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专升本”要“凉”了吗?
/ W. S7 g; W. Y( P- n; x$ X' s5 X( p “专升本”要“凉”了吗?
. g* ?1 v) x! Q3 M2 F
6 J8 K, ]9 P/ ~) x5 ?5 E 日前,湖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年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里面明确了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轻工大学这两所公办本科院校专升本停止招生。
+ }+ m: k8 X' m& d: S 随即,“专升本停招”再次引发热议。
& O6 {/ `8 |& H! j Q, f 长期以来,专升本一直被专科院校学生看作一场“小高考”,尽管升学竞争压力不小,但是迎难而上的学生并不在少数。近年来,已有多所高校停止专升本招生工作。
. h- M1 W% l1 n5 x% f- u' n “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在校生的总数,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55%,这个需求是很刚性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V1 U0 R$ G7 e$ p: y 高校为什么会停招专升本,这会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会形成一种趋势吗?职业本科等新的途径,短期内有无可能替代专升本?
$ V0 N0 C2 q$ D3 `: `0 | “专科起点,本科毕业” 3 z S; t9 T5 y& W; l
近日,武汉纺织大学称,“经学校研究决定,报湖北省教育厅同意,我校自2023年起停止开展‘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升本科教育’(专升本)招生工作。”
6 V) D M8 ]/ A/ b 武汉轻工大学则表示“学校将继续致力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为高质量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L, I* r- z5 S b9 ]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武汉纺织大学官网的学科建设栏目中包括双一流建设、博士点建设、硕士点建设、专业建设(一流专业),并无专科相关内容。
4 w+ u8 Z: S4 B' y0 B9 h; a) e4 U 两则公告背后,是近年来逐渐被注意到的公办高校逐渐停招或缩招专升本招生趋势。
$ m! k% `2 D3 m( A \8 |% ^! H “专升本”有着多种叫法,一些地方叫“专插本”,还有地方叫“专转本”,但意思相同,即合格的普通高校应、往届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选拔性考试。
% \7 L2 y3 \. H/ O% m “我们老师很直白地告诉我们,他不喜欢带我们这些专升本的学生,只是学校有政策,老师要负责”,专升本毕业两年的广东学生杨力(化名)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6 i$ k8 ~* g6 ~ h9 z& o" v 2016年,杨力从当地的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后,准备了一年时间,成功将自己的学历提到了本科,虽然学位证书上作了标注:“专科起点,本科毕业”。
- Y3 y2 ?+ m( M& L4 u/ D 专科生提升学历的政策有多种,比如自考本科或函授本科,但专升本的含金量无疑是最高的。
( F# N; L/ [* T% H0 D: \ 当下,不少就业单位普遍将招聘学历要求提升至本科,甚至硕士。像杨力一样,长期以来,专升本都是专科院校学生继续深造的重要途径。
: a/ s/ m5 t5 E" _ “不同的高校,有自己的生源、定位及就业的路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全国高职院校拿到本科文凭只有三十多所,学校为了鼓励学习好的学生,就会让他们走专升本的通道。+ m" ^# @; d3 S1 o6 Y5 `
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早在2006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就曾明确严格招生计划、收费标准和选拔录取程序,并在2010年时重申了这一要求,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在当年省属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的5%以内……‘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 I; c! a8 K+ v( u2 B" V, x
一些普通本科院校此后也随之跟进,这类情况在全国多地都有出现。2019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就公告称,根据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与优势特色学科”的需要,结合办学实际,决定逐年减少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到2021年停止普通专升本招生。4 X+ J' ] O* j1 E" g
去年,江苏多所独立学院停止普通专升本招生,在网上引起热议。但之后,部分院校表示,停招原因是正处于筹备转设阶段,转设成功之后不排除恢复招生。
} V0 o2 U2 f" K2 |) |# b 数据显示,河南今年有3所高校停招专升本。近两年共有16个专业出现连续缩招的情况。( ]0 }7 I, @- J# `9 F* R" S
“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发言权”
E. Q+ X9 G8 X" j7 K0 g2 h 高校为何不愿招专升本了?除院校自身考量之外,还有一些共性原因。6 A8 R) \) u& n7 B5 l( b1 Q( t4 ^
“部分高校专升本报考人数逐年减少,生源质量难以符合教学培养相关要求。”梁挺福表示,有个数据值得研究,当下全国高考本科平均录取率已经突破45%,而高招平均录取率已经超越90%,不少省份已经超越了95%。不少省份高考200分左右,甚至低至100分也能够被高职专科院校录取。% j: x/ |$ B' B2 D! m
“上大学越来越容易的今天,上大学已经变成不重要,能上好大学名牌大学才是关键。那么,对于想专升本的大专生来说,一般大学的专升本他们看不上,而985/211工程院校却停止招生,自然部分高校就会因无足够生源而停止专升本招生。”梁挺福说。
: l1 _5 W6 Y; N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蔡炳育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接收专升本的主力军主要是民办学院和独立学院,具体的政策各地不尽相同,“江苏这边是通过省教育厅进行调控,要求双211学校要放一定的计划在‘专升本’里面。”
