实力处于领先地位,依然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
/ b& W1 t4 F: V, H {
7 o/ k$ F8 x9 D( j$ _5 @5 u2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