$ p3 ^& O! p3 f, h' V* X' _ 问题不仅存在于入学前。2014年,湖北大学在停招专升本时就曾提到,校内普通本科生的教学进度、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与所招录的普通专升本学生原有模式差别较大。
( L d( D' L1 n' r4 R 杨力的老师也曾对他说过,“你们的思维方式和一直以来学这个专业的人有些不同,因为没有一直跟读,老师讲的东西很难理解,比如老师提到说大一学的某个知识点,学生会反应不过来”。进入本科院校后,他们需要两个学年才能毕业,相当于在校学生的大三大四阶段。) V! W) }$ f. u2 Q9 C
在梁挺福看来,部分专升本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甚至难以顺利毕业。1 E, r- L3 R( X6 N3 X0 q" o# p
因为类似的原因,部分专升本的学生在学校中也会遭到一些偏见。“地方性的本二院校,他们的生源都是经过高考录取进来的,分数远远超过专科的分数线,他们会戴着有色眼镜,认为专科上去的学生是不行的。”蔡炳育说。
; Y! q. l5 G% Y2 g 在梁挺福看来,普通本科学校在专升本的考试和后续的课程设置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有的省份普通本科院校可以自主决定考试内容和方式,有的省份普通本科院校可以部分决定考试内容和方式,有的省份则是由省委托相关普通本科高校选拔专家统一命题文化课和基础课考试,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发言权。
& Z1 }( Z2 R. \2 w 据杨力介绍,广东公立本科高校普遍是500分制,考试两天,科目为政治、英语及两门专业课。他当时考了320多分,被一个公立的本科学校录取,该校于2018年从学院更名为大学。但如果只是求个本科学历,一些民办本科200分也能上。
+ l, O8 S) A" w" d4 y8 D 由于从不同的维度、立场考量。也有一些高考统招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反对所在学校设立专升本招生。9 O* e8 f! a* k5 [. S+ p
一个中间阶段的产物 4 L# V$ s- u, }5 {7 y# B- S/ e
“从政策来看,高职专科学生专升本经历了从放开到紧缩控制再到放开的一个过程。”梁挺福介绍,专升本政策缘起于1999年,在2006年及2010年严加把控后,2020年,为稳定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等部门扩大多层次高校学生招生比例,其中也包括“专升本”招生计划。该年,教育部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至64.8万人,同比增加32.2万人。2021年,“专升本”计划升至81万人。
$ h) h0 M3 S6 }5 X9 d; o5 m 实际上,专升本的规模仍在持续扩大。到了2022年2月,全国专升本比例已达20%。但蔡炳育担心,多所公办学校停办专升本可能会导致其他学校“跟风”。另一个趋势是,未来专升本招生或更加向民办本科高校倾斜。2 p# B8 I$ \6 f( e/ |
蔡炳育认为,专升本给学生提供的成长路线比较明确。他所在的学校,参加专升本学校考试达到50%,录取率超40%。2 V/ J9 f3 V& f2 o6 A! ?
大专毕业后,杨力觉得自己在就业市场明显没有竞争力,“好一点的工作都要本科以上,有我想去的岗位,但因为门槛问题进不去”。
- H- w6 D/ l, O: J& }7 B 但站在校方的视角,情况可能又有所不同,这也是蔡炳育想不通的地方。职业院校要做产教融合,培育的学生最后到合适的企业里去工作就业,但现在的学生的需求不是就业,大部分来源于升学,“尽管也有个别学生进一步考上研究生,但实际上这些本科的学生,就业的质量和专科阶段相比,是否会有提升,没有一个统计的数据。”) d! a5 L: a6 K O3 q% Y
在储朝晖看来,一方面的现实是,没有必要让所有人进入岗位前都是本科,现在社会整体上处于一个过度教育的状态,这对个人、对社会、对各方面发展都是不利的。但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程度提高,大多数人能够上本科了,“没有‘专升本’的,就也不叫大多数人了,事实上需求来自这个层面”。4 {$ t- V( o; z3 H
由此带来的,却可能是“邯郸学步”。& j# y8 s8 h+ ]( z( w
梁挺福分析称,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实践教学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的省份只考基础课,有的省份虽然也考专业课,但却没有将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纳入专业考试内容。这导致了专升本考试与实践实训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7 [9 e+ B5 M; H) V- m0 I
“一些学生为了准备专升本考试,对于实践实训敷衍了事,甚至放弃专业实践及实训,极大地忽视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训练,严重影响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育,脱离了高职教育轨道。”他表示,也因此,学校管理者对学生专升本的意见不一。% e/ g9 r1 ^' a& [4 l' V- q' Q
改变这个困局的一个重要路径是发展职业本科。蔡炳育解释称,中国的高等教育,原分为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实际上现在专科层次已经转化为职业教育,专升本只是这个中间阶段的产物,“但问题在于,这个阶段什么时候能够断掉”。
) R3 a& W9 _( P 现实是,有不少校区希望改名为职业大学,但被叫停了。蔡炳育介绍,目前申办职业大学的方向主要有两种,一是高职院校去申请职业本科,但难度相对较大。在江苏和浙江,有很多高职和民办合并成职业大学,这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方式,但可能会出现一些舆情。阻力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家长的不认可,这样的政策也暂缓。
& H. j, y4 S& f: |9 M" g; Z “从长远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来看,专升本招生模式终将会走向结束”,梁挺福表示,但眼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能一“停”而了之,“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给予高职院校一定的发言权,职业教育是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重的类型教育。
: `6 {+ b* i- |4 O9 a5 y 作者:陈威敬